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水渣转鼓轨道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71822阅读:47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水渣转鼓轨道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水渣转鼓轨道,尤其涉及转鼓轨道上内轨道与外轨道的连接 方式。
背景技术
目前国内使用的水渣转鼓轨道分为内轨道和外轨道两部分,在径向上,外轨道与 内轨道直接用螺栓连接的方式连接在一起。这种结构形式的转鼓轨道在圆周方向完全依靠 螺栓传递力矩,当工作一段时间后,内、外轨道间产生间隙而相对滑动,导致螺栓所受剪切 应力增大,最终导致螺栓切断。由于这种轨道拆装并不方便,所以给生产和维护带来麻烦。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内、外轨道之间靠摩擦力带动转动的水渣转鼓轨道。为了实现上述目的,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水渣转鼓轨道,包括焊接于转鼓轮毂外表面的环状内轨道,其特征在于所述 内轨道的截面为阶梯型,所述内轨道上端面设置有与内轨道相配合的整体式环状外轨道, 其中内轨道与外轨道过盈配合。为了保证内轨道与外轨道的相对静止,所述内轨道与外轨道的接触面上设置有相 对应的凹槽,形成定位槽,所述定位槽内设置有定位键。为了进一步固定内轨道和外轨道,所述内轨道和外轨道位于最低层阶梯的一侧设 有使用固定件进行固定的挡板。所述固定件为螺栓。本实用新型的内外轨道采用定位键定位和过盈配合的装配方式,既能满足传动关 系又便于拆换。结构紧凑,拆装更换方便,耐久实用,是水渣处理转鼓经济而实用的轨道结 构,可广泛用于高炉水渣处理。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结构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的结构图。图中,件1是转鼓轮毂,件2是内轨道,件3是外轨道,件4是定位键,件5是螺栓, 件6是挡板。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实施例1,如图1所示一种水渣转鼓轨道,包括焊接于转鼓轮毂1外表面的环状 内轨道2,所述内轨道2的截面为阶梯型,所述内轨道2上端面设置有与其相配合的整体式环状外轨道3。内轨道2与外轨道3采用过盈配合的方式结合。实施例2,如图2所示转鼓轮毂1与内轨道2焊接连接,外轨道3与内轨道2采 用过盈配合连接,定位键4插装在整体式的内轨道2和整体式的外轨道3之间的定位槽内, 通过螺栓5固定挡板6并安装在内轨道2和外轨道3位于最低层阶梯的一侧,外轨道3从 这一侧安装入内轨道2,这样挡板6可以有效的防止轨道2和外轨道3的脱落。水渣转鼓装置在转动滤渣的过程中,水渣转鼓筒体带动转鼓轮毂1转动,同时带 动与转鼓轮毂1焊接为一体的内轨道2 —同转动。依靠内轨道2和外轨道3之间的定位键 4定位以及两轨道面之间的摩擦力,内轨道2带动外轨道3 —起转动。由于采用内、外轨道过盈配合方式,力矩的传递依靠两轨道接触面之间的摩擦力, 传动效率高,效果更加可靠。而且,在两轨道之间有定位键,不仅能起到定位作用还可以传 递一部分力矩,并且定位可靠,避免内外轨道相互滑动。在定位键的端头还有挡板与螺栓, 防止了定位键和外轨道的滑落。这种装配方式,既能满足传动关系又便于拆换。其结构紧 凑,拆装更换方便,耐久实用。
权利要求一种水渣转鼓轨道,包括焊接于转鼓轮毂(1)外表面的环状内轨道(2),其特征在于所述内轨道(2)的截面为阶梯型,所述内轨道(2)上端面设置有与内轨道(2)相配合的整体式环状外轨道(3),其中内轨道(2)与外轨道(3)过盈配合。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渣转鼓轨道,其特征在于所述内轨道(2)与外轨道(3)的 接触面上设置有相对应的凹槽,形成定位槽,所述定位槽内设置有定位键(4)。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水渣转鼓轨道,其特征在于所述内轨道(2)和外轨道(3) 位于最低层阶梯的一侧设有使用固定件进行固定的挡板(6)。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水渣转鼓轨道,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件为螺栓(5)。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水渣转鼓轨道,包括焊接于转鼓轮毂(1)外表面的环状内轨道(2),所述内轨道(2)的截面为阶梯型,所述内轨道(2)上端面设置有与内轨道(2)相配合的整体式环状外轨道(3),其中内轨道(2)与外轨道(3)过盈配合。所述内轨道(2)与外轨道(3)的接触面上设置有相对应的凹槽,形成定位槽,所述定位槽内设置有定位键(4)。本实用新型的内外轨道采用定位键定位和过盈配合的装配方式,既能满足传动关系又便于拆换。结构紧凑,拆装更换方便,耐久实用,是水渣处理转鼓经济而实用的轨道结构,可广泛用于高炉水渣处理。
文档编号C21B3/06GK201756560SQ20102023868
公开日2011年3月9日 申请日期2010年6月25日 优先权日2010年6月25日
发明者孙亮, 彭学元, 朱宁, 王蜀生, 赵渭康 申请人:中冶赛迪工程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