旋转外径可调节式升降组合平台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276089阅读:16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旋转外径可调节式升降组合平台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高炉安装装置,尤其是涉及一种高炉安装、砌筑用的升降组合平台。
背景技术
目前高炉炉体均为下大上小、中间呈收腹形的锥体结构,炉体的上下直径相差最大为4-5米,在炉内安装(如冷却壁)与炉体耐材砌筑时,通常要制作简易的可提升的托盘,但在不断的安装、砌筑提升过程中,要对托盘结构的四周进行切割、加长、再切割的操作,而反复的切割与焊接,往往破坏了托盘结构材质的强度,以至该托盘不能重复使用,既浪费材料又耽误工时,直接增加了施工成本。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出一种旋转外径可调节式升降组合平台,在高炉炉内安装和砌筑时,平台可根据炉壳直径的变化通过旋转外框架平台的旋转梁来调整平台的外形尺寸,不仅使用方便、安全可靠,而且降低劳动强度,降低施工成本。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来实现的:一种旋转外径可调节式升降组合平台(简称升降组合平台),其特征是:该旋转外径可调节式升降组合平台主要由中心套管、内框架平台、下支撑、旋转定位装置和外框架平台组成;该中心套管主要由套管体、连接板II和径向加强筋板组成,此套管体为竖向设置的无缝钢管,该套管体可为φ480-Φ530X 12mm的无缝钢管、长可为lm,将套管体沿竖向轴线方向等分地剖分成四片,在各片套管体(无缝钢管)的外周对应位于剖分面的部位分别对称地焊装呈立面的且自上至下均布开设连接孔的连接板II,该连接板II可用δ =Smm的钢板制成,在各片套管体(无缝钢管)外周的上下端部和中部与连接板II之间分别焊装呈圆环片状的径向加强筋板,在各连接板II上对应的连接孔中分别穿装螺栓II连接成中心套管,同时,在此套管体的上段开设上下错位的径向定位孔(通孔),以供本升降组合平台升降定位时使用;在中心套管的外周安装内框架平台,该内框架平台主要由内框架梁、长横梁、短横梁和内平台板组成,在中心套管的外周上对应位于中部径向加强筋板的上部部位圆周均布并错开各连接板地水平焊装内框架梁(呈幅射状),且以在中心套管的外周上水平焊装八根内框架梁为佳(呈米字状),该内框架梁为分段组合,且两两相邻段之间用在段端焊装的开设有螺栓孔的连接板I和连接螺栓I (高强螺栓)连接,以便于拆装和搬运,同时,在两两相邻的内框架梁之间对应位于分段的部位分别焊装短横梁和长横梁(即短横梁在内侧,长横梁在外侧),在此内框架梁的上表面上固定安装(点焊)内平台板,此外,在各内框架梁的外段的上表面上焊接吊耳,以与另外设置的上部起重装置相连接,来实现本升降组合平台的上下提升,此内框架梁可用Η250 X 200 X 10 X 12mm的H型钢制成,此短横梁和长横梁均可用H250 X 150 X 8 X 10 mm 的 H 型钢制成;在各内框架梁的底部与中心套管的外周底部之间均分别焊装下支撑,该下支撑是主要由斜撑、竖撑和连接板组焊而成的桁架式支撑,该下支撑可用Z 75X5 mm的角钢制成;在各内框架梁的外端段上分别铰接旋转梁(B卩外框架梁),在各旋转梁(外框架梁)的上表面上活动安装(覆盖)外平台板以组成外框架平台,通过旋转梁的转动来调整本升降组合平台外周与炉壳内壁之间的距离;该旋转梁与内框架梁之间采用旋转定位装置相铰接,该旋转定位装置是主要由定位板1、定位板I1、轴套、旋转轴和定位销组装而成,将内框架梁的外端段和旋转梁的内端段分别开设上切口(均呈“Z”形),使旋转梁内端段切口处的底板与内框架梁外端段切口处的底板呈上下重叠并均对应开设中心下通孔,而在内框架梁的外端段上对应位于切口处的(顶部)上翼板的下部水平焊装右伸的定位板I,该定位板I的左段呈长方形且中部开设有左右向的豁口长槽,以对应插装并焊装在内框架梁的腹板上,该定位板I的右段呈半圆形并圆周均布开设定位孔I,且以在定位板I的右段圆周均布开设九个定位孔I为佳,此外,在定位板I上对应位于半圆形中心线的部位开设中心轴孔I,同时,在旋转梁的内端段上对应位于切口处的(顶部)上翼板的下部水平焊装左伸的定位板II,该定位板II的结构与定位板I相同但反向设置,定位板II右段上的豁口长槽对应插装并焊装在旋转梁的腹板上,在定位板II上也带有中心轴孔I,此定位板I的右伸段与定位板II的左伸段呈上下重叠并使中心轴孔I与旋转梁内端段切口处的底板和内框架梁外端段切口处的底板上的中心下通孔位于同一轴向中心线上,在定位板II与旋转梁内端段切口处的底板之间对应位于中心轴孔I的部位设置轴套,在此中心轴孔1、轴套和中心下通孔中穿装上端段带轴肩的旋转轴,在旋转轴的外伸的下端段上穿装开口销,当旋转梁以旋转轴为中心旋转时,在定位板I与定位板II之间对应的定位孔I中穿装定位销定位;使用时,将旋转梁以旋转轴为中心进行偏转,调整好旋转梁与炉壳内壁之间的距离后,在定位板I与定位板II之间对应的定位孔I中插入定位销将定位板I与定位板II锁死,从而固定旋转梁,然后在旋转梁的上表面上活动安装(覆盖)外平台板。本实用新型所提出的旋转外径可调节式升降组合平台,不仅结构合理,使用方便、安全可靠,而且降低了劳动强度,节省了材料,大幅降低了施工成本。现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所提出旋转外径可调节式升降组合平台作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所提出的旋转外径可调节式升降组合平台的俯视示意图。图2是图1中A-A示意图。图3是图1中B放大示意图。图4是图1中件3:中心套管的主视示意图图5是图2中件5:旋转定位装置的主视示意图图6是图5中件5-1:定位板I的俯视示意图。图1、图2、图3、图4、图5、图6中:1、内框架平台 1-1、内框架梁 1-2、长横梁 1-3、短横梁 1_4、连接板I1-5、连接螺栓I 1-6、内平台板 2、外框架平台 2-1、旋转梁 2-2、外平台板3、中心套管 3-1、套管体 3-2、连接板II 3-3、螺栓II 3-4、径向加强筋板 3-5、定位孔 4、下支撑 5、旋转定位装置 5-1、定位板I 5-2、定位板II 5-3、轴套 5-4、旋转轴5-5、定位销 5_6、定位孔I 5_7、中心轴孔
I 6、吊耳。
具体实施方式
从图1、图2、图3、图4、图5、图6中可以看出:一种旋转外径可调节式升降组合平台(简称升降组合平台),其特征是:该旋转外径可调节式升降组合平台主要由中心套管3、内框架平台1、下支撑4、旋转定位装置5和外框架平台2组成;该中心套管3主要由套管体3-1、连接板II 3-2和径向加强筋板3-4组成,此套管体3-1为竖向设置的无缝钢管,该套管体3-1可为Φ480-Φ530Χ 12mm的无缝钢管、长可为lm,将套管体3_1沿竖向轴线方向等分地剖分成四片,在各片套管体(无缝钢管)的外周对应位于剖分面的部位分别对称地焊装呈立面的且自上至下均布开设连接孔的连接板II 3-2,该连接板II 3-2可用δ =Smm的钢板制成,在各片套管体(无缝钢管)外周的上下端部和中部与连接板II 3-2之间分别焊装呈圆环片状的径向加强筋板3-4,在各连接板II 3-2上对应的连接孔中分别穿装螺栓II 3-3连接成中心套管3,同时,在此套管体3-1的上段开设上下错位的径向定位孔3-5 (通孔),以供本升降组合平台升降定位时使用;在中心套管3的外周安装内框架平台1,该内框架平台I主要由内框架梁1-1、长横梁1-2、短横梁1-3和内平台板1-6组成,在中心套管3的外周上对应位于中部径向加强筋板3-4的上部部位圆周均布并错开各连接板II 3-2地水平焊装内框架梁1_1(呈幅射状),且以在中心套管3的外周上水平焊装八根内框架梁1-1为佳(呈米字状),该内框架梁1-1为分段组合,且两两相邻段之间用在段端焊装的开设有螺栓孔的连接板I 1-4和连接螺栓I 1-5 (高强螺栓)连接,以便于拆装和搬运,同时,在两两相邻的内框架梁1-1之间对应位于分段的部位分别焊装短横梁1-3和长横梁1-2 (即短横梁1-3在内侧,长横梁1-2在外侧),在此内框架梁1-1的上表面上固定安装(点焊)内平台板1-6,此外,在各内框架梁1-1的外段的上表面上焊接吊耳6,以与另外设置的上部起重装置相连接,来实现本升降组合平台的上下提升,此内框架梁1-1可用Η250 X 200 X IOX 12mm的H型钢制成,此短横梁1_3和长横梁1-2均可用H250 X 150 X 8 X 10 mm的H型钢制成;在各内框架梁1-1的底部与中心套管3的外周底部之间均分别焊装下支撑4,该下支撑4是主要由斜撑、竖撑和连接板组焊而成的桁架式支撑,该下支撑4可用Z 75X5 mm的角钢制成;在各内框架梁1-1的外端段上分别铰接旋转梁2_1(即外框架梁),在各旋转梁2-1(外框架梁)的上表面上活动安装(覆盖)外平台板2-2以组成外框架平台2,通过旋转梁2-1的转动来调整本升降组合平台外周与炉壳内壁之间的距离;该旋转梁2-1与内框架梁1-1之间采用旋转定位装置5相铰接,该旋转定位装置5是主要由定位板I 5-1、定位板II 5-2、轴套5-3、旋转轴5-4和定位销5-5组装而成,将内框架梁1-1的外端段和旋转梁2-1的内端段分别开设上切口(均呈“Z”形),使旋转梁2-1内端段切口处的底板与内框架梁1-1外端段切口处的底板呈上下重叠并均开设中心下通孔,而在内框架梁1-1的外端段上对应位于切口处的(顶部)上翼板的下部水平焊装右伸的定位板I 5-1,该定位板I 5-1的左段呈长方形且中部开设有左右向的豁口长槽,以对应插装并焊装在内框架梁1-1的腹板上,该定位板I 5-1的右段呈半圆形并圆周均布开设定位孔I 5-6,且以在定位板I 5-1的右段圆周均布开设九个定位孔I 5-6为佳,此外,在定位板I 5-1上对应位于半圆形中心线的部位开设中心轴孔I 5-7,同时,在旋转梁2-1的内端段上对应位于切口处的(顶部)上翼板的下部水平焊装左伸的定位板II 5-2,该定位板II 5-2与定位板I 5-1的结构相同但反向设置,定位板II 5-2右段上的豁口长槽对应插装并焊装在旋转梁2-1的腹板上,在定位板II 5-2上也带有中心轴孔I 5-7,此定位板I 5-1的右伸段与定位板II 5-2的左伸段呈上下重叠并使中心轴孔I 5-7与旋转梁2-1内端段切口处的底板和内框架梁1-1外端段切口处的底板上的中心下通孔均位于同一轴向中心线上,在定位板II 5-2与旋转梁2-1内端段切口处的底板之间对应位于中心轴孔I 5-7的部位设置轴套5-3,在此中心轴孔I 5-7、轴套5-3和中心下通孔中穿装上端段带轴肩的旋转轴5-4,在旋转轴5-4的外伸的下端段上穿装开口销,当旋转梁2-1以旋转轴5-4为中心旋转时,在定位板I 5-1与定位板II 5-2之间对应的定位孔I 5-6中穿装定位销5-5定位;使用时,将旋转梁2-1以旋转轴5-4为中心进行偏转,调整好旋转梁2-1与炉壳内壁之间的距离后,在定位板I 5-1与定位板II 5-2之间对应的定位孔I 5-6中插入定位销5-5将定位板I 5-1与定位板II 5-2锁死,从而固定旋转梁2-1,然后在旋转梁2-1的上表面上活动安装(覆盖)外平台板2-2。
权利要求1.一种旋转外径可调节式升降组合平台,其特征是:该旋转外径可调节式升降组合平台主要由中心套管(3)、内框架平台(I)、下支撑(4)、旋转定位装置(5)和外框架平台(2)组成;该中心套管(3)主要由套管体(3-1)、连接板II (3-2)和径向加强筋板(3-4)组成,此套管体(3-1)为竖向设置的无缝钢管,将套管体(3-1)沿竖向轴线方向等分地剖分成四片,在各片套管体的外周对应位于剖分面的部位分别对称地焊装呈立面的且自上至下均布开设连接孔的连接板II (3-2),在各片套管体外周的上下端部和中部与连接板II (3-2)之间分别焊装呈圆环片状的径向加强筋板(3-4),在各连接板II (3-2)上对应的连接孔中分别穿装螺栓II (3-3)连接成中心套管(3),在此套管体(3-1)的上段开设上下错位的径向定位孔(3-5); 在中心套管(3)的外周安装内框架平台(1),该内框架平台(I)主要由内框架梁(1-1)、长横梁(1-2)、短横梁(1-3)和内平台板(1-6)组成,在中心套管(3)的外周上对应位于中部径向加强筋板(3-4)的上部部位圆周均布并错开各连接板II (3-2)地水平焊装内框架梁(1-1),该内框架梁(1-1)为分段组合,且两两相邻段之间用在段端焊装的开设有螺栓孔的连接板I (1-4)和连接螺栓I (1-5)连接,在两两相邻的内框架梁(1-1)之间对应位于分段的部位分别焊装短横梁(1-3)和长横梁(1-2),即短横梁(1-3)在内侧,长横梁(1-2)在外侦牝在此内框架梁(1-1)的上表面上固定安装内平台板(1-6),此外,在各内框架梁(1-1)的外段的上表面上焊接吊耳(6); 在各内框架梁(1-1)的底部与中心套管(3)的外周底部之间均分别焊装下支撑(4),该下支撑(4)是主要由斜撑、竖撑和连接板组焊而成的桁架式支撑; 在各内框架梁(1-1)的外端段上分别铰接旋转梁(2-1),在各旋转梁(2-1)的上表面上活动安装外平台板(2-2)以组成外框架平台(2); 该旋转梁(2-1)与内框架梁(1-1)之间采用旋转定位装置(5)相铰接,该旋转定位装置(5 )是主要由定位板1(5-1)、定位板II (5-2 )、轴套(5-3 )、旋转轴(5-4 )和定位销(5-5 )组装而成,将内框架梁(1-1)的外端段和旋转梁(2-1)的内端段分别开设上切口,使旋转梁(2-1)内端段切口处的底板 与内框架梁(1-1)外端段切口处的底板呈上下重叠并均开设中心下通孔,而在内框架梁(1-1)的外端段上对应位于切口处的上翼板的下部水平焊装右伸的定位板I (5-1),该定位板I (5-1)的左段呈长方形且中部开设有左右向的豁口长槽,对应插装并焊装在内框架梁(1-1)的腹板上,该定位板I (5-1)的右段呈半圆形并圆周均布开设定位孔I (5-6),此外,在定位板I (5-1)上对应位于半圆形中心线的部位开设中心轴孔I (5-7),同时,在旋转梁(2-1)的内端段上对应位于切口处的上翼板的下部水平焊装左伸的定位板II (5-2),该定位板II (5-2)与定位板I (5-1)的结构相同但反向设置,定位板II (5-2)右段上的豁口长槽对应插装并焊装在旋转梁(2-1)的腹板上,在定位板II (5-2)上也带有中心轴孔I (5-7),此定位板I (5-1)的右伸段与定位板II (5-2)的左伸段呈上下重叠并使中心轴孔I (5-7)与旋转梁(2-1)内端段切口处的底板和内框架梁(1-1)外端段切口处的底板上的中心下通孔均位于同一轴向中心线上,在定位板II (5-2)与旋转梁(2-1)内端段切口处的底板之间对应位于中心轴孔I (5-7)的部位设置轴套(5-3),在此中心轴孔I (5-7 )、轴套(5-3 )和中心下通孔中穿装上端段带轴肩的旋转轴(5-4),在旋转轴(5-4)的外伸的下端段上穿装开口销,当旋转梁(2-1)以旋转轴(5-4)为中心旋转时,在定位板I(5-1)与定位板II (5-2)之间对应的定位孔I (5-6)中穿装定位销(5-5)定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旋转外径可调节式升降组合平台,其特征在于该套管体(3-1)为Φ480-Φ530Χ12_的无缝钢管、长为l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旋转外径可调节式升降组合平台,其特征在于该连接板II(3-2)用S=8mm的钢板制成。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旋转外径可调节式升降组合平台,其特征在于在中心套管(3)的外周上水平焊装八根内框架梁(1-1)。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旋转外径可调节式升降组合平台,其特征在于此内框架梁(1-1)用 H250 X 200 X 10 X 12mm 的 H 型钢制成。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旋转外径可调节式升降组合平台,其特征在于此短横梁(1-3)和长横梁(1-2)均用H250X 150X8X10 mm的H型钢制成。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旋转外径可调节式升降组合平台,其特征在于该下支撑(4)用Z 75X5 mm的角钢制成。
8.根据权利要求 1所述的旋转外径可调节式升降组合平台,其特征在于在定位板I(5-1)的右段圆周均布开设九个定位孔I (5-6)。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是一种旋转外径可调节式升降组合平台,属高炉安装装置,其特征是该升降组合平台主要由中心套管、内框架平台、下支撑、旋转定位装置和外框架平台组成;该中心套管主要由套管体、连接板Ⅱ和径向加强筋板组成,在中心套管的外周安装主要由内框架梁、长横梁、短横梁和内平台板组成的内框架平台,在各内框架梁的底部与中心套管的外周底部之间均分别均焊装下支撑,在各内框架梁的外端段上分别铰接旋转梁,在各旋转梁上安装外平台板以组成外框架平台,该旋转梁与内框架梁之间采用主要由定位板Ⅰ、定位板Ⅱ、轴套、旋转轴和定位销组成的旋转定位装置相铰接,通过旋转梁的转动来调整本升降组合平台与炉壳间的距离,使用方便又安全可靠。
文档编号C21B7/00GK202936428SQ20122059782
公开日2013年5月15日 申请日期2012年11月14日 优先权日2012年11月14日
发明者吴孟菊, 时华钢, 王伟国, 陈先久 申请人:中国十七冶集团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