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轴圆台平面磨床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283134阅读:85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立轴圆台平面磨床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用于平面磨削领域的机床,特别是一种立轴圆台平面磨床。
背景技术
传统立轴圆台平面磨床中磨头设计结构为:电机的定转子直接装入磨头体壳中,冷却风从定转子中间流动,实现定子冷却,由于潮湿的带腐蚀性空气进入定子、转子中,该结构常常会腐蚀定子线圈,造成烧损电机的情况出现,使机床在潮湿恶劣的环境中工作性能和使用寿命降低;磨头上下移动的导轨结构是:磨头体壳包在立柱导轨外,并采用两个背塞铁(抵消磨头导轨与立柱导轨的间隙)和一个侧塞铁(用于限制磨头和导轨在X面的夹角)的结构,使机床整体刚性和进给精度受到影响,经常会出现进给爬行现象,同时也增加了加工难度。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为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而提供一种机床工作性能和进给精度高、故障发生率低且运行平稳的立轴圆台平面磨床。本实用新型对立轴圆台平面磨床磨头的设计结构采用定转子密封于电机壳内,靠外散热片冷却的方式;磨头进给导轨设计结构采用磨头导轨镶嵌在立柱导轨内。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立轴圆台平面磨床,包括磨头机构、垂直进给导轨机构、床身导轨机构、工作台移动机构和工作台传动机构,风扇安装在磨头主轴的上端,定子与电机壳体以及转子与主轴均固定为一体,其特征是:定子转子密封于电机壳体内,带定子转子的电机壳体安装在磨头体壳中;进风口设置在磨头上方的风罩上,出风口设在磨头体壳下端,冷却风沿着电机壳的风叶间流动;限制磨头和导轨在X面夹角的侧塞铁连接在磨头体壳上,立柱包在磨头体壳外,磨头导轨镶嵌在由立柱导轨、压板导轨围成的导轨内,使磨头体壳、立柱和压板组成一滑动的导轨副。所述的磨头导轨带有a、b和c三个导轨面,立柱导轨带有e和d两个导轨面,压板带有一个f导轨面,立柱导轨e、d导轨面分别与磨头导轨的c、b导轨面相配合,磨头导轨的a导轨面与压板f导轨面相配合。在所述的e、d和f导轨面上粘贴导轨软带。所述的床身导轨机构中床身的两侧导轨,有一侧为平轨,另一侧为V形轨。所述的工作台移动机构中的移动电机带动减速箱,减速箱输出轴与丝杠连接带动工作台移动,丝杠带动滑鞍移动,工作台固定在滑鞍的上面。所述的工作台传动机构中的传动电机带动减速器,减速器输出轴与小齿轮轴直联,小齿轮与固定在工作台上的大齿轮相啮合带动大齿轮旋转。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1、由于磨床的磨头结构采用定转子完全密封于电机壳内,靠外散热片冷却,使冷却风沿电机壳的散热风叶间流动,实现定子冷却,防止潮湿的带腐蚀性空气直接进入定转子中,从而腐蚀定子线圈,造成烧损电机的情况出现,使得机床在潮湿恶劣的环境中仍能保持良好的工作性能和较长的使用寿命;2、磨床的磨头进给导轨采用了磨头导轨镶嵌在立柱导轨内,该结构首次在立轴圆台平面磨床上应用,提高了机床的刚性和进给精度,也降低了加工难度,提高了加工工艺性;3、床身导轨结构采用平-V轨,提高了机床工作台运行的平稳性;工作台移动机构设计为电机带动减速箱,减速箱输出轴与丝杠连接带动工作台移动;工作台旋转传动机构由齿条设计为齿轮传动,工作台移动和传动机构的改进,明显简化了传动机构,缩短了传动链,减少了故障的发生率。

图1为本实用新型垂直进给导轨结构示意图。图2磨头导轨与立柱导轨镶嵌配合放大示意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磨头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床身导轨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实用新型工作台移动机构示意图。图6为本实用新型工作台传动机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主要由磨头机构、垂直进给导轨机构、床身导轨机构、工作台移动机构和工作台传动机构构成,其中导轨的设计结构是:限制磨头和导轨在X面夹角的侧塞铁3连接在磨头体壳7上,即采用一个侧塞铁3使其连接在磨头体壳7上,该结构能提高机床的刚性和进给精度,防止爬行现象发生,也降低了加工难度。参见图2,立柱I包在磨头体壳7外,磨头导轨2镶嵌在由立柱导轨I和压板4导轨围成的导轨内,使磨头体壳
7、立柱和压板4组成一滑动的导轨副;如图2所示,磨头导轨带有a、b和c三个导轨面,立柱导轨带有e和d两个导轨面,压板带有一个f导轨面,立柱导轨e、d导轨面分别与磨头导轨的C、b导轨面相配合,磨头导轨的a导轨面与压板f导轨面相配合。在立柱导轨e、d导轨面上和压板的f导轨面上粘贴导轨软带24。 如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风扇6安装在磨头主轴11的上端,磨头体壳7与立柱I相连接,定子9与电机壳体8相固定,转子10与磨头主轴11固定为一体,磨头结构的设计是:将定子9、转子10密封于电机壳体8内,带定子9和转子10的电机壳体8安装在磨头体壳7中;进风口 5设置在磨头上方的风罩上,出风口 13设在磨头体壳7的下端,使冷却风沿着电机壳的散热风叶12间流动,实现定子冷却,以防止潮湿的带腐蚀性空气直接进入定转子中。 如图4 6所示,图4床身导轨机构中床身14的两侧导轨,有一侧为平轨14-1,另一侧为V形轨14-2。参见图5,工作台移动机构中的移动电机15带动减速箱16,减速箱16输出轴与丝杠17连接带动工作台移动,丝杠17带动滑鞍18移动,工作台19固定在滑鞍18的上面。参见图6,工作台传动机构中的传动电机20带动减速器21,减速器21输出轴与小齿轮轴22直联,小齿轮与固定在工作台19上的大齿轮23相啮合带动大齿轮旋转。
权利要求1.一种立轴圆台平面磨床,包括磨头机构、垂直进给导轨机构、床身导轨机构、工作台移动机构和工作台传动机构,风扇安装在磨头主轴的上端,定子与电机壳体以及转子与主轴均固定为一体,其特征是:定子转子密封于电机壳体内,带定子转子的电机壳体安装在磨头体壳中;进风口设置在磨头上方的风罩上,出风口设在磨头体壳下端,冷却风沿着电机壳的风叶间流动;限制磨头和导轨在X面夹角的侧塞铁连接在磨头体壳上,立柱包在磨头体壳外,磨头导轨镶嵌在由立柱导轨、压板导轨围成的导轨内,使磨头体壳、立柱和压板组成一滑动的导轨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立轴圆台平面磨床,其特征是:所述的磨头导轨带有a、b和c三个导轨面,立柱导轨带有e和d两个导轨面,压板带有一个f导轨面,立柱导轨e、d导轨面分别与磨头导轨的C、b导轨面相配合,磨头导轨的a导轨面与压板f导轨面相配合。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立轴圆台平面磨床,其特征是:在所述的e、d和f导轨面上粘贴导轨软带。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立轴圆台平面磨床,其特征是:所述的床身导轨机构中床身的两侧导轨,有一侧为平轨,另一侧为V形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立轴圆台平面磨床,其特征是:所述的工作台移动机构中的移动电机带动减速箱,减速箱输出轴与丝杠连接带动工作台移动,丝杠带动滑鞍移动,工作台固定在滑鞍的上面。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立轴圆台平面磨床,其特征是:所述的工作台传动机构中的传动电机带动减速器,减速器输出轴与小齿轮轴直联,小齿轮与固定在工作台上的大齿轮相啮合带动大齿轮旋转。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立轴圆台平面磨床,包括磨头、导轨、床身导轨、工作台移动和传动机构,风扇装在磨头主轴的上端,定子与电机壳体以及转子与主轴均固定为一体,定子转子密封在电机壳内,带定子转子的电机壳体安装在磨头体壳中;进风口设置在磨头上方的风罩上,出风口设在磨头体壳的下端,冷却风沿着电机壳的风叶间流动;限制磨头和导轨在X面夹角的侧塞铁连接在磨头体壳上,立柱包在磨头体壳外,磨头导轨镶嵌在由立柱导轨、压板导轨围成的导轨内,使磨头体壳、立柱和压板组成滑动的导轨副。本磨床工作性能和进给精度高、故障发生率低且运行平稳;简化了传动机构,缩短了传动链;在潮湿恶劣的环境中仍能保持良好的工作性能和较长的使用寿命。
文档编号B24B47/20GK203045453SQ20132007595
公开日2013年7月10日 申请日期2013年1月25日 优先权日2013年1月25日
发明者韩丽, 邓红革, 鞠相俭, 曲淑玲, 赵剑峰, 王东旭 申请人:朝阳博文机床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