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卧式冷室压铸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冷室压铸机,具体涉及一种能低成本、高质量进行薄壁件成型的卧式冷室压铸机。
背景技术:
目前,薄壁件产品在使用卧式冷室压铸机成型时,如图1、2所示,熔融金属合金液体经料勺浇入料管,通过料管中的冲头将其压入流道,经过搭桥、排气、溢流槽辅助产品压铸成型,最终产品由熔融金属液体充填到公模和母模构成的精密模具型腔成型而出,在短时间内冷却凝固得到铸件。成型方案一般包括上述流道、排气、溢流槽、搭桥、产品五个部分,其中仅产品部分是有效的;其它均是为辅助产品压铸成型的,且因这些有离型剂污染、材料氧化等因素将作为废料去除,或者需经过二次处理再使用。在成型出薄壁铸件的整个工艺过程中,流道大约占整个铸件原料使用量40% 70%的重量比,而最终所需的产品只约占10% 30%,原料浪费非常严重,增加产品成本。如图3所示,现有的卧式冷室压铸机的流道包括依次料柄、竖流道、横流道、缓冲区和进浇口,竖 流道连接料柄和横流道,缓冲区连接进浇口和横流道,进浇口连接在公模和母模组成的型腔内成型的产品边缘。料管与流道之间设置模具组件,如汤口套和分流子,用于引导流道成型,其中汤口套与料管配合,防止料管配合处喷出汤液,但现有的汤口套的内径有同流道斜度一致的斜度R,在压铸成型过程时,冲头最多只能允许到达与汤口套接触处,如果冲头再不能冲到位,料柄很厚,浪费原材料;分流子也是压铸模具的进浇部分与汤口套进行实配,在整套模具中起到改变熔融金属合金液体流动方向的作用。现有的解决方案是在压铸成型时保证流道的余料(biscuit)部分不要太厚,保证料管冲头尽量冲到汤口套接触处,通过设置压铸机内部参数保证,但限于汤口套结构限制,冲头仍不能到达汤口套内部,不然液体就喷出了,由此可见,采用此方案材料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材料浪费依然很严重。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卧式冷室压铸机,通过对流道、分流子、汤口套的结构改进,成型出薄壁短流道,节省大量原材料,降低成本,提高效率。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卧式冷室压铸机,包括料管、冲头、分流子、流道,所述料管内部设置冲头,所述流道包括相互平行的料柄和横流道,所述料柄上端与横流道的下端相连。优先地,所述流道由料管和分流子限位构成。优先地,所述料管的一端设置汤口套,所述流道由汤口套和分流子限位构成。优先地,所述分流子与流道匹配。[0013]优先地,所述汤口套的内径剖面包括相连的平段和斜段,所述平段直径与冲头匹配。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I)本实用新型在模具开发阶段从成型方案设计上对流道进行改良,使得流道内存储的原料大大减少,节省原材料,降低产品成本。2)本实用新型从模具结构上对分流子和汤口套进行结构变化,能成型出薄壁流道,使流道重量大幅减轻,从而大大减少原材料的浪费,降低产品成本。3)本实用新型汤口套和压铸机上的料管配合,前段斜面变直与冲头匹配,可以使料管中的冲头深入汤口套中,使冲头冲到位,竖流道变短,节省材料,达到料柄变薄变短的目的。4)由于铸品的体积、重量降低,可以使用冷室机较短的料管来保证料管充填率,由于型腔中空气含量减少,故可以改善成型时的气泡、缩松、气蚀等缺陷,提高产品品质,提高模具寿命。5)本实用新型通过改进模具结构和流道成型,在生产0.8mm以上薄壁产品时,因不需要相对高的冲填速度和冲填压力,可以不要汤口套,有料管直接和公模,分流子配合即可,节约模具成本。
图1为卧式冷室压铸机的铸造过程示意图;图2为现有卧式冷室压铸机的结构示意图;图3 Ca)为现有技术成型方案示意图;图3 (b)为图3 Ca)的右视图及流道结构变化示意图;图4(a)为现有技术中分流子的结构示意图;图4(b)为图4(a)的剖视图;图5(a)为本实施例分流子的结构示意图;图5 (b)为图5 (a)的剖视图;图6(a)为现有技术中汤口套的结构示意图;图6 (b)为图6 (a)的剖视图;图7(a)为本实施例汤口套的结构示意图;图7(b)为图7(a)的剖视图;图7 (C)为图7 (a)的侧视图;图8 Ca)为现有技术中汤口套与冲头配合的结构示意图图8 (b)为本实用新型汤口套与冲头配合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描述:实施例如图2、3所示,本实施例包括料管1、分流子3、流道4、公模5和母模6,所述料管I内部设置冲头,如 图3(b)中(2)、(3)所示,所述流道4包括相互平行的料柄41和横流道43,所述料柄41上端与竖流道42的下端相连。缓冲区44连接进浇口 45和横流道43,进浇口 45连接在公模和母模组成的型腔内成型的产品边缘。其中,L为料柄41到分型面(即公模5和母模6的接合面)PL面的距离。本实用新型省略如图3 (b)中(I)的竖流道42,将现有技术中所示L约为40 50mm改为如图3 (b)所示5 20mm,一般取5、10、15、20mm,方便模具设计加工;L 一般不取0,因为取O时不方便机械手取件。,如图4 (a) ,4(b) ,5(a) ,5(b)所示,由于流道4缩短,分流子3也做对应的缩短。流道4对应改良后的分流子3头部的长度H2比现有的Hl低,要和流道4 一致。如图6 (a)、6 (b)、7 (a)、7 (b)、7 (c)所示,薄壁产品平均肉厚在0.4 0.8mm时,要求有很高的冲填速度和冲填压力,流道4的L通常取如图3 (b)中(2)所示的15、20mm,模具要有汤口套,防止料管配合处喷出汤液,压铸成型时,如图8 (b)所示,料管I中的冲头2伸入汤口套7,所述流道由汤口套7和分流子3限位构成,所述料管I靠近流道4的一端套设汤口套7,所述汤口套7的内径剖面包括平段和斜段,汤口套的平段内径D同料管直径一致,H为冲头理论可伸进汤口套距离,H视流道设计而定;斜段同流道斜度一致的斜度R。如图8 (a),8(b)所示,所述汤口套7的平段直径与冲头匹配,冲头推动熔融金属液至模具型腔,改良前冲头最多只能允许到达和汤口套接触处,结构修改后,冲头可以深入汤口套7内部,可以缩小流道的L值。当薄壁产品平均肉厚在0.8mm以上时,L取5、IOmm,视产品复杂程度,模具可以采用无汤口套结构,料管I直接和公模5配合,图3 (b)中(3)为L=5mm时的流道设计;所述流道4由料管I和分流子3限位构成。熔融金属合金液体进入料管1,通过料管I中的冲头2将其压入流道4,经过排气、溢流槽、搭桥辅助产品压铸成型,最终产品由熔融金属液体充填到公模和母模构成的精密模具型腔成型而出,在短时间内冷却凝固得到铸件。
本实用新型上述实施例仅为本专利较好的实施方式,凡采用本技术方案描述的构造、特征及在其精神原理上的变化、修饰均属于本专利的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1.一种卧式冷室压铸机,包括料管、冲头、分流子、流道,所述料管内部设置冲头,其特征在于:所述流道包括相互平行的料柄和横流道,所述料柄上端与横流道的下端相连。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卧式冷室压铸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流道由料管和分流子限位构成。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卧式冷室压铸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料管的一端设置汤口套,所述流道由汤口套和分流子限位构成。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卧式冷室压铸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流子与流道匹配。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卧式冷室压铸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汤口套的内径剖面包括相连的平段和 斜段,所述平段直径与冲头匹配。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卧式冷室压铸机,包括料管、冲头、分流子、流道,所述料管内部设置冲头,所述流道包括相互平行的料柄和横流道,所述料柄上端与横流道的下端相连。所述分流子与流道匹配。所述汤口套的内径剖面包括平段和斜段,以便冲头冲到位。本实用新型从模具结构上对分流子和汤口套进行结构变化,能成型出薄壁短流道,使流道重量大幅减轻,从而大大减少原材料的浪费,降低产品成本。
文档编号B22D17/22GK203124675SQ20132007359
公开日2013年8月14日 申请日期2013年2月16日 优先权日2013年2月16日
发明者谭道常 申请人:联宝(合肥)电子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