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球铁处理半压力包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79995阅读:20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球铁处理半压力包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铸造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球铁处理半压力包。
背景技术
球铁生产中,球化控制十分关键,传统生产工艺主要有压力加镁及包底冲入法加镁。压力加镁须在处理包内形成大于IMI^a的压力,生产工艺复杂。包底冲入法是把球化剂放在铁水包底部,用一些覆盖物覆盖球化剂,铁水直接冲入包内,依靠铁水的温度熔化覆盖层,进而球化剂开始与铁水接触,使铁水得到球化处理,包底冲入法使球化剂损失较大,镁吸收率低,形成烟尘较大,球化不稳定。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避免目前存在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使用方便、 球化稳定的球铁处理半压力包。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包括包体、密封装置和支撑装置,密封装置包括密封盖、旋转罩和吊轴,密封盖和旋转罩位于包体上方,吊轴的下部将密封盖和旋转罩连接在一起并带动旋转罩旋转,支撑装置包括吊臂、吊梁、齿轮箱和转轮,两吊臂对称设置在包体两侧,并支撑在包轴上,吊梁固定在吊臂上方,吊轴设置在吊梁上,吊臂与齿轮箱连接,齿轮箱与转轮连接。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是在包底冲入法铁液包上面加一密封盖及旋转罩,密封盖与包体不必严密的密封,球化处理时,将吊轴吊起,球化剂加入包底,捣实封严,落下密封盖,封严包口,铁液冲入时,将旋转罩移开,铁水充满后,迅速将旋转罩封严包口,反应完毕后,吊起密封盖,同时将旋转罩移开,扒渣浇注。结构简单,使用方便,球化效果可靠稳定。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的俯视图。图中标注说明1、轴承,2、包轴,3、吊臂,4、吊轴,5、轴套,6、螺杆,7、吊梁,8、密封盖,9、齿轮箱,10、转轮,11、包体,12、旋转罩。
具体实施方式
从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和图2的俯视图可以看出,本实用新型包括包体11、密封盖8、旋转罩12、吊轴4、吊臂3、吊梁7、齿轮箱9和转轮10等部分组成,包体 11可采取圆柱体结构,包体直径与包体高度比为1 :1. 5,可一次处理铁水600-700Kg。包轴2安装在包体11两侧,两个吊臂3对称设置在包体11两侧,通过轴承1支撑在包轴2上,齿轮箱9位于一个吊臂3的外侧,吊臂3与齿轮箱9连接,齿轮箱9与转轮10连接,转动转轮10,通过齿轮箱9带动吊臂3升降。吊梁7通过螺杆6固定连接在两吊臂3 上方,吊轴4设置在吊梁中间,吊轴4与吊梁7之间通过轴套5连接。吊轴4的下部将密封盖8和旋转罩12连接在一起并带动旋转罩12旋转,密封盖8和旋转罩12位于包体11上方,吊轴4的升降带动密封盖8和旋转罩12的升降。
权利要求1.一种球铁处理半压力包,包括包体(11)、密封装置和支撑装置,其特征是所述密封装置包括密封盖(8)、旋转罩(12)和吊轴(4),密封盖(8)和旋转罩(12)位于包体(11)上方,吊轴(4)的下部将密封盖(8)和旋转罩(12)连接在一起并带动旋转罩(12)旋转,所述支撑装置包括吊臂(3)、吊梁(7)、齿轮箱(9)和转轮(10),两吊臂(3)对称设置在包体(11) 两侧,并支撑在包轴(2)上,吊梁(7)固定在吊臂(3)上方,吊轴(4)设置在吊梁(7)上,吊臂(7)与齿轮箱(9)连接,齿轮箱(9)与转轮(10)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球铁处理半压力包,其特征是所述齿轮箱(9)位于一个吊臂 (3)的外侧。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球铁处理半压力包,其特征是所述吊轴(4)通过轴套(5)与吊梁(7)连接。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球铁处理半压力包,密封盖和旋转罩位于包体上方,吊轴的下部将密封盖和旋转罩连接在一起并带动旋转罩旋转,两吊臂对称设置在包体两侧,并支撑在包轴上。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使用方便,球化效果可靠稳定。
文档编号B22D1/00GK202131350SQ201120147108
公开日2012年2月1日 申请日期2011年5月11日 优先权日2011年5月11日
发明者张义国, 张继军, 李本军, 郝学国, 郭传静, 魏庆英 申请人:泰安市金港机械制造有限责任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