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自动弯头内抛光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006625发布日期:2018-07-24 21:24阅读:848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抛光机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全自动弯头内抛光机。



背景技术:

在管路系统中,弯头是改变管路方向的管件。在通过手动使用砂轮或砂纸进行抛光,这种抛光方式主要存在以下缺陷:1、需要手动对异径管的内部进行打磨抛光,浪费人力,产生的粉尘危害操作人员的身体健康;2、抛光效率低下,每次只能对单个异径管内部进行抛光,抛光速度受工作人员熟练度影响;3、抛光质量无法控制,抛光质量受操作人员抛光经验影响。

cn201320380388.3公开了“一种全自动弯头圆管内部抛光机,包括:装载在电机板上的主电机,内抛光轴,抛光砂纸头,弯头模具,所述的主电机与内抛光轴连接,弯头模具内有圆弧形模具孔,弯头模具上装置有一个气缸,下端装置有一个步进电机,步进电机带动弯头模具沿着模具孔的弧度轨道运行,与抛光砂纸头配合,对弯管内壁进行抛光,主电机的侧端下面有个小电机带动主电机旋转。”该方案的抛光机自动化程度低,抛光效率低,抛光过程中抛光件固定并不方便,抛光质量无法保证。

因此,设计一种结构合理,自动化程度高,弯头固定简单易于调节,用机器替代人工的全自动异径管的内抛光机有着广泛的市场前景。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现有技术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对弯头抛光效果好的全自动弯头内抛光机。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全自动弯头内抛光机,包括机架,所述的机架上设置有抛光移动装置与管件夹持装置,抛光移动装置上设置抛光装置与驱动装置,抛光装置与驱动装置相配合,抛光装置与管件夹持装置相配合;

管件夹持装置包括管件夹持底座、侧底座、管件支撑板、管件插入孔和管件压板,管件夹持底座和侧底座相互垂直,管件夹持底座和侧底座的底部均固定于机架上,管件夹持底座侧面上开设有管件插入孔,管件夹持底座一侧设有管件支撑板,管件夹持底座上部设有管件压板,管件支撑板和管件压板在侧底座上滑动设置。

所述管件压板上均匀设有管件顶杆,侧底座上部设有管件压板滑槽,管件压板滑槽两侧开设有管件压板螺栓通孔,管件压板一端固定有管件压板底座,管件压板底座两侧开设有管件压板底座螺栓孔,管件压板底座底面中部开设有管件压板凸起,管件压板凸起与管件压板滑槽匹配设置。

所述管件顶杆包括连接杆部和顶杆部,接杆部和顶杆部一体设置,顶杆部直径大于接杆部直径,连接杆部外表面开设有外螺纹,管件压板上开设有管件顶杆孔,管件顶杆孔内表面开设有内螺纹。

所述管件支撑板上开设有管件托槽,侧底座侧面中部开设有管件支撑板凹槽,管件支撑板凹槽两侧开设有管件支撑板螺栓通孔,管件支撑板一侧与管件支撑板底座固定,管件支撑板底座两侧开设有管件支撑板底座螺栓孔,管件支撑板底座一侧面设有管件支撑板凸起,管件支撑板凸起与管件支撑板凹槽匹配设置。

所述抛光移动装置,包括设置于机架的顶部的x轴直线滑台,x轴直线滑台的端部设置有第一电机,x轴直线滑台的滑块上设置有y轴直线滑台,y轴直线滑台与x轴直线滑台相垂直,y轴直线滑台的端部设置有第二电机,y轴直线滑台上设置有抛光支撑台,第一电机与x轴直线滑台配合连接,第二电机与y轴直线滑台配合连接。

所述驱动装置包括驱动电机,驱动电机上设置有第一皮带轮,驱动电机通过电机支架固定在抛光支撑台的顶部,电机支架一侧的抛光支撑台顶部设置有润滑油箱体,润滑油箱体上设置有第一传动轴,第一传动轴外侧套装有滚珠轴承,滚珠轴承与润滑油箱体相连,滚珠轴承的外侧的第一传动轴上套装有油封,第一转轴的一端设置有第二皮带轮,第一转轴的另一端与抛光装置相连接,第一皮带轮与第二皮带轮之间配合连接。

所述抛光装置包括抛光杆,抛光杆的一端设置有刚性联轴器,抛光杆的另一端上设置有抛光砂轮,刚性联轴器与抛光杆连接成一体结构,刚性联轴器套装在的端部,抛光砂轮与抛光杆可拆卸连接。

所述电机支架顶部一侧设置有电机调节丝杆,所述的驱动电机通过电机固定座与电机支架活动连接,电机调节丝杆与电机固定座配合连接。

所述润滑油箱体上均匀设置有三个第一传动轴,润滑油箱体的顶部设置有涨紧支撑板,涨紧支撑板上设置有皮带涨紧轮。

本发明结构合理,自动化程度高,实现了全自动抛光工艺,抛光速度稳定,单次抛光速度快;弯头固定简单易于调节,机器替代人工对异径管的内径抛光,节省人力,避免工作过程中粉尘对操作人员的侵害;管件顶杆可在管件顶杆孔内通过转动进行上下移动,便于对弯头进行合适的挤压,弯头在管件顶杆和前管件支撑板和后管件支撑板对弯头起到支撑夹持固定,避免在打磨过程中移位;通过伺服电机精确控制抛光装置的位置和速度,调节夹具角度使异径管的内壁与抛光砂轮表面相平行,保证抛光质量的稳定;管件夹持装置可以根据实际生产需要选择合适的尺寸进行更换,适用于多种规格的异径管内部抛光。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4中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6是图4中b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管件顶杆位置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发明润滑油箱体剖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详细说明,实施例仅用来说明本发明,并不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如图1-8所述的一种全自动弯头内抛光机,包括机架1,所述的机架1上设置有抛光移动装置2与管件夹持装置3,抛光移动装置2上设置抛光装置4与驱动装置5,抛光装置4与驱动装置5相配合,抛光装置4与管件夹持装置3相配合;管件夹持装置3包括管件夹持底座31、侧底座34、管件支撑板32、管件插入孔311和管件压板33,管件夹持底座31和侧底座34相互垂直,管件夹持底座31和侧底座34的底部均固定于机架1上,管件夹持底座31侧面上开设有管件插入孔311,管件夹持底座3一侧设有管件支撑板32,管件夹持底座31上部设有管件压板33,管件支撑板32和管件压板33在侧底座34上滑动设置,管件压板33上均匀设有管件顶杆331,侧底座34上部设有管件压板滑槽341,管件压板滑槽341两侧开设有管件压板螺栓通孔342,管件压板33一端固定有管件压板底座332,管件压板底座332两侧开设有管件压板底座螺栓孔3321,管件压板底座332底面中部开设有管件压板凸起3322,管件压板凸起3322与管件压板滑槽341匹配设置。管件顶杆331包括连接杆部3311和顶杆部3312,接杆部3311和顶杆部3312一体设置,顶杆部3312直径大于接杆部3311直径,连接杆部3311外表面开设有外螺纹,管件压板33上开设有管件顶杆孔333,管件顶杆孔333内表面开设有内螺纹。管件支撑板32上开设有管件托槽321,侧底座34侧面中部开设有管件支撑板凹槽343,管件支撑板凹槽343两侧开设有管件支撑板螺栓通孔344,管件支撑板32一侧与管件支撑板底座322固定,管件支撑板底座322两侧开设有管件支撑板底座螺栓孔3221,管件支撑板底座322一侧面设有管件支撑板凸起3222,管件支撑板凸起3222与管件支撑板凹槽343匹配设置,抛光移动装置2,包括设置于机架1的顶部的x轴直线滑台201,x轴直线滑台201的端部设置有第一电机202,x轴直线滑台201的滑块上设置有y轴直线滑台203,y轴直线滑台203与x轴直线滑台201相垂直,y轴直线滑台203的端部设置有第二电机204,y轴直线滑台203上设置有抛光支撑台205,第一电机202与x轴直线滑台201配合连接,第二电机204与y轴直线滑台203配合连接。驱动装置5包括驱动电机501,驱动电机501上设置有第一皮带轮505,驱动电机501通过电机支架502固定在抛光支撑台205的顶部,电机支架502一侧的抛光支撑台205顶部设置有润滑油箱体503,润滑油箱体503上设置有第一传动轴504,第一传动轴504外侧套装有滚珠轴承507,滚珠轴承507与润滑油箱体503相连,滚珠轴承507的外侧的第一传动轴504上套装有油封508,第一转轴504的一端设置有第二皮带轮506,第一转轴504的另一端与抛光装置4相连接,第一皮带轮505与第二皮带轮506之间配合连接。抛光装置4包括抛光杆401,抛光杆401的一端设置有刚性联轴器403,抛光杆401的另一端上设置有抛光砂轮402,刚性联轴器403与抛光杆401连接成一体结构,刚性联轴器403套装在504的端部,抛光砂轮402与抛光杆401可拆卸连接,电机支架502顶部一侧设置有电机调节丝杆511,所述的驱动电机501通过电机固定座512与电机支架502活动连接,电机调节丝杆511与电机固定座512配合连接,润滑油箱体503上均匀设置有三个第一传动轴504,润滑油箱体503的顶部设置有涨紧支撑板510,涨紧支撑板510上设置有皮带涨紧轮509。

在本实施例中管件插入孔311数量为三个并排设置,管件压板螺栓通孔342为椭圆状,管件压板33一端通过螺栓3323与管件压板底座332相固定,管件压板33通过管件压板凸起3322在管件压板滑槽341内上下滑动,当滑动到合适的位置后通过螺栓(图中未示)穿过管件压板底座螺栓孔3321和管件压板螺栓通孔342将管件压板33固定,后通过调节管件顶杆33对弯头进行压紧。管件顶杆331可在管件顶杆孔333内通过转动进行上下移动,便于对弯头进行合适的挤压,弯头在管件顶杆331和管件支撑板32的作用下实现夹持固定,避免在打磨过程中移位。管件托槽321为弧形与管件弯曲部形状相匹配,管件支撑板螺栓通孔344为椭圆状,管件支撑板32对弯头起到支撑托起的作用,在夹持不同型号的弯头时可以调节管件支撑板32在管件支撑板凹槽343内滑动,当滑动到合适位置时通过螺栓(图中未示)穿过管件支撑板底座螺栓孔3221和管件支撑板螺栓通孔344实现对支撑板32的固定。抛光装置4与管件夹持装置3相对设置在机架1的顶部,抛光移动装置2中的y轴直线滑台203用来调节抛光砂轮402与弯头内壁之间的距离,x轴直线滑台201用来带动抛光装置4在弯头内的抛光长度,第一电机202通过联轴器与x轴直线滑台201相连接,第二电机204通过联轴器与y轴直线滑台203相连接,抛光支撑台205通过螺栓固定在y轴直线滑台203的上部。电机支架502为l型结构,底部通过螺栓与抛光支撑台205固定,电机支架502上设置有条形通孔,驱动电机501固定在电机固定座512上,电机固定座512通过螺栓固定在该条形通孔上,电机固定座512与电机调节丝杆511配合,电机调节丝杆511固定在电机支架502的底部,通过转动电机调节丝杆511可以提升或降低驱动电机501从而调节第一皮带轮505上的传动带的松紧。润滑油箱体503内部填充润滑油,起到减小滚珠轴承507的摩擦力和降温的作用。油封508的外侧设置有法兰盘固定在润滑油箱体503的外侧,第一传动轴504的一端成锥度,刚性联轴器403套装在该端部,刚性联轴器403与抛光杆401为一体结构,抛光砂轮402通过螺栓与抛光杆401固定。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是对本发明作其它形式的限制,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可能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加以变更或改型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但是凡是未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内容,依据本发明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改型,仍属于本发明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