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抗疲劳低碳高铬钢球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613569阅读:358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钢球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抗疲劳低碳高铬钢球。



背景技术:

高铬钢球具有较高的硬度和耐磨性能,但是其韧性较低,抗裂、抗脱落、抗疲劳性能不佳,可以通过减低碳含量来增加钢球的韧性,但是其抗疲劳性能仍然较低,因此,需要提供一种新的低碳高铬钢球,来增加其抗疲劳性能,增加其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要素:

基于背景技术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出了一种抗疲劳低碳高铬钢球,本发明抗疲劳性能好,韧性好,强度高。

本发明提出的一种抗疲劳低碳高铬钢球,其各组分的重量百分比如下:c:0.15-0.2%,cr:13-15%,v:0.3-0.4%,co:0.5-0.6%,w:0.05-0.15%,si:0.2-0.3%,mn:0.2-0.4%,mo:1-1.2%,s≤0.015%,p≤0.015%和ni,余料为fe;

其中,满足“0.4%<ni<mo-v”的表达式。

优选地,在抗疲劳低碳高铬钢球的制备过程中,需进行渗氮处理,其中,渗氮温度为560-580℃,渗氮处理的气氛为氨气,渗氮时间为28-32h。

优选地,渗氮处理后随炉冷却至室温。

优选地,渗层厚度为0.25-0.3mm。

优选地,在抗疲劳低碳高铬钢球的制备过程中,取废钢熔炼,加入碳、铬、钒、钴、镍、钨、硅、锰、钼,粗炼,精炼,出炉浇铸得到满足上述成分的球形铸锭;取球形铸锭,进行淬火,回火,打磨清洗处理得到中间铸锭;取中间铸锭进行渗氮处理得到抗疲劳低碳高铬钢球。

优选地,出炉浇铸的温度为1400-1440℃。

优选地,淬火的具体步骤为:升温至900-950℃,保温50-70min,以2.5-3.5℃/s的速度降温至室温。

优选地,回火的具体步骤为:升温至520-540℃,保温回火4-6h。

优选地,其各组分的重量百分比如下:c:0.16-0.18%,cr:13.5-14.5%,v:0.32-0.38%,co:0.53-0.57%,w:0.08-0.12%,si:0.22-0.28%,mn:0.25-0.35%,mo:1.05-1.15%,s≤0.015%,p≤0.015%和ni,余料为fe。

上述渗氮处理在渗氮炉中进行。

本发明通过高铬含量,来增加钢球的硬度和耐磨性,并降低碳含量,来缓和高铬导致的钢球韧性低的问题;并通过限定0.4%<ni<mo-v的关系式,ni、mo、v以合适含量相互配合,能细化晶粒,使得钢球内部组织致密,并能在淬火时固溶强化、细晶强化,从而大大提高钢球的强度,并且能在回火时形成细小碳化物弥散在回火索氏体的铁素体中,从而增加钢球的韧性,并与其他元素相互配合,协调本发明的韧性和硬度;通过合适的元素和配比,结合合适的淬火、回火、渗氮处理,使得本发明在淬火时以合适的速度冷却,使得钢球内部形成板条状马氏体,接着回火使得钢球内部形成回火索氏体与板条状马氏体并存的组织,协调钢球的强度和韧性,再进行渗氮处理,继续保持回火索氏体和板条状马氏体的同时,生成新的细小弥散的第二相,并配合少量的残余奥氏体,从而使得本发明具有良好的韧性和硬度,并能限制裂纹的产生,从而大大增加本发明的抗疲劳性能;并且渗氮后氮元素可以与铁形成不同含氮量的氮化铁,还可以与钢中的合金元素形成各种氮化物,大大增加本发明的硬度、表面应压力和疲劳强度,并通过合适的渗氮工艺,得到合适厚度的渗层,增加疲劳强度,降低缺口敏感性,从而使得本发明具有良好的抗疲劳性能、强度和韧性。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说明。

实施例1

一种抗疲劳低碳高铬钢球,其各组分的重量百分比如下:c:0.17%,cr:14%,v:0.35%,co:0.55%,w:0.1%,si:0.25%,mn:0.3%,mo:1.1%,s≤0.015%,p≤0.015%,ni:0.6%,余料为fe。

实施例2

一种抗疲劳低碳高铬钢球,其各组分的重量百分比如下:c:0.15%,cr:15%,v:0.3%,co:0.6%,w:0.05%,si:0.3%,mn:0.2%,mo:1.2%,s≤0.015%,p≤0.015%,ni:0.8%,余料为fe;

在抗疲劳低碳高铬钢球的制备过程中,取废钢熔炼,加入碳、铬、钒、钴、镍、钨、硅、锰、钼,粗炼,精炼,出炉浇铸得到满足上述成分的球形铸锭,其中,出炉浇铸的温度为1400℃;取球形铸锭,升温至950℃,保温50min,以3.5℃/s的速度降温至室温,在升温至520℃,保温回火6h,打磨清洗处理得到中间铸锭;取中间铸锭再氨气气氛中,升温至560℃,保温渗氮32h后随炉冷却至室温得到抗疲劳低碳高铬钢球,其中,渗层厚度为0.25mm。

实施例3

一种抗疲劳低碳高铬钢球,其各组分的重量百分比如下:c:0.2%,cr:13%,v:0.4%,co:0.5%,w:0.15%,si:0.2%,mn:0.4%,mo:1%,s≤0.015%,p≤0.015%,ni:0.55%,余料为fe;

在抗疲劳低碳高铬钢球的制备过程中,取废钢熔炼,加入碳、铬、钒、钴、镍、钨、硅、锰、钼,粗炼,精炼,出炉浇铸得到满足上述成分的球形铸锭,其中,出炉浇铸的温度为1440℃;取球形铸锭,升温至900℃,保温70min,以2.5℃/s的速度降温至室温,在升温至540℃,保温回火4h,打磨清洗处理得到中间铸锭;取中间铸锭再氨气气氛中,升温至580℃,保温渗氮28h后随炉冷却至室温得到抗疲劳低碳高铬钢球,其中,渗层厚度为0.3mm。

实施例4

一种抗疲劳低碳高铬钢球,其各组分的重量百分比如下:c:0.16%,cr:14.5%,v:0.32%,co:0.57%,w:0.08%,si:0.28%,mn:0.25%,mo:1.15%,s≤0.015%,p≤0.015%,ni:0.75%,余料为fe;

在抗疲劳低碳高铬钢球的制备过程中,取废钢熔炼,加入碳、铬、钒、钴、镍、钨、硅、锰、钼,粗炼,精炼,出炉浇铸得到满足上述成分的球形铸锭,其中,出炉浇铸的温度为1410℃;取球形铸锭,升温至930℃,保温55min,以3.2℃/s的速度降温至室温,在升温至525℃,保温回火5.5h,打磨清洗处理得到中间铸锭;取中间铸锭再氨气气氛中,升温至565℃,保温渗氮31h后随炉冷却至室温得到抗疲劳低碳高铬钢球,其中,渗层厚度为0.26mm。

实施例5

一种抗疲劳低碳高铬钢球,其各组分的重量百分比如下:c:0.18%,cr:13.5%,v:0.38%,co:0.53%,w:0.12%,si:0.22%,mn:0.35%,mo:1.05%,s≤0.015%,p≤0.015%,ni:0.5%,余料为fe;

在抗疲劳低碳高铬钢球的制备过程中,取废钢熔炼,加入碳、铬、钒、钴、镍、钨、硅、锰、钼,粗炼,精炼,出炉浇铸得到满足上述成分的球形铸锭,其中,出炉浇铸的温度为1430℃;取球形铸锭,升温至920℃,保温65min,以2.8℃/s的速度降温至室温,在升温至535℃,保温回火4.5h,打磨清洗处理得到中间铸锭;取中间铸锭再氨气气氛中,升温至575℃,保温渗氮29h后随炉冷却至室温得到抗疲劳低碳高铬钢球,其中,渗层厚度为0.28mm。

对实施例1-5进行性能测试,结果如下:

由上表可以看出本发明抗疲劳性能好,韧性好,强度高。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及其发明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