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一种加硼高碳、微合金化的高强度碳素纯净钢,其特征在于:按质量百分比,所述高强度碳素纯净钢由以下成分组成:C 0.67~0.75%,Si 0.15~0.37%,Mn 0.30~0.80%,P≤0.012%,S≤0.006%,Cr 0.20~0.50%,Mo≤0.30%,V≤0.30%,B 0.002~0.100%,余量为Fe和不可避免的杂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高强度碳素纯净钢,其特征在于:所述高强度碳素纯净钢中,
C 0.67~0.75%,Si 0.15~0.3%,Mn 0.3~0.6%,P≤0.012%,S≤0.006%,Cr 0.25~0.40%,Mo 0.010-0.025%,V 0.20-0.30%,B 0.002~0.01%。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高强度碳素纯净钢,其特征在于:所述高强度碳素纯净钢的抗拉强度Rm≥1450MPa,屈服强度R0.2≥1350MPa。
4.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高强度碳素纯净钢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铁水脱硫预处理步骤:对铁水进行脱硫处理,再进行扒渣处理,得到脱硫铁水;所述脱硫铁水中硫的质量百分比为小于等于0.0020%;
转炉冶炼步骤:将所述脱硫铁水和废钢加入转炉中进行脱磷-脱碳双联处理、出钢合金化并增碳处理,得到转炉出钢液;所述转炉出钢液的P的质量百分比为0.008%以下;
RH炉或VD炉脱气步骤:将所述转炉出钢液于RH炉或VD炉中进行真空脱气处理,得到脱气后的钢液;
LF炉精炼步骤:将所述脱气后的钢液进行精炼处理,并在所述精炼处理中进行合金化和钢成分的调整以使钢液中各成分的含量达到设计要求,出钢得到精炼钢液;
连铸步骤:对所述精炼钢液进行连续浇铸处理,得到高强度碳素纯净钢。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高强度碳素纯净钢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铁水脱硫预处理步骤中,
所述脱硫处理包括:将脱硫粉剂喷入所述铁水中;所述脱硫处理的温度为1350-1450℃。所述脱硫粉剂优选为石灰粉和金属镁粉的混合物,所述石灰粉和金属镁粉的质量比优选为(10-50):(1-5)。
6.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高强度碳素纯净钢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转炉冶炼步骤中,
所述脱磷-脱碳双联处理包括:将所述脱硫铁水、废钢、造渣剂均加入转炉进行吹炼处理,以使吹炼终点时钢液中的P含量为0.008wt%以内;
优选地,以使吹炼终点时钢液中的C含量为0.06-0.15wt%;更优选地,所述造渣剂的总质量与所述脱硫铁水和废钢的总质量之比为(60-80):1000;
优选地,所述吹炼处理优选依次包括脱磷为主的时期和脱碳为主的时期;所述脱磷为主的时期中,所述吹炼处理的温度为1530-1580℃;所述脱碳为主的时期中,所述吹炼处理的温度大于1580℃;
优选地,在所述吹炼处理中,所述造渣剂分批次加入转炉内;更优选地,所述造渣剂分为四批次加入转炉中,所述造渣剂的具体加入时机为:在所述脱硫铁水和废钢入转炉之前,先加入第一部分造渣剂;所述脱磷为主的时期中,在所述吹炼处理开始后的1-3min内,加入第二部分造渣剂,然后根据钢液脱P效果确定是否加入用于调整的部分的造渣剂以调整钢液中P含量在0.008wt%以内;在所述脱碳为主的时期中,当转炉内温度高于1580℃时,加入剩余部分造渣剂。
7.根据权利要求4-6任一项所述高强度碳素纯净钢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转炉冶炼步骤中,
所述出钢合金化并增碳处理包括:当所述转炉中的温度达到出钢温度时出钢合金化并增碳,出钢合金化并增碳过程中,按照设计的钢成分配比向钢包中加入增碳剂、Mn源、Si源、Al源,得到转炉出钢液;所述出钢温度优选为1620-1640℃;
所述Mn源优选为Mn单质,所述Si源优选为Si铁,所述Al源优选为Al单质;更优选地,所述Al单质与钢液的质量比为(0.5-1):1000。
8.根据权利要求4-7任一项所述高强度碳素纯净钢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RH炉或VD炉脱气步骤中,
所述真空处理中,真空度为小于等于80Pa,优选为20-80Pa,真空保持时间为大于等于15min,优选为15-40min。
9.根据权利要求4-8任一项所述高强度碳素纯净钢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LF炉精炼步骤中,
所述精炼处理的温度为1600-1640℃。
10.根据权利要求4-8任一项所述高强度碳素纯净钢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精炼处理的后期进行合金化和钢成分的调整以使钢液中各成分的含量达到设计要求,其中所述合金化优选是指按照设计的钢成分配比向钢液中加入Cr源、Mo源、V源、B源,所述钢成分的调整优选设置于所述合金化之后;所述Cr源优选为Cr单质,所述Mo源优选为Mo单质,所述V源优选为V-Fe合金,所述B源优选为B-Fe合金;更优选地,所述精炼处理的后期是指LF炉中的温度为1620-1660℃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