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轴控式浇注小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80312阅读:25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轴控式浇注小车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金属浇注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轴控式浇注小车。
背景技术
目前金属型铸球浇注方式以手抬式浇包为主,该浇包结构包括手柄、包体和耐热包衬,此类浇注方式完全依靠人力操作,人体与浇包距离近,只有一米,高温作业劳动条件恶劣;浇注时,浇包重量大,人力很难控制浇注速度;另外浇包容量小,最大只有40Kg,由俩人共同抬包完成浇注,每次浇注的铸件少,因此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浇注效率和浇注质量。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轴控式浇注小车,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高浇注效率和质量,改善劳动条件,减轻劳动强度。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轴控式浇注小车,包括车架、车轮、浇包、浇轴及手柄,车轮设置在车架下方, 车架与浇轴相连接,浇轴前端与浇包相连接,浇轴后端与手柄相连接,浇轴与车架之间设有平衡螺钉。所述浇轴长2 3米。所述浇包容量100 150kg。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1) 一次浇注铸件数量大大提高,提高了浇注效率;幻劳动强度降低,单人推车即可完成浇注;幻人体与铁水距离达3米,改善了高温作业环境;4)采用浇轴控制包体方向,由于力臂增加,浇注速度能控制得更加稳定,从而改善铸件质量。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的俯视图。图中丨-手柄2-浇轴3-车轮4-浇包5-平衡螺钉6-定位销7_车架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作进一步说明见图1、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种轴控式浇注小车实施例结构示意图,包括手柄1、 浇轴2、车轮3、浇包4及车架7,车轮3设置在车架7下方,车架7与浇轴2相连接,浇轴2 前端与浇包4相连接,浇轴2后端与手柄1相连接,浇轴2与车架7之间设有平衡螺钉5,浇轴2长2 3米,浇包4容量100 150kg。本小车使用时,浇轴2通过定位销6与灌满熔融金属液的浇包4相连接,平衡螺钉 5设置在车架7将浇轴2顶死,防止浇轴2转动,小车推至浇注现场后,将平衡螺钉5取下,
3转动手柄1,浇轴2即可绕其轴线转动进行浇注作业,浇注过程中通过手柄1控制浇注方向和浇注速度,实现稳定浇注,保证铸件质量。
权利要求1.一种轴控式浇注小车,其特征在于,包括车架、车轮、浇包、浇轴及手柄,车轮设置在车架下方,车架与浇轴相连接,浇轴前端与浇包相连接,浇轴后端与手柄相连接,浇轴与车架之间设有平衡螺钉。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轴控式浇注小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浇轴长2 3米。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轴控式浇注小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浇包容量100 150kg。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轴控式浇注小车,其特征在于,包括车架、车轮、浇包、浇轴及手柄,车轮设置在车架下方,车架与浇轴相连接,浇轴前端与浇包相连接,浇轴后端与手柄相连接,浇轴与车架之间设有平衡螺钉。所述浇轴长2~3米。所述浇包容量100~150kg。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1)一次浇注铸件数量大大提高,提高了浇注效率;2)劳动强度降低,单人推车即可完成浇注;3)人体与铁水距离达3米,改善了高温作业环境;4)采用浇轴控制包体方向,由于力臂增加,浇注速度能控制得更加稳定,从而改善铸件质量。
文档编号B22D41/12GK202087821SQ20112016428
公开日2011年12月28日 申请日期2011年5月20日 优先权日2011年5月20日
发明者李延森, 王德厚, 谢晨 申请人:鞍山市东泰耐磨材料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