钻刃自动沾粘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264819阅读:14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钻刃自动沾粘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沾粘废屑用的粘轮,特别涉及一种沾粘微细钻刃于研磨后所残留的废屑用的自动沾粘装置。
背景技术
一般应用于印刷电路板的钻孔作业上所使用的钻头,其钻刃直径可微小至O. Imm
左右,此种钻头在业界通称为微细钻头。且知微细钻头的钻刃上具有第一刃面及第二刃面,这些刃面通常是经由研磨加工而形成;其间,包括在产制微细钻头当时的首次研磨加工,以及在微细钻头使用一段时间而钝化后所进行的二次研磨加工,皆容易在该刃面上残留研磨时所生成的废屑;对于微细钻头在钻凿印刷电路板的过程中,这些残留在刃面上的废屑,很容易造成视觉上误判,进而导致产制良率下降。上述情形,特别是在面对印刷电路板的钻孔作业大都已采用自动化制程,且其制程中使用的微细钻头的数量非常的多,倘若多数微细钻头上的刃面都残留有废屑,势必影响印刷电路板的产制良率。然而,以本领域现有技术而言,大多采用人工逐一检视钻刃并手动粘除刃面上废屑的方式,在面对多数已研磨完成的微细钻头时,显有除屑效率不彰的问题待以克服。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旨在提供一种钻刃自动沾粘装置,改善传统去除微细钻刃上残留废屑的效率不彰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是针对研磨加工后的微细钻头所提供的钻刃自动沾粘装置,其可以单独存在或者配置于钻刃自动研磨机构的旁侧。其中,该研磨后或已残留有废屑的微细钻头必须是可以持续自动供应至一待沾粘废屑的特定位置定位,使其刃面显露的情况下实施本实用新型。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手段包括一基台,其设有一第一驱动器;一第一滑台,其滑设于该基台上,该第一滑台设有一第二驱动器;以及一第二滑台,其滑设于该第一滑台上,该第二滑台设有一凸轮及一粘轮,该第二滑台枢设一转子以接触该凸轮,该第二驱动器驱动该凸轮,使该第二滑台往复移动一沾钻深度,及通过该凸轮带动该粘轮,使该粘轮于该第二滑台往复移动该沾钻深度后自转一换位角度,该粘轮自转一圈包含多个换位角度,该第一驱动器于该粘轮自转一圈后,带动该第一滑台位移一偏位距离,使该第二滑台跟随该第一滑台位移该偏位距离。在进一步实施上,包含该第一驱动器是一马达,通过一滚珠导螺杆带动该第一滑台位移该偏位距离。该凸轮上形成一槽道,该槽道由多个丘部及环绕于所述丘部之间的多个谷部所构成,该转子位于该槽道中并滚动于所述丘部及谷部之间。该粘轮具有容置槽填塞粘土而形成盘型的粘着体,该粘着体具有大于该沾钻深度的填塞厚度,且具有容纳多个该偏位距离总合的宽度。该第二驱动器是一马达,通过一皮带轮驱动该凸轮,使该凸轮与该粘轮同步步进自转该换位角度。该第二滑台上设有一拨杆,该拨杆在该凸轮自转一圈的过程中带动该粘轮自转该换位角度。该粘轮的轮面上等圆周间隔形成多个径向的棘轮沟槽,该拨杆是嵌入该棘轮沟槽内,而带动该粘轮自转该换位角度。该沾钻深度与偏位距离为相异的线性轴向。根据上述技术手段,本实用新型具备下列效能I.该粘轮于执行一次性往复移动该沾钻深度的动作时,能将该粘着体一特定的沾粘点植入钻刃至该沾钻深度后退离,用以沾粘并除去钻刃上的废屑。2.该粘轮完成一次性往复移动该沾钻深度的动作后,能于该沾粘点的圆周路径上自转一换位角度,以便二次沾粘同一或相异钻刃时,能够变换该圆周路径上的不同的沾粘点,进而维持粘着体除去钻刃上废屑的沾粘能力。3.该粘轮间歇的步进实施多个换位角度过程中,特别是在粘轮自转一圈期间使该圆周路径上几近布满相异的沾粘点时,经由第一滑台位移该偏位距离的动作,而使该沾粘点能变换至相异的圆周路径上,进而持续的在该相异的圆周路径上逐次的实施不同沾粘点的除屑动作,赖以充分利用粘着体上可供作为沾粘点的盘型有效面积。为充分了解本实用新型上述技术手段及其效能,而据以实施本实用新型,请参阅实施方式内容并配合附图说明如下

图I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示意图;图2是图I的剖示图;图3是图2中A-A断面的剖示图;图3a至图3e是图3中凸轮变换相异沾钻深度的动作示意图;图4a是图2中粘轮的局部放大图;图4b是图4a中C-C断面的剖示图。附图标记说明10_基台;11_第一驱动器;12_滚珠导螺杆;20_第一滑台;21_滑轨;22_第二驱动器;23_第一皮带轮;24_转子;30_第二滑台;31_第二皮带轮;32_凸轮;321-第一丘部;322_第二丘部;323_第三丘部;324_第一谷部;325_第二谷部;326_第三谷部;327-槽道;328-凸部;33-粘轮;331_粘着体;332_棘轮沟槽;34_拨杆;41_钻刃;51、52_沾粘点;hl、h2、h3-沾钻深度;Rl、R2、R3、rl、r2、r3-半径距离;α -换位角度;S-偏位距离;S1-第一基准位置;S2-第二基准位置;T-填塞厚度;W-半径宽度。
具体实施方式
首观图I所示,说明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钻刃自动沾粘装置,包括在一支撑及定位用的基台10上滑设一第一滑台20,并于该第一滑台20上滑设一第二滑台30,以实施下列构件的组配该基台10上定义有相异的线性轴向,该线性轴向包含一 X轴向及一 Y轴向,该基台10设有一第一驱动器11,该第一驱动器11实质上可为马达或其他可推移物件执行X轴向线性位移运作的构件。该第一驱动器11的出力端连结一滚珠导螺杆12(配合图2所示),驱使该滚珠导螺杆12产生X轴向的线性往复移动。该第一滑台20与该基台10之间设有X轴向的一滑轨21(如图2所示),使该第一滑台20滑设于该基台10上,可沿X轴向产生往复移动。该第一驱动器11通过该滚珠导螺杆14连结该第一滑台20,以带动该第一滑台20沿X轴向位移一偏位距离S。该第一滑台20设有一第二驱动器22,该第二驱动器22实质上可以是一马达,该第二驱动器22的轴心上设有一第一皮带轮23。该第二滑台30设有一第二皮带轮31、一凸轮32及一粘轮33 ;其中该凸轮32同轴固设于该第二皮带轮31上,该第二皮带轮31受该第二驱动器22的第一皮带轮23所带动。该凸轮32上形成一槽道327,该槽道327由多个丘部及环绕于所述丘部之间的多个谷部所构成。所述丘部包含一第一丘部321、一第二丘部322及一第三丘部323,所述谷部包含一第一谷部324、一第二谷部325及一第三谷部326 ;该第一丘部321的半径距离Rl大于该第二丘部322及该第三丘部323的半径距离R2及R3,该第二丘部322及该第三丘部323的半径距离R2及R3相同;该第一谷部324的半径距离rl大于该第二谷部325的半径距离r2,该第二谷部325的半径距离r2大于该第三谷部326的半径距离r3。当该第二驱动器22通过该第一皮带轮23及第二皮带轮31驱动该凸轮32自转时,该槽道327内的一转子24,可滚动于所述丘部及谷部之间(如图3所示)。该第二滑台30枢设该转子24以接触该凸轮32,由此,当该第二驱动器22通过该第一皮带轮23及第二皮带轮31驱动该凸轮32自转时,该第二滑台30将进行下述的沾钻动作(I)当该凸轮32自转,使该转子24滚动至该凸轮32的第一丘部321时(如图3所示),该第二滑台30在Y轴上向上移动至一第一基准位置SI (如图3a所示);(2)当该凸轮32自转,使该转子24滚动至该凸轮32的第一谷部324时(如图3所示),由于该第一谷部324的半径距离rl最大,因此该第二滑台30在Y轴上向下移动至一最浅的沾钻深度hi (如图3c所示);(3)当该凸轮32自转,使该转子24滚动至该凸轮32的第二丘部322时(如图3所示),由于该第二丘部322的半径距离R2小于该第一丘部321的半径距离R1,因此该第二滑台30在Y轴上向上移动至一第二基准位置S2(如图3b所示);(4)当该凸轮32自转,使该转子24滚动至该凸轮32的第二谷部325时(如图3所示),由于该第二谷部325的半径距离r2介于该第一谷部324的半径距离rl及该第三谷部326的半径距离r3之间,因此该第二滑台30在Y轴上向下移动至一次深的沾钻深度h2(如图3d所示);(5)当该凸轮32自转,使该转子24滚动至该凸轮32的第三丘部323时(如图3所示),由于该第三丘部323的半径距离R3小于该第一丘部321的半径距离R1,因此该第二滑台30在Y轴上向上移动至一第二基准位置S2(如图3b所示);[0043](6)当该凸轮32自转,使该转子24滚动至该凸轮32的第三谷部326时(如图3所示),由于该第三谷部326的半径距离r3小于该第二谷部325的半径距离r2,因此该第二滑台30在Y轴上向下移动至一最深的沾钻深度h3(如图3e所示)。如此实施,该第二滑台30即可朝Y轴向执行相异沾钻深度hl、h2、h3的往复移动动作。该相异的沾钻深度hl、h2、h3是由相连贯的所述丘部与谷部之间的半径差值而形成。该粘轮33具有容置槽填塞粘土而形成盘型的粘着体331,该粘着体331具有大于沾钻深度hl、h2、h3的填塞厚度T (如图4b所示),且具有容纳多个该偏位距离S总合的宽度W(如图4a所示);该第二驱动器22驱动该第一皮带轮23及第二皮带轮31来带动该凸轮32,而通过该凸轮32带动该粘轮33,使该粘轮33于该第二滑台30往复移动该沾钻深度后h3、h2、hl自转一换位角度。其中该粘轮33与第二皮带轮31同步自转一圈包含有多个换位角度α。实质上,该粘轮33的轮面上等圆周间隔形成多个径向的棘轮沟槽332(如图I所 示)。该第二滑台30上设有一拨杆34,该拨杆34在该凸轮32自转一圈的过程中带动该粘轮33自转该换位角度α。进一步而言,该凸轮32上形成一凸部328 (如图3所示),以带动该拨杆34。当该第二滑台30朝Y轴向执行相异沾钻深度hl、h2、h3的往复移动动作后,该凸轮32自转而使该凸部328带动该拨杆34,该拨杆34,则是嵌入该棘轮沟槽332内,而带动该粘轮33自转该换位角度α。该第一驱动器11于该粘轮33自转一圈后,带动该第一滑台20位移该偏位距离S(如图4b所示),使该第二滑台30跟随该第一滑台20位移该偏位距离S。其中该沾钻深度hl、h2、h3与偏位距离S为相异的线性轴向。本实用新型根据上述构件的组配及其连动方式,可以针对一待沾粘废屑且已定位在一特定位置的微细钻头进行自动除屑运作,该微细钻头的钻刃41必须是在显露的情况下(如图4a所示),使该粘轮33邻近于该钻刃41外端,随即令该第二驱动器22带动该第二滑台30上的粘轮33沿Y轴向一次性往复移动该沾钻深度hl、h2或h3 (配合图2所示),使该粘着体331上特定的一沾粘点51植入该钻刃41,而粘除该钻刃41上的废屑。此方式可以针对同一钻刃41进行一次性往复移动该沾钻深度(例如是hi)的动作,或者针对同一钻刃41同时进行多次往复移动该相异沾钻深度hi、h2及h3的动作。随后,令该第二驱动器22带动粘轮33在该沾粘点51的圆周路径Cl上一次性的自转一个换位角度α (配合图4a所示),以便二次沾粘同一或相异钻刃41时,能够变换该圆周路径Cl上不同的沾粘点52,进而维持粘着体331除去钻刃41上废屑的沾粘能力。当该粘轮33间歇的步进实施多个换位角度α过程中,特别是在粘轮33自转一圈期间,使所述圆周路径上几近布满相异的沾粘点51、52时,能经由该第一驱动器11带动该第一滑台20与第二滑台30的机构设计,而使该粘轮33位移一个偏位距离S(如图2及图4b所示),如此可以将该沾粘点51、52的圆周路径Cl变换至C2,进而持续的变换相异的圆周路径,并逐次的实施不同沾粘点的除屑动作,赖以充分利用该粘着体331上可供作为沾粘点的盘型有效面积。以上该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的内所做的任何修改、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的内。
权利要求1.一种钻刃自动沾粘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基台,其设有一第一驱动器; 一第一滑台,其滑设于该基台上,该第一滑台设有一第二驱动器;以及 一第二滑台,其滑设于该第一滑台上,该第二滑台设有一凸轮及一粘轮,该第二滑台枢设一转子以接触该凸轮,该第二驱动器驱动该凸轮,使该第二滑台往复移动一沾钻深度,及通过该凸轮带动该粘轮,使该粘轮于该第二滑台往复移动该沾钻深度后自转一换位角度,该粘轮自转一圈包含多个换位角度,该第一驱动器于该粘轮自转一圈后,带动该第一滑台位移一偏位距离,使该第二滑台跟随该第一滑台位移该偏位距离。
2.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钻刃自动沾粘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第一驱动器是一马达,通过一滚珠导螺杆带动该第一滑台位移该偏位距离。
3.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钻刃自动沾粘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凸轮上形成一槽道,该槽道由多个丘部及环绕于所述丘部之间的多个谷部所构成,该转子位于该槽道中并滚动于所述丘部及谷部之间。
4.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钻刃自动沾粘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粘轮具有容置槽填塞粘土而形成盘型的粘着体,该粘着体具有大于该沾钻深度的填塞厚度,且具有容纳多个该偏位距离总合的宽度。
5.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钻刃自动沾粘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第二驱动器是一马达,通过一第一皮带轮驱动该凸轮,使该凸轮与该粘轮同步步进自转该换位角度。
6.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钻刃自动沾粘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第二滑台上设有一拨杆,该拨杆在该凸轮自转一圈的过程中带动该粘轮自转该换位角度。
7.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钻刃自动沾粘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粘轮的轮面上等圆周间隔形成多个径向的棘轮沟槽,该拨杆是嵌入该棘轮沟槽内,而带动该粘轮自转该换位角度。
8.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钻刃自动沾粘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沾钻深度与偏位距离为相异的线性轴向。
专利摘要一种钻刃自动沾粘装置,包括一基台,其设有一第一驱动器;一第一滑台,其滑设于该基台上,该第一滑台设有一第二驱动器;以及一第二滑台,其滑设于该第一滑台上,该第二滑台设有一凸轮及一粘轮,该第二滑台枢设一转子以接触该凸轮,该第二驱动器驱动该凸轮,使该第二滑台往复移动一沾钻深度,及通过该凸轮带动该粘轮,使该粘轮于该第二滑台往复移动该沾钻深度后自转一换位角度,该粘轮自转一圈包含多个换位角度,该第一驱动器于该粘轮自转一圈后,带动该第一滑台位移一偏位距离,使该第二滑台跟随该第一滑台位移该偏位距离。
文档编号B24B3/24GK202491146SQ20122000695
公开日2012年10月17日 申请日期2012年1月9日 优先权日2012年1月9日
发明者姚志金, 黄兴才 申请人:协竑企业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