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燃、电力机车玻璃修复套装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83153阅读:44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内燃、电力机车玻璃修复套装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内燃、电力机车玻璃修复套装技术领域[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机车维修设备,具体为一种内燃、电力机车玻璃修复套装。
技术背景[0002]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交通运输的方便和快捷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 而其中内燃、电力机车也就是通常所说的火车的地位也越来越重要,但是无论是玻璃加工行业在生产加工中造成的意外刮痕,还是机车挡风玻璃因为雨刷器下面夹着砂砾将其划伤;还是施工过程中玻璃因为摩擦造成划痕;还是在清洁玻璃过程中造成划伤以及玻璃被酸雨或其他腐蚀造成的水蚀印、起碱、其他一些顽固附着物,甚至是一些恶意的破坏等等, 绝大多数情况只能报废或更换,造成原材料、辅料、时间等人力物力财力上的巨大浪费。传统上对于玻璃上的划痕的处理办法基本都是抛光,用羊毛抛光轮加抛光粉进行修复。这样的修复方法可以将划痕修复,但是所需时间太长,同时修复结束后会留下比较明显的一个凹陷的痕迹。因为抛光粉的剪切力比较弱,并且由于时间关系用羊毛抛光轮修复划伤也只能在一个相对比较小的范围内进行抛光,所以会留下一个比较明显的凹痕。现在的玻璃深加工行业在遇到比较浅的划痕的情况下会选择用抛光粉进行修复,也就是对可以看见但是感觉不出来或稍微可以感觉出来的那种划痕进行修复,严重些的就会报废或折价,无法进行大面积和深划痕的修复,工作效率低,适用范围小,而且在进行抛光时所需要的材料和工具也纷繁复杂,使用归纳很不方便。发明内容[000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适用范围广,使用方便,工作效率高,修复效果好的内燃、电力机车玻璃修复套装。[0004]本实用新型内燃、电力机车玻璃修复套装,包括箱体1、角磨机2、抛光膏3和修复组件;其特征在于,箱体1顶部设有铰接的箱盖,内部设有保护垫11 ;修复组件包括圆面半径相同的抛光底托4、打磨底托5、羊毛抛光片6和打磨片7 ;角磨机2、抛光膏3以及修复组件分别对应各自的形状和大小放置在保护垫11上相应设置的凹槽内;抛光托底4由底座8 和依次设置在底座8圆面上的固定层9以及结合毛面41组成;打磨底托5由底座8和依次设置在底座8圆面上的固定层9以及结合光面51组成;抛光底托4和打磨底托5分别能够通过底座8上的螺纹连接在角磨机2的输出端;打磨片7由打磨层71、基底72、粘胶层73 和保护贴74依次胶合连接而成。[0005]进一步,所述的内燃、电力机玻璃修复套装包括2-4套圆面半径不同的修复组件。[0006]进一步,所述的角磨机2为可调速角磨机。[0007]进一步,所述的结合毛面41由带小勾的织物制成。[0008]进一步,所述的打磨层71由金刚石颗粒组成。[0009]更进一步,所述的打磨片7包括金刚石颗粒大小分别为6-7 μ,11-12 μ,21-22 μ 和32-33 μ的四种类别。3[0010]本实用新型内燃、电力机车玻璃修复套装,通过在修复组件中增加打磨托底5和打磨片7,使得套装在使用时可修复玻璃划痕的深度增加,修复效率提高,并且通过整合,将修复所需的材料和工具统一收纳在箱体1中,使用方便,灵活性强;其有益效果在于,设计独特,结构合理,功能完备,适用范围广,归纳简单,使用灵活,修复效率高,效果好。


[0011]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例1所述的结构示意图[0012]图2为本实用新型抛光底托的结构示意图[0013]图3为本实用新型打磨底托的结构示意图[0014]图4为本实用新型打磨片的轴向切面示意图[0015]图中箱体1、角磨机2、抛光膏3、抛光底托4、打磨底托5、羊毛抛光片6、打磨片7、 底座8、固定层9、保护垫11、结合毛面41、结合光面51、打磨层71、基底72、粘胶层73、保护贴具体实施方式
[0016]实例1[0017]本实用新型内燃、电力机车玻璃修复套装,如图1、图2、图3、图4所示,其包括箱体 1、角磨机2、抛光膏3和两套含有抛光底托4、打磨底托5、羊毛抛光片6、打磨片7的修复组件,其中抛光膏3有四瓶,角磨机2为可调速角磨机,箱体1上设有把手和扣柄,两套修复组件的圆面半径分别为45cm和80cm,打磨片7包括了金刚石颗粒大小分别为6 μ、12 μ、22 μ 和32μ的四种类型。在使用本实用新型对内燃、电力机车玻璃修复时,首先确定划痕的深浅,当用指甲可以清楚的感觉到的属于较深的划痕,则先将打磨底托5通过底座8旋紧在角磨机2上,然后依次将打磨片7揭开保护贴74并贴合在打磨底托5的结合光面51上,按金刚石颗粒从大到小的顺序依次安装打磨,打磨的同时进行喷水降温,打磨后擦拭干净进行检查,划痕还存在则继续进行打磨;若划痕消失,则用抛光底托4换下打磨底托5,并将羊毛抛光片6粘合在抛光底托4的结合毛面41上,调节角磨机2的转速在1000-1500转,将打磨处擦拭干净后加上抛光膏3,开始抛光,可多次重复抛光过程,直至玻璃清洗透明,完成整个玻璃修复过程。
权利要求1.内燃、电力机车玻璃修复套装,包括箱体(1)、角磨机O)、抛光膏⑶和修复组件; 其特征在于,箱体(1)顶部设有铰接的箱盖,内部设有保护垫(11);修复组件包括圆面半径相同的抛光底托G)、打磨底托(5)、羊毛抛光片(6)和打磨片(7);角磨机O)、抛光膏(3) 以及修复组件分别对应各自的形状和大小放置在保护垫(11)上相应设置的凹槽内;抛光托底由底座(8)和依次设置在底座(8)圆面上的固定层(9)以及结合毛面Gl)组成; 打磨底托(5)由底座(8)和依次设置在底座(8)圆面上的固定层(9)以及结合光面(51) 组成;抛光底托(4)和打磨底托( 分别能够通过底座(8)上的螺纹连接在角磨机O)的输出端;打磨片(7)由打磨层(71)、基底(72)、粘胶层(73)和保护贴(74)依次胶合连接而成。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燃、电力机车玻璃修复套装,其特征在于,其包括2-4套圆面半径不同的修复组件。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燃、电力机车玻璃修复套装,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角磨机(2) 为可调速角磨机。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燃、电力机车玻璃修复套装,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结合毛面 (41)由带小勾的织物制成。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燃、电力机车玻璃修复套装,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打磨层(71) 由金刚石颗粒组成。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燃、电力机车玻璃修复套装,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打磨片(7) 包括金刚石颗粒大小分别为6-7 μ,11-12 μ,21-22 μ ^P 32-33 μ的四种类别。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机车维修设备,具体为一种内燃、电力机车玻璃修复套装,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适用范围广,使用方便,工作效率高,修复效果好的内燃、电力机车玻璃修复套装。本实用新型内燃、电力机车玻璃修复套装,包括箱体(1)、角磨机(2)、抛光膏(3)和修复组件;主要是通过在修复组件中增加打磨托底(5)和打磨片(7),使得套装在使用时可修复玻璃划痕的深度增加,修复效率提高,并且通过整合,将修复所需的材料和工具统一收纳在箱体(1)中,使用方便,灵活性强;其有益效果在于,设计独特,结构合理,功能完备,适用范围广,归纳简单,使用灵活,修复效率高,效果好。
文档编号B24B27/033GK202240838SQ20112028812
公开日2012年5月30日 申请日期2011年8月6日 优先权日2011年8月6日
发明者安兵 申请人:甘肃景程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