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铁炉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59617阅读:23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混铁炉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炼钢设备,特别涉及一种混铁炉。
背景技术
目前,炼钢的900t混铁炉是用耐火砖砌成的,其上端开有受铁口 ,受铁口上安装 与其配合的炉口,炉口与受铁口之间通过耐火材料相结合。上述混铁炉在使用过程中,由于 受铁口粘渣严重,炉口与耐火材料之间容易被粘连在一起,每次吊炉口时会把耐火材料带 起来,此时可以用打结料修补,再次吊炉口时,打结料也会因粘渣随炉口带起,受铁口钢板 会因没有耐火材料保护,被铁水冲坏,严重影响生产。

实用新型内容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吊炉口时不会把耐火材料带起来的混铁 炉。 本实用新型混铁炉,炉体上设有受铁口 ,所述受铁口上装有炉口 ,所述炉口与所述 受铁口之间通过耐火材料相结合,其中所述耐火材料与所述炉口之间设有泥沙混合物构 成的隔离层。
本实用新型混铁炉,其中所述受铁口和炉口为正方形。 本实用新型混铁炉由于所述耐火材料与所述炉口之间设有泥沙混合物构成的隔 离层,因此吊炉口时不会把耐火材料带起来。 本实用新型混铁炉由于所述受铁口和炉口为正方形,因此在整个翻铁过程中,铁 水不易洒出来,也就不易发生喷溅和冒烟,从而避免了污染环境。

图1是本实用新型混铁炉的主视剖视图; 图2是圆形受铁口的示意图; 图3是正方形受铁口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实用新型混铁炉作进一步说明。 参见图1,本实用新型混铁炉,炉体5上设有受铁口 2,受铁口 2上装有炉口 l,炉 口 1与受铁口 2之间通过耐火材料3相结合,耐火材料3与炉口 1之间设有泥沙混合物构 成的隔离层4。受铁口 2和炉口 1为正方形。 泥沙混合物有二分之一左右的细沙,粒径为0. 5毫米左右,二分之一左右的粘土, 加水搅拌成粘稠状。因为泥沙混合物构成的隔离层4较软,每次吊炉口时不会将受铁口上 耐火材料3带起,保护了受铁口 2上的钢板,保证了炼钢的正常生产。 当受铁口 2和炉口 1为圆形时,参见图2,兑铁线12比兑铁线11长。铁水罐刚开始向混铁炉灌入铁水时,铁水罐对准兑铁线12,随着铁水罐倾翻角度的变化,铁水从兑铁线 最长处(兑铁线12)慢慢转移到兑铁线(兑铁线11)较短处,所以容易发生洒铁、喷溅、冒 烟等现象。当受铁口 2和炉口 1为正方形时,参见图3,兑铁线13和兑铁线14一样长,所以 在整个翻铁过程中,铁水不易洒出来,也就不易发生喷溅和冒烟,从而避免了污染环境。正 方形炉口边长为铁水罐圆形出口直径的0. 8倍左右,这样可以保证铁水罐兑铁水时不会洒 出来,从而降低了铁耗,节约了成本。 以上的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描述,并非对本实用新型 的范围进行限定,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设计精神的前提下,本领域普通工程技术人员对本 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出的各种变形和改进,均应落入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书确定的保 护范围内。
权利要求一种混铁炉,炉体(5)上设有受铁口(2),所述受铁口(2)上装有炉口(1),所述炉口(1)与所述受铁口(2)之间通过耐火材料(3)相结合,其特征在于所述耐火材料(3)与所述炉口(1)之间设有泥沙混合物构成的隔离层(4)。
2.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混铁炉,其特征在于所述受铁口 (2)和炉口 (1)为正方形。
专利摘要一种混铁炉,炉体上设有受铁口,所述受铁口上装有炉口,所述炉口与所述受铁口之间通过耐火材料相结合,其中所述耐火材料与所述炉口之间设有泥沙混合物构成的隔离层。所述受铁口和炉口为正方形。本实用新型混铁炉由于所述耐火材料与所述炉口之间设有泥沙混合物构成的隔离层,因此吊炉口时不会把耐火材料带起来。本实用新型混铁炉由于所述受铁口和炉口为正方形,因此所以在整个翻铁过程中,铁水不易洒出来,也就不易发生喷溅和冒烟,从而避免了污染环境。
文档编号C21C1/06GK201525856SQ200920311778
公开日2010年7月14日 申请日期2009年9月29日 优先权日2009年9月29日
发明者李振兴, 杨明生, 白会中, 高卫华 申请人:新兴铸管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