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全自动磨抛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275649阅读:26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全自动磨抛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的是ー种水钻饰品的磨抛机。
背景技术
水钻是ー种玻璃饰品,可产生耀眼的视觉效果,在鞋帽、服装、エ艺品等物品的装饰装潢上得到广泛应用。水钻多为多面体,由水晶玻璃珠通过研磨和抛光加工而成。通常,是将水晶玻璃经过上珠、粗磨、精磨、抛光以及下珠而成,而相应的磨抛机上就设有上珠エ位、粗磨エ位、精磨エ位和抛光エ位。现有技术中,自动磨抛机中的主轴是进行全方位转动,以达到转动转盘来转换エ位的目的。由于转盘上安装有拿模用的机械手,每个机械手都与各个エ位对应,只有对应的不管几个エ位都可完成。但如果运用效果更佳的间歇式回转摆动的的主轴,那么单数エ位头尾会产生交错,不能实现。
发明内容鉴于公知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在于提供ー种能够实现稳定运作的自动磨抛机。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是采取如下技术方案来完成的一种全自动磨抛机,包括有机座、转盘、主轴和凸轮,所述机座上具有上珠エ位、粗磨エ位、精磨エ位、粗抛エ位和下珠エ位,所述转盘上设有与上述各个エ位对应的机械手,所述转盘安装在所述主轴上,所述主轴上连接有连杆,所述连杆与摆臂连接,所述摆臂的另一端与凸轮的偏心点连接,所述凸轮与电机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珠エ位与粗磨エ位之间设有等待エ位,所述等待エ位处设有与其对应的机械手。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増加了等待エ位之后,使得机器上的エ位数变成双数,方便间歇式回转摆动的主轴的生产,提高了生产效率,且更加稳定。

下面再结合附图进一歩描述其实施例图1为本实用新型整机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机座上各个エ位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附图表示了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及其实施例,下面再结合附图描述其实施例的各有关细节,该全自动磨抛机,包括有机座、转盘7、主轴8和凸轮11,所述机座上具有上珠エ位1、粗磨エ位3、精磨エ位4、粗抛エ位5和下珠エ位6,所述上珠エ位I与粗磨エ位3之间设有等待エ位2,所述转盘7上设有与上述各个エ位对应的机械手,所述转盘7安装在主轴8上,所述主轴8上连接有连杆9,所述连杆9与摆臂10连接,所述摆臂10的另一端与凸轮11的偏心点连接,所述凸轮11与电机连接,当电机带动凸轮11旋转吋,凸轮11与主轴8的连接点便随之转动,由最高点转至最低点,这一过程中,主轴8随着连接点进行回转摆动,机械手便可将上一工位的水钻移至下一工位,然后回转至上一工位继续工作,周而复始,这样就需要双数的工位,增加了等待工位2之后,使得机器结构更加合理,方便生产,且在等待过程中,可对水钻进行风冷却,使水钻更佳牢固的固定在工具上,方便磨抛等后续工作。本实用新型虽然设计简单,却能达到十分有益的效果,必能给企业带来更好的效益。
权利要求1. 一种全自动磨抛机,包括有机座、转盘(7)、主轴(8)和凸轮(11),所述机座上具有上珠工位(I)、粗磨工位(3 )、精磨工位(4)、粗抛工位(5 )和下珠工位(6 ),所述转盘(7 )上设有与上述各个工位对应的机械手,所述转盘(7)安装在主轴(8)上,所述主轴(8)上连接有连杆(9),所述连杆(9)与摆臂(10)连接,所述摆臂(10)的另一端与凸轮(11)的偏心点连接,所述凸轮(11)与电机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珠工位(I)与粗磨工位(3)之间设有等待工位(2),所述等待工位(2)处设有与其对应的机械手。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全自动磨抛机,包括有机座、转盘(7)、主轴(8)和凸轮(11),所述机座上具有上珠工位(1)、粗磨工位(3)、精磨工位(4)、粗抛工位(5)和下珠工位(6),所述转盘(7)上设有与上述各个工位对应的机械手,所述转盘(7)安装在主轴(8)上,所述主轴(8)上连接有连杆(9),所述连杆(9)与摆臂(10)连接,所述摆臂(10)的另一端与凸轮(11)的偏心点连接,所述凸轮(11)与电机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珠工位(1)与粗磨工位(3)之间设有等待工位(2),所述等待工位(2)处设有与其对应的机械手,增加了等待工位之后,使整个磨抛机的结构更加合理,提高了生产效率。
文档编号B24B9/08GK202878055SQ20122057130
公开日2013年4月17日 申请日期2012年11月2日 优先权日2012年11月2日
发明者许道开 申请人:瑞安市晶品机械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