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精黄铜带加工工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468444阅读:562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有色金属加工工艺,特别涉及一种高精黄铜带加工工艺。



背景技术:

黄铜带的机械性和耐磨性稳定,可用于制造精密仪器、船舶零件、弹壳等。由于其塑性较好,因此也可用于制造板材、管材及深冲零件(冷凝管、散热管等)。

传统的黄铜带加工工艺主要采用高频锻压机对扁平铜带坯进行微处理,并对其实施锻压,最后通过退火及清洗,轧制为成品。此种工艺加工出的黄铜带的表面具有较大的晶状颗粒,不平整,精度较低。无法在精密仪器中使用,而且生产成本较高。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加工出的黄铜带表面平整、质量优质、成本低廉的高精黄铜带加工工艺。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高精黄铜带加工工艺,其特征在于,步骤如下:a、选取原料;b、将步骤a的原料投入工频熔炼炉中进行熔化,熔化后将其搅拌均匀;c、将步骤b中完成熔化的介质进行浇铸,将浇铸出的铸锭具有浇铸缺陷的两端锯除,然后将其投入步进炉中加热;d、将步骤c中完成加热的铸锭取出,并将其放置于可逆热轧机中进行反复轧制,轧制完成后将其实施常温冷却,将冷却后的坯料进行双面铣;e、将步骤d中完成双面铣的配料进行初轧;f、将步骤e中完成初轧的坯料投入至退火炉中进行退火,完成退火后将其进行常温冷却;g、将步骤f中完成退火的坯料进行二次轧制;h、将步骤g中完成二次轧制的坯料进行二次退火;i、将步骤h中完成二次退火的坯料进行初步酸洗;j、将步骤i中完成初步酸洗的坯料进行三次轧制,然后将三次轧制的坯料再次进行退火,完成退火后进行酸洗;k、将步骤j中完成酸洗的坯料进行四次轧制,形成带状成品;l、将步骤k中的带状成品进行脱脂酸洗,然后将其表面进行钝化及烘干。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四次轧制,使坯料逐渐变薄,且各轧制工序后分别对坯料进行退火,降低硬度,便于轧制;且通过对坯料的双面实施双面铣,以此保证坯料表面的平整度,同时也保证了加工出的黄铜带的质量,使之可用于高精密仪器中使用。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步骤e中初步轧制后的坯料的厚度为3.0mm—3.5mm;步骤g中二次轧制的坯料的厚度为1.0mm—1.7mm,同时将其两端的毛边缺口剪除。

步骤d中双面铣时坯料的表面每面铣除0.3mm—0.5mm;所述步骤f中的退火炉经过3h—4h升至500℃—580℃保温,保温3h—4h后自然冷却至80℃—90℃出炉。

步骤j中完成三次轧制的坯料进入退火炉中经过3h—3.5h升至400℃—460℃,保温3h—4h后自然冷却至70℃—80℃出炉。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依次轧制至上述厚度,使坯料循序变薄,通过不断的退火及轧制,即可保证黄铜带的表面平整度,同时可使该黄铜带的韧性及塑性更好,不易折断及磨损。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为一种高精黄铜带加工工艺,其特征在于,步骤如下:a、选取原料;b、将步骤a的原料投入工频熔炼炉中进行熔化,熔化后将其搅拌均匀;c、将步骤b中完成熔化的介质进行浇铸,将浇铸出的铸锭具有浇铸缺陷的两端锯除,然后将其投入步进炉中加热;d、将步骤c中完成加热的铸锭取出,并将其放置于可逆热轧机中进行反复轧制,轧制完成后将其实施常温冷却,将冷却后的坯料进行双面铣;e、将步骤d中完成双面铣的配料进行初轧;f、将步骤e中完成初轧的坯料投入至退火炉中进行退火,完成退火后将其进行常温冷却;g、将步骤f中完成退火的坯料进行二次轧制;h、将步骤g中完成二次轧制的坯料进行二次退火;i、将步骤h中完成二次退火的坯料进行初步酸洗;j、将步骤i中完成初步酸洗的坯料进行三次轧制,然后将三次轧制的坯料再次进行退火,完成退火后进行酸洗;k、将步骤j中完成酸洗的坯料进行四次轧制,形成带状成品;l、将步骤k中的带状成品进行脱脂酸洗,然后将其表面进行钝化及烘干。上述方案中,通过多次轧制,使坯料逐渐变薄,且各轧制工序后分别对坯料进行退火,降低硬度,便于轧制;且通过对坯料的双面实施双面铣,以此保证坯料表面的平整度,同时也保证了加工出的黄铜带的质量,使之可用于高精密仪器中使用。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步骤e中初步轧制后的坯料的厚度为3.0mm—3.5mm;步骤g中二次轧制的坯料的厚度为1.0mm—1.7mm,同时将其两端的毛边缺口剪除。步骤d中双面铣时坯料的表面每面铣除0.3mm—0.5mm;所述步骤f中的退火炉经过3h—4h升至500℃—580℃保温,保温3h—4h后自然冷却至80℃—90℃出炉。步骤j中完成三次轧制的坯料进入退火炉中经过3h—3.5h升至400℃—460℃,保温3h—4h后自然冷却至70℃—80℃出炉。步骤k中完成四次轧制后,可将其进行退火,退火炉经过3.5h升至300℃—350℃后保温3h—4h后自然冷却至60℃—70℃。然后在进行酸洗及钝化。通过依次轧制至逐渐缩小的厚度,使坯料循序变薄,通过不断的退火及轧制,即可保证黄铜带的表面平整度,同时可使该黄铜带的韧性及塑性更好,不易折断及磨损。

本发明实施例中的原料为黄铜角料、光亮线、紫铜及锌。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一种有色金属加工工艺,特别涉及一种高精黄铜带加工工艺。本发明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高精黄铜带加工工艺,步骤如下:a、选取原料;b、将步骤a的原料熔化及搅拌;c、浇铸及加热;d、反复轧制、冷却、双面铣;e、初轧;f、退火及冷却;g、二次轧制;h、将步骤g中完成二次轧制的坯料进行二次退火;i、将步骤h中完成二次退火的坯料进行初步酸洗;j、将步骤i中完成初步酸洗的坯料进行三次轧制、退火及酸洗;k、将步骤j中完成酸洗的坯料进行四次轧制,形成带状成品;l、将步骤k中的带状成品进行脱脂酸洗、表面钝化及烘干。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提供了一种加工出的黄铜带表面平整、质量优质、成本低廉的高精黄铜带加工工艺。

技术研发人员:朱伟康;薛龙江;王中明;李延忠;林游;林凯;陈传贵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瑞安市五星铜业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8.01.05
技术公布日:2018.05.18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