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离心铸造机的缸套抓取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35180阅读:315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离心铸造机的缸套抓取机构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一种用于离心铸造机的缸套抓取机构,包括前端设有开口的空腔壳体、设于该空腔壳体内可前后移动的抓取杆和可从所述开口伸出的抓取爪,所述抓取杆包括空腔的外杆以及活动套设于外杆中的内杆,所述外杆的一端通过第一活动机构与所述抓取爪相连,所述内杆的一端通过第二活动机构控制抓取爪的开合,所述内杆的另一端连接有第一动力装置,所述外杆连接有第二动力装置。本实用新型具有自动化操作,快速方便,抓取平稳,抓取率高的特点。
【专利说明】—种用于离心铸造机的缸套抓取机构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缸套抓取机构,具体的说是一种用于离心铸造机的缸套抓取机构。

【背景技术】
[0002]缸套又称气缸套,是一个圆筒形零件,使用于汽车发动机上。随着汽车行业的迅猛发展和进步,市场在对缸套品质要求越来越高的同时,要求缸套的成本进一步降低。这在原材料和劳动力成本都在上涨的环境下,传统的生产方式不可能满足市场的要求。因此,先进的自动化缸套生产设备是缸套生产发展的必备装备。离心铸造将液态金属浇入旋转的铸型里,在离心力作用下充型并凝固成铸件的铸造方法。具有高效率、高度自动化、生产工艺稳定的特点,成为现代化缸套生产的一种重要方式。
[0003]运用离心铸造成型后的缸套需要夹具或抓取机构与离心铸造机配合使用,将缸套取出。用手工夹具夹取缸套效率低,耗费大量的劳动力,不符合现代工业发展的要求。现有的抓取机构一般从外侧夹取,但由于成型后的缸套镶嵌于离心铸造机的模具中,且外表面喷有涂料,从外侧夹取缸套会受到阻碍并磨损涂料,且从外侧夹取的方式不利于将缸套卸下抓取机构,易导致缸套的破损,同时,由于缸套为圆筒形,抓取爪为平面爪,易造成夹取不稳,无法拔出模具或导致缸套滑落破损。
实用新型内容
[0004]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离心铸造机的缸套抓取机构,其主要目的在于解决离心铸造过程中缸套不易夹取,夹取不稳等问题。
[0005]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6]—种用于离心铸造机的缸套抓取机构,包括前端设有开口的空腔壳体、设于该空腔壳体内可前后移动的抓取杆和可从所述开口伸出的抓取爪,所述抓取杆包括空腔的外杆以及活动套设于外杆中的内杆,所述外杆的一端通过第一活动机构与所述抓取爪相连,所述内杆的一端通过第二活动机构控制抓取爪的开合,所述内杆的另一端连接有第一动力装置,所述外杆连接有第二动力装置。
[0007]进一步的,所述抓取爪包括上部和下部,该上部的上表面和下部的下表面各设有一排螺钉。
[0008]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活动机构包括设于外杆侧面分别与所述上部和下部为可转动连接的条形活动块。
[0009]进一步的,所述第二活动机构为对称地设于内杆两侧并沿其长度方向布置的若干个活动块组件,每个活动块组件包括两个条形活动块,所述两个条形活动块的一端重叠并与所述内杆为可转动的连接,所述两个条形活动块的另一端分别与所述上部和下部可转动相连。
[0010]进一步的,所述空腔壳体内设有用于限定抓取杆上下左右相对位置的转动件,该转动件为水平放置且中间开设有环形槽的圆柱,所述外杆的外表面与该环形槽相接触。
[0011]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动力装置为液压缸。
[0012]进一步的,所述第二动力装置包括空腔壳体上设有的主动轮、从动轮以及连接二者的传动链,该传动链与所述外杆通过连接件固定连接。
[0013]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通过外杆带动抓取杆整体伸入缸套模具内,再由内杆带动抓取爪开合从缸套内侧抓取缸套,并可将缸套放置于台面上再缩回抓取杆,解决了缸套不易从外侧夹取或卸下的问题;在抓取爪上下设有一排螺钉,用螺钉代替抓取爪平面与缸套的圆面接触,减小接触面积,增大压强,通过抓取爪的张力使螺钉紧压缸套上下内壁,使缸套不易滑动,抓取更平稳,使缸套更容易取出,且不容易掉落;通过液压缸自动控制缸套的抓取,大大减少的劳动力的耗费,提高了工作效率,减少了缸套在抓取过程的破损率。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4]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示意图。
[0015]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所述抓取爪伸出并张开时的示意图。
[0016]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所述转动件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7]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如下:
[0018]参照图1,一种用于离心铸造机的缸套抓取机构,包括前端设有开口 11的空腔壳体1、设于该空腔壳体1内可前后移动的抓取杆和可从所述开口 11伸出的抓取爪3,所述抓取爪3包括上部31和下部32,该上部31的上表面和下部32的下表面各设有一排螺钉33,用螺钉33代替抓取爪3平面与缸套的圆面接触,减小接触面积,增大压强,通过抓取爪3的张力使螺钉33紧压缸套上下内壁,使缸套不易滑动,抓取更平稳,使缸套更容易取出,且不容易掉落。
[0019]参照图1和图2,所述抓取杆包括空腔的外杆21以及活动套设于外杆21中的内杆22,所述外杆21的一端通过第一活动机构与所述抓取爪3相连。所述第一活动机构包括设于外杆21侧面分别与所述上部31和下部32为可转动连接的条形活动块。所述第二活动机构为对称地设于内杆22两侧并沿其长度方向布置的若干个活动块组件,每个活动块组件包括两个条形活动块,所述两个条形活动块的一端重叠并与所述内杆22为可转动的连接,所述两个条形活动块的另一端分别与所述上部31和下部32可转动相连。
[0020]参照图1和图2,所述内杆22的一端通过第二活动机构控制抓取爪3的开合,所述内杆22的另一端连接有第一动力装置,所述外杆21连接有第二动力装置。所述第一动力装置为液压缸5。所述第二动力装置包括空腔壳体1上设有的主动轮61、从动轮62以及连接二者的传动链63,该传动链63与所述外杆21通过连接件71、72固定连接。
[0021]参照图1和图3,所述空腔壳体1内设有用于限定抓取杆3上下左右相对位置的转动件4,该转动件4为水平放置且中间开设有环形槽40的圆柱,所述外杆21的外表面与该环形槽40相接触。
[0022]参照图1和图2,具体操作时,所述主动轮61转动带动传动链63和从动轮62转动,通过连接件与外杆21连接,带动所述抓取杆2向前移动,从所述空腔壳体1的开口 11伸出,再伸入缸套内,然后通过液压缸5控制内杆22向前运动,以带动第二活动机构24,使受力方向改变,使抓取爪3张开以作用与缸套上下内壁,抓取缸套。所述主动轮61反向转动,带动传动链63和从动轮62转动,通过连接件与外杆21连接,带动所述抓取杆2向后移动取出缸套,再通过液压缸5控制内杆22向后运动,以带动第二活动机构24,使受力方向改变,使抓取爪3闭合与缸套上下内壁分离,使缸套脱离该抓取爪3,最后再通过所述主动轮61带动,使抓取杆2缩回所述空腔壳体1内。
[0023]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设计构思并不局限于此,凡利用此构思对本实用新型进行非实质性的改动,均应属于侵犯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行为。
【权利要求】
1.一种用于离心铸造机的缸套抓取机构,包括前端设有开口的空腔壳体、设于该空腔壳体内可前后移动的抓取杆和可从所述开口伸出的抓取爪,其特征在于:所述抓取杆包括空腔的外杆以及活动套设于外杆中的内杆,所述外杆的一端通过第一活动机构与所述抓取爪相连,所述内杆的一端通过第二活动机构控制抓取爪的开合,所述内杆的另一端连接有第一动力装置,所述外杆连接有第二动力装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离心铸造机的缸套抓取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抓取爪包括上部和下部,该上部的上表面和下部的下表面各设有一排螺钉。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离心铸造机的缸套抓取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活动机构包括设于外杆侧面分别与所述上部和下部为可转动连接的条形活动块。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离心铸造机的缸套抓取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活动机构为对称地设于内杆两侧并沿其长度方向布置的若干个活动块组件,每个活动块组件包括两个条形活动块,所述两个条形活动块的一端重叠并与所述内杆为可转动的连接,所述两个条形活动块的另一端分别与所述上部和下部可转动相连。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离心铸造机的缸套抓取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腔壳体内设有用于限定抓取杆上下左右相对位置的转动件,该转动件为水平放置且中间开设有环形槽的圆柱,所述外杆的外表面与该环形槽相接触。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离心铸造机的缸套抓取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动力装置为液压缸。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离心铸造机的缸套抓取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动力装置包括空腔壳体上设有的主动轮、从动轮以及连接二者的传动链,该传动链与所述外杆通过连接件固定连接。
【文档编号】B22D13/10GK204052837SQ201420494088
【公开日】2014年12月31日 申请日期:2014年8月29日 优先权日:2014年8月29日
【发明者】高 浩, 张清伟, 纪贤灿 申请人:福建汇华集团东南汽车缸套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