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托生锈锈点的去除工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436265阅读:395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电子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卡托生锈锈点的去除工艺。



背景技术:

随着电子技术的发展,各种各样的手机、平板电脑、照相机等数码电子产品已经融入到人们的生活中,为我们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目前大部分外装式sim卡或者储存卡需要通过卡托来实现和连接器的连接,卡托在生产时,有硬度要求,因此生产材料中需要含铁,容易导致成型的毛坯部分出现黄色的生锈锈点,形成不良品,造成成本的浪费,有待进一步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一种可去除卡托生锈锈点的去除工艺。

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卡托生锈锈点的去除工艺,工艺步骤包括:研磨→除蜡→一次水洗→盐酸溶液活化→清洗剂清洗→二次水洗→浸泡封闭剂→三次水洗→烘干→检验,所述封闭剂为水溶性封闭剂,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水性丙烯酸树脂55-65份、水性聚氨酯20-30份、蜡粉1-3份、成膜助剂5-15份、消泡剂1-3份。

进一步的,所述清洗剂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硅酸钠15-25份、十二烷基苯磺酸钠20-28份、表面活性剂22-30份、水18-25份。

进一步的,所述表面活性剂为十二烷基硫酸钠。

进一步的,所述成膜助剂为乙酸乙烯酯、丙烯酸酯、苯乙烯-丙烯酸酯聚合物中的一种或多种。

进一步的,所述消泡剂为聚二甲硅氧烷、二氧化硅中的一种或多种。

进一步的,所述盐酸溶液的质量溶度为8-10%。

进一步的,所述烘干包括:将三次水洗后的卡托在80-120℃下,烘干5-20min。

由上述对本发明的描述可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的工艺流程中,采用盐酸溶液活化卡托的表面,再利用清洗剂去除卡托表面的生锈锈点,最后将卡托浸泡在封闭剂中,使其表面形成一层隔离层,防止其表面再次产生锈点,整体工艺过程简单,能解决卡托表面产生的锈点并能防止其再次生锈,减少不良品的产生,减少生产成本的浪费。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对发明作进一步的描述。

卡托生锈锈点的去除工艺,工艺步骤包括:研磨→除蜡→一次水洗→盐酸溶液活化→清洗剂清洗→二次水洗→浸泡封闭剂→三次水洗→烘干→检验;

其中,盐酸溶液的质量溶度为8-10%;

烘干包括:将三次水洗后的卡托在80-120℃下,烘干5-20min;

进一步的,封闭剂为水溶性封闭剂,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水性丙烯酸树脂55-65份、水性聚氨酯20-30份、蜡粉1-3份、成膜助剂5-15份、消泡剂1-3份,具体的,成膜助剂为乙酸乙烯酯、丙烯酸酯、苯乙烯-丙烯酸酯聚合物中的一种或多种;消泡剂为聚二甲硅氧烷、二氧化硅中的一种或多种;

清洗剂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硅酸钠15-25份、十二烷基苯磺酸钠20-28份、表面活性剂22-30份、水18-25份,具体的,表面活性剂为十二烷基硫酸钠;

实施例1

卡托生锈锈点的去除工艺,工艺步骤包括:研磨→除蜡→一次水洗→盐酸溶液活化→清洗剂清洗→二次水洗→浸泡封闭剂→三次水洗→烘干→检验;

其中,盐酸溶液的质量溶度为10%;

烘干包括:将三次水洗后的卡托在80℃下,烘干20min;

进一步的,封闭剂为水溶性封闭剂,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水性丙烯酸树脂65份、水性聚氨酯20份、蜡粉3份、成膜助剂15份、消泡剂1份,具体的,成膜助剂为5重量份的乙酸乙烯酯、7重量份丙烯酸酯、3重量份的苯乙烯-丙烯酸酯聚合物;消泡剂为0.7重量份的聚二甲硅氧烷、0.3重量份的二氧化硅;

清洗剂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硅酸钠15份、十二烷基苯磺酸钠28份、表面活性剂22份、水25份,具体的,表面活性剂为十二烷基硫酸钠;

实施例2

卡托生锈锈点的去除工艺,工艺步骤包括:研磨→除蜡→一次水洗→盐酸溶液活化→清洗剂清洗→二次水洗→浸泡封闭剂→三次水洗→烘干→检验;

其中,盐酸溶液的质量溶度为8%;

烘干包括:将三次水洗后的卡托在120℃下,烘干5min;

进一步的,封闭剂为水溶性封闭剂,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水性丙烯酸树脂55份、水性聚氨酯30份、蜡粉1份、成膜助剂5份、消泡剂3份,具体的,成膜助剂为2.5重量份的乙酸乙烯酯、1.5重量份丙烯酸酯、1重量份的苯乙烯-丙烯酸酯聚合物;消泡剂为2重量份的聚二甲硅氧烷、1重量份的二氧化硅;

清洗剂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硅酸钠25份、十二烷基苯磺酸钠20份、表面活性剂30份、水18份,具体的,表面活性剂为十二烷基硫酸钠;

实施例3

卡托生锈锈点的去除工艺,工艺步骤包括:研磨→除蜡→一次水洗→盐酸溶液活化→清洗剂清洗→二次水洗→浸泡封闭剂→三次水洗→烘干→检验;

其中,盐酸溶液的质量溶度为9%;

烘干包括:将三次水洗后的卡托在100℃下,烘干12min;

进一步的,封闭剂为水溶性封闭剂,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水性丙烯酸树脂60份、水性聚氨酯25份、蜡粉2份、成膜助剂10份、消泡剂2份,具体的,成膜助剂为4.5重量份的乙酸乙烯酯、2.5重量份丙烯酸酯、3重量份的苯乙烯-丙烯酸酯聚合物;消泡剂为1重量份的聚二甲硅氧烷、1重量份的二氧化硅;

清洗剂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硅酸钠20份、十二烷基苯磺酸钠25份、表面活性剂25份、水22份,具体的,表面活性剂为十二烷基硫酸钠。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故不能以此限定本发明实施的范围,即依本发明申请专利范围及说明书内容所作的等效变化与修饰,皆应仍属本发明专利涵盖的范围内。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卡托生锈锈点的去除工艺,工艺步骤包括:研磨→除蜡→一次水洗→盐酸溶液活化→清洗剂清洗→二次水洗→浸泡封闭剂→三次水洗→烘干→检验,所述封闭剂为水溶性封闭剂,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水性丙烯酸树脂55‑65份、水性聚氨酯20‑30份、蜡粉1‑3份、成膜助剂5‑15份、消泡剂1‑3份,本发明的工艺流程中,采用盐酸溶液活化卡托的表面,再利用清洗剂去除卡托表面的生锈锈点,最后将卡托浸泡在封闭剂中,使其表面形成一层隔离层,防止其表面再次产生锈点,整体工艺过程简单,能解决卡托表面产生的锈点并能防止其再次生锈,减少不良品的产生,减少生产成本的浪费。

技术研发人员:蔡嘉慰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石狮市科达电器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7.11.21
技术公布日:2018.05.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