一种连续式混砂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58312阅读:19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连续式混砂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对用于铸造行业造型的自硬型树脂砂进行混合的连续式混
砂机。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铸造行业的快速发展,传统意义上的铸造工艺已逐步趋于淘汰,新型的、 环保型的先进铸造工艺已得到逐步形成而被广泛应用。混砂机是铸造工艺中的一种重要设 备,只有对自硬型树脂砂进行充分的混合,才能保证铸型质量,生产出符合要求的铸件,而 以前铸造行业常用的此类混合机都是采用普通的螺旋输送方式,不仅混合效果不理想,而 且输送能力低,通常的生产率只有30% 40%左右,不能适应现在特大型铸件生产要求, 同时生产过程也达不到环保要求,我国众多铸造企业都只能依赖国外进口设备来满足使用 需求。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中之不足,提供一种连续式混砂, 以解决目前所用混砂机生产效率低、混砂效果差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连续式混砂机,包括机座、 皮带输送机和螺旋输送机,机座上设有第一回转装置,皮带输送机的进砂口端可转动地与 第一回转装置相连接,皮带输送机的出料口连接螺旋输送机的进料口,第一回转装置上固 定有升降油缸,升降油缸推动皮带输送机围绕皮带输送机与第一回转装置的连接处作垂直 方向上的回转,实现皮带输送机和螺旋输送机的垂直升降,所述的螺旋输送机输送轴上从 进料口端至出砂口端依次设有输送段、第一混合输送段和第二混合输送段,输送段的输送 轴上固定有螺旋叶片,第一混合输送段的输送轴上固定有前进刀杆,第二混合输送段的输 送轴上固定有与第一混合输送段上排列相同的前进刀杆,同时在每两个前进刀杆后固定有 返回刀杆,铸砂由皮带输送机输送至螺旋输送机,经螺旋输送机充分混合后从螺旋输送机 的出砂口输出。 为使该混砂机能满足多个位置的使用需求,所述的第一回转装置为齿轮式回转支
承,通过电机带动可使皮带输送机在水平方向上作围绕机座中心的回转运动。 为保证在皮带输送机的升降过程中,螺旋输送机能始终处于水平位置,所述的升
降油缸与皮带输送机之间设有四连杆组件,所述的四连杆组件与升降油缸的活塞杆固定连
接,同时四连杆组件一端与第一回转装置转动连接,另一端与皮带输送机出料口端转动连
接,螺旋输送机通过四连杆组件与皮带输送机连接。 所述的螺旋输送机的壳体上设有树脂液接口和固化剂接口 ,以便在进行混砂作业 时,向铸砂中加入适量的树脂液和固化剂。 为进一步扩大使用范围,所述的皮带输送机出料口端固定有可使螺旋输送机作水 平方向回转的第二回转装置。
3[0009] 为实现螺旋输送机既推料又充分混合的效果,所述的前进刀杆在螺旋输送机的输 送轴上的排列为每四个成一个圆周循环,每两个前进刀杆之间的夹角为90° ,返回刀杆与 排列在其前的前进刀杆之间的夹角为45° ;或者所述的前进刀杆在螺旋输送机的输送轴上 的排列为每三个成一个圆周循环,每两个前进刀杆之间的夹角为120° ,返回刀杆与排列在 其前的前进刀杆之间的夹角为60。。 进一步说,所述的前进刀杆具有主刀片,主刀片的推料面朝向螺旋输送机的出砂 口方向,且与螺旋输送机输送轴中心成45。夹角。 更进一步地,所述的返回刀杆具有副刀片,副刀片的推料面朝向螺旋输送机的进 料口方向,且与螺旋输送机输送轴中心成45°夹角。 为满足环保要求,所述的皮带输送机为封闭式,其上连接有除尘管网,螺旋输送机 的出砂口上设有吸风罩,吸风罩与除尘管网连通。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利用螺旋输送机所设的前进刀杆具有的较 大的推进力和搅拌功能,以及返回刀杆具有的较小的反推力和搅拌功能,实现了对铸砂的 输送和充分混合,皮带输送机和螺旋输送机的结合,有效地提高了混合机的生产效率,同时 本实用新型既可垂直升降又能作水平回转,扩大了混合机的应用范围,结构紧凑美观,节省 占地面积,降低了使用成本,縮短了生产周期。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螺旋输送机输送段部分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采用移动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l.机座2.皮带输送机21.进砂口 3.螺旋输送机31.壳体32.搅拌电 机33.输送轴34.出砂口 35.螺旋叶片36.前进刀杆36-1.主刀片37.返回刀杆 37-1.副刀片38.树脂液接口 39.固化剂接口4.第一回转装置5.升降油缸6.四连 杆组件7.第二回转装置8.除尘管网9.吸风罩10.抽风机11.移动台车12.除 尘器 13.存砂库 14.皮带送料机 15. —级定量阀 16. 二级定量阀 17.固化剂泵 18.树脂泵19.空压机20.树脂加热器
具体实施方式
。 现在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这些附图均为简化的示意图,仅以 示意方式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基本结构,因此其仅显示与本实用新型有关的构成。 如
图1图2所示的连续式混砂机,包括机座1、皮带输送机2和螺旋输送机3,机座 1上设有第一回转装置4,皮带输送机2的进砂口 21端与第一回转装置4转动连接,皮带输 送机2的出料口连接螺旋输送机3的进料口,第一回转装置4上固定有升降油缸5,在升降 油缸5与皮带输送机2之间设有四连杆组件6,所述的四连杆组件6中间位置与升降油缸5 的活塞杆固定连接,同时四连杆组件6—端与第一回转装置4转动连接,另一端与皮带输送 机2出料口端转动连接,而螺旋输送机3通过四连杆组件6与皮带输送机2实现连接,升降 油缸5推动皮带输送机2围绕皮带输送机2与第一回转装置4的连接处作垂直方向上的回转,从而实现皮带输送机2和螺旋输送机3的垂直升降,由于四连杆组件6的作用,可保证 在皮带输送机2的升降过程中,螺旋输送机3能始终处于水平位置,所述的第一回转装置4 为齿轮式回转支承,通过电机带动可使皮带输送机2在水平方向上作围绕机座1中心的回 转运动,使该混砂机能满足多个位置铸型的使用需求,同时在皮带输送机2出料口端固定 有可使螺旋输送机3作水平方向回转的第二回转装置7,第二回转装置7同样为齿轮式回转 支承,在皮带输送机2升降或水平回转到位后,第二回转装置通过电机即可带动螺旋输送 机3作水平方向的回转,以进一步满足不同位置铸型的使用需求,提高混合机的应用范围。 皮带输送机2只是将铸砂送至螺旋输送机3,要将铸砂充分混合均匀,螺旋输送机 3的输送部分结构显得尤为重要,本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螺旋输送机3的壳体31采用两个 半圆组成,中间用铰链连接起来,可以从两边打开,以便于清理和维护,螺旋输送机3由搅 拌电机32带动旋转,在其输送轴33上从进料口端至出砂口 34端依次设有输送段、第一混 合输送段和第二混合输送段,在输送段的输送轴33上固定有螺旋叶片35,该输送段主要是 将铸砂输送至第一混合输送段,第一混合输送段的输送轴33上固定有前进刀杆36,前进刀 杆36在螺旋输送机3的输送轴33上的排列为每四个成一个圆周循环,每两个前进刀杆36 之间的夹角为90。,前进刀杆36具有主刀片36-1,主刀片36-1的推料面朝向螺旋输送机3 的出砂口 34方向,且与螺旋输送机3的输送轴33中心成45°夹角,这种排列形式,既可推 送铸砂,又可对铸砂进行一定的混合,而第二混合输送段的输送轴33上除了固定有与第一 混合输送段上排列相同的前进刀杆36,同时在每两个前进刀杆36后固定有返回刀杆37,返 回刀杆37与排列在其前的前进刀杆36之间的夹角为45° ,返回刀杆37具有副刀片37_1, 副刀片37-1的推料面朝向螺旋输送机3的进料口方向,且与螺旋输送机3的输送轴33中 心成45°夹角,这样铸砂在第二混合输送段时,通过前进刀杆36和返回刀杆37的交替搅 拌作用,使铸砂达到了充分的混合,由于前进刀杆上的推力大于返回刀杆的推力,铸砂最终 在被充分混合后,送至螺旋输送机3的出砂口 34流出。当然前进刀杆36和返回刀杆37在 螺旋输送机3的输送轴33上的排列方式并不限于以上每四个成一个圆周循环的形式,比如 前进刀杆36在螺旋输送机3的输送轴33上的排列也可以为每三个成一个圆周循环,每两 个前进刀杆36之间的夹角为120° ,返回刀杆37与排列在其前的前进刀杆36之间夹角为 60° 。 为便于在进行混砂作业时,向铸砂中加入适量的树脂液和固化剂,所述的螺旋输 送机3的壳体31上设有树脂液接口 38和固化剂接口 39。 为满足生产作业时的环保要求,本实用新型所用的皮带输送机2为封闭式,输送 皮带采用凹形皮带及倾斜的皮带托辊,并设有除尘接口,除尘接口上连接有除尘管网8,同 时螺旋输送机3的出砂口 34上设有吸风罩9,吸风罩9与除尘管网8连通,除尘管网8连接 一只抽风机IO,在送料和排砂过程中,通过除尘管网8作用,可进行除尘或去除蒸汽,以防 止粉尘污染环境。 图3显示的是本实用新型采用移动式形式的结构示意图,将混砂机固定在移动台 车11上,混砂时,移动台车11可带着混砂机移动到所需位置工作,灵活方便,移动台车11 上还设有除尘器12、存砂库13、皮带送料机14等,存砂库13所存的铸砂经设在存砂库13 下料口的一级定量阀15计量后,由皮带送料机14输送,经设在皮带送料机14下料口的二 级定量阀16计量后送至混合机进行混砂,除尘器12连接除尘管网8,对产生的尘土进行除尘处理,防止污染环境,同时移动台车11还配套设有固化剂泵17、树脂泵18、空压机19以 及树脂加热器20,以便于通过树脂液接口 38和固化剂接口 39向混合机中加入适合的固化 剂和树脂。 本实用新型将皮带输送机2与螺旋输送机3有机结合,具备升降、回转、移动等功
能,由此极大地提高了混合机的使用范围和生产效率,螺旋输送机3具有的结构特点,确保
了铸砂得到充分的混合,本实用新型整机结构紧凑美观,运行可靠,可充分提高能源利用
率。减低污染排放和运行成本,可实现数字化控制,以满足现代铸造业的需求。 以上述依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为启示,通过上述的说明内容,相关工作人员
完全可以在不偏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思想的范围内,进行多样的变更以及修改。本实用新
型的技术性范围并不局限于说明书上的内容,必须要根据权利要求范围来确定其技术性范围。
权利要求一种连续式混砂机,包括机座(1)、皮带输送机(2)和螺旋输送机(3),机座(1)上设有第一回转装置(4),皮带输送机(2)的进砂口(21)端可转动地与第一回转装置(4)相连接,皮带输送机(2)的出料口连接螺旋输送机(3)的进料口,第一回转装置(4)上固定有升降油缸(5),升降油缸(5)推动皮带输送机(2)围绕皮带输送机(2)与第一回转装置(4)的连接处作垂直方向上的回转,实现皮带输送机(2)和螺旋输送机(3)的垂直升降,其特征是所述的螺旋输送机(3)的输送轴(33)上从进料口端至出砂口(34)端依次设有输送段、第一混合输送段和第二混合输送段,输送段的输送轴(33)上固定有螺旋叶片(35),第一混合输送段的输送轴(33)上固定有前进刀杆(36),第二混合输送段的输送轴(33)上固定有与第一混合输送段上排列相同的前进刀杆(36),同时在每两个前进刀杆(36)后固定有返回刀杆(37),铸砂由皮带输送机(2)输送至螺旋输送机(3),经螺旋输送机(3)充分混合后从螺旋输送机(3)的出砂口(34)输出。
2.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一种连续式混砂机,其特征是所述的第一回转装置(4)为 齿轮式回转支承,通过电机带动可使皮带输送机(2)以及螺旋输送机(3)在水平方向上作 围绕机座中心的回转运动。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连续式混砂机,其特征是所述的升降油缸(5)与皮带 输送机(2)之间设有四连杆组件(6),所述的四连杆组件(6)与升降油缸(5)的活塞杆固定 连接,同时四连杆组件(6) —端与第一回转装置(4)转动连接,另一端与皮带输送机(2)出 料口端转动连接。
4.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连续式混砂机,其特征是所述的螺旋输送机(3)通过 四连杆组件(6)与皮带输送机(2)连接,螺旋输送机(3)的壳体(31)上设有树脂液接口 (38)和固化剂接口 (39)。
5.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一种连续式混砂机,其特征是所述的皮带输送机(2)出料 口端固定有可使螺旋输送机(3)作水平方向回转的第二回转装置(7)。
6.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连续式混砂机,其特征是所述的前进刀杆(36)在螺旋 输送机(3)的输送轴(33)上的排列为每四个成一个圆周循环,每两个前进刀杆(36)之间 的夹角为90° ,所述的返回刀杆(37)与排列在其前的前进刀杆(36)之间的夹角为45。。
7.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连续式混砂机,其特征是所述的前进刀杆(36)在螺旋 输送机(3)的输送轴(33)上的排列为每三个成一个圆周循环,每两个前进刀杆(36)之间 的夹角为120° ,所述的返回刀杆(37)与排列在其前的前进刀杆(36)之间的夹角为60。。
8.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一种连续式混砂机,其特征是所述的前进刀杆(36)具有主 刀片(36-1),主刀片(36-1)的推料面朝向螺旋输送机(3)的出砂口 (34)方向,且与螺旋输 送机(3)的输送轴(33)中心成45°夹角。
9.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一种连续式混砂机,其特征是所述的返回刀杆(37)具有副 刀片(37-1),副刀片(37-1)的推料面朝向螺旋输送机(3)的进料口方向,且与螺旋输送机 (3)的输送轴(33)中心成45°夹角。
10.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连续式混砂机,其特征是所述的皮带输送机(2)为封 闭式,其上连接有除尘管网(8),螺旋输送机(3)的出砂口 (34)上设有吸风罩(9),吸风罩 (9)与除尘管网(8)连通。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连续式混砂机,包括机座、皮带输送机和与皮带输送机相连的螺旋输送机,机座上设有第一回转装置,第一回转装置上设有升降油缸,升降油缸推动皮带输送机和螺旋输送机垂直升降,螺旋输送机的输送轴上从进料口端至出砂口端依次设有固定有螺旋叶片的输送段、固定有前进刀杆的第一混合输送段和固定有与第一混合输送段上排列相同的前进刀杆、且在每两个前进刀杆后固定有返回刀杆的第二混合输送段,铸砂由皮带输送机输送至螺旋输送机,经螺旋输送机充分混合后从螺旋输送机的出砂口输出。本实用新型有效地解决了目前所用混砂机生产效率低、混砂效果差的问题,实现了对铸砂的充分混合,结构紧凑美观,使用可靠性高,应用范围广。
文档编号B22C5/04GK201470818SQ20092023435
公开日2010年5月19日 申请日期2009年7月27日 优先权日2009年7月27日
发明者孙雅心, 张顺卿, 江涛, 沈冬平, 王平, 王慧, 金方山 申请人:常州市通力机电设备制造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