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于更换毛刷的胶囊抛光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885565发布日期:2018-07-07 11:57阅读:273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胶囊抛光机,特别是一种便于更换毛刷的胶囊抛光机。



背景技术:

胶囊抛光机是胶囊、片剂专用抛光设备,能除去胶囊及片剂表面上的粉尘,提高表面光洁度,适合于各种胶囊及片剂生产。

传统的抛光机主要由料斗、抛光筒、密封筒、毛刷、联轴器、分体式轴承座、电机、配电箱、去废头、出料斗和机架等组成。但是,抛光筒内的的毛刷与抛光筒是一体设计,在长期使用过程中,毛刷容易吸附粉尘变脏,并且容易磨损,此时很难更换毛刷。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便于更换毛刷的胶囊抛光机。本实用新型具有毛刷容易更换的特点。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一种便于更换毛刷的胶囊抛光机,包括有圆形抛光筒,圆形抛光筒头端的上方设有进料斗,尾端的下方设有下料管,下料管上连接有负压管,负压管连接有负压机;所述圆形抛光筒内设有与轴心重合的抛光轴,抛光轴上设有螺纹型抛光毛刷,抛光轴的尾端连接有轴承套,轴承套的两端分别连接有1个限位弧形板,限位弧形板的弧面直径以及2侧限位弧形板外侧之间的最远距离与圆形抛光筒的内径一致,抛光轴的头端设有副传动连接头;所述圆形抛光筒的头端开口,开口处经转轴活动连接有密封盖,密封盖和圆形抛光筒上与转轴相对的一侧设有活动卡扣和卡扣座,密封盖的外侧设有抛光电机,抛光电机的电机轴伸入密封盖内侧后与抛光轴同轴,并在伸入端上设有与副传动连接头配合使用的主传动连接头。

前述的便于更换毛刷的胶囊抛光机,所述副传动连接头为内径大于电机轴直径的套筒,套筒的两侧对称设有2个缺口,所述主传动连接头为与缺口配合使用的限位柱。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通过将抛光筒的头端设置成活动的密封盖,并在密封盖上设置电机,同时,在抛光轴的一端连接限位弧形板,另一端设置与电机转轴活动连接的传动连接头,更换毛刷时,只需要将密封盖打开,将抛光轴从抛光筒内抽出更换即可,非常方便。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2为抛光轴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1-圆形抛光筒,2-进料斗,3-下料管,4-负压管,5-负压机,6-抛光轴,7-抛光毛刷,8-轴承套,9-限位弧形板,10-副传动连接头,11-密封盖,12-活动卡扣,13-卡扣座,14-抛光电机,15-电机轴,16-主传动连接头,17-缺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但并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限制的依据。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种便于更换毛刷的胶囊抛光机,如附图1-2所示,包括有圆形抛光筒1,圆形抛光筒1头端的上方设有进料斗2,尾端的下方设有下料管3,下料管3上连接有负压管4,负压管4连接有负压机5;所述圆形抛光筒1内设有与轴心重合的抛光轴6,抛光轴6上设有螺纹型抛光毛刷7,抛光轴6的尾端连接有轴承套8,轴承套8的两端分别连接有1个限位弧形板9,限位弧形板9的弧面直径以及2侧限位弧形板9外侧之间的最远距离与圆形抛光筒1的内径一致,抛光轴6的头端设有副传动连接头10;所述圆形抛光筒1的头端开口,开口处经转轴活动连接有密封盖11,密封盖11和圆形抛光筒1上与转轴相对的一侧设有活动卡扣12和卡扣座13,密封盖11的外侧设有抛光电机14,抛光电机14的电机轴15伸入密封盖11内侧后与抛光轴6同轴,并在伸入端上设有与副传动连接头10配合使用的主传动连接头16。

所述副传动连接头10为内径大于电机轴15直径的套筒,套筒的两侧对称设有2个缺口17,所述主传动连接头16为与缺口17配合使用的限位柱。

工作原理:当需要更换抛光毛刷7时,首先将活动卡扣12打开,使其脱离卡扣座13,然后将密封盖11转动后打开,将抛光轴6连同抛光毛刷7一起拉出圆形抛光筒1,在外部将抛光毛刷7进行清洗或者更换,更换完毕后,将抛光轴6重新插入抛光筒,插入时,先将限位弧形板9对准位置,将其刚好卡入抛光筒,此时的抛光轴6与圆形抛光筒1的轴心重合,然后将抛光轴6推到最底部,然后转动密封盖11,至快要关闭时,观察电机轴15上的主传动连接头16是否刚好卡入副传动连接头10内,如果没有,打开调整位置,然后将密封盖11盖上,将活动卡扣12扣在卡扣座13上即可。抛光时,胶囊从进料斗2进入圆形抛光筒1内,抛光电机14带动抛光轴6和抛光毛刷7旋转,螺旋的抛光毛刷7将胶囊从头端移动至尾端,移动过程中摩擦抛光,然后从尾端的下料管3排出,排出过程中,负压机5产生负压在负压管4内形成抽力,下料管3内质量较轻的粉尘以及空壳胶囊在抽力的作用下被吸出,使饱满完整的胶囊顺利排出,完成抛光。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