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容量、组合式光纤阵列及平面光波导芯片端面研磨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278086阅读:48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大容量、组合式光纤阵列及平面光波导芯片端面研磨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大容量、组合式光纤阵列及平面光波导芯片端面研磨装置,用于光纤阵列及平面光波导芯片的端面光学冷加工,属于光学冷加工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随着光通信技术的发展进步,光纤阵列产品及平面光波导芯片,如:光分路器、光衰减器、阵列波导光栅等平面光波导芯片被大量使用。光纤阵列产品和平面光波导芯片在生产过程当中,为了减少其端面损耗、加大回波损耗,需要对光纤阵列产品和平面光波导芯片的端面进行研磨加工,使端面角度保证在(90° ±8° )±0.3°以内,端面粗糙度满足技术要求。光纤阵列产品及平面光波导芯片的端面研磨加工,需要使用合适的研磨装置,并配合适当的研磨工艺才能完成,目前市场上用于光纤阵列产品及平面光波导芯片的端面研磨的研磨装置多为一体式结构,加工工位分布四周,存在空间利用率不高,操作使用不方便,研磨质量不稳定,器件外露容易损伤,一种研磨装置只能研磨单一产品等缺点,导致研磨效率低,加工成本高。
发明内容针对传统产品的不足,本实用新型专利提供一种大容量、组合式光纤阵列及平面光波导芯片的端面研磨装置。装置采用组合式结构,加工工位遍布装置内部,有效利用内部有限空间,在大幅提高生产效率的同时,能够保证加工工件的质量,降低加工成本。要解决的技术问题:现有一体式光纤阵列及平面光波导芯片端面研磨装置的加工工位少、容量低、一种研磨装置只能研磨一种产品,研磨成本高、研磨质量不稳定。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为:一种大容量、组合式光纤阵列及平面光波导芯片端面研磨装置,它包括:工件夹具、外圆底座、把手;所述工件夹具安装在所述外圆底座内部;所述把手通过螺孔固定在所述外圆底座上。上述的大容量、组合式光纤阵列及平面光波导芯片端面研磨装置,其进一步特征在于:外圆底座、工件夹具、把手等组件为通用结构,各组件相互兼容,可互换、可混装。上述的大容量、组合式光纤阵列及平面光波导芯片端面研磨装置,其进一步特征在于:工件夹具具有不同种类,适合不同待加工工件,可以组合安装于相同结构的外圆底座内部;不同种类的工件夹具区别在于工件夹具内部的挡块之间的距离随着工件的尺寸而变化,其它部分的结构相同;把手位于外圆底座边缘两侧,用于移动、搬运夹具及辅助固定工件等作用。外圆底座外部结构为圆柱形,直径及高度可根据需要调整,外圆底座边缘两侧具有螺孔,用于安装把手。工件夹具两端有固定螺孔,用于固定在外圆底座内。工件夹具内部加工形成两个平行面,此平行面与水平面成82° ±0.1°或者98° ±0.1°角,平行面内部作为工件的固定空间,工件通过一个面上的螺钉固定,工件与螺钉之间加入保护片保护工件。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有益效果:①充分利用有效加工面积增加了单次研磨工件数量,提高研磨效率,降低研磨成本;②产品安放在外圆底座内部,受到夹具保护,不会发生意外碰撞等损伤,保证研磨质量的均匀稳定;③工件安装操作可分解细化,多人协同操作,缩短工件安装时间;④研磨装置的外圆底座为通用结构,不同类型的工件夹具可以混装在一起同时研磨,有利于生产安排,适宜大批量生产。

图1本实用新型外形结构示意图。图2为工件夹具结构示意图。图1中:1_1、外圆底座;1_2、工件夹具;1_3、把手。图2中:2_1、保护片;2_2、保护片安装槽;2_3、夹具挡块;2_4、夹具固定螺纹孔;2-5、工件固定螺纹孔。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的说明。本实施例的大容量、组合式光纤阵列与平面光波导芯片端面研磨装置具体结构为:如图1所示,它包括工件夹具1-2、圆柱形外圆底座1-1、把手1-3,多个工件夹具1-2安装在外圆底座1-1内部,外圆底座1-1直径及高度可根据需要调整,外圆底座边缘两侧具有螺孔,用于安装把手1-3。工件夹具1-2为可拆卸式,两端有夹具固定螺纹孔2-4,用于固定在外圆底座内部,使研磨工位遍布整个底座圆环内部;工件夹具内部设有可调节距离的夹具挡块2-3,工件夹具内部加工形成两个平行面,此平行面与水平面成82° ±0.1°或者98° ±0.1°角,平行面内部作为光纤阵列或者平面光波导芯片等待研磨工件的固定空间,即保护片安装槽2-2,两平行面的其中之一设有工件固定螺纹孔2-5,工件通过一个面上的螺钉固定,工件与螺钉之间加入保护2-1保护工件。图2为工件夹具结构示意图。针对不同工件,仅需变动工件夹具内部挡块间距离即可,外壳通用,底座把手等零件结构也通用。装置的操作使用方法如下所述:步骤1:将待研磨加工的光纤阵列或者平面光波导芯片放入工件夹具1-2内部两平行面之间并贴紧无螺钉的一面,将保护片2-1从保护片安装槽2-2插入工件夹具1-2内部,使用固定螺丝从工件固定螺纹孔2-5内旋入,将工件固定;步骤2:重复上述过程,在工件夹具1-2所有固定工位上安装工件;步骤3:将安装完成的工件夹具1-2并排插入外圆底座1-1中,通过夹具固定螺纹孔2-4用螺钉固定;步骤4:在外圆底座1-1上安装把手1-3,完成研磨装置的组合安装;步骤5:抓住把手1-3,将研磨装置放到平面研磨机上,对工件进行研磨、抛光;步骤6:研磨完成后拆下把手1-3,将工件夹具1-2从外圆底座1-1上拆下,再将工件拆下,完成工件的端面冷加工。虽然本实用新型通过实例进行了描述,但实例并非用来限定本发明。本领域技术人员可在本发明的精神的范围内,做出各种变形和改进,但同样在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当以本申请的权利要求保护范围所界定的为准。
权利要求1.一种大容量、组合式光纤阵列及平面光波导芯片端面研磨装置,其特征在于:它包括工件夹具、外圆底座、把手;所述工件夹具安装在所述外圆底座内部;所述把手通过螺孔固定在所述外圆底座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研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圆底座外部结构为圆柱形,直径及高度可根据需要调整,外圆底座边缘两侧具有螺孔,用于安装把手。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研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圆底座内部安装多个相同或者不同类型的所述工件夹具。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研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件夹具两端有固定螺孔,用于固定在外圆底座内;所述工件夹具内部设有可调节距离的挡块,所述工件夹具内部加工形成两个平行面,所述两平行面之间形成保护片安装槽,所述两平行面的其中之一设有工件固定螺纹孔。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研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平行面与水平面成82° ±0.1°或者98° ±0.1°角,平行面内部作为工件的固定空间,工件通过一个面上的螺钉固定,工件与螺钉之间加入保护片保护工件。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研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不同类型的工件夹具区别在于工件夹具内部的挡块之间的距离随着工件的尺寸而变化,其余尺寸均一致。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大容量、组合式光纤阵列及平面光波导芯片端面研磨装置。它将工件夹具设置于装置内,使得加工工位遍布底座圆环内部,能够在有限的加工面积内安装更多数量的待加工工件,提高了研磨效率。工件安装在装置内,受到夹具保护,不会发生碰撞等损伤,保证了研磨质量的稳定。工件夹具采用可拆卸式结构,不同种类的工件夹具区别在于工件夹具内部的挡块之间的距离随着工件的尺寸而变化,其它部分的结构相同,外圆底座、把手等结构也通用,使得工件安装操作可分解细化,多人协同操作,缩短工件安装时间,不同类型的工件夹具也可以混装在一起同时研磨,有利于生产安排,适宜大批量生产。
文档编号B24B37/27GK203062491SQ201220706139
公开日2013年7月17日 申请日期2012年12月20日 优先权日2012年12月20日
发明者赖龙斌, 李晨宇, 丁奕文 申请人:南京华脉科技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