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铸件多过程冷却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661395发布日期:2018-06-12 18:02阅读:319来源:国知局
一种铸件多过程冷却机构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金属铸造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铸件多过程冷却机构。



背景技术:

现在较精密的机械齿轮组件,一般都采用锻造方式来进行制作。其操作过程为,使用锻造加工机进行锻压,将工件放置在锻模内,通过锻造加工机的锻锤来进行锻压。而锻压过程中锻压模具由于热传导性,使得其本身处于高温状态中,在一次锻压完毕后,需要对模具进行冷却。传统的冷却方法是采用手持式喷雾枪,对模具进行冷却,但是该方法存在如下问题:一是直接采用水淋方式,易使模具本身产生形变,从而导致模具作废,产生浪费;二是锻压过程中产生的细屑或者粉尘等等,由于采用雾化水的方式处理,会滞留在模具内,从而会降低产品质量。如何解决上述现象,是本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铸件多过程冷却机构,其设计合理,结构简单,解决了现有技术中铸件的冷却效果差,并且在冷却的过程中容易产生变形,导致铸件作废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铸件多过程冷却机构,其特征在于,其包括机架,所述机架上部设置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上包括有第一冷却室、第二冷却室、第三冷却室及传送装置;所述第一冷却室和第二冷却室一体连接,且通过第一隔板阻隔,并且在第一隔板的中下端开设第一连通口;在所述第二冷却室的右端设置第三冷却室,且与第三冷却室之间通过第二连通口连通,并且第二连通口的位置与第一连通口的位置平齐;所述传送装置设置在第一连通口和第二连通口的底端,且连接第一冷却室、第二冷却室和第三冷却室;铸件通过传送装置从第一冷却室传送带第三冷却;所述机架底面四角均向内设置有一通槽,所述通槽的两相对内侧面垂直设置有滑道,所述滑道之间水平设置有一连接板,所述通槽顶部设置有一气缸,所述气缸能够驱动所述连接板上下移动,所述连接板的底部连接有万向轮。

优选的是,所述第一冷却室包括入料口、排风扇、冷却扇和固定架;所述入料口设置在第一冷却室的左侧,且入料口的位置与第一连通口的位置平齐;在所述第一冷却室的底端设置固定架;在所述固定架的上端设置冷却扇,且冷却扇出风口的方向对准入料口。

优选的是,所述固定架呈直角三角形,且固定架不少于三个。

优选的是,所述第二冷却室包括进水口、喷盘、喷头和集水箱;所述进水口的底端穿过第二冷却室的顶壁,且设置在喷盘上;在所述喷盘的底端设置喷头;在所述第二冷却室的底端设置集水池。

优选的是,所述喷头有若干个。

优选的是,所述第三冷却室包括冷风机、呈物架、沙室、仓门、冷水管、洒水口、提杆和限位块;在所述第三冷却室的两侧分别设置一冷风机;在所述第三冷却室的底端设置呈物架,且呈物架的高度与传送装置的高度相等,并且呈物架的左端与传送装置的右端相切;在所述第三冷却室的顶壁中心设置沙室;在所述沙室的底端设置仓门;所述提杆的下端设置在仓门上,上端穿过沙室的顶壁;在所述提杆的侧壁开设一键槽,且限位块设置在键槽内。在所述沙室的两侧分别设置一冷水管;在所述两冷水管的底端分别设置一洒水口,且两洒水口的方向向第三冷却室的底端中心倾斜。

优选的是,所述提杆与仓门之间通过螺纹连接。

优选的是,所述机架侧面设置有一控制开关,所述控制开关连接所述气缸。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装置在使用时,通过第一冷却室、第二冷却室和第三冷却室进行冷却,分步进行冷却,保证了铸件本身不会产生形变,延长了铸件的使用寿命,也减少了铸件内的细微杂质存在,提高了产品的质量;通过万向轮的可伸缩设置,方便本机构的移动,从而使本机构能够自由方便的移动到需要的工作地点。本装置还具有结构简单,设置合理,制作成本低等优点。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一种铸件多过程冷却机构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提杆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进行详细阐述,以使本发明的优点和特征能更易于被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从而对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做出更为清楚明确的界定。

请参阅附图1和2,本发明实施例包括:机架9,机架9上部设置有支撑板91,支撑板91上包括有第一冷却室1、第二冷却室2、第三冷却室3及传送装置4;第一冷却室1和第二冷却室2一体连接,且通过第一隔板5阻隔,并且在第一隔板5的中下端开设第一连通口6;在第二冷却室2的右端设置第三冷却室3,且与第三冷却室3之间通过第二连通口7连通,并且第二连通口7的位置与第一连通口6的位置平齐;传送装置4设置在第一连通口6和第二连通口7的底端,且连接第一冷却室1、第二冷却室2和第三冷却室3;铸件8通过传送装置4从第一冷却室1一直传送带第三冷却3。

第一冷却室1包括入料口11、排风扇12、冷却扇13和固定架14;入料口11设置在第一冷却室1的左侧,且入料口11的位置与第一连通口6的位置平齐;在第一冷却室1的底端设置固定架14;在固定架14的上设置冷却扇13,且冷却扇13出风口的方向对准入料口11;固定架14呈直角三角形,且固定架14不少于三个。

第二冷却2室包括进水口21、喷盘22、喷头23和集水箱24;进水口21的底端穿过第二冷却室2的顶壁,且设置在喷盘22上;在喷盘22的底端设置喷头23,且喷头23有若干个;在第二冷却室2的底端设置集水池24。

第三冷却室3包括冷风机31、呈物架32、沙室33、仓门34、冷水管35、洒水口36、提杆37和限位块38;在第三冷却室3的两侧分别设置一冷风机31;在第三冷却室3的底端设置呈物架32,且呈物架32的高度与传送装置4的高度相等,并且呈物架32的左端与传送装置4的右端相切;在第三冷却室3的顶壁中心设置沙室33;在沙室33的底端设置仓门34;提杆37的下端设置在仓门34上,且提杆37与仓门34之间通过螺纹连接,提杆37的上端穿过沙室33的顶壁;在提杆37的侧壁开设一键槽,且限位块38设置在键槽内,通过限位块38来限制提杆37的位置,进一步的来限制仓门34固定在沙室33的底端。在沙室33的两侧分别设置一冷水管35;在两冷水管35的底端分别设置一洒水口36,且两洒水口36的方向向第三冷却室3的底端中心倾斜。

机架底面四角均向内设置有一通槽40,通槽40的两相对内侧面垂直设置有滑道41,滑道41之间水平设置有一连接板42,通槽40顶部设置有一气缸43,气缸43能够驱动连接板42上下移动,连接板42的底部连接有万向轮44。机架侧面设置有一控制开关45,控制开关45连接气缸43。在需要对机架进行移动时,便打开控制开关45,控制开关45驱动气缸43工作,气缸43驱动连接板42下移,万向轮44则伸出机架底部,能够进行移动,当移动到位置后,气缸43则驱动万向轮44复位,万向轮44隐于机架内部。

在使用本装置时,铸件8首先通过传送装置4进入第一冷却室1内,通过冷却扇13对铸件8进行降温,并且再通过排风扇12把第一冷却室1内的热气给排出,使铸件8的温度下降;接着铸件8通过传送装置4穿过第一连通口6进入到第二冷却室2内,通过第二冷却室2上端的喷头23喷水在铸件8上对铸件8进行降温,并且喷出的水落到集水池24内,被收集起来,便于水的循环利用;最后铸件8通过传送装置4穿过第二连通口7进入第三冷却3室内,由于传送装置4的右端与呈物架32的左端相切,因此铸件8被传送装置4推倒呈物架32上;接着通过冷风机31把第三冷却室3内的热空气排出,再通过向下推动提杆37把沙室33内的细沙倒在铸件8上,同时通过冷水管35向洒水口36内排凉水,使水喷在铸件8上,对铸件8进行降温。本装置在使用时,通过第一冷却室1、第二冷却室2和第三冷却室3进行冷却,分步进行冷却,保证了铸件8本身不会产生形变,延长了铸件8的使用寿命,也减少了铸件内的细微杂质存在,提高了产品的质量。

以上仅为本发明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发明说明书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