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圆弧移动轨迹调整装置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3307637阅读:905来源:国知局
半圆弧移动轨迹调整装置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半圆弧移动轨迹调整装置,包括支架、动力装置、齿条和主动齿轮,动力装置安装在支架上,该支架安装在机床上,该动力装置的缸杆连接齿条,该齿条啮合连接主动齿轮,该主动齿轮同轴套装在机床的主动轴上。本实用新型是一种结构设计合理、安装使用方便、适用范围广、自动化程度高的半圆弧移动轨迹调整装置,使用本装置可以提供稳定的加工过程、提高生产效率、保障产品质量,尤其适合在工业化大规模生产中推广使用。
【专利说明】半圆弧移动轨迹调整装置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械加工装置领域,尤其是一种半圆弧移动轨迹调整装置。
【背景技术】
[0002]目前磨工件半圆弧时,通常采用手摇的加工方式,由于手摇时速度快慢很难掌握,因此稳定性差,导致工件表面光洁度差,质量不好。此外,手摇速度慢且工作人员劳动强度大。

【发明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设计合理、结构简单、能安装在机床上使用,而且可以提高产品质量和生产速度的半圆弧移动轨迹调整装置。
[000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手段实现的:
[0005]一种半圆弧移动轨迹调整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架、动力装置、齿条和主动齿轮,动力装置安装在支架上,该支架安装在机床上,该动力装置的缸杆连接齿条,该齿条啮合连接主动齿轮,该主动齿轮同轴套装在机床的主动轴上。
[0006]而且,所述的动力装置为气缸或者液压缸。
[0007]而且,所述的机床为内圆磨床。
[0008]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
[0009]1、本装置通过动力装置连接齿条,齿条连接主动齿轮,该主动齿轮套装在内圆磨床的主动轴上,将气缸的直线运动转化为转动,通过齿数反映角度变化,从而提高了加工精度、保障了产品质量。
[0010]2、本装置采用机械加工替代传统手摇方式,不但提高了加工的速度和效率、提高了加工的稳定性、保障了产品质量,而且减轻了工作人员的负担。
[0011]3、本实用新型是一种结构设计合理、安装使用方便、适用范围广、自动化程度高的半圆弧移动轨迹调整装置,使用本装置可以提供稳定的加工过程、提高生产效率、保障产品质量,尤其适合在工业化大规模生产中推广使用。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2]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3]下面结合附图详细叙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是叙述性的,不是限定性的,不能以此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0014]一种半圆弧移动轨迹调整装置,包括支架3、动力装置4、齿条2和主动齿轮1,动力装置安装在支架上,该支架安装在机床上。该动力装置缸杆的前端连接齿条的后端,该动力装置为气缸或者液压缸,生产时通常采用气缸。齿条啮合连接主动齿轮,主动齿轮位于齿条的上部或者下部,该主动齿轮同轴套装在机床的主动轴上,上述的机床为内圆磨床。
【权利要求】
1.一种半圆弧移动轨迹调整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架、动力装置、齿条和主动齿轮,动力装置安装在支架上,该支架安装在机床上,该动力装置的缸杆连接齿条,该齿条啮合连接主动齿轮,该主动齿轮同轴套装在机床的主动轴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半圆弧移动轨迹调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动力装置为气缸或者液压缸。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半圆弧移动轨迹调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机床为内圆磨床。
【文档编号】B24B19/00GK203738530SQ201320882040
【公开日】2014年7月30日 申请日期:2013年12月25日 优先权日:2013年12月25日
【发明者】张涛, 王金鹏, 李绍功, 崔超, 崔越, 崔建涛, 崔德怀, 崔振永 申请人:天津市金涞精密机械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