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调节的上模和侧模压边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05063阅读:214来源:国知局
可调节的上模和侧模压边结构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可调节的上模和侧模压边结构,包括上模和侧模,所述上模和侧模对合形成型腔;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上模和侧模之间设置有调节环,所述调节环呈环形并环绕在所述上模的外周,所述调节环的内侧靠近所述侧模的模口;所述调节环可调节地连接在调节螺栓上,所述调节螺栓可转动地设置在支撑板上,所述支撑板固连在所述上模上。上述方案不仅能较好地解决了所述上模与侧模之间结合缝隙不均匀而容易导致的金属铸件的飞边问题,而且结构简单容易操作。由于本实用新型具有上述特点和优点,为此可以应用到低压铸造模具特别是模具的上模和侧模的压边结构中。
【专利说明】可调节的上模和侧模压边结构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低压铸造模具的结构,特别涉及模具的上模和侧模的压边结构。
【背景技术】
[0002]现有技术中,低压铸造模具如铝合金轮毂的铸造模具,一般包括有上模、下模和侧模,所述侧模位于所述上模和下模之间。所述侧模和上模之间具有结合工作面。该工作面由于加工误差、温度场不均匀或使用磨损,非常容易出现不均衡的间隙误差,导致所述上模与侧模之间结合缝隙不均匀。而该问题至今也是本行业非常头痛的问题之一。

【发明内容】

[0003]本发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出一种可调节的上模和侧模压边结构,包括上模和侧模,所述上模和侧模对合形成型腔;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上模和侧模之间设置有调节环,所述调节环呈环形并环绕在所述上模的外周,所述调节环的内侧靠近所述侧模的模口 ;所述调节环可调节地连接在调节螺栓上,所述调节螺栓可转动地设置在支撑板上,所述支撑板固连在所述上模上。
[0004]根据上述结构,由于所述调节环环绕在所述上模的外周并且其内侧靠近所述侧模的模口,这样所述调节环的内侧边成为型腔转角部位的壁体;同时可以通过所述调节螺栓强行调节所述调节环与所述侧模之间的结合间隙。一般在所述调节环上设置有至少三颗所述调节螺栓,从不同的方位对所述调节环予以调节。上述方案不仅能较好地解决了所述上模与侧模之间结合缝隙不均匀而容易导致的金属铸件的飞边问题,而且结构简单容易操作。
[0005]进一步的技术方案还可以是,所述调节螺栓包括呈中空状的定位螺栓和连接螺栓,所述定位螺栓旋接在所述支撑板上,所述连接螺栓位于所述定位螺栓的中央并且其尾端连接所述调节环。这样所述连接螺栓可以可靠地固连所述调节环,而且所述定位螺栓旋转时仅仅驱动所述连接螺栓及其所连接的调节环上下移动,不会影响到所述调节环的稳定。
[0006]进一步的技术方案还可以是,所述定位螺栓上设置有紧定螺母。
[0007]由于本发明具有上述特点和优点,为此可以应用到低压铸造模具特别是模具的上模和侧模的压边结构中。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08]图1是应用本发明的压边结构的分解结构的局部剖面示意图;
[0009]图2是应用本发明的压边结构的组合结构的局部剖面示意图;
[0010]图3是图2中的A部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0011]下面结合附图对应用本发明的铝合金轮毂铸造模具的压边结构作进一步的说明。
[0012]铝合金轮毂铸造模具一般包括有上模、侧模和下模。如图1、图2和图3所示,一种可调节的上模和侧模压边结构,包括上模6和侧模7,所述上模6和侧模7对合形成型腔10 ;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上模6和侧模7之间设置有调节环5,所述调节环5呈环形并环绕在所述上模6的外周,所述调节环5的内侧靠近所述侧模7的模口 ;所述调节环5与所述侧模7之间具有结合间隙9,所述调节环5可调节地连接在调节螺栓I上,所述调节螺栓I可转动地设置在支撑板4上,所述支撑板4固连在所述上模6上。图1中的所述调节环5仅仅只是其横截面示意图。
[0013]其中,所述上模6上设置与有螺纹孔61,在所述支撑板4上还设置有与所述螺纹孔61对应的通孔42,螺栓穿过所述通孔42后拧紧在所述螺纹孔61中,从而将所述支撑板4定位在所述上模6上。
[0014]其中,所述调节螺栓I包括呈中空状的定位螺栓2和连接螺栓11,所述支撑板4上还设置有螺纹孔41,所述定位螺栓2旋接在所述支撑4上的所述螺纹孔41中。所述连接螺栓11位于所述定位螺栓2的中央并且其尾端连接到所述调节环5的中央孔51中。这样所述连接螺栓11可以可靠地固连所述调节环5,而且所述定位螺栓2旋转时仅仅驱动所述连接螺栓11及其所连接的调节环5上下移动,不会影响到所述调节环5的稳定。进一步的技术方案还可以是,所述定位螺栓2上设置有紧定螺母3,所述紧定螺母3能够收紧所述定位螺栓2。
[0015]根据上述结构,由于所述调节环5环绕在所述上模6的外周并且其内侧靠近所述侧模7的模口 71,这样所述调节环5的内侧边52成为型腔10转角部位的壁体;同时可以通过所述调节螺栓I强行调节所述调节环5与所述侧模7之间的结合间隙9。在所述调节环5上设置有至少三颗所述调节螺栓1,从不同的方位对所述调节环5予以调节。上述方案不仅能较好地解决了所述上模6与侧模7之间结合缝隙不均匀而容易导致的金属铸件的飞边问题,而且结构简单容易操作。
【权利要求】
1.可调节的上模和侧模压边结构,包括上模和侧模,所述上模和侧模对合形成型腔;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上模和侧模之间设置有调节环,所述调节环呈环形并环绕在所述上模的外周,所述调节环的内侧靠近所述侧模的模口 ;所述调节环可调节地连接在调节螺栓上,所述调节螺栓可转动地设置在支撑板上,所述支撑板固连在所述上模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调节的上模和侧模压边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螺栓包括呈中空状的定位螺栓和连接螺栓,所述定位螺栓旋接在所述支撑板上,所述连接螺栓位于所述定位螺栓的中央并且其尾端连接所述调节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调节的上模和侧模压边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螺栓上设置有紧定螺母。
【文档编号】B22D18/04GK203508998SQ201320721964
【公开日】2014年4月2日 申请日期:2013年11月16日 优先权日:2013年11月16日
【发明者】简伟文, 陈庆勋, 吴概, 王宁 申请人:佛山市南海奔达模具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