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磨刀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319887发布日期:2018-09-01 02:50阅读:247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属于磨刀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磨刀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现有的以下几种磨刀方式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和缺陷:第一种是以切削方式磨刀,以此方式磨刀,磨出来的刀具普遍呈锯齿形,且不锋利,严重损坏了刀具,刀具的质量差,刀具的使用寿命短,磨刀成本高;第二种是采用高速的砂轮或陶瓷磨具进行干式磨刀的方式,在磨刀过程中会产生金属碎屑、砂轮或陶瓷磨具的碎屑飞溅的现象,从而对操作人员带来人身伤害,存在严重的安全隐患问题;第三种是采用高速的砂轮或陶瓷磨具进行湿式磨刀的方式,此磨刀方式无法控制喷水的水量,过量的水容易导致磨刀效果差;第四种是操作人员手持握刀柄将刀置于磨刀机进行磨刀,人工操作不易掌控,当高速旋转的砂轮或陶瓷磨具对刀具产生巨大的冲击时,刀容易产生跳动和外弹现象,同样对操作人员的人身安全产生造成危险和威胁。上述几种磨刀方式的磨刀设备普遍采用220V的交流电源下直接工作,当磨刀设备受潮或进水后,容易发生短路或用电安全事故,安全性差。

因此,亟须提出一种新型的磨刀装置,以解决现有磨刀方式存在的上述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采用湿式水磨的自动磨刀方式,提升磨刀效果,使用安全可靠的磨刀装置。

(二)技术方案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主要技术方案包括: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磨刀装置,包括微处理器及均与微处理器电性连接的夹紧机构、磨具机构、喷洗机构和倾角控制机构;其中,

夹紧机构,其用于将刀具夹紧在夹具底座上;

磨具机构,其包括磨具和传动机构,所述磨具在刀身与刀刃之间作直线往复移动,以对刀具进行磨削;所述传动机构用于控制磨具进行升降和/或前后运动;

喷洗机构,其用于调控喷射在磨具与刀具的接触位置的喷洗液的量,保证喷洗液在刀具表面形成液膜;

倾角控制机构,其用于调控磨具的倾斜角度;

所述磨刀装置还包括内嵌在机体内的充电电池,所述充电电池与微处理器连接。

优选的,所述夹具底座上设置有用于容纳刀具的刀具容置槽;

所述夹紧机构包括安装在夹具底座上的横向夹紧装置和纵向夹紧装置,所述横向夹紧装置用于在刀具的长度方向上锁紧刀具,所述纵向夹紧装置用于在垂直于刀具的方向上锁紧刀具。

优选的,所述横向夹紧装置包括用于顶在刀具上的锁杆、位于夹具底座外侧并与锁杆螺纹连接的锁止头和锁止孔,所述锁止孔开设在夹具底座的上部,所述锁杆可穿设锁止孔,且锁杆的杆身上套设有位于夹具底座与锁止头之间的弹性件;

和/或,

所述纵向夹紧装置包括用于顶在刀具上的锁杆、位于夹具底座外侧并与锁杆螺纹连接的锁止头和锁止孔,所述锁止孔开设在夹具底座的上部,所述锁杆可穿设锁止孔,且锁杆的杆身上套设有位于夹具底座与锁止头之间的弹性件。

优选的,所述传动机构包括升降动作机构和前后动作机构,所述升降动作机构用于控制磨具在刀身与刀刃之间作直线往复移动,所述前后动作机构用于控制磨具沿刀具的长度方向进行前后运动。

优选的,所述升降动作机构的动力装置为气缸、液压缸、电机、电磁拉杆、电动推杆中的一种;和/或,所述前后动作机构的动力装置为气缸、液压缸、电机、电磁拉杆、电动推杆中的一种。

优选的,所述磨具安装在固定支座上;所述升降动作机构包括纵向导向轨,所述纵向导向轨与固定支座滑动连接,用于引导磨具沿竖向升降运动;所述前后动作机构包括横向导向轨,所述横向导向轨与所述固定支座滑动连接,用于引导磨具沿前后方向滑动运动。

优选的,所述喷洗机构包括超声喷头和超声发生器,所述超声发生器与超声喷头相连。

优选的,所述喷洗机构包括控制器、喷洗管及喷洗阀,所述喷洗阀设置在喷洗管上,并与控制器连接,所述控制器用于定时地控制喷洗阀的开闭。

优选的,所述倾角控制机构包括倾角控制器以及均与倾角控制器连接的磨具角度传感器、刀具角度传感器和电机,所述磨具角度传感器用于实时反馈磨具的倾斜角度,所述刀具角度传感器用于实时反馈刀具的倾斜角度,所述倾角控制器根据磨具的倾斜角度和刀具的倾斜角度控制电机驱动磨具倾斜预设的角度。

优选的,所述充电电池为石墨烯蓄电池。

(三)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将刀具通过夹紧机构夹紧在夹具底座上,之后通过智能化控制各个机构实现自动化湿式磨刀,从而避免了人工操作带来的安全隐患。在磨刀过程中,通过调控喷射在磨具与刀具的接触位置的喷洗液的量,使适量的喷洗液在道具表面形成液膜,并附着磨具的碎屑(如砂轮的细沙)一起作用于刀具,大大提升了磨刀效果。此外,磨刀装置的机体内嵌设有充电电池,充电后可持续使用,与现有采用220V交流电源直接供电工作的方式相对比,使用更加安全可靠,提高了安全使用性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夹紧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俯视图;

图3为图1的右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经磨刀装置磨削后刀具分切食品的结构状态图。

【附图标记说明】

1:刀具;2:夹具底座;3:刀具容置槽;4:定位端面;5:第一锁杆;6:第一锁止头;7、第二锁杆;8、第二锁止头;9、外侧;10、内侧。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好的解释本实用新型,以便于理解,下面结合附图,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详细描述。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施方式提供了一种优选的磨刀装置,该磨刀装置包括机体,机体上设置有微处理器以及均与微处理器电性连接的夹紧机构、磨具机构、喷洗机构和倾角控制机构等几大部分。

如图1至图3所示,夹紧机构是用来将刀具1夹紧在夹具底座2上。夹具底座2的顶部形成有具有一定深度的狭长刀具容置槽3,用来竖立放置刀具1时容纳整个刀身。在刀具容置槽3的前端设置有定位端面4,该定位端面4对刀具1前端起到了限位的作用。刀具容置槽3的深度可根据待磨刀具1的刀身宽度来确定。

夹紧机构包括安装在夹具底座2上的横向夹紧装置和纵向夹紧装置。横向夹紧装置为设置在刀具容置槽3的后端(与刀具容置槽3的前端定位端面4相对的一端)的第一锁紧组件,第一锁紧组件包括顶在刀具后端的第一锁杆5、第一锁止头6和第一锁止孔,第一锁止孔开设在夹具底座2后端的上部,第一锁杆5可穿设第一锁止孔,第一锁杆5的杆身上套设有第一弹性件,如弹簧、弹性垫圈等。安装第一锁杆5时,将第一锁杆5穿过第一锁止孔,使第一锁杆5的内端部抵靠在刀具1的后端部,第一锁杆5的外端部杆身上穿设有第一弹性件,在压缩第一弹性件的过程中,将第一锁止头6螺纹连接在第一锁杆5的外端部(第一弹性件位于夹具底座2与第一锁止头6之间),在前端的定位端面4和第一锁紧组件的共同作用下,牢牢地将刀具1在刀具1的长度方向上实施了锁紧,从而实现了对刀具1在刀具1的长度方向上的固定(定位)。当完成磨刀后,将第一锁止头6螺纹拆卸下来,即可释放对刀具1在刀具1的长度方向上的约束。

当然,上述的刀具容置槽3的前端定位端面4还可以由第一锁紧组件来代替,即,刀具容置槽3的前后端均设置有第一锁紧组件,各端的第一锁紧组件设置数量可视实际磨刀要求(刀身的大小和磨刀功率)来确定。

纵向夹紧装置包括设置在夹具底座2侧方的第二锁紧组件,第二锁紧组件包括第二锁杆7、第二锁止头8和第二锁止孔,第二锁止孔开设在夹具底座3侧壁的上部,第二锁杆7可穿设第二锁止孔,第二锁杆7的杆身上套设有第二弹性件,如弹簧、弹性垫圈等。

上述第二锁紧组件可以单独设置在夹具底座2的任一侧,也可以在夹具底座2的两侧均设置第二锁紧组件。当仅在夹具底座2的一侧安装第二锁紧组件时,在安装第二锁杆7的过程中,首先,将第二锁杆7穿过第二锁止孔,使第二锁杆7的内端部抵靠在刀具1的一表面,刀具1的另一表面则抵靠在夹具底座2的内侧壁,第二锁杆7的外端部杆身上穿设有第二弹性件,在压缩第二弹性件的过程中,将第二锁止头8螺纹连接在第二锁杆7的外端部(第二弹性件位于夹具底座2与第二锁止头8之间),在夹具底座2的侧壁和第二锁紧组件的共同作用下,牢牢地将刀具1在垂直于刀具1的方向(垂直于刀具的表面方向)上实施了锁紧,从而实现了对刀具1在垂直于刀具1的方向上的固定(定位)。当完成磨刀后,将第二锁紧头8螺纹拆卸下来,即可释放对刀具1在垂直于刀具1的方向上的约束。当在夹具底座2的两侧均安装有第二锁紧组件时,刀具1在两侧的第二锁紧组件的共同作用下,也能被牢牢地固定住。进一步的,当两侧的第二锁紧组件的数量相同且相对于刀身所在的平面对称安装时,锁紧刀具1更为牢固。

上述的第一锁紧组件和第二锁紧组件的数量不限,可以为一个、两个或多个,设置数量视实际需要可以任意配置。进一步的,第一锁紧组件和第二锁紧组件的数量可由刀身的大小和磨刀功率来决定。当刀身尺寸较大、磨刀功率较大时,可适当增加第一锁紧组件和/或第二锁紧组件的设置数量。

本实用新型的夹紧机构不局限于上述结构形式,还可以设计成能够实现各自功能的其他结构形式,如刀具1两侧均设置有可伸缩运动的液压缸等结构。

磨具机构包括磨具和传动机构。磨具安装在固定支座上,由动力电机驱动转动,磨具转动执行磨刀。磨具可以选择采用砂岩石制成的砂轮或陶瓷磨具或其他采用坚硬材质(如金刚石、油石等)制备的磨刀工具。磨具的数量不限,可以为一个、两个或多个,设置数量视实际需要可以任意配置。传动机构可以用来控制磨具进行升降和前后运动。磨具在传动机构的动力传动下在刀身与刀刃之间作直线往复移动,同时还能前后移动,以实现对刀具1整个刀刃部的磨削。其中,磨具由刀身到刀刃的方向移动为“磨刀”,磨具由刀刃到刀身的方向移动为“回磨”。在磨刀过程中,刀刃部容易产生很细小的刀屑,“回磨”可以去除刀刃部的细屑,从而使刀刃更为锋利耐用。

上述传动机构包括升降动作机构和前后动作机构。升降动作机构用来控制磨具在刀身与刀刃之间作直线往复移动,实现在刀身某部位的刀刃部的磨削。前后动作机构用来控制磨具沿刀具1的长度方向进行前后运动,实现对刀身前后各部位的全面磨削。升降动作机构和前后动作机构可以选择连杆机构、曲柄滑块机构、凸轮机构、齿轮齿条机构、丝杠螺母机构中的任一直线运动机构。升降动作机构的动力装置为气缸、液压缸、电机、电磁拉杆、电动推杆中的一种,还可以为其他电磁动力源。

在本实施例中,优选的,升降动作机构包括用来引导磨具沿竖向升降运动的纵向导向轨,安装磨具的固定支座可在升降动作机构的带动下沿纵向导向轨滑动运动,从而带动磨具沿竖向对刀身某部位的刀刃部实现磨削。前后动作机构包括用来引导磨具沿前后方向滑动运动的横向导向轨,安装磨具的固定支座可在前后动作机构的带动下沿横向导向轨滑动运动,从而带动磨具沿前后方向对刀身的整个刀刃部实现磨削。

对于湿式磨刀工艺来说,喷洗液的控制对磨刀效果至关重要。在磨刀的过程中,磨具的碎屑(如砂轮的细沙)会脱落,和喷洗液一起附着在刀具1的表面,过量的喷洗液会冲走碎屑,导致磨刀效果差,适量的喷洗液在刀具1的表面形成液膜,并与附着的磨具碎屑一起作用于刀具1,达到真正的磨刀,而非“切削”刀。

本实用新型的喷洗机构可用来调控喷射在磨具与刀具1的接触位置的喷洗液的量,使适量的喷洗液在刀具1表面形成液膜,并与附着的磨具碎屑一起磨削刀具1表面,大大提升了磨刀效果。例如,本实施例的喷洗液优选采用容易获得的自来水,适量的自来水在刀具1的表面形成水膜,与磨具碎屑一起附着在刀具1的表面,从而有利于磨刀。

上述的喷洗机构的结构不限定。优选的,喷洗机构可以为,其包括超声喷头、喷洗通道和超声发生器,喷洗通道的一端与超声发生器连通,另一端与超声喷头连接。超声发生器会使喷洗液体在超声波的作用下发生振动而被雾化形成液滴,并通过喷头喷洒出来。当然,喷洗机构还可以为,其包括控制器、喷洗管及喷洗阀,喷洗阀设置在喷洗管上,并与控制器连接,控制器可定时地控制喷洗阀打开或关闭。具体的,控制器可设置间隔第一预定时间(如间隔30s)控制打开喷洗阀,喷洒喷洗液持续第二预定时间(5s)后控制关闭喷洗阀。如此,磨刀时能够保证在刀具1的表面形成液膜,又不至于过多的喷洗液冲走磨具脱落的碎屑。

上述的磨具设置在倾角控制机构上,倾角控制机构用来调控磨具的倾斜角度。倾角控制机构包括倾角控制器以及均与倾角控制器连接的磨具角度传感器、刀具角度传感器和电机。磨具角度传感器可用来检测磨具的倾斜角度,并将检测到的磨具倾斜角度实时反馈至倾角控制器,刀具角度传感器可用来检测刀具1的倾斜角度,并将检测到的刀具1倾斜角度实时反馈至倾角控制器,倾角控制器根据磨具的倾斜角度和刀具1的倾斜角度控制电机驱动磨具倾斜预设的角度。

参见图4,在磨削刀具1时,电机控制磨具倾斜预设的角度,对于刀具1分切食品侧为外侧9,另一侧为内侧10。分切食品时,为了更省力,刀具1刀刃部内侧10的倾角相对于外侧9的倾角要小,方便分离分切的食品,并且不容易粘在刀具1表面上,分切的食品排列整齐。

当需要磨削刀具1刀刃部内侧10或外侧9的预设角度时,倾角控制器根据磨具的倾斜角度和刀具1的倾斜角度之差计算出磨具实际需要倾斜的角度,并控制电机驱动磨具倾斜计算出的倾斜角度至达到刀刃部内侧或外侧的预设角度。

在本实用新型中,磨刀装置的机体内嵌设有充电电池,充电电池与微处理器电性连接。充电电池通过220V交流电源的充电后,可持续为微处理器供电使用,与现有采用220V交流电源直接供电工作的方式相对比,使用更加安全可靠,提高了安全使用性能。充电电池优选为具有高导电性、高强度、超轻薄等特性的石墨烯蓄电池,不仅电池容量充足,充电时间长,使用寿命长,而且重量轻,从而方便人们将本实用新型的磨刀装置挪动至供电不足的恶劣环境中去使用。

以上内容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