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喷雾、风冷两用淬火装置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喷雾、风冷两用淬火装置,包括左喷雾装置和右喷雾装置,左喷雾装置与右喷雾装置左右对称,左喷雾装置包括侧板;侧板上均布有圆孔;圆孔内设有喷头和风扇;侧板的外侧面上布有水管;侧板的外侧面前、后两端的上部均铰接有上连杆;上连杆的中上部铰接有下连杆;下连杆的下端均通过铰接的方式连接在侧板下部;上连杆的中下部通过铰接的方式连接有摇杆;摇杆的下端均通过铰接的方式链接有滑块。本实用新型的弧面板能增大对钢件的包围角,实现对钢件喷雾淬火的均匀性;弧面板前后两端的连杆支撑方式降低了支撑材料的用量,节省了能源消耗,通过气缸调节摇杆和上连杆摆动的方式,利于快捷调整各喷头的喷雾或风冷情况。
【专利说明】-种喷雾、风冷两用淬火装置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热处理设备【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喷雾、风冷两用淬火装置。【背景技术】
[0002] 随着钢铁、电力、造船等工业的迅速发展,常规的淬火冷却方式,已不能满足对锻 钢件提出的大型化、大重量、高质量的要求。大锻件为获得高屈服极限和低脆转温度等优良 性能,采用喷雾淬火是行之有效的方法,然而对某些特殊钢件,单纯的采用喷水淬火或喷 雾淬火仍不能满足提高其使用性能的需要。
[0003] 以重轨为例,喷水冷却会使重轨冷却的速度过快,可以保持较高的生产率。但是喷 水冷却会使轨端金相组织发生马氏体转变,自温回火后最终组织为回火索氏体和贝氏体。 这种混合组织会在重轨踏面以下形成白线层,因而脆性较大。在火车车轮反复冲击、辗压的 过程中,踏面下的白线层会整层地破裂,从而导致重轨的脱层。要想严格控制白线层的深度 和厚度以至最终消除白线层,就不应该单纯地采用喷水淬火工艺。
[0004] 喷雾冷却是通过专门喷头将冷却水雾化喷射到重轨轨头表面,其优点是冷却时间 短,生产效率高,冷却速度调节范围大(1°C/s?10°C/s)。但也存在一定的缺点,这就是喷 嘴极易堵塞,雾化效果不好,波动较大,现场很难保证稳定,稍有疏忽就会造成淬火组织中 出现马氏体或贝氏体组织,在使用过程中易剥落掉块,影响行车安全,没有充分发挥出淬火 轨的性能优势。
[0005] 喷风冷却是通过专门喷头将一定压力的冷却风喷射到重轨轨头表面。其优点是冷 却性能稳定,人为影响因素小,冷却速度调节范围小(2°C/s?4°C/s),可确保重轨的淬火 质量。缺点是冷却时间较长,生产效率低。因此为了使生产工艺稳定、可靠,产品性能波动 小,保正重轨的淬火质量,应综合选用上述淬火工艺。同时也需要一种能同时为上述淬火过 程提供淬火支持的,能便捷地改变喷雾、喷风(风冷)淬火形式的设备。
【发明内容】
[0006]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喷雾、风冷两用淬火装置。
[0007]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0008] -种喷雾、风冷两用淬火装置,包括左喷雾装置和右喷雾装置,所述左喷雾装置与 右喷雾装置左右对称;所述左喷雾装置和右喷雾装置从钢件的两侧共同进行喷雾,以提高 喷雾的均匀性;所述左喷雾装置包括侧板;所述侧板上均布有圆孔;所述圆孔内设有喷头 和风扇;所述侧板的外侧面上布有水管;所述水管与各个喷头均连通,为各喷头提供水和 压力,同时,控制水管内压力的大小可以控制喷雾的速率;控制风扇功率的大小可控制喷雾 的速度。当喷头和风扇组合使用时,左喷雾装置和右喷雾装置可作为强化喷雾淬火设备;当 仅使用喷头进行喷雾时,左喷雾装置和右喷雾装置可作为一般喷雾淬火设备;当仅使用风 扇时,左喷雾装置和右喷雾装置可作为风冷淬火设备使用。
[0009]所述侧板的外侧面前、后两端的上部均通过铰接的方式连接有上连杆;所述上连 杆的中上部通过铰接的方式连接有下连杆;所述下连杆的下端均通过铰接的方式连接在侧 板下部,下连杆、上连杆和侧板组成的三角形稳定结构对侧板起到固定支撑作用;所述上连 杆的中下部通过铰接的方式连接有摇杆;所述摇杆的下端均通过铰接的方式链接有滑块; 所述上连杆的下端通过铰接的方式固定;所述滑块外围设有滑道,滑块的一端连接有气缸; 所述气缸推动滑块在滑道上移动,滑块通过摇杆推动上连杆转动,从而使弧面板前移或后 退,调整弧面板与钢件之间的距离,从而调整淬火效果。
[0010] 所述侧板为弧面板,弧面板对钢件包裹性强,更容易保证弧面上的各部分与钢件 距离相同,以保证对钢件各部分均匀淬火。
[0011] 所述水管为高压水管,以保证水管能承受为提高喷雾速率或风冷速率而增加的水 管压力。
[0012] 所述喷头位于风扇的扇叶的内侧,以免扇叶遮挡喷头,影响喷头的喷水效果,并避 免嗔头把风扇嗔湿。
[0013] 所述滑块下端设有滑足,且滑足呈倒T型;所述滑道上端设有滑槽,滑槽也为倒T型,倒T型滑足的下端面面积较大,便于滑足与倒T型的滑槽紧密结合,并防止滑块左右倾 斜。
[0014]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的弧面板有利于增大对需要淬火钢件的包 围角,实现对钢件喷雾淬火的充分性与均匀性;弧面板前后两端的连杆支撑方式降低了支 撑材料的用量,降低了装置的整体重量,从而节省了能源消耗,通过气缸调节摇杆和上连杆 摆动的方式可快捷稳定地改变弧面板的位置,利于快捷调整各喷头的喷雾或风冷情况;风 扇与喷头的配合使用为喷雾淬火和风冷淬火提供了可随时变换的方法,提高了设备的利用 率,从一定程度上改善了钢件,尤其是长条类钢件,如重轨的淬火效果,避免单一的淬火方 式影响钢件的性能。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5]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0016]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左喷雾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7]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左喷雾装置的主视图;
[0018]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左喷雾装置的右视图;
[0019]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左喷雾装置的俯视图;
[0020]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滑道的立体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1]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 面结合具体图示,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0022] 如图1至图5所示,一种喷雾、风冷两用淬火装置,包括左喷雾装置和右喷雾装置, 所述左喷雾装置与右喷雾装置左右对称;所述左喷雾装置和右喷雾装置从钢件的两侧共同 进行喷雾,以提高喷雾的均匀性;所述左喷雾装置包括侧板307 ;所述侧板307上均布有圆 孔301 ;所述圆孔301内设有喷头308和风扇309 ;所述侧板307的外侧面上布有水管303 ; 所述水管303与各个喷头308均连通,为各喷头308提供水和压力,同时,控制水管303内 压力的大小可以控制喷雾的流量;控制风扇309功率的大小可控制喷雾的速度。当喷头308 和风扇309组合使用时,左喷雾装置和右喷雾装置可作为强化喷雾淬火设备;当仅使用喷 头308进行喷雾时,左喷雾装置和右喷雾装置可作为一般喷雾淬火设备;当仅使用风扇309 时,左喷雾装置和右喷雾装置可作为风冷淬火设备使用。
[0023] 所述侧板307的外侧面前、后两端的上部均通过铰接的方式连接有上连杆304 ; 所述上连杆304的中上部通过铰接的方式连接有下连杆306 ;所述下连杆306的下端均通 过铰接的方式连接在侧板307下部,下连杆306、上连杆304和侧板307组成的三角形稳定 结构对侧板307起到固定支撑作用;所述上连杆304的中下部通过铰接的方式连接有摇杆 305 ;所述摇杆305的下端均通过铰接的方式链接有滑块302 ;所述上连杆304的下端通过 铰接的方式固定;所述滑块302外围设有滑道311,滑块302的一端连接有气缸310 ;所述气 缸310推动滑块302在滑道311上移动,滑块302通过摇杆305推动上连杆304转动,从而 使弧面板前移或后退,调整弧面板与钢件之间的距离,从而调整淬火效果。
[0024] 所述侧板307为弧面板,弧面板对钢件包裹性强,更容易保证弧面上的各部分与 钢件距离相同,以保证对钢件各部分均匀淬火。
[0025] 所述水管303为高压水管303,以保证水管303能承受为提高喷雾速率或风冷速率 而增加的水管303压力。
[0026] 所述喷头308位于风扇309的扇叶的内侧,以免扇叶遮挡喷头308,影响喷头308 的喷水效果,并避免喷头308把风扇309喷湿。
[0027] 所述滑块302下端设有滑足313,且滑足313呈倒T型;所述滑道311上端设有滑 槽312,滑槽312也为倒T型,倒T型滑足313的下端面面积较大,便于滑足313与倒T型的 滑槽312紧密结合,并防止滑块302左右倾斜。
[0028] 在使用时,当需要增大喷雾量,可通过控制气缸310的伸缩,带动摇杆305将弧面 板向钢件靠近,同时可提高水管303的压力,增大水的流速。
[0029] 当需要提高喷雾的分散程度时,可通过调整气缸310,增大弧面板之间的距离,同 时提高风扇309的转速。
[0030] 当需要风冷时,只需使用风扇309进行工作即可。
[0031]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 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 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 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 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权利要求】
1. 一种喷雾、风冷两用淬火装置,包括左喷雾装置和右喷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左 喷雾装置与右喷雾装置左右对称,左喷雾装置包括侧板;所述侧板上均布有圆孔;所述圆 孔内设有喷头和风扇;所述侧板的外侧面上布有水管;所述水管与各个喷头均连通;所述 侧板的外侧面前、后两端的上部均通过铰接的方式连接有上连杆;所述上连杆的中上部通 过铰接的方式连接有下连杆;所述下连杆的下端均通过铰接的方式连接在侧板下部;所述 上连杆的中下部通过铰接的方式连接有摇杆;所述摇杆的下端均通过铰接的方式链接有滑 块;所述上连杆的下端通过铰接的方式固定;所述滑块外围设有滑道,滑块的一端连接有 气缸。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喷雾、风冷两用淬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侧板为弧面 板。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喷雾、风冷两用淬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水管为高压 水管。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喷雾、风冷两用淬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喷头位于风 扇的扇叶的内侧。
5.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喷雾、风冷两用淬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块下端设 有滑足,且滑足呈倒T型;所述滑道上端设有滑槽,滑槽也为倒T型。
【文档编号】C21D1/767GK203866362SQ201420229820
【公开日】2014年10月8日 申请日期:2014年5月6日 优先权日:2014年5月6日
【发明者】周玉豹 申请人:安徽旭鸿热处理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