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缆退火机断线防绕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633114阅读:292来源:国知局
线缆退火机断线防绕机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线缆生产设备,尤其涉及一种线缆退火设备中防止断线后缠绕的机构。



背景技术:

线缆退火是线缆生产过程中线缆所用线材拉丝后的必备工序,用以对线材拉丝后所造成的线材表面硬化进行退火处理,使线材的物理和机械性能得以恢复,便于后道工序的正常进行并保证所生产线缆的使用性能。在线缆退火机中,拉丝后的线材通过传动导轮及相应的退火导电轮牵引线材运转,并通过至少两退火导电轮对线材通以直流电,使线材加热来实现退火处理。在通过传动导轮对待退火处理的线材进行牵引驱动的过程中,由于线材经过拉丝以后表面处于硬化状态,经常会出现线材断裂的现象,在退火设备检测到线材断头并停机的这一过程中,断裂后的线材仍会从前道工序向退火机内输送,并会缠绕到停机前持续运转的传动导轮或退火导电轮上,线材缠绕到传动导轮或退火导电轮上后将导致清理困难,使得断线后处理时间长、生产效率下降,甚至会对传动导轮或退火导电轮造成损坏,在高速线缆生产线中这种现象所造成的损失更大。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所存在的上述不足,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线缆退火机断线防绕机构,它能有效防止线缆退火机中线材断头对传动轮的缠绕,避免对传动轮造成损坏。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线缆退火机断线防绕机构,包括线缆传动轮,线缆传动轮转动支承在机架上,在所述线缆传动轮外周还设置有防绕挡板,防绕挡板上工作边沿与线缆传动轮间隙相邻,该工作边沿的长度与线缆传动轮的长度相对应,所述防绕挡板安装在所述机架上。

在上述结构中,由于在所述线缆传动轮外周还设置有防绕挡板,则所设置的防绕挡板将会对线缆传动轮外周进行分隔,防绕挡板使得线缆传动轮外周不能相通,当有线材断线时,从前道工序向退火机内输送的断裂后的线材将会被防绕挡板阻挡而无法缠绕到停机前持续运转的线缆传动轮上,从而有效防止线缆退火机中线材断头对线缆传动轮的缠绕,进而即可避免对线缆传动轮可能造成的损坏。又由于防绕挡板上工作边沿与线缆传动轮间隙相邻,则防绕挡板与线缆传动轮之间留有间隙,不会对线缆传动轮的正常运行产生任何影响。再由于该工作边沿的长度与线缆传动轮的长度相对应,则在整个线缆传动轮长度方向上均有防绕挡板加以分隔,可以完全阻隔线材断头可能对线缆传动轮的缠绕。还由于所述防绕挡板安装在所述机架上,则缠绕挡板的安装与线缆传动轮没有关联,可以保证缠绕挡板安装于最佳工作位置。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防绕挡板上的工作边沿与线缆传动轮之间的间隙t为0.15-1毫米。采用该实施方式,防绕挡板上的工作边沿与线缆传动轮之间的间隙t接近或小于线缆传动轮所驱动的线材的线径,可以防止线材断头从防绕挡板上工作边沿与线缆传动轮之间的间隙之间穿过而产生对线缆传动轮产生缠绕,保证对线材断头防缠绕功能的可靠实现。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优选实施方式,在防绕挡板上工作边沿长度方向两端设置有缺口,该缺口的形状分别与所述线缆传动轮两端部的形状相对应。采用该实施方式,防绕挡板上的工作边沿与线缆传动轮长度方向外形相对应,可以避免线材断头从线缆传动轮端部对线缆传动轮产生缠绕。

本实用新型的又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防绕挡板通过防绕支架安装在所述机架上。采用该实施方式,可以简化防绕挡板结构,便于防绕挡板的安装固定。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优选实施方式,所述防绕挡板上与工作边沿相对的一端为固定端,该固定端固连在防绕支架上。采用该实施方式,防绕挡板沿长度方向加以安装固定,连接结构可靠。

本实用新型另一进一步的优选实施方式,所述防绕支架包括支臂和支座,支臂通过支座与所述机架相连;所述防绕挡板的固定端固连在支臂上。采用该实施方式,通过支臂来安装固定防绕挡板,便于调节防绕挡板的安装位置。

本实用新型又一进一步的优选实施方式,所述支座呈柱状套形,所述支臂通过一螺栓穿过呈柱状套形的支座与机架相连。采用该实施方式,支臂可以绕安装螺栓转动安装角度,从而可以方便地调节防绕挡板工作边沿与线缆传动轮之间的间隙。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线缆退火机断线防绕机构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线缆退火机断线防绕机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所示结构中防绕挡板及防绕支架装配关系局部示意图。

图中:1-线缆传动轮、2-防绕挡板、21-固定端、22-工作边沿、23-缺口、3-防绕支架、31-支臂、32-支座、4-机架。

具体实施方式

在图1所示的线缆退火机断线防绕机构中,线缆传动轮1是线缆退火机中的传动导轮或退火导电轮,用于对待退火处理的线材进行输送传动或导电传动,线缆传动轮1转动支承在机架4上,在线缆传动轮1外周设置有防绕挡板2,防绕挡板2上工作边沿22与线缆传动轮1间隙相邻,其间隙t的大小通常在0.15毫米至1之间,该间隙值根据所生产的线材的线径大小来调节,工作边沿22的长度与线缆传动轮1的长度相对应,以覆盖整个线缆传动轮1的长度;在防绕挡板2上工作边沿22长度方向两端设置有缺口23,该缺口23的形状分别与所述线缆传动轮1两端部的形状相对应;防绕挡板2通过防绕支架3安装在所述机架4上,防绕挡板2上与工作边沿22相对的一端为固定端21,防绕挡板2通过该固定端21固连在防绕支架3上;参见图2,防绕支架3包括支臂31和支座32,防绕挡板2的固定端21固连在支臂31上,支座32呈柱状套形,支臂31通过一螺栓穿过呈柱状套形的支座32与机架4相连。

以上仅列出了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并不仅限于此,还可以作出较多的改进与变换,如所述支座32也可以不是呈柱状套形,可以是呈其它形状,只要是能对支臂31提供支承即可;所述防绕支架3也可以不是包括支臂31和支座32,而可以是一个支架形构件,所述纺绕挡板2通过该支架形构件直接安装在机架4上。如此等等,只要是在本实用新型基本原理基础上所作出的改进与变换,均应视为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