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子基片专用自动喷砂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255817阅读:174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喷砂机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适合对呈卷状、带状的贴片功率电感的基础材料进行去除披锋、去毛刺处理的电子基片专用自动喷砂机。



背景技术:

由于贴片功率电感的基础材料具备在电路中可实现低值电阻、耐大电流、电感量大、体积小和容易安装在基片上的特点,因此,其被广泛应用于数码产品、pda、笔记本电脑、移动电话、网络通信、显卡、液晶背光源、电源模块、汽车电子、安防产品、办公自动化、家庭电器、对讲机、电子玩具、运动器材及医疗仪器等日常工作生活应用的高端电子产品领域,但高端电子产品对电感器的基础材料base的自身品质及外观品质要求非常高,传统的喷砂机一般都是通过皮带或辊轴来夹持工件进行输送的,此两种输送方式不但均存在容易将料带挤压变形,导致产品的报废率高和制作成本高,其在换机种时还具有调节难度大和耗时长的不足,使其不适合频繁换线和不便于维护,且其在工作时每次只能输送一条料带,此结构导致其具有生产效率低和产能低等弊端,其不能满足多机种、常换线和大批量连续加工的生产要求。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通过导槽来传送料带,并由导槽对料带进行导正和限位,导槽通过导槽调节机构能调节其前后之间的距离,使其适合对各种不同尺寸的料带进行传送,解决了目前的喷砂机在更换机种时具有调节难度大和耗时长的问题;导槽使料带在整个传送的过程中不会出现挤压变形和刮花等问题,其能大大降低产品的报废率和降低产品的制作成本,其整个生产过程自动化操作,智能化操作程度高,不但使工件的传送效率高、传送效果好和喷砂效果好,还实现了节能、环保,其适合多机种、常换线的企业使用和满足了大批量连续加工的生产要求,其操作简单,维护方便的电子基片专用自动喷砂机。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一种电子基片专用自动喷砂机,包括机箱,所述机箱的一侧设置有控制箱,所述机箱另一侧的后面设置有除尘器,所述除尘器的一侧设置有消音器,所述机箱内设置有导槽,所述导槽的一端上设置有上料室,所述导槽的另一端上设置有下料室,所述导槽的中部上设置有喷砂室;所述导槽的下面设置有导槽调节机构。

作为优选,所述导槽调节机构设置有一个以上,每个所述导槽调节机构包括设置在导槽下面的编码器,及设置在导槽一侧的限位板,及与限位板连接设置的滚珠丝杆,及与滚珠丝杆连接设置的联轴器。

作为优选,所述喷砂室内设置有一支以上的喷枪,所述喷砂室的顶面上设置有分离器。

作为优选,所述喷砂室正面的上面设置有调压阀,所述调压阀的上面设置有气压表;所述调压阀设置有一个以上,所述气压表设置有一个以上。

作为优选,所述导槽的左侧设置有托料辊。

作为优选,所述喷砂室的下方设置有砂料回收斗。

作为优选,所述导槽一端的下方设置有用于调节其宽度的变频电机。

作为优选,所述控制箱的前侧设置有触摸显示屏,所述控制箱内安装有plc控制系统。plc控制系统分别与导槽调节机构、变频电机和控制箱等部件连接控制。

所为优选,与喷枪连接设置有喷砂管路,喷砂传送管路上设置有抽砂泵。

所为优选,所述导槽设置有二条,二条导槽之间设置有用于传送工件的钢带,二条导槽以一前一后的排列方式分布在钢带的前后两侧。钢带的左右两端内安装有传动轮,传动轮与变频电机传动连接设置有皮带。

本发明的一种电子基片专用自动喷砂机,包括机箱、控制箱、除尘器、消音器、导槽、上料室、下料室、喷砂室、喷枪、分离器、调压阀、气压表、托料辊和变频电机,所述导槽调节机构设置有编码器、限位板、滚珠丝杆和联轴器。本发明通过触摸显示屏往plc控制系统内输入控制各个部件运行的各项参数,二条料带通过导槽可分别传送进入至钢带的前后两侧,导槽能对位于钢带前后两则同步传送的料带进行导正传送和限位传送,防止料带在传送的过程跑偏,其使导槽实现每次能传送二条料带,其传送效率高,导槽通过导槽调节机构能调节其前后之间的距离,使其适合对各种不同尺寸的料带进行传送,解决了目前的喷砂机在更换机种时具有调节难度大和耗时长的问题;导槽使料带在整个传送的过程中不会出现挤压变形和刮花等现象,其实现了大大降低产品的报废率和降低了产品的制作成本;加工时产生的砂和尘屑等混合物能经砂料回收斗进行回收、并经分离器对砂和尘屑作分离处理后便可继续循环利用,以减少对环境的排放;除尘器能对整个操作过程产生的灰尘进行去除,消音器能对生产过程产生的噪音进行消音,其整个生产过程不但实现了智能化和自动化操作,其智能化操作程度高,还实现了节能、环保,其使用方便、快捷,便于维护,并对料带的传送效率高、传送效果好,满足了多机种、常换线和大批量连续加工的生产要求。

附图说明

为了易于说明,本发明由下述的较佳实施例及附图作以详细描述。

图1为本发明的一种电子基片专用自动喷砂机的主视图。

图2为本发明的一种电子基片专用自动喷砂机的左视图。

图3为本发明的一种电子基片专用自动喷砂机中位于导槽一侧的一个导槽调节机构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理解本发明,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发明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发明的较佳实施方式。但是,本发明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方式。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方式的目的是使对本发明的公开内容理解的更加透彻全面。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发明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

本实施例中,参照图1至图3所示,本发明的一种电子基片专用自动喷砂机,包括机箱1,所述机箱1的一侧设置有控制箱2,所述机箱1另一侧的后面设置有除尘器3,所述除尘器3的一侧设置有消音器4,所述机箱1内设置有导槽11,所述导槽11的一端上设置有上料室17,所述导槽11的另一端上设置有下料室12,所述导槽11的中部上设置有喷砂室19;所述导槽11的下面设置有导槽调节机构13。

在其中一实施例中,所述导槽调节机构13设置有一个以上,每个所述导槽调节机构13包括设置在导槽11下面的编码器(未图示),及设置在导槽11一侧的限位板14,及与限位板14连接设置的滚珠丝杆15,及与滚珠丝杆15连接设置的联轴器16。

在其中一实施例中,所述喷砂室19内设置有一支以上的喷枪51,所述喷砂室19的顶面上设置有分离器6。

在其中一实施例中,所述喷砂室19正面的上面设置有调压阀7,所述调压阀7的上面设置有气压表8;所述调压阀7设置有一个以上,所述气压表8设置有一个以上。

在其中一实施例中,所述导槽11的左侧设置有托料辊9。

在其中一实施例中,所述喷砂室19的下方设置有砂料回收斗52。

在其中一实施例中,所述导槽11一端的下方设置有用于调节其宽度的变频电机18。

在其中一实施例中,所述控制箱2的前侧设置有触摸显示屏(未图示),所述控制箱2内安装有plc控制系统(未图示)。

在其中一实施例中,所述导槽11设置有二条,二条导槽11之间设置有用于传送工件的钢带(未图示),二条导槽11以一前一后的排列方式分布在钢带(未图示)的前后两侧。

该电子基片专用自动喷砂机的操作流程为:料带首先从上料室17开始进行上料,操作人员在生产前可通过触摸显示屏往plc控制系统(未图示)内输入控制各个部件运行的各项参数,料带从上料室17传送到导槽11上,导槽11能对料带进行导正传送和限位传送,防止料带在传送的过程跑偏,由于位于导槽11内的钢带(未图示)的前后两侧分别均能同步上料传送,使导槽11每次能对二条料带同步进行传送,其传送效率高,导槽11通过导槽调节机构13能调节其前后之间的距离,使其不但适合对各种不同尺寸的料带进行传送,还解决了目前的喷砂机在更换机种时具有调节难度大和耗时长的问题,变频电机18为导槽11的传送提供动力,导槽11使料带在整个传送的过程中不会出现挤压变形和刮花等现象,其实现了大大降低产品的报废率和降低了产品的制作成本;当料带从上料室17传送进入至喷砂室19时,喷砂室19内的若干支喷枪51启动自动对料带进行喷砂加工,加工时产生的废料、尘屑和砂料混合物由砂料回收斗52进行回收、并经分离器6对其作尘屑和砂料分离处理后便可继续循环利用,其减少了对环境的排放;除尘器3能对整个操作过程产生的灰尘进行去除,消音器4能对生产过程产生的噪音进行消音;当料带完成喷砂加工操作后,料带随导槽11的传送进入到下料室12进行下料,如此循环。其实现了集上料、导正传送、喷砂加工、砂尘混合物回收、砂尘分离除尘、消音和下料等操作于一体,且其每次能对二条料带同步进行上料、喷砂加工和下料,其工作效率高,产能高,整个生产过程不但实现了智能化和自动化操作,其智能化操作程度高,还实现了节能、环保。

本发明的一种电子基片专用自动喷砂机,包括机箱、控制箱、除尘器、消音器、导槽、上料室、下料室、喷砂室、喷枪、分离器、调压阀、气压表、托料辊和变频电机,所述导槽调节机构设置有编码器、限位板、滚珠丝杆和联轴器。本发明的导槽通过导槽调节机构能调节其前后之间的距离,使其适合对各种不同尺寸的料带进行传送,且钢带每次工作能同时传送二条料带,其工作效率高;导槽使料带在整个传送的过程中不会出现挤压变形和刮花等现象,并使喷枪能均匀地对二条料带进行喷砂,采用其进行喷砂加工操作后的产品品质好,其实现了大大降低产品的报废率和降低了产品的制作成本;其解决了传统的喷砂机一般都是通过皮带或辊轴来夹持工件进行输送的,此两种输送方式不但均存在容易将料带挤压变形,导致产品的报废率高和制作成本高,其在换机种时还具有调节难度大和耗时长的不足,使其不适合频繁换线和不便于维护,且其在工作时每次只能输送一条料带,此结构导致其具有生产效率低和产能低等弊端,其不能满足多机种、常换线和大批量连续加工的生产要求的问题。

上述实施例,只是本发明的一个实例,并不是用来限制本发明的实施与权利范围,凡与本发明权利要求所述原理和基本结构相同或等同的,均在本发明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