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手表表带的加工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477003发布日期:2018-09-18 21:40阅读:1606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加工装置,具体涉及一种用于手表表带的加工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的表带材料有硅胶、塑胶、TPSIV(热塑性硫化硅胶)、皮革、尼龙、帆布、金属、陶瓷等,材质多种多样,各种材质表带都有其独特的优势,但同时也有各自的缺点。从环保亲肤方面来看,硅胶表带是最好的,而且价格低廉,易成型,但是由于其成品材质偏软,容易变形。同样,TPSIV、塑胶表带的抗变形性也较差且个性化不强。皮质表带随不易变形,但耐用性较差,一般只能使用半年到一年且吸汗不耐脏。金属表带的材质较重且冬天较冰冷,陶瓷表带虽然解决了金属表带较重且冬天较冷的问题,但其本身存在污垢易积存难处理的缺点。尼龙、帆布材料的表带较耐用,适合运动款手表,但容易吸汗且吸汗后不易佩戴。且加工生产表带的装置存在着结构复杂,效率低,工作时粉尘飞洒,工人工作环境差等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用于手表表带的加工装置包括:第一模具,第二模具、打磨抛光装置、负压除尘装置、防震机构、脱模机构、第一传送带、第二传送带、工作台、吸尘外罩。所述的工作台311上方设置有第一模具,第二模具、打磨抛光装置和吸尘外罩。所述的两个模具上都装有相同的脱模机构,所述的两个模具结构相同。其中第一模具通过第一传送带将物料运送到第二模具,所述的第二模具通过第二传送带与打磨抛光装置连接。所述的工作台下端设置有负压除尘装置。所述的防震机构位于工作台下方,与工作台固接。

所述的两个模具,包括:上模座、凹模、凸模、顶出杆;推板、下模座、胶口、侧抽机构、垫块。所述的下模座上方设置有推板,所述的推板上方设置有顶出杆、其中所述的推板两侧设置有垫块。所述的垫块上方设置有凸模,其中凸模上设置有侧抽机构。所述的上模座位于凸模上方,其中上模座上设置有凹模和斜导柱。所述的胶口设置在上模座的上端面上。

所述的表带脱模机构包括:第一手指固定板、第一手指夹、第一平行手指、气缸固定板、气缸推件、脱模气缸、支撑板、治具主底板、第二平行手指、第二手指固定板、第二手指夹、第三平行手指、第一表带模具、第二表带模具、第三表带模具、第四表带模具、第四平行手指、第三手指夹。

所述的打磨抛光装置,包括:机架、磨轮支架、磨轮、升降座、横向滑轨、导槽、外管、套管、固定块、滑片、过第一螺栓、过第二调节螺栓、集尘槽、行程控制开关、转轴。所述的机架上部设置有横向滑轨,所述的升降座的底部设有与横向导轨相匹配的导槽,所述的升降座外套设有外管,其中外管上套设有套管,且套管上固定设置有固定块;所述磨轮支架的一端与固定块相连接,所述的磨轮支架的另一端与磨轮的转轴相连接,且磨轮支架上还设置有滑片。所述的机架上设置有集尘槽。

所述的负压除尘装置,包括:表带加工设备、工作台、吸尘外罩、负压通风管、连通管道、扶手、显示屏、安装槽。

所述的防振机构包括:侧板、防震底座、固定轴、滑动连接块、轴承、轴承座、弹性部件、限位槽。所述的侧板之间设置有固定轴;所述的固定轴上套接有滑动连接块,且滑动连接块的顶端与工作台的底部相连接;所述的固定轴的端面与侧板之间设置有轴承和轴承座,且固定轴上套设有弹性部件,所述的弹性部件设置于轴承与滑动连接块之间。

所述的工作台材质为45号钢。

所述的防震底座上表面开有限位槽。

所述的滑动连接块的底部设置于限位槽内。

所述的弹性部件为减震弹簧。

所述的吸尘外罩设置在与工作台连接处。

所述的机架上设置有集尘槽。

所述的模具设有密封圈。

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成本低。通过两个模具组合生产表带,粗加工完成后经由传送带运输表带输送至打磨装置抛光打磨,修整质量好,效率高。此外本实用新型设置有负压除尘装置可防止粉尘飘散至环境中造成污染,且保护到工作人员健康。底部还设置有防震机构,有利于提高装置的稳定性,提高使用寿命增加效益。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用于手表表带的加工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表带模具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表带脱模机构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打磨抛光装置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负压除尘装置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防震机构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如图1所示,一种用于手表表带的加工装置,包括:第一模具301,第二模具302、打磨抛光装置303、负压除尘装置304、防震机构306、脱模机构307、第一传送带308、第二传送带309、工作台311、吸尘外罩222。所述的工作台311上方设置有第一模具301,第二模具302、打磨抛光装置303和吸尘外罩222。所述的两个模具上都装有相同的脱模机构307,所述的两个模具结构相同。其中第一模具301通过第一传送带308将物料运送到第二模具302,所述的第二模具302通过第二传送带309与打磨抛光装置303连接。所述的工作台底部设置有负压除尘装置304。所述的防震机构306位于工作台下方,与工作台固接。

如图2所示为,所述的两个模具,包括:上模座1、凹模21、凸模22、顶出杆41;推板42、下模座5、胶口6、侧抽机构7、垫块9。所述的下模座5上方设置有推板42,所述的推板42上方设置有顶出杆41、其中所述的推板42两侧设置有垫块9。所述的垫块9上方设置有凸模22,其中凸模22上设置有侧抽机构7。所述的上模座1位于凸模22上方,其中上模座1上设置有凹模21和斜导柱11。所述的胶口6设置在上模座1的上端面上。

如图3所示,为所述的表带脱模机构包括:第一手指固定板101、第一手指夹102、第一平行手指103、气缸固定板104、气缸推件105、脱模气缸106、支撑板107、治具主底板108、第二平行手指109、第二手指固定板110、第二手指夹111、第三平行手指112、第一表带模具113、第二表带模具114、第三表带模具115、第四表带模具116、第四平行手指117、第三手指夹118。

如图4所示为,所述的打磨抛光装置,包括:机架30、磨轮支架32、磨轮33、升降座34、横向滑轨35、导槽37、外管38、套管39、固定块50、滑片51、过第一螺栓52、过第二调节螺栓53、集尘槽54、行程控制开关55、转轴31。所述的机架31上部设置有横向滑轨35,所述的升降座34的底部设有与横向导轨35相匹配的导槽37,所述的升降座34外套设有外管38,其中外管38上套设有套管39,且套管39上固定设置有固定块50;所述磨轮支架32的一端与固定块40相连接,所述的磨轮支架32的另一端与磨轮33的转轴31相连接,且磨轮支架32上还设置有滑片51。所述的机架30上设置有集尘槽54。

如图5所示为,所述的负压除尘装置304,包括:表带加工设备201、工作台203、吸尘外罩222、负压通风管202、连通管道204、扶手203、显示屏211、安装槽221。所述的吸尘外罩222设置于表带加工设备201上,所述的吸尘外罩222和所述的负压通风管连通202通过连通管道4连接。通过向负压通风管提供吸附风力,使与负压通风管连通的吸尘外罩能够将表带加工设备工作时产生的粉尘吸入至吸尘外罩内并从负压通风管排出,表带加工设备在加工完成后就不需要再做进一步地粉尘清理,从排尘口排出的粉尘可以收集起来,可防止粉尘飘散至环境中造成污染,且保护到工作人员健康。

如图6所示,所述的防振机构306包括:侧板61、防震底座62、固定轴63、滑动连接块64、轴承65、轴承座66、弹性部件67、限位槽68。所述的侧板61之间设置有固定轴63;所述的固定轴63上套接有滑动连接块64,且滑动连接块64的顶端与工作台311的底部相连接;所述的固定轴63的端面与侧板61之间设置有轴承65和轴承座66,且固定轴63上套设有弹性部件67,所述的弹性部件67设置于轴承65与滑动连接块64之间。

工作过程:

第一模具浇灌出表带表面层,通过表带脱模机构脱模,由第一传送带将表面层运送到第二模具,放入第二模具的模腔内,所述表面层的粗糙面一侧朝向模腔内预留的空间;其中,表面层紧贴模腔壁,模具按压住表面层材料边沿防止复合过程中基底层材料流至表面层外表面一侧。将其他物料放入所述模腔内预留的空间,使其他物料化成型与所述粗糙面紧密复合形成表带材料。再次通过表带脱模机构取出,由第二传送带传送到打磨抛光装置,最后加工完成。整个加工装置底部设置有防震机构,保证加工稳定性,工作台上方设置有除尘外罩与负压除尘装置连接,可以将表带加工设备工作时产生的粉尘吸入至吸尘外罩内并从负压通风管排出,可防止粉尘飘散至环境中造成污染,且保护到工作人员健康。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内容并不局限在上述的实施例中,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在本发明的技术指导思想之内提出其他的实施例,但这些实施例都包括在本发明的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