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模芯用含V塑料模具钢ZW616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3706591阅读:278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钢合金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模芯用塑料模具钢zw616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塑料模具钢产品以其使用范围广泛且用量大,在模具钢产业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1.2311(德国葛利兹钢种)其主要应用在家电及其他生活用品上,随着塑料制品需求的提升,塑料模具钢产品质量也需相应换代,需要一种同比而言加工性能较好、硬度均匀性较高,晶粒度更加细化且成本控制相对较经济的塑料模具钢产品。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通过提出一种塑料模具钢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钢为适应市场需求,解决上述目前存在的现状问题而设计的,成分配比上提升mo含量,添加v元素,添加ni元素,优化生产工艺,实现产品规格拓宽,晶粒细化可达7~9级,硬度均匀性提升,使用性能优化,在提升产品使用性能的前提下,实现了成本的降低。

具体通过如下技术手段实现:

一种模芯用含v塑料模具钢,所述塑料模具钢按质量百分比含量计为:c:0.2~0.40%,si:0.2~0.8%,mn:1.0~1.6%,cr:1.4~2.1%,mo:0.2~0.5%,v:0.05~0.12%,p≤0.010%,s≤0.010%,ni:0.2~0.4%,cu≤0.25%,o≤20ppm,n:60~100ppm,h≤1.5ppm,余量为fe和不可避免的杂质;

所述模芯用含v塑料模具钢的微观结构中,淬火组织表层50~70mm为马氏体组织,厚度1/4处和芯部为贝氏体组织,经高温回火后为回火索氏体组织,晶粒度达7~9级。

上述模芯用含v塑料模具钢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锻造前准备:按前述塑料模具钢组分含量通过高炉~转炉~lf炉~vd炉流程冶炼后模铸成钢锭,并将其中杂质含量按:pb≤0.010%,sn≤0.010%,as≤0.010%,sb≤0.010%,bi≤0.010%,cu≤0.25%的要求进行控制;锻造前将钢锭以80-100℃/h速率升温至300-600℃进行保温,保温时间按0.1~0.3min/mm计算、然后以69~90℃/h速率升温至700-900℃进行保温,保温时间按0.3~0.5min/mm计算、然后以90~110℃/h速率升温至1200-1250℃进行保温,保温时间按0.7~0.9min/mm计算;保温结束后出炉压钳把,并一鐓一拔制成中间坯,中间坯入炉进行高温扩散均质化,保温温度为1250±5℃,保温时间按2-4min/mm计算;

(2)锻造:步骤(1)得到的中间坯保温结束后出炉进行鐓拔工艺,总锻造比≥6,拔长过程中采用道次重压工艺:即每道次压下量20~30%,锻造过程中开锻温度≥1100℃,终锻温度≥850℃;

(3)锻后空冷:将步骤(2)锻造所得的钢模块放置于空冷区,空冷至400~600℃,空冷过程中保持每个钢模块之间摆放间距>1.5m;

(4)晶粒细化处理:将步骤(3)中空冷完毕的钢模块装入400~550℃的热处理炉中,保温3~6h,然后以58~62℃/h速率升温至650±5℃,保温时间按0.38~0.42/mm计算,然后以78~82℃/h的速率升温至890-900℃,保温时间为1.3~1.6min/mm,保温结束后出炉风冷至350~400℃,将模块装入400~550℃待料炉中,保温3~6h,以58~62℃/h速率升温至730~750℃,保温2.8~3.3min/mm,将模块出炉空冷至350~400℃;

(5)扩氢:将步骤(4)得到的钢模块转入350±2℃的热处理炉,以58~62℃/h的速率升温至620~660℃,保温为7~9min/mm;

(6)调质:调质加热:将步骤(5)中模块以50~60℃/h的升温速率升温至870~910℃进行保温,保温时间为1.3~1.6min/mm,保温结束后出炉采用水空交替方式进行冷却,具体为:空冷至700~760℃后入水,冷却至芯部648~652℃后出水,空冷118~122s后入水,冷至芯部448~452℃出水,空冷118~122s后入水,水冷至芯部348~352℃出水,空冷88~92s后入水,水冷至芯部198~202℃出水,出水后立即装炉进行一次回火;

(7)一次回火:步骤(6)得到钢模块装入回火炉,在200~300℃的温度下保温15~20h,然后以40℃/h的速率升温至550~600℃后进行保温,保温时间为2.8~3.2min/mm,保温结束后出炉空冷至室温;

(8)二次回火:步骤(7)得到的钢模块在室温的条件下入炉,然后以38~42℃/h的速率升温至540~590℃后进行保温,保温时间为2.8~3.2min/mm,保温结束后出炉空冷至室温,得到模芯用含v塑料模具钢。

其中步骤(1)的优选方式为:

(1)锻造前准备:按前述塑料模具钢组分含量通过高炉~转炉~lf炉~vd炉流程冶炼后模铸成钢锭,并将其中杂质含量按:pb≤0.010%,sn≤0.010%,as≤0.010%,sb≤0.010%,bi≤0.010%,cu≤0.25%的要求进行控制;锻造前将钢锭以80~100℃/h速率升温至300~600℃进行保温,保温时间按0.2min/mm计算、然后以80℃/h速率升温至700~900℃进行保温,保温时间按0.4min/mm计算、然后以100℃/h速率升温至1200~1250℃进行保温,保温时间按0.8min/mm计算;保温结束后出炉压钳把,并一鐓一拔制成中间坯,中间坯入炉进行高温扩散均质化,保温温度为1250±5℃,保温时间按2~4min/mm计算。

步骤(4)的优选方式为:

(4)晶粒细化处理:将步骤(3)中空冷完毕的钢模块装入400~550℃的热处理炉中,保温3~6h,然后以60℃/h速率升温至650℃,保温时间按0.4/mm计算,然后以80℃/h的速率升温至890~900℃,保温时间为1.5min/mm,保温结束后出炉风冷至350~400℃,将模块装入400~550℃待料炉中,保温3~6h,以60℃/h速率升温至730~750℃,保温3min/mm,将模块出炉空冷至350~400℃。

步骤(6)~(8)的优选方式为:

(6)调质:调质加热:将步骤(5)中模块以50~60℃/h的升温速率升温至870~910℃进行保温,保温时间为1.5min/mm,保温结束后出炉采用水空交替方式进行冷却,具体为:空冷至700~760℃后入水,冷却至芯部650℃后出水,空冷120s后入水,冷至芯部450℃出水,空冷120s后入水,水冷至芯部350℃出水,空冷90s后入水,水冷至芯部200℃出水,出水后立即装炉进行一次回火。

(7)一次回火:步骤(6)得到钢模块装入回火炉,在200~300℃的温度下保温15~20h,然后以40℃/h的速率升温至550~600℃后进行保温,保温时间为3min/mm,保温结束后出炉空冷至室温。

(8)二次回火:步骤(7)得到的钢模块在室温的条件下入炉,然后以40℃/h的速率升温至540~590℃后进行保温,保温时间为3min/mm,保温结束后出炉空冷至室温,得到模芯用含v塑料模具钢。

一种模芯用含v塑料模具钢的用途,所述模芯用含v塑料模具钢用于大型塑料模具的模芯用钢,且该模芯用钢采用所述的模芯用含v塑料模具钢和/或其制备方法制备得到。

本发明中的“表层处”为钢模块表层至表层以下1mm处,“厚度1/4处”为表层至芯部之间距离的中点处的上下各0.5mm处,“芯部”为钢模块中心部位最中点处的上下各0.5mm处。

本发明的zw616为本发明钢的牌号名称。

本发明的min/mm所代表的含义为每毫米厚度需要保温的分钟数,即根据厚度不同,保温时间的也不同,厚度的单位为毫米。

本发明的效果在于:

1,在制备工艺方面:锻造加热、晶粒细化处理及调质等过程均采用deform进行模拟热处理,同时现场生产时附偶,实现对热处理过程温度的精准控制,进而保证产品质量。锻造高温扩散均质化,均匀成分充分改善钢锭内部偏析。锻造拔长,特别是最后一火拔长采用道次重压工艺,充分破碎内部组织及焊合冶炼缺陷的同时细化晶粒。独特的调质水空交替的冷却工艺,根据过冷奥氏体的冷却曲线充分规避开裂风险的同时,实现更快的冷却速率,进而实现模块尽可能厚的淬硬深度。在回火工艺中,结合回火过程中马氏体和贝氏体的分解原理,设计其足够的回火时间,同时为确保产品回火充分组织更加均匀加工性能更好,采用两次回火工艺进行生产。

2,在合金组成和微观结构方面:细化晶粒方面,通过添加适量的v元素,结合晶粒细化工艺,晶粒度细化至7~9级。均匀度方面:成分均匀,组织均匀,组织类型好(回火温度偏高,获得较好的回火索氏体组织)且回火充分,硬度均匀,获得良好的加工性能。获得一定硬度,本发明钢的回火温度较传统1.2311提高40~60℃,这使得材料在后续模具加工处理上更加安全。本发明钢规格最厚至800mm(业内一般最大厚度为400~500mm),芯部硬度≥30hrc。性价比高,本发明钢较传统1.2311而言,其成本会稍有偏高,但是质量的提升会增加产品寿命,提升后续塑料制品的质量。成本:相比1.2311高一档次的1.2738而言,本发明钢完全可以替代部分小规格1.2738,大大降低成本。

3,提升mo含量,添加v元素,添加ni元素。钒和碳、氮有极强的亲和力,与之形成相应的稳定化合物,弥散分布,降低钢的过热敏感性,细化晶粒均匀组织,此外还可提高钢的强度和屈服比,同时还可显著提升材料的抗回火性,使零件可以在较高温度下回火,从而更有效地消除(或降低)残余应力。mo元素能使较大断面的零件淬深、淬透,也可提高钢的抗回火性或回火稳定性,有效提高材料的韧性。ni元素提升淬透性,提升钢的强度,同时对韧性、塑性其他性能的损害较其他合金元素的影响小。上述几种元素的协同作用,提升淬透性,提升抗回火稳定性,细化晶粒均匀组织,获得规格较大且品质较好、同时原料成本控制在较低水平的本发明塑料模具钢制品。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成品钢表层处500倍金相组织照片。

图2为本发明成品钢厚度1/4处500倍金相组织照片。

图3为本发明成品钢芯部500倍金相组织照片。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一种模芯用含v塑料模具钢,其特征在于,所述塑料模具钢按质量百分比含量计为:c:0.25%,si:0.3%,mn:1.2%,cr:1.6%,mo:0.28%,v:0.05%,p≤0.010%,s≤0.010%,ni:0.2%,cu≤0.25%,o≤20ppm,n:60~100ppm,h≤1.5ppm,余量为fe和不可避免的杂质;本实施例生产模块2支,规格分别为:厚度700mm*宽度1240mm,厚度600mm*宽度1500mm,其制备工艺包含如下步骤:

(1)锻造前准备:按上述塑料模具钢组分含量通过高炉~转炉~lf炉~vd炉流程冶炼后模铸成钢锭。所用钢锭重28t,平均直径为1350mm,锻造前将钢锭以100℃/h速率升温至600℃保温4.5h、以80℃/h速率升温至900℃保温时间按9h、以100℃/h速率升温至1220℃保温18h。保温结束后出炉压钳把,并一鐓一拔成中间坯,规格为900*1400mm,中间坯入炉进行高温扩散均质化,温度为1250℃保温45h。

(2)锻造:中间坯高温扩散均质化保温结束后出炉进行两鐓两拔或是三鐓三拔,总锻造比≥6,拔长过程中采用道次重压工艺:每道次压下量20~30%,锻造过程中开锻温度≥1100℃,终锻温度≥850℃。

(3)锻后空冷:将步骤(2)中锻造所得的模块放置空冷区空冷至600℃,空冷过程中模块摆放间距>1.5m。

(4)晶粒细化处理:将步骤(3)中空冷完毕的钢模块装入400~550℃的热处理炉中,保温3~6h,然后以60℃/h速率升温至650℃,保温4.7h,然后以80℃/h的速率升温至890~900℃,保温时间为17.5h,保温结束后出炉风冷至350~400℃,将模块装入400~550℃待料炉中,保温3~6h,以60℃/h速率升温至730~750℃,保温35h,模块出炉空冷至350~400℃。

(5)扩氢:将步骤(4)得到的钢模块转入350℃的热处理炉,以60℃/h的速率升温至620~660℃,保温为94h。

(6)调质:调质加热:将步骤(5)中模块以50~60℃/h的升温速率升温至870~910℃进行保温,保温17.5h,保温结束后出炉采用水空交替方式进行冷却,具体为:空冷至700~760℃后入水,冷却至芯部650℃后出水,空冷120s后入水,冷至芯部450℃出水,空冷120s后入水,水冷至芯部350℃出水,空冷90s后入水,水冷至芯部200℃出水,出水后立即装炉进行一次回火。

(7)一次回火:步骤(6)得到钢模块装入回火炉,在200~300℃的温度下保温15~20h,然后以40℃/h的速率升温至590℃后进行保温,保温时间为35h,保温结束后出炉空冷至室温。

(8)二次回火:步骤(7)得到的钢模块在室温的条件下入炉,然后以40℃/h的速率升温至580℃后进行保温,保温时间为35h,保温结束后出炉空冷至室温,得到模芯用含v塑料模具钢。

检验:晶粒度9级,硬度均匀性±1.5hrc,芯部硬度≥30hrc。

实施例2

一种模芯用含v塑料模具钢,其特征在于,所述塑料模具钢按质量百分比含量计为:c:0.3%,si:0.4%,mn:1.3%,cr:1.8%,mo:0.35%,v:0.08%,p≤0.010%,s≤0.010%,ni:0.3%,cu≤0.25%,o≤20ppm,n:60~100ppm,h≤1.5ppm,余量为fe和不可避免的杂质;本实施例生产模块2支,规格分别为:厚度710mm*宽度1500mm,厚度720*宽度1500mm,其制备工艺包含如下步骤:

(1)锻造前准备:按上述塑料模具钢组分含量通过高炉~转炉~lf炉~vd炉流程冶炼后模铸成钢锭。钢锭锭重35t,平均直径为1400mm,锻造前将钢锭以80~100℃/h速率升温至500℃,保温4.5h,以80℃/h速率升温至800℃保温9.3h,以100℃/h速率升温至1235℃保温18.7h。保温结束后出炉压钳把,并一鐓一拔成中间坯,中间坯规格为1000*1400mm,中间坯入炉进行高温扩散均质化,温度为1250℃保温67h。

(2)锻造:中间坯高温扩散均质化保温结束后出炉进行两鐓两拔或是三鐓三拔,总锻造比≥6,拔长过程中采用道次重压工艺:每道次压下量25%,锻造过程中开锻温度≥1100℃,终锻温度≥850℃。

(3)锻后空冷:将步骤(2)中锻造所得的模块放置空冷区空冷至500℃,空冷过程中模块摆放间距>1.5m。

(4)晶粒细化处理:将步骤(3)中空冷完毕的钢模块装入400~550℃的热处理炉中,保温3~6h,然后以60℃/h速率升温至650℃,保温时间4.8h,然后以80℃/h的速率升温至890~900℃,保温时间为18h,保温结束后出炉风冷至350~400℃,将模块装入400~550℃待料炉中,保温3~6h,以60℃/h速率升温至730~750℃,保温36h,将模块出炉空冷至350~400℃。

(5)扩氢:将步骤(4)得到的钢模块转入350℃的热处理炉,以60℃/h的速率升温至620~660℃,保温96h。

(6)调质:调质加热:将步骤(5)中模块以50~60℃/h的升温速率升温至870~910℃进行保温,保温时间为18h,保温结束后出炉采用水空交替方式进行冷却,具体为:空冷至700~760℃后入水,冷却至芯部650℃后出水,空冷120s后入水,冷至芯部450℃出水,空冷120s后入水,水冷至芯部350℃出水,空冷90s后入水,水冷至芯部200℃出水,出水后立即装炉进行一次回火。

(7)一次回火:步骤(6)得到钢模块装入回火炉,在200~300℃的温度下保温15~20h,然后以40℃/h的速率升温至580℃后进行保温,保温时间为36h,保温结束后出炉空冷至室温。

(8)二次回火:步骤(7)得到的钢模块在室温的条件下入炉,然后以40℃/h的速率升温至570℃后进行保温,保温时间为36h,保温结束后出炉空冷至室温,得到模芯用含v塑料模具钢。

检验:晶粒度8级,硬度均匀性±1.5hrc,芯部硬度≥30hrc。

实施例3

一种模芯用含v塑料模具钢,其特征在于,所述塑料模具钢按质量百分比含量计为:c:0.35%,si:0.5%,mn:1.4%,cr:2.0%,mo:0.45%,v:0.10%,p≤0.010%,s≤0.010%,ni:0.35%,cu≤0.25%,o≤20ppm,n:60~100ppm,h≤1.5ppm,余量为fe和不可避免的杂质;本实施例生产模块2支规格,具体为:厚度730mm*1500mm和750*1500mm,其制备工艺包含如下步骤:

(1)锻造前准备:按上述塑料模具钢组分含量通过高炉~转炉~lf炉~vd炉流程冶炼后模铸成钢锭,并将其中杂质和气体含量按表1要求进行控制。钢锭锭重37t,平均直径为1400mm。锻造前将钢锭以80℃/h速率升温至500℃,保温时间按4.7h计算、以80℃/h速率升温至700℃保温9.3h、以100℃/h速率升温至1200~1250℃保温18.7h。保温结束后出炉压钳把,并一鐓一拔成中间坯,中间坯规格为1000*1400mm,中间坯入炉进行高温扩散均质化,温度为1250℃保温66.7h。

(2)锻造:中间坯高温扩散均质化保温结束后出炉进行两鐓两拔或是三鐓三拔,总锻造比≥6,拔长过程中采用道次重压工艺:每道次压下量28%,锻造过程中开锻温度≥1100℃,终锻温度≥850℃。

(3)锻后空冷:将步骤(2)中锻造所得的模块放置空冷区空冷至400℃,空冷过程中模块摆放间距>1.5m。

(4)晶粒细化处理:将步骤(3)中空冷完毕的钢模块装入400~550℃的热处理炉中,保温3~6h,然后以60℃/h速率升温至650℃,保温时间5h,然后以80℃/h的速率升温至890~900℃,保温时间为18.8h,保温结束后出炉风冷至350~400℃,将模块装入400~550℃待料炉中,保温3~6h,以60℃/h速率升温至730~750℃,保温37.5h,模块出炉空冷至350~400℃。

(5)扩氢:将步骤(4)得到的钢模块转入350℃的热处理炉,以60℃/h的速率升温至620~660℃,保温为100h。

(6)调质:调质加热:将步骤(5)中模块以50~60℃/h的升温速率升温至870~910℃进行保温,保温时间为18.8h,保温结束后出炉采用水空交替方式进行冷却,具体为:空冷至700~760℃后入水,冷却至芯部650℃后出水,空冷120s后入水,冷至芯部450℃出水,空冷120s后入水,水冷至芯部350℃出水,空冷90s后入水,水冷至芯部200℃出水,出水后立即装炉进行一次回火。

(7)一次回火:步骤(6)得到钢模块装入回火炉,在200~300℃的温度下保温15~20h,然后以40℃/h的速率升温至570℃后进行保温,保温时间为37.5h,保温结束后出炉空冷至室温。

(8)二次回火:步骤(7)得到的钢模块在室温的条件下入炉,然后以40℃/h的速率升温至560℃后进行保温,保温时间为37.5h,保温结束后出炉空冷至室温,得到模芯用含v塑料模具钢。

检验:晶粒度8级,硬度均匀性±1.5hrc,芯部硬度≥30hrc。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