铸板机动模驱动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05056阅读:231来源:国知局
铸板机动模驱动机构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铸板机动模驱动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气缸(4)、连杆(3)、左拉杆(2)和右拉杆(5),所述的左拉杆(2)和右拉杆(5)平行设置,所述连杆(3)的两端分别和左拉杆(2)以及右拉杆(5)的同侧端连接,左拉杆(2)和右拉杆(5)远离连杆(3)的一端均设有环形凹槽(2.1),所述的左拉杆(2)和右拉杆(5)均为一体式拉杆。本实用新型受力较为均衡,形成的板栅厚度较为均匀,连杆不易脱出。
【专利说明】铸板机动模驱动机构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铸造蓄电池板栅的铸板机,具体是涉及一种铸板机动模驱动机构。
【背景技术】
[0002]铸板机是蓄电池生产领域的一种主要设备,用于生产蓄电池的板栅,主要由铅炉、铅勺、模具及模具驱动机构等组成。生产时,铅锭在铅炉中熔化后通过铅勺浇铸到模具内而形成板栅坯料,模具包括定模和动模,定模固定在铸板机的机体上,动模和驱动机构连接,通过驱动机构的驱动和定模分离,从而使板栅坯料掉出模具送到下一工序。现有技术中有一种动模驱动机构,结构如图1所示,由气缸、前连杆、后连杆、左拉杆和右拉杆组成,前连杆、后连杆、左拉杆和右拉杆相互连接形成“ 口 ”型,气缸的推杆和后连杆连接,前连杆和动模拉耳连接,左拉杆和右拉杆由两段短拉杆通过螺栓连接而成,此种结构在换模、洗模时可以使拉杆折叠,较为方便,占用空间也较少,但连接处较松时,两侧的拉杆受力不均衡,合模时形成的板栅厚度较为不均匀,连接处较紧时不利于拉杆的折叠,另外前连杆也容易脱出。

【发明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受力较为均衡,形成的板栅厚度较为均匀,连杆不易脱出的铸板机动模驱动机构。
[0004]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铸板机动模驱动机构,包括气缸、连杆、左拉杆和右拉杆,所述的左拉杆和右拉杆平行设置,所述连杆的两端分别和左拉杆以及右拉杆的同侧端连接,左拉杆和右拉杆远离连杆的一端均设有环形凹槽,所述的左拉杆和右拉杆均为一体式拉杆。
[0005]采用以上结构后,本实用新型铸板机动模驱动机构和现有技术相比有以下优点:由于左拉杆和右拉杆均米用一体式拉杆,气缸通过连杆驱动左拉杆和右拉杆时,左拉杆和右拉杆受力较为均匀,传递到动模上的力也均等,动模和定模之间形成的板栅厚度均匀,连杆一端设有环形凹槽,动模拉耳卡口较好的卡在环形凹槽处,卡合较好,不容易从中脱出。
[0006]作为改进,所述连杆的两端均设有沿连杆轴线的条形通孔,所述的左拉杆和右拉杆均通过条形通孔和连杆连接,设置条形通孔,驱动机构能适应不同长度的模具,适应性强。
[0007]作为改进,所述的左拉杆以及右拉杆与连杆连接的一端均设有螺纹,所述左拉杆和右拉杆的螺纹端穿过条形通孔和连杆连接,螺纹连接,方便拆装维护。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08]图1为铸板机动模驱动机构原先结构的立体图。
[0009]图2为本实用新型铸板机动模驱动机构的主视图。
[0010]图3为本实用新型铸板机动模驱动机构的立体图。[0011]图中,I’前连杆,2’、2左拉杆,2.1环形凹槽,3’后拉杆,3连杆,3.1条形通孔,4’、4气缸,5’、5右拉杆。
【具体实施方式】
[0012]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详细的说明。
[0013]如图2、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铸板机动模驱动机构,包括气缸4、连杆3、左拉杆2和右拉杆5,左拉杆2和右拉杆5平行设置,连杆3的两端分别和左拉杆2以及右拉杆5的同侧端连接,左拉杆2和右拉杆5远离连杆3的一端均设有环形凹槽3.1,左拉杆2和右拉杆5均为一体式拉杆,气缸4缸体设在铸板机机上,气缸4的推杆和连接的中部连接。
[0014]本实用新型在具体实施时,连杆3的两端均设有沿连杆3轴线延伸的条形通孔
3.1,条形通孔3.1开口朝向左拉杆2或右拉杆5,左拉杆2和右拉杆5均通过条形通孔3.1和连杆连接。
[0015]本实用新型在具体实施时,左拉杆2以及右拉杆5与连杆3连接的一端均设有螺纹,左拉杆2和右拉杆5的螺纹端穿过条形通孔3.1和连杆3连接。
【权利要求】
1.一种铸板机动模驱动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气缸(4)、连杆(3)、左拉杆(2)和右拉杆(5),所述的左拉杆(2)和右拉杆(5)平行设置,所述连杆(3)的两端分别和左拉杆(2)以及右拉杆(5)的同侧端连接,左拉杆(2)和右拉杆(5)远离连杆(3)的一端均设有环形凹槽(2.1),所述的左拉杆(2)和右拉杆(5)均为一体式拉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铸板机动模驱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杆(3)的两端均设有沿连杆(3 )轴线延伸的条形通孔(3.1),所述的左拉杆(2 )和右拉杆(5 )均通过条形通孔(3.1)和连杆(3)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铸板机动模驱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左拉杆(2)以及右拉杆(5 )与连杆(3 )连接的一端均设有螺纹,所述左拉杆(2 )和右拉杆(5 )的螺纹端穿过条形通孔(3.1)和连杆(3)连接。
【文档编号】B22D25/04GK203592135SQ201320721728
【公开日】2014年5月14日 申请日期:2013年11月16日 优先权日:2013年11月16日
【发明者】谭建宝, 王海燕, 张永国, 罗恩 申请人:柳州市动力宝电源科技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