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流双燃氧枪喷头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362979发布日期:2018-09-05 01:04阅读:237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氧枪喷头,具体的说,涉及一种双流双燃氧枪喷头,属于氧枪设备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氧枪是氧气转炉炼钢中的主要工艺设备之一,其性能特征直接影响到冶炼效果和吹炼时间,从而影响到钢材的质量和产量。目前,现有的氧枪存在问题较多,例如:结构复杂、成品率低,不便于氧气的统一控制,炼钢熔池内升温慢,而且能耗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以上不足,提供一种双流双燃氧枪喷头,结构简单、成品率高、便于氧气统一控制,在铁水温度偏低或者铁水量偏少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的氧枪喷头可迅速提升炼钢熔池内温度、降低能耗。

为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双流双燃氧枪喷头,包括喷头、外焊管、中焊管、内焊管,所述喷头内设有氧气通口,所述氧气通口包括第一氧气通口、第二氧气通口、第三氧气通口。

一种优化方案,所述第一氧气通口的中心线与内焊管的中心线夹角A为9.5-13.5°。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氧气通口的中心线与内焊管的中心线夹角B为33-37°。

进一步地,所述第三氧气通口的中心线与内焊管的中心线夹角C为33-37°。

进一步地,所述喷头的端部为中间水平四周向上倾斜设置,所述喷头的四周向上倾斜角度N为1-2°。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氧气通口的出口与喷头的端部之间的距离为70-90mm;所述第三氧气通口与喷头的端部之间的距离为70-90mm。

进一步地,所述内焊管的一端设置有密封槽,所述密封槽内设置有密封圈。

进一步地,所述密封槽设置有多个,相邻密封槽间的中心线距离为10-20mm。

进一步地,所述外焊管与中焊管之间形成出水通道,所述中焊管与内焊管之间形成进水通道,水由进水通道流入由出水通道流出。

进一步地,所述内焊管的另一端连通有设置在喷头内的氧气通口,氧气由内焊管进入由氧气通道喷出。

进一步地,所述外焊管、中焊管、内焊管的高度比为69:47:49。

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上技术方案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本实用新型的双流双燃氧枪喷头,结构简单、成品率高、便于氧气统一控制,在铁水温度偏低或者铁水量偏少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的氧枪喷头可迅速提升炼钢熔池内温度、降低能耗。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附图1是本实用新型氧枪喷头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2是图1中A向剖视图;

图中,

1-喷头,2-外焊管,3-中焊管,4-内焊管,5-密封圈,6-第一氧气通口,7-第二氧气通口,8-第三氧气通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特征、目的和效果有更加清楚的理解,现对照附图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双流双燃氧枪喷头

如图1-2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双流双燃氧枪喷头,包括喷头1、外焊管2、中焊管3、内焊管4、密封圈5。

所述外焊管2与中焊管3之间形成出水通道,所述中焊管3与内焊管4之间形成进水通道,水由进水通道流入由出水通道流出;

氧气由内焊管4进入由氧气通道喷出。

所述内焊管4的一端设置有密封槽,所述密封槽内设置有密封圈5。所述密封槽设置有多个,优选三个,相邻密封槽间的中心线距离为15mm。

所述内焊管4的另一端连通有氧气通口,所述氧气通口包括第一氧气通口6、第二氧气通口7、第三氧气通口8;

所述第一氧气通口6的中心线与内焊管4的中心线夹角A为11.5°;

所述第二氧气通口7的中心线与内焊管4的中心线夹角B为35°;

所述第三氧气通口8的中心线与内焊管4的中心线夹角C为35°;

所述喷头1的端部为中间水平四周向上倾斜设置,所述喷头1的四周向上倾斜角度N为1.5°。

所述第二氧气通口7的出口与喷头1的端部之间的距离为80mm。所述第三氧气通口8与喷头1的端部之间的距离为70-90mm。

所述外焊管2、中焊管3、内焊管4的高度比为69:47:49。

本实用新型的双流双燃氧枪喷头,结构简单、成品率高、便于氧气统一控制,在铁水温度偏低或者铁水量偏少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的氧枪喷头可迅速提升炼钢熔池内温度、降低能耗。

以上所述为本实用新型最佳实施方式的举例,其中未详细述及的部分均为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的公知常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以权利要求的内容为准,任何基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启示而进行的等效变换,也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