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汽车塑料配件生产的去毛刺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178685发布日期:2018-08-14 18:49阅读:189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汽车塑料配件生产的去毛刺设备。



背景技术:

汽车塑料配件一般都是通过前道工序注塑冲压而成,然而这种加工方式会使得成型的工件产生很多的毛刺,而一般的生产车间里,都是采用人工手持抛光设备,将毛刺去除,这种操作方式不仅效率低,而且还容易引起工伤。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汽车塑料配件生产的去毛刺设备。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用于汽车塑料配件生产的去毛刺设备,包括支架、驱动机构、第一磨平单元和两个第二磨平单元,所述驱动机构设置在支架上,两个第二磨平单元均设置在驱动机构上,所述第一磨平单元设置在支架上;

所述第一磨平单元包括第一电机和第一抛光盘,所述第一电机固定在支架上,所述第一电机竖向朝上设置,所述第一抛光盘水平设置,所述第一抛光盘的盘面向上设置;

所述驱动机构包括第三电机、丝杆和两个第二抛光单元,所述第二抛光单元包括驱动块、支杆、第二电机和第二抛光盘,所述丝杆横向设置,所述第三电机固定在支架上,所述第三电机位于丝杆的一端,所述第三电机驱动丝杆转动,所述丝杆上设有两段方向相反且长度相等的螺纹,两个第二抛光单元分别位于丝杆的中部的两侧,所述丝杆驱动两个抛光单元相向或相反运动,所述驱动块位于丝杆上且丝杆驱动驱动块移动,所述支杆竖向设置,所述支杆的下端与驱动块固定连接,所述第二电机固定在支杆的上端,所述第二抛光盘安装在第二电机上,两个第二抛光单元的两个第二抛光盘的盘面正对设置;

所述丝杆的下方设有限位杆,所述限位杆分别穿过两根支杆的端部,所述支杆与限位杆滑动连接。

作为优选,为了方便控制,所述第三电机为伺服电机。

作为优选,所述第一电机位于丝杆的中部的上方。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的用于汽车塑料配件生产的去毛刺设备设计巧妙,结构简单,通过第三电机与丝杆的配合,实现两个第二抛光单元之间的间距调节,两个第二抛光单元通过与第一抛光单元的配合,实现对工件的3D抛光,提高工作效率,提高了车间自动化程度。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用于汽车塑料配件生产的去毛刺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支架,2、第三电机,3、丝杆,4、限位杆,5、第一电机,6、第一抛光盘,7、驱动块,8、第二电机,9、第二抛光盘,10、支杆。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这些附图均为简化的示意图,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基本结构,因此其仅显示与本实用新型有关的构成。

如图1所示,一种用于汽车塑料配件生产的去毛刺设备,包括支架1、驱动机构、第一磨平单元和两个第二磨平单元,所述驱动机构设置在支架1上,两个第二磨平单元均设置在驱动机构上,所述第一磨平单元设置在支架1上;

所述第一磨平单元包括第一电机5和第一抛光盘6,所述第一电机5固定在支架1上,所述第一电机5竖向朝上设置,所述第一抛光盘6水平设置,所述第一抛光盘6的盘面向上设置;

所述驱动机构包括第三电机2、丝杆3和两个第二抛光单元,所述第二抛光单元包括驱动块7、支杆10、第二电机8和第二抛光盘9,所述丝杆3横向设置,所述第三电机2固定在支架1上,所述第三电机2位于丝杆3的一端,所述第三电机2驱动丝杆3转动,所述丝杆3上设有两段方向相反且长度相等的螺纹,两个第二抛光单元分别位于丝杆3的中部的两侧,所述丝杆3驱动两个抛光单元相向或相反运动,所述驱动块7位于丝杆3上且丝杆3驱动驱动块7移动,所述支杆10竖向设置,所述支杆10的下端与驱动块7固定连接,所述第二电机8固定在支杆10的上端,所述第二抛光盘9安装在第二电机8上,两个第二抛光单元的两个第二抛光盘9的盘面正对设置;

所述丝杆3的下方设有限位杆4,所述限位杆4分别穿过两根支杆10的端部,所述支杆10与限位杆4滑动连接。

作为优选,为了方便控制,所述第三电机2为伺服电机。

作为优选,所述第一电机5位于丝杆3的中部的上方。

第三电机2驱动丝杆3转动,从而使得两个第二抛光单元相向或者相反运动,当相向运动时,两个第二抛光单元的两个第二抛光盘9就能夹住工件的两个侧面,而第一抛光盘6则会在另外一个角度抵靠住工件,当工件在两个第二盘光盘9之间转动时,就能实现对工件的多角度去毛刺。

而设置限位杆4,主要是为了使得两个第二抛光单元移动得更加稳定精确。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用于汽车塑料配件生产的去毛刺设备设计巧妙,结构简单,通过第三电机2与丝杆3的配合,实现两个第二抛光单元之间的间距调节,两个第二抛光单元通过与第一抛光单元的配合,实现对工件的3D抛光,提高工作效率,提高了车间自动化程度。

以上述依据本实用新型的理想实施例为启示,通过上述的说明内容,相关工作人员完全可以在不偏离本项实用新型技术思想的范围内,进行多样的变更以及修改。本项实用新型的技术性范围并不局限于说明书上的内容,必须要根据权利要求范围来确定其技术性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