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针板/针管组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263637阅读:17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针板/针管组件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主要涉及干拉模具加工的针板/针管夹具。
背景技术
车间加工干拉模具时,需要使用8mm的磨针,该磨针加上钻石膏进行研磨,模具的压缩角度完全取决于磨针的角度。这需要针板及针管组件对磨针进行加工和修复角度等固定。现有的针板及针管组件中,磨针插在针管内,并在针管的两端通过螺丝将磨针与针管固定。但是当磨针磨损后,就需要松开螺丝将磨针向前送给,当送给超过一定距离后,磨针尾端整体进入到针管中,此时磨针尾端无法固定,只能报废,因此造成磨针利用率低,加工成本过高。

发明内容
发明目的针对上述现有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了一种针板/针管组件,使得磨针的利用率更高,降低了加工成本。技术方案为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针板/针管组件,包括针板、针管和磨针,所述针管设在针板上,该针管包括内管和套在该内管外壁的外管,所述磨针插在内管中;所述内管前端设有螺丝并将磨针与内管固定连接,所述外管尾端设有螺丝并将内管与外管固定连接。进一步改进,所述内管前端伸出外管,从而可以直接在内管上设置螺纹孔,螺丝与螺纹孔配合旋入,进而将磨针顶住固定。因此将针管安装在针板上时,内管前端可以露出针板,方便磨针的送给。进一步的,所述外管尾端可拆卸连接有环块,该环块上设置螺丝并将内管与外管连接。将尾端的螺丝设在环块上,不但可以将内管与外管固定连接,同时避免了当内管和外管发生错位时造成的螺丝紧固困难。做为优选,所述针板并排设有多套针管。有益效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能提高磨针的利用率,并方便磨针的送给操作。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2为本发明所述针管的结构示意图。其中,磨针1、内管2、外管3、环块4、螺丝5、针板6。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明本发明,应理解这些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发明而不用于限制本发明的范围,在阅读了本发明之后,本领域技术人员对本发明的各种等价形式的修改均落于本申请所附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如图1 2所示,一种针板6/针管组件,包括针板6、针管和磨针I,其中针管包括内管2和外管3,所述外管3紧密套在内管2的外壁上,且内管2两端伸出外管3 ;所述磨针I插在内管2中;在内管2前端外壁上均匀设有3个螺丝5,该螺丝5顶紧磨针I从而使得磨针I与内管2固定连接,而在内管2尾端上套有环块4,同时该环块4与外管3尾端螺纹连接,并在环块4上同样均匀设置3个螺丝5顶紧内管2,从而使得内管2与外管3固定连接。然后将这样的多个针管插在针板6上,并同样用螺丝5顶紧针管中的外管3,防止在加工时振动过大。通过上述改进,磨针I只需内管2前端螺丝5并配合内管2即可固定,因此即使磨针I磨损后尾端送给进入到内管2中,仍然确保磨针I能正常工作,相对于现有技术,每根8mm的磨针I的使用量由30mm提高到115mm,从而大大提高了磨针I的利用率。
权利要求
1.一种针板/针管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针板、针管和磨针,所述针管设在针板上,该针管包括内管和套在该内管外壁的外管,所述磨针插在内管中;所述内管前端设有螺丝并将磨针与内管固定连接,所述外管尾端设有螺丝并将内管与外管固定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针板/针管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管前端伸出外管。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针板/针管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管尾端可拆卸连接有环块,该环块上设置螺丝并将内管与外管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针板/针管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针板并排设有多套针管。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针板/针管组件,包括针板、针管和磨针,所述针管设在针板上,该针管包括内管和套在该内管外壁的外管,所述磨针插在内管中;所述内管前端设有螺丝并将磨针与内管固定连接,所述外管尾端设有螺丝并将内管与外管固定连接。本发明能提高磨针的利用率,并方便磨针的送给操作。
文档编号B24B37/00GK103009232SQ201210520020
公开日2013年4月3日 申请日期2012年12月6日 优先权日2012年12月6日
发明者刘长进 申请人:镇江耐丝新型材料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