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中间包预制板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中间包预制板,包括斜挡板和支撑板,所述的支撑板水平设置于斜挡板的中部;所述的斜挡板与支撑板之间的角度A为150°-170°;所述的斜挡板的厚度为40-50mm、宽度为900-1100mm、高度为300-400mm;所述的支撑板的厚度为40-50mm、宽度为900-1100mm、长度为180-230mm。与现有的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一种中间包预制板,具有结构简单、成本低廉、使用方便、实用性强的特点,有效的实现了改变钢水在中间包内的运行轨迹,优化了中间包流场,增加了钢水在中间包的停留时间,促进了夹杂物的上浮,降低了铸坯内部夹杂物的数量,达到净化钢液的效果。
【专利说明】一种中间包预制板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连铸【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中间包预制板。
【背景技术】
[0002]使用干式料打制工作衬的中间包在使用过程中一直存在着翻包难的问题,因此,对于中包内设置挡渣墙、挡坝实现起来难度较大,通常采用破坏底部干式料结构来安装挡墙、挡坝,这样做会造成包底板结的干式料清除不净,对钢水质量带来严重的影响,甚至会造成卷渣漏钢事故,若不设置挡墙、挡坝会在中包内形成短路流,钢水直接流入结晶器内,造成钢水在中间包内的停留时间不足,夹杂物不能充分的上浮。
【发明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实现了改变钢水在中间包内的运行轨迹,优化了中间包流场,增加了钢水在中间包的停留时间,促进了夹杂物的上浮的中间包预制板。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0005]一种中间包预制板,包括斜挡板和支撑板,所述的支撑板水平设置于斜挡板的中部;所述的斜挡板与支撑板之间的角度A为150° -170° ;所述的斜挡板的厚度为40_50mm、宽度为900-1100mm、高度为300_400mm ;所述的支撑板的厚度为40_50mm、宽度为900-1100mm、长度为 180_230mm。
[0006]与现有的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0007]—种中间包预制板,具有结构简单、成本低廉、使用方便、实用性强的特点,有效的实现了改变钢水在中间包内的运行轨迹,优化了中间包流场,增加了钢水在中间包的停留时间,促进了夹杂物的上浮,降低了铸坯内部夹杂物的数量,达到净化钢液的效果。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08]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图;
[0009]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使用示意图。
[0010]I 一斜挡板2—支撑板3—永久衬4 一塞棒浇注区5—长水口冲击区【具体实施方式】
[0011]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说明:
[0012]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一种中间包预制板,包括斜挡板I和支撑板2,所述的支撑板2水平设置于斜挡板I的中部;所述的斜挡板I与支撑板2之间的角度A为150° -170° ;所述的斜挡板I的厚度为40-50mm、宽度为900-1100mm、高度为300-400mm ;所述的支撑板2的厚度为40-50mm、宽度为900-1100mm、长度为180_230mm。
[0013]如图2所示,使用本实用新型时,在中间包打制过程中将本实用新型放置在塞棒浇注区4与长水口冲击区5交界位置;在长水口冲击区5位置,支撑板2与永久衬3缝隙位置布置60mm厚度的干式料;干式料布置完毕后随烧烤模具进行烘烤,使支撑板2与中间包粘接在一起;浇钢过程中斜挡板I即可起到挡坝的功能,改变钢水的运行轨迹,增加钢水在中包的停留时间,促进夹杂物的上浮。
[0014]上面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限制,凡是依据本实用新型对其进行等同变化和修饰,均在本专利技术保护方案的范畴之内。
【权利要求】
1.一种中间包预制板,其特征在于,包括斜挡板和支撑板,所述的支撑板水平设置于斜挡板的中部;所述的斜挡板与支撑板之间的角度A为150° -170° ;所述的斜挡板的厚度为40_50mm、宽度为900-1100mm、高度为300_400mm ;所述的支撑板的厚度为40_50mm、宽度为 900-1100mm、长度为 180_230mm。
【文档编号】B22D41/04GK203578758SQ201320149311
【公开日】2014年5月7日 申请日期:2013年3月28日 优先权日:2013年3月28日
【发明者】张相春, 安连旗, 张越, 臧绍双, 姚伟智, 吴世龙, 毛志勇, 郭猛 申请人:鞍钢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