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铜线退火箱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02492阅读:118来源:国知局
一种铜线退火箱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铜线退火箱,该退火箱包括U形槽体,在U形槽体的一侧设有进线导管,在U形槽体的另一侧设有出线导管,在U形槽体的底部设有电极轮,电极轮通过电刷与直流电源连接,在U形槽体的外侧设有进水阀,进水阀通过进水管与U形槽体的内部连接,在U形槽体的内部与外壁之间还连接有出水管。该铜线退火箱具有结构简单、制造和使用方便、制造成本低,处理过程加热效率高、运行成本低、可连续运行,处理量不受限制。
【专利说明】一种铜线退火箱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线缆的加工设备,具体涉及一种铜线拉拔后的退火装置。
【背景技术】
[0002]随着我国通讯技术的迅速发展,对较细铜线(线径范围0.10-0.25 mm)的需求量越来越大,目前国内用于较细铜线生产的拉丝机,生产速度低,生产效益低,以及拉丝机不带连续退火装置,铜线完成拉丝后需采用地炕式退火,铜线在退火后软硬不均匀,从而造成铜线的延伸率不均匀,铜线表面光洁度差,生产效率低,不易于实现连续生产,生产成本高,能耗大等缺点。因此,有必要对现有的铜线生产工艺及生产设备进行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可将铜线连续进行退货处理的铜线退火箱。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设计一种铜线退火箱,其特征在于,所述退火箱包括U形槽体,在U形槽体的一侧设有进线导管,在U形槽体的另一侧设有出线导管,在U形槽体的底部设有电极轮,电极轮通过电刷与直流电源连接,在U形槽体的外侧设有进水阀,进水阀通过进水管与U形槽体的内部连接,在U形槽体的内部与外壁之间还连接有出水管。
[0005]为了简化退火箱的结构,便于加工制造,优选的技术方案是,所述U形槽体的横截面呈槽钢形,U形槽体通过整体铸造成型。
[0006]为了便于对铜线进行冷场处理,进一步优选的技术方案是,所述进线导管设置在U形槽体一侧的上部,所述进水管设置在进线导管的下端。
[0007]为了便于观察退火后铜线的状态,进一步优选的技术方案还有,所述出线导管分成若干段设置在U形槽体的另一侧。
[0008]为了便于铜线的连续退火,进一步优选的技术方案还有,所述电极轮通过传动轴、轴承与U形槽体底部的侧壁连接,传动轴的另一端通过带轮、传动带与驱动机构连接。
[0009]为了便于观察铜线连续推后的全过程,进一步优选的技术方案还有,在所述U形槽体的前面装有透明门。
[0010]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有益效果在于:该铜线退火箱具有结构简单、制造和使用方便、制造成本低,处理过程加热效率高、运行成本低、可连续运行,处理量不受限制。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1]图1是本实用新型铜线退火箱的结构示意图。
[0012]图中:1、U形槽体;2、进线导管;3、出线导管;4、电极轮;5、电刷;6、进水阀;7、进水管;8、出水管;9、透明门。【具体实施方式】
[0013]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0014]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是一种铜线退火箱,该退火箱包括U形槽体1,在U形槽体I的一侧设有进线导管2,在U形槽体I的另一侧设有出线导管3,在U形槽体I的底部设有电极轮4,电极轮4通过电刷5与直流电源连接,在U形槽体I的外侧设有进水阀6,进水阀6通过进水管7与U形槽体I的内部连接,在U形槽体I的内部与外壁之间还连接有出水管8。
[0015]在本实用新型中为了简化退火箱的结构,便于加工制造,优选的实施方案是,U形槽体I的横截面呈槽钢形,U形槽体I通过整体铸造成型。
[0016]在本实用新型中为了便于对铜线进行冷场处理,进一步优选的实施方案是,进线导管2设置在U形槽体I 一侧的上部,进水管7设置在进线导管2的下端。
[0017]在本实用新型中为了便于观察退火后铜线的状态,进一步优选的实施方案还有,出线导管3分成若干段设置在U形槽体I的另一侧。
[0018]在本实用新型中为了便于铜线的连续退火,进一步优选的实施方案还有,电极轮4通过传动轴、轴承与U形槽体I底部的侧壁连接,传动轴的另一端通过带轮、传动带与驱动机构连接。
[0019]在本实用新型中为了便于观察铜线连续推后的全过程,进一步优选的实施方案还有,在U形槽体I的前面装有透明门9。
[0020]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
1.一种铜线退火箱,其特征在于,所述退火箱包括U形槽体,在U形槽体的一侧设有进线导管,在U形槽体的另一侧设有出线导管,在U形槽体的底部设有电极轮,电极轮通过电刷与直流电源连接,在U形槽体的外侧设有进水阀,进水阀通过进水管与U形槽体的内部连接,在U形槽体的内部与外壁之间还连接有出水管。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铜线退火箱,其特征在于,所述U形槽体的横截面呈槽钢形,U形槽体通过整体铸造成型。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铜线退火箱,其特征在于,所述进线导管设置在U形槽体一侧的上部,所述进水管设置在进线导管的下端。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铜线退火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出线导管分成若干段设置在U形槽体的另一侧。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铜线退火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极轮通过传动轴、轴承与U形槽体底部的侧壁连接,传动轴的另一端通过带轮、传动带与驱动机构连接。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铜线退火箱,其特征在于,在所述U形槽体的前面装有透明门。
【文档编号】C21D9/52GK203474866SQ201320548939
【公开日】2014年3月12日 申请日期:2013年9月4日 优先权日:2013年9月4日
【发明者】张根华, 刘国洪 申请人:江阴华电新材料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