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托轮传动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281320阅读:32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托轮传动机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机械制造技术领域,具体地说,特别涉及一种托轮传动机构。
背景技术
托轮组件是无心外圆砂带磨床等设备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托轮组件工作时能够带动工件绕自身轴线旋转,并为工件的轴向进给提供动力。常见的托轮传动装置有万向节传动机构、同步带传动机构、齿轮传动机构等。上述传动装置传送一般的工件没有问题,但是在传送长径比较小、质量较大的工件时,继续采用上述三种传统的传动装置,就会造成工件的表面质量达不到加工要求的问题,如引起工件表面粗糙度下降、产生螺旋纹等缺陷,甚至达不到工件平稳、同步传递的目的。为了达到工件平稳、同步传递的目的,托轮之间的距离就必须缩短。例如,继续采用万向节的传动机构,磨削加工长径比较小、质量较大的工件,如长度800mm、直径200mm的液压活塞杆。此时经过计算托轮之间的距离仅有300mm,万向节机构的传动轴尺寸就必须很小,但由于此种活塞杆的质量较大,具有较小尺寸传动轴的万向节机构根本无法满足托轮组件应该具有的强度要求。所以,现有的传动装置在传输长径比较小、质量较大的工件时会因其自身的缺陷无法满足工件及机床的加工要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由双链条传动的托轮传动机构,用于传输长径比较小、质量较大的工件。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托轮传动机构,具有机架(1),在机架(I)的上方并列布置有两排托轮,其中一排为驱 动托轮(2),另一排为随动托轮(3),每个所述驱动托轮(2 )套装于对应主轴(7 )的中部,该主轴(7 )支承在托轮座(9 )上,在最前面一根主轴(7 )的后端以及最后面一根主轴(7)的前端均套装有链轮(6),其余主轴(7)的前后两端也套装链轮(6);整排所述驱动托轮(2)的旁边设置有电机(5),该电机(5)固定在机架(I)上,在电机(5)的驱动轴上固套有双排齿轮(17),该双排齿轮(17)位于其中两个相邻驱动托轮(2)之间,并且双排齿轮(17)与这两个驱动托轮(2)之间的两个相邻链轮(6)直接啮合,除了与双排齿轮(17)相配合的链轮(6)外,其余位置前一根主轴(7)后端的链轮(6)通过双链条
(4)与后一根主轴(7)前端的链轮(6)连接。本发明通过在整排驱动托轮中的最前面一根主轴的后端和最后面一根主轴的前端上套装链轮,其余主轴的前后两端均套装链轮,这样,在两个相邻驱动托轮之间均有两个前后分布的链轮。同时,在驱动托轮的旁边设置电机,通过电机驱动轴上的双排齿轮直接与其中一对相邻驱动托轮之间的两个链轮啮合,那么电机就可以直接驱动与电机的双排齿轮啮合的链轮主轴转动,这种传动方式具有传动平稳,传动比精确,工作可靠、效率高、寿命长,传动功率大的优点,能够传动质量较大的工件。对于除了与双排齿轮相配合的链轮,其余位置的相邻驱动托轮之间的两个链轮通过双链条连接,这样,除了与双排齿轮相配合的链轮,其余位置相邻主轴通过双链条逐级传动连接。由于链条传动的传动比准确,工作可靠,效率高,传递功率大,过载能力强,各主轴转动同步,驱动托轮上的工件传动过程中会比较的平稳。同时,与双链条传动相连的两个链轮之间的距离就等于双链条中两条并排链条之间的距离,那么两相邻主轴之间的距离也较近,即两个相邻驱动托轮之间的距离较近。驱动托轮之间的距离小就能递长度较短的工件,并且链条传动的功率大,所以即使是长径比小、质量大的工件也可以在驱动托轮上平稳传动。各所述驱动托轮(2)的主轴(7)相互平行,并且各主轴(7)均前高后低倾斜设置;所述双链条(4)由两条并排且相互固定的链条组成。各驱动托轮的主轴平行设置可以保证链传动的平稳性,各主轴均前高后低倾斜设置,那么工件在驱动托轮上传动时,既能提供一个周向的转动力也能提供一个轴向的传送力,使工件在驱动托轮上边转动边向前走。双链条由两条并排且相互固定的链条组成,双链条中的一根链条与前一级主轴后端的链轮P齿合,双链条中的另一根链条与后一级主轴前端的链轮啮合,这样,由双链条传动的两个链轮之间的距离即为双链条中两根并排链条的距离,驱动托轮前后成排安装后,在保证传动强度的条件下,双链条传动的前后相邻驱动托轮的间距也较小,这样就可以传动一些长径比较小、质量较大的工件,提高了驱动托轮的传动适用范围。主轴的倾斜角度过大时,工件的轴向运行速度将过快,容易造成工件表面产生磨削缺陷,即工件的轴向运行和转动磨削在节拍上不合理,造成工件磨削的质量不合格,所以所述主轴(7)的倾斜角度小于10°较为合理。两相邻所述驱动托轮(2)之间的距离为300mm。这样,驱动托轮即方便传动长径比小,质量大的工件,同时又适用于一般工件的传动。在所述驱动托轮(2)的托轮座(9)与机架(I)之间设置有斜度调节装置(8)。这样,驱动托轮上的主轴的倾斜度就可以通过斜度调节装置实现调节,在生产过程中,通过调节主轴的斜度就可以控制磨削工序的生产节拍。那么,在保证加工质量的前提下,可以通过调节斜度调节装置可以达到最高的生产效率。所述斜度调节装置(8)由底板(10)、斜板(11)、转轴(12)和调节螺栓(16)组成,所述斜板(11)与托轮座(9)的底部贴合并固定,底板(10)与机架(I)水平固定,该底板(10)的后端通过转轴(12)与斜板(11)的后端相铰接,在底板(10)的前部与斜板(11)底面之间设置有调节螺栓(16),该调节螺栓(16)下部与底板(10)之间形成螺纹配合,调节螺栓(16)的上端顶住斜板(11)的下板面。斜度调节装置的斜板与托轮座底部贴合并固定,底板与机架水平固定,并且底板与斜板的后端通过转轴相铰接,这样,斜板就可以通过转动来调节其斜度,也就是通过斜板的转动来调节驱动托轮主轴的斜度,控制性较强。同时,调节螺栓的设置使斜板的斜度调节更加精确,调节起来也更为方便。在所述底板(10)的前部设置有一对左右对称的定位块(13),该对定位块(13)为倒“ L”形,定位块(13)纵板的下端与底板(10 )固定,定位块(13)的横板均朝向外侧,在定位板(13)的横板上从下往上穿设有调节螺栓( 16),该调节螺栓(16)与定位板(13)的横板螺纹配合,并由锁紧螺母(14)紧固,该锁紧螺母(14)位于定位板(13)横板的上方。
底板的前部设置有左右两个定位块和调节螺栓调节,这样可以使斜板在前后斜度调节过程中左右方向均抵住斜板的底面,调节好后,斜板上的左右板面压力平衡,不会使斜板产生偏斜。底板的前部设置倒“L”形的定位块后,定位块的下端与底板固定,在定位块横板从下往上穿设调节螺栓,通过调节螺栓与定位块横板的螺纹配合,那么转动调节螺栓时,调节螺栓就会产生上、下的轴向移动。由于调节螺栓的上端顶住斜板的底面,这样,在调节螺栓的上下移动过程中,斜板·也会产生转动,从而达到调节斜板斜度的目的。定位块的横板均朝向外侧,方便操作人员通过工具从外部伸入到定位块横板的下部对调节螺栓进行转动调节。调节螺栓上设置锁紧螺母后可以防止调节螺栓产生自转松动,保证斜度调节装置的准确性和主轴斜度的稳定。在所述底板(10)后端的左右两侧对称设置有一对安装板(15),该对安装板(15)的下部与对应侧底板(10)的外侧边固定,安装板(15)的上部高出底板(10)的上板面,并且所述斜板(11)位于两安装板(15)之间,斜板(11)与两安装板(15)之间通过转轴(12)连接。底板的后端设置一对安装板,该对安装板一方面为斜板的转动固定提供了两个安装点,另一方面,安装板上的安装点高于底板的上板面,这样斜板与底板上的定位块安装后,斜板转动过程中不会与底板产生干涉。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如下:I)通过两台电机各自的双排齿轮直接与对应的相邻驱动托轮之间的链轮啮合,为驱动托轮的转动提供了较大的传动功率,保证驱动力的稳定;2)除了与双排齿轮相配合的链轮,其余位置的相邻驱动托轮之间的两个链轮通过双链条连接,双链条相连的两个链轮距离近,相邻驱动托轮的间距小,链条传动的稳定性和同步性好,这样,在链条传动提供的大功率和精确传动比下,即使是长径比小、质量大的工件也可以在驱动托轮上平稳传送;3)在托轮座与机架之间设置斜度调节装置,这样就可以通过斜度调节装置来调节驱动托轮主轴的斜度,使工件在驱动托轮上转动和轴向运动达到最优的效果,以现实较高的生产效率。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的俯视图。图3为驱动托轮的连接结构示意图。图4为斜度调节装置的安装示意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如图1-图4所示,本发明包括机架1,机架I的结构为现有技术,在此不做赘述。在机架I上端的左右两边沿轴向分布有两排托轮,其中一排为随动托轮3,另一排为驱动托轮
2。随动托轮3的结构与安装方式为现有技术,在此不做赘述。所述驱动托轮2套装在主轴7的中部,并由主轴7支承在托轮座9上。所述托轮座9的底面为平面,在托轮座9与机架I之间设置有斜度调节装置8,该斜度调节装置8由底板10、斜板11、转轴12和调节螺栓16组成。所述底板10与斜板11均为长方形的平板,斜板11位于底板10的上方,并且底板10与斜板11等宽。所述底板10通过螺栓水平固定在机架I的上端,斜板11通过螺栓贴合固定在托轮座9的底面。在底板10的后端设置有一对左右对称的安装板15,该对安装板15内侧的下部分别与底板10对应侧的侧面固定。所述转轴12左右方向依次穿过其中一个安装板15的上部、斜板11的前部以及另一个安装板15的上部,并在转轴12的左右两个伸出端上分别紧套有螺栓。在所述底板10前部的上板面设置有一对定位块13,该对定位块13左右对称分布在底板10的后部。定位块13的断面为倒“L”形,定位块13纵板的下端与底板10固定,定位块13的横板朝向外侧分布。在定位块13横板上从下往上穿设有调节螺栓16,该调节螺栓16与定位块13的横板螺纹配合,调节螺栓16的上端顶住斜板11的底面。在所述调节螺栓16上套装有锁紧螺母14,该锁紧螺母14位于定位块13横板的上方。如图1-图4所示,在所述托轮座9的开口槽中设置有驱动托轮2,该驱动托轮2套装固定在主轴7的中部,并且主轴7的前后端分别从托轮座9的前后槽壁上穿出,主轴7与托轮座9转动配合。所述驱动托轮2在机架I的上端排成一列,并且各驱动托轮2的主轴相互平行。所述主轴7各自又前高后低倾斜设置,其倾斜角度小于10°。两相邻所述驱动托轮2的前后距离为300mm。在最前面一根所述主轴7的后端以及最后面一根主轴7的前端均套装有链轮6,其余主轴7的前后两端也套装链轮6。在整排所述驱动托轮2的外侧设置有一台电机5,该台电机5固定在机架I上。电机5的驱动轴与主轴7平行设置,在电机5的驱动轴上固套有双排齿轮17,该双排齿轮17位于其中两个相邻驱动托轮2之间,并且双排齿轮17与这两个驱动托轮2之间的两个相邻链轮6直接啮合。除了与双排齿轮17相配合的链轮6外,其余位置前一根主轴7后端的链轮6通过双链条4与后一根主轴7前端的链轮6连接,其中双链条4为两条并排固定设置有链条,双链条4中的其中一根链条与前一级主轴7后端的链轮6哨 合,双链条4的另一根链条与后一级主轴7前端的链轮6哨合。
权利要求
1.一种托轮传动机构,具有机架(1),在机架(I)的上方并列布置有两排托轮,其中一排为驱动托轮(2 ),另一排为随动托轮(3 ),每个所述驱动托轮(2 )套装于对应主轴(7 )的中部,该主轴(7 )支承在托轮座(9 )上,其特征在于:在最前面一根主轴(7 )的后端以及最后面一根主轴(7)的前端均套装有链轮(6),其余主轴(7)的前后两端也套装链轮(6);整排所述驱动托轮(2)的旁边设置有电机(5),该电机(5)固定在机架(I)上,在电机(5)的驱动轴上固套有双排齿轮(17),该双排齿轮(17)位于其中两个相邻驱动托轮(2)之间,并且双排齿轮(17)与这两个驱动托轮(2)之间的两个相邻链轮(6)直接啮合,除了与双排齿轮(17)相配合的链轮(6 )外,其余位置前一根主轴(7 )后端的链轮(6 )通过双链条(4 )与后一根主轴(7)前端的链轮(6)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托轮传动机构,其特征在于:各所述驱动托轮(2)的主轴(7)相互平行,并且各主轴(7)均前高后低倾斜设置;所述双链条(4)由两条并排且相互固定的链条组成。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托轮传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主轴(7)的倾斜角度小于10。。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托轮传动机构,其特征在于:两相邻所述驱动托轮(2)之间的距离为300mm。
5.如权利要求2或3或4所述的托轮传动机构,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驱动托轮(2)的托轮座(9 )与机架(I)之间设置有斜度调节装置(8 )。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托轮传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斜度调节装置(8)由底板(10)、斜板(11)、转轴(12)和调节螺栓(16)组成,所述斜板(11)与托轮座(9)的底部贴合并固定,底板(10)与机架(I)水平固定,该底板(10)的后端通过转轴(12)与斜板(11)的后端相铰接,在底板(10)的前部与斜板(11)底面之间设置有调节螺栓(16),该调节螺栓(16)下部与底板(10)之间形成螺纹配合,调节螺栓(16)的上端顶住斜板(11)的下板面。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托轮传动机构,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底板(10)的前部设置有一对左右对称的定位块(13),该对定位块(13)为倒“L”形,定位块(13)纵板的下端与底板(10)固定,定位块(13)的横板均朝向外侧,在定位板(13)的横板上从下往上穿设有调节螺栓(16),该调节螺栓(16)与定位板(13)的横板螺纹配合,并由锁紧螺母(14)紧固,该锁紧螺母(14)位于定位板(13)横板的上方。
8.如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托轮传动机构,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底板(10)后端的左右两侧对称设置有一对安装板(15),该对安装板(15)的下部与对应侧底板(10)的外侧边固定,安装板(15)的上部高出底板(10)的上板面,并且所述斜板(11)位于两安装板(15)之间,斜板(11)与两安装板(15 )之间通过转轴(12 )连接。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托轮传动机构,具有机架(1),在机架(1)的上方并列布置有两排托轮,其中一排为驱动托轮(2),另一排为随动托轮(3),驱动托轮(2)套装在主轴(7)上,在主轴(7)的前后端相应的套装有链轮(6);所述电机(5)的双排齿轮(17)与两个相邻驱动托轮(2)之间的两个链轮(6)直接啮合,其余位置两个相邻驱动托轮(2)之间的两个链轮(6)通过双链条(4)连接。本发明通过电机的双排齿轮直接与对应的链轮啮合,其余位置的相邻驱动托轮之间的两个链轮通过双链条连接,可实现长径比小、质量大的工件平稳传动;在托轮座与机架之间设置斜度调节装置,可调节和优化生产效率。
文档编号B24B47/10GK103223639SQ201310147759
公开日2013年7月31日 申请日期2013年4月25日 优先权日2013年4月25日
发明者李代建, 黄云, 杨俊峰, 李忠, 程荣凯 申请人:重庆衡山机械有限责任公司, 重庆三磨海达磨床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