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转炉煤气余热回收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281316阅读:19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转炉煤气余热回收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余热回收装置,尤其涉及一种转炉煤气余热回收装置。
背景技术
转炉炼钢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高温转炉煤气,目前的处理方法是首先经过汽化冷却烟道,使烟气温度由1400°C左右降至约800°C,再通过OG法或LT法将烟气温度降至2000C以下。虽然OG法或LT法对转炉煤气的处理方式有所不同,但两者都是通过对转炉煤气进行喷水或喷蒸汽来降温,本质上都不节能。显然,这两种处理方式均未对800°C以下转炉煤气的显热进行回收。同时,由于水或蒸汽的耗量巨大,不仅浪费了大量的能源,同时还因煤气含尘而产生了大量的生产废水需要进行处理。对800°C以下转炉煤气显热进行回收的最大难点在于该温度范围内的煤气存在爆炸的危险性,目前世界各国也均没有安全可行的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以充分回收回收800°C以下转炉煤气显热的转炉煤气余热回收装置。本发明 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转炉煤气余热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壳体侧面上端设有转炉煤气进口、壳体底部设有排灰口,壳体顶端上部设有中心筒,所述壳体与中心筒之间的空间区域设有冷却装置,壳体底部排灰口的上方设有冷却水管束,中心筒底部进口处的上部设有粉尘过滤装置。所述壳体为旋风圆筒形。所述煤气进口设置在壳体上段侧壁上。所述煤气出口设置在所述中段中心筒的顶部。所述冷却装置为高温板式换热器或管式换热器。所述粉尘过滤装置为可移动颗粒床除尘装置。本发明在壳体内为旋风圆筒结构并设有脱除细颗粒的除尘装置和冷却粗颗粒的冷却水管束,使煤气中的粗颗粒被分离后快速冷却,细颗粒被拦截并带走,充分的回收了800°C以下炼钢转炉煤气的显热,且有效解决了该温度段的煤气爆炸问题,同时避免了现有技术采用喷淋降温而产生的污水排放问题,节约了大量的水资源。本发明换热器采用板式换热器,结构简单、紧凑,换热效率高,可以直接取代已有的OG法或LT法煤气处理装置,利用现有空间进行布置,对现有转炉煤气处理系统进行改造即可投入使用。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说明。如图1所示,一种转炉煤气余热回收装置,包括壳体8侧面上端设有转炉煤气进口
1、底端设有排灰口 4,顶端上部设有中心筒2,所述壳体与中心筒之间的空间区域设有冷却装置7,壳体底部设有冷却水管束,中心筒底部进口处设有粉尘过滤装置9。本实施例中,壳体为旋风圆筒形,煤气进口 I设置在壳体上段侧壁上,煤气出口 3设置在所述中段中心筒2的顶部,冷却装置7为一种高温板式换热器或管式换热器,粉尘过滤装置9为一种可移动颗粒床除尘装置,其清灰装置独立于本装置外。工作时,含有未燃尽红颗粒及粉尘的转炉煤气由煤气进口 I切向进入壳体8,由于旋风分离的作用,使煤气中的较大颗粒被分离下来后,通过重力作用进入壳体底部的冷却水管束5区域进行快速降温。快速降温后的颗粒由于其温度远低于转炉煤气燃点,因此不会给煤气带来爆炸的危险。在转炉煤气在壳体中螺旋往下的同时,与安装在壳体壁面四周的换热器7进行换热。未被旋风分离装置有效分离的较小颗粒,在中心筒底部进口的颗粒床除尘装置9进行脱除,脱除下的较小颗粒快速被移动颗粒床带走,因此,该部分颗粒也不会带来煤气爆炸的安全问题。最后由转炉煤气沿中心筒出口3排出。经过快速降温的固体颗粒靠重力汇集到排 灰口 4,并最终由排灰口排出。
权利要求
1.一种转炉煤气余热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壳体侧面上端设有转炉煤气进口、壳体底部设有排灰口,壳体顶端上部设有中心筒,所述壳体与中心筒之间的空间区域设有冷却装置,壳体底部排灰口的上方设有冷却水管束,中心筒底部进口处的上部设有粉尘过滤装置。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炉煤气余热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为旋风圆筒形。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转炉煤气余热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煤气进口设置在壳体上段侧壁上。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炉煤气余热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煤气出口设置在所述中段中心筒的顶部。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炉煤气余热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装置为高温板式换热器或管式换热器。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炉煤气余热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粉尘过滤装置为可移动颗粒床除尘装置。 ·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转炉煤气余热回收装置,关键在于壳体侧面上端设有转炉煤气进口、壳体底部设有排灰口,壳体顶端上部设有中心筒,所述壳体与中心筒之间的空间区域设有冷却装置,壳体底部排灰口的上方设有冷却水管束,中心筒底部进口处的上部设有粉尘过滤装置。本发明结构简单、紧凑,可以直接取代已有的OG法或LT法煤气处理装置,利用现有空间进行布置,对现有转炉煤气处理系统进行改造即可投入使用。
文档编号C21C5/40GK103194568SQ20131014735
公开日2013年7月10日 申请日期2013年4月25日 优先权日2013年4月25日
发明者周涛, 陈继辉, 刘旭, 王珂, 喻依兆 申请人:中冶赛迪工程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