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偏心护炉支撑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265506阅读:26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偏心护炉支撑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转炉维修使用的偏心护炉支撑装置,属于炼钢设备技术领域。
技术背景 炼钢转炉炉役后期,转炉部分炉衬出现薄弱位置,通过倒料和渣补可以对转炉炉衬大小面进行维护,但熔池和耳轴部分只能使用砖型耐材补炉进行重点维护以延长炉衬寿命,但大型转炉由于炉型原因,对补炉用具的长度和强度要求较高,使得护炉用具重量较重,造成可操作性较差并且补砌效果不佳。具体来说,目前的护炉工具在护炉过程中存在如下不足I、大型转炉使用护炉工具长约12米、自重30kg左右,在补炉操作时直接放在炉前轨道或者单个导向轮上,护炉用具与轨道产生的摩擦力较大,且方向不好掌握,补炉砖容易掉落;2、护炉用具长约12米,而炉口向后至炉底约8米,炉口向前至操作平台约2米且悬空,由于岗位上砖操作必须在操作平台,限制了导向支点位置在距离炉口 2米左右,这样使得长12米的护炉用具将砖送至熔池或耳轴部位时,人员操作护炉用具至支点和护炉用具前端距支点的力臂约为2 :10,补炉操作时,岗位人员需使用约2. 5倍于护炉用具自身重量的力才能进行操作;不但需要一定的经验而且劳动强度大;3、护炉操作时,炉内温度在70(ril00°C,由于高温的炙烤,护炉用具前段易弯曲变形,在其自重和补炉砖重力作用下,护炉工具前端不能达到要求的高度,只能在作业过程中频繁更换位置,作业率较低。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够降低护炉用具与其支点摩擦力并对其进行导向、同时改变护炉操作支点以降低操作力矩来提高护炉操作难度的偏心护炉支撑装置。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偏心护炉支撑装置,它由底座、前支架、后支架、导向托辊组成,底座为长方形钢板,前支架、后支架分别垂直焊接在底座的前部和后部,导向托辊的下部是支撑杆,上部是U型托架,U型托架的两侧壁之间水平安装托辊轴,托辊套装在托辊轴上,托辊与托辊轴为可转动配合,导向托辊的支撑杆与前支架、后支架配合连接。上述偏心护炉支撑装置,所述底座下部的前端有支腿,在底座下底面的后部安装配重块,配重块底部开有与底座纵轴垂直的轨道槽,轨道槽与操作平台轨道相匹配,配重块的后部开有沿底座纵轴方向的叉车孔。上述偏心护炉支撑装置,所述前支架和后支架为无缝钢管制作,它们分别有两套,相互平行,分别位于底座的两侧,每侧前支架距离底座中心纵轴的距离小于该侧后支架与底座中心纵轴的距离,前支架的高度大于后支架的高度。上述偏心护炉支撑装置,所述导向托辊下部的支撑杆为无缝钢管制作,支撑杆的外径与前支架、后支架的无缝钢管的内径相匹配。本实用新型的有益之处在于本实用新型用于对护炉工具作业时进行支撑,导向托辊大大降低了护炉用具与支撑点的摩擦力,使得护炉工具方向可控性较好,提高了补炉贴砖的准确性,补炉效果能得到明显改观。本实用新型满足了在上砖过程中岗位不离开操作平台的客观条件,同时通过支架降低了操作力矩,大大提高了补炉过程的可操作性,降低了工人的劳动强度。本实用新型通过前后双支点高低错落和导向托辊双高度设计,可以方便的针对不同贴砖高度进行调整,大大的提高了劳动效率,降低了补炉时间,提高了补炉效果。
图I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I的侧视图;图3是图I的侧视图;图4是本实用新型导向托辊的正视图;图5是本实用新型导向托辊的侧视图;图6是本实用新型使用状态示意图。图中标记如下底座I、前支架2、后支架3、导向托辊4、支撑杆5,U型托架6、托辊轴7、托辊8、支腿9、配重块10、轨道槽11、叉车孔12。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由底座I、前支架2、后支架3、导向托辊4组成。图中显示,底座I为长方形钢板,底座I下部的前端有支腿9,在底座I下底面的后部安装配重块10,配重块10底部开有与底座纵轴垂直的轨道槽11,轨道槽11与操作平台轨道相匹配,配重块10的后部开有沿底座纵轴方向的叉车孔12。支腿9主要是底座I在平台放置时起支撑作用;轨道槽11主要是与操作平台轨道相嵌,避免底座I被轨道支起放置不稳;叉车孔12主要是便于使用叉车对底座I进行移动操作。图中显示,前支架2和后支架3为无缝钢管制作,前支架2、后支架3分别垂直焊接在底座I的前部和后部。前支2架和后支架3分别有两套,相互平行,分别位于底座I的两侦牝每侧前支架2距离底座I中心纵轴的距离小于该侧后支架3与底座I中心纵轴的距离,前支架2的高度大于后支架2的高度。前支架2和后支架3的高低错落设计,可以使操作工方便地针对不同贴砖高度进行调整。图中显示,导向托辊4分别安装在前支架2和后支架3上。导向托辊4的下部是支撑杆5,支撑杆5为无缝钢管制作,支撑杆5的外径与前支架2、后支架3的无缝钢管的内径相匹配,支撑杆5插在前支架2和后支架3的钢管中。导向托辊4的上部是U型托架6,U型托架6的两侧壁之间水平安装托辊轴7,托辊8套装在托辊轴7上,托辊8可以环绕托辊轴7转动。[0026]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如下底座I的长度为3000mm的钢;前支架2和后支架3采用内径# 36mm、外径# 50mm无缝钢管。前支架2高度500mm,位于距底座I前端200mm处,前支架2的主要作用是护炉工具进炉内后的操作支点。后支架3高度400mm,位于距底座后端400mm处,后支架3主要作用是护炉工具在炉外便于上砖的操作支点。前支架2和后支架3之间的水平位置距离相差400mm,前后距离相差2400mm,这样的结构使得长12米的护炉用具将砖推至炉底部位时,人员操作护炉用具至支点和护炉用具前端距支点的力臂为5. 8:10 ;护炉操作时,岗位人员使用约0. 86倍于护炉自身重量的力就可以进行操作;大幅的降低劳动强度并提高了护炉的可操作性。导向托辊4的支撑杆5为外径# 32mm的无缝钢管,可以插入到前支架2和后支架 3的# 36mm内径中。导向托棍4的U型托架6由钢板焊成高100mm、宽160mm、长250mm的U型支架,侧面中心位置开宽40mm、深50mm的U型槽放置托辊轴7,护炉工具放置在托辊8上起到定向和减少摩擦力的作用。前支架2和后支架3前高后低,降低了上第二个支点时控制范围,提高了岗位人员推铲时的可操作性。为满足补转炉炉帽时的高度要求,在实际工作中,还对导向托辊4进行了加高设计,导向托辊4的支撑杆5的上端使用高100mm,外径f 40mm无缝钢管,下部使用f 32mm无缝钢管,来提高支撑杆5插入后支架3后的高度。
权利要求1.一种偏心护炉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它由底座(I)、前支架(2)、后支架(3)、导向托辊(4)组成,底座(I)为长方形钢板,前支架(2)、后支架(3)分别垂直焊接在底座(I)的前部和后部,导向托辊(4)的下部是支撑杆(5),上部是U型托架(6),U型托架(6)的两侧壁之间水平安装托辊轴(7),托辊(8)套装在托辊轴(7)上,托辊(8)与托辊轴(7)为可转动配合,导向托棍(4)的支撑杆(5)与前支架(2)、后支架(3)配合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偏心护炉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I)下部的前端有支腿(9),在底座下底面的后部安装配重块(10),配重块(10)底部开有与底座纵轴垂直的轨道槽(11),轨道槽(11)与操作平台轨道相匹配,配重块(10)的后部开有沿底座纵轴方向的叉车孔(12)。
3.根据权利要求I或2所述的偏心护炉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前支架(2)和后支架(3)为无缝钢管制作,它们分别有两套,相互平行,分别位于底座(I)的两侧,每侧前支架(2)距离底座中心纵轴的距离小于该侧后支架(3)与底座中心纵轴的距离,前支架(2)的高度大于后支架(3)的高度。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偏心护炉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托辊(4)下部的支撑杆(5)为无缝钢管制作,支撑杆(5)的外径与前支架(2)、后支架(3)的无缝钢管的内径相匹配。
专利摘要一种偏心护炉支撑装置,属于炼钢设备技术领域,目的是降低工人劳动强度并改善补炉效果,其技术方案是它由底座、前支架、后支架、导向托辊组成,底座为长方形钢板,前支架、后支架分别垂直焊接在底座的前部和后部,导向托辊的下部是支撑杆,上部是U型托架,U型托架的两侧壁之间水平安装托辊轴,托辊套装在托辊轴上,托辊与托辊轴为可转动配合,导向托辊的支撑杆与前支架、后支架配合连接。本实用新型的导向托辊大大降低了护炉用具与支撑点的摩擦力,使得护炉工具方向可控性较好,提高了补炉贴砖的准确性,补炉效果能得到明显改观;支架降低了操作力矩,大大提高了补炉过程的可操作性,降低了工人的劳动强度,提高了劳动效率,降低了补炉时间。
文档编号C21C5/46GK202543246SQ201220045370
公开日2012年11月21日 申请日期2012年2月13日 优先权日2012年2月13日
发明者万中瑞, 刘玉伟, 张亚军, 徐国明, 李敬宾, 王宝华 申请人:河北钢铁股份有限公司承德分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