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合模机构传动的机座组及压铸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444588发布日期:2018-09-14 23:12阅读:143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压铸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合模机构传动的机座组及压铸机。



背景技术:

近几年工业发展迅速,中小型压铸件的需求量越来越大,对压铸产品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提高压铸机的运转稳定性能、延长压铸机寿命并提高铸造生产效率,具有深远意义。

压铸机的工作过程中,每生产一模产品,需要对合模机构进行传动调整,但是现有的压铸机的应用中,其合模机构自身重量及体积都较大,则使用一般的传动机构传动时,存在传动不稳定、不精确的缺陷。

为此,有必要设计一种传动稳定、精确的用于合模机构传动的机座组及压铸机,以满足用户的需求。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为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用于合模机构传动的机座组及压铸机。

用于合模机构传动的机座组,包括用于安装所述合模机构的上机座及下机座,所述下机座上部相对水平面倾斜设置并沿倾斜方向设置有导向槽,所述下机座内部设置有驱动机构,所述上机座下部配合所述导向槽滑动连接于所述下机座上部,所述上机座与所述驱动机构连接并沿倾斜方向作往复运动,所述下机座设置有落料下口,所述上机座匹配所述落料下口设置有落料上口。

其工作原理如下:

通过分设为上下机座的结构,以驱动机构驱动上机座相对于所述下机座作往复运动,以满足现有技术中压铸机的合模机构的稳定的传动调整需要。

进一步地,沿导向槽导向方向,所述导向槽的一侧与所述上机座下部相接,所述导向槽的的另一侧与所述上机座下部之间预设有空位,所述空位内设置有镶条,所述镶条设置有与所述上机座下部外轮廓相匹配的压合面,所述下机座外侧对应所述镶条设置有多个朝向导向槽内的调节螺栓,所述镶条设置有多个朝导向槽底部设置的通孔;所述通孔穿接有竖向螺栓,且所述竖向螺栓与所述下机座螺纹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上机座下部呈燕尾榫状;沿导向槽导向方向,所述导向槽与上机座下部相接的一侧为与所述上机座下部相配合的半燕尾槽。

所述镶条与所述半燕尾槽的组合,使得所述导向槽构成与所述上机座下部相配合的燕尾槽,通过调节螺栓及竖向螺栓将所述镶条固定于所述导向槽上,使所述镶条与所述上机座燕尾榫的下部相抵;所述上下机座通过燕尾榫卯结构的配合,满足所述上下机座传动的稳定性及精确性需要,同时应用有设置于上下机座之间的耐磨的镶条,能有效减少机座间传动的磨损的前提下,便于拆装维护。

进一步地,所述下机座内设置有安装腔,所述下机座上设置有与所述安装腔连通的前开口;所述驱动机构安装于所述安装腔内;所述驱动机构的输出端设有可沿下机座上部的倾斜方向作往复运动的联动轴,所述联动轴通过所述前开口延伸至所述下机座外并与所述上机座连接。

所述驱动机构可应用为常规的液压油缸进行传动,所述驱动机构内置安装于下机座内的安装腔中,使所述上下机座能有效稳定传动的前提下,更有效减少机座组的体积,使机座组安装应用于压铸机时,能有效控制压铸机体积,满足用户日益渴望的小体积化机台应用的需求。

进一步地,所述安装腔对应所述前开口设置有安装调整块;所述安装调整块倾斜设置,且所述安装调整块的倾斜方向与所述下机座上部的倾斜方向垂直。

通过设置有倾斜的安装调整块,针对于压铸机倾斜方向传动的需求,使得传动机构无需进行结构更改的前提下,满足所述驱动机构的安装及带动所述上机座的倾斜传动应用需求。

进一步地,所述下机座包括加强筋组及对称设置于所述下机座的左右两侧的支撑筋组,所述支撑筋组包括第一支撑筋、第二支撑筋、第三支撑筋及第四支撑筋,所述第一支撑筋及第二支撑筋设置于所述前开口与所述落料下口之间,所述第三支撑筋及第四支撑筋设置于所述安装调整块的前后两侧;所述加强筋组包括第一加强筋、第二加强筋、第三加强筋及第四加强筋,所述第一加强筋及第二加强筋设置于所述下机座的前后两侧,所述第三加强筋及第四加强筋设置于所述落料下口的前后两侧。

通过第一加强筋及第二加强筋的设置,满足所述前开口与所述落料下口之间的结构支撑稳定应用,通过所述第三支撑筋及第四支撑筋的设置,满足所述安装调整块的结构支撑稳定应用,通过所述加强筋组的设置,满足所述下机座整体的结构加强稳固需求。

进一步地,所述上机座上部的两侧对称设置有用于承托所述合模机构的支撑台,所述两侧的支撑台之间形成有落油凹位,所述上机座上部两侧设置有废油槽,所述废油槽与所述落油凹位相连通,所述上机座设置有排油孔,所述废油槽与所述排油孔相连通。

通过废油槽、排油孔及落油凹位的设置,满足所述上机座承接所述合模机构下落的废油后有组织地进行收集排放的需求。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压铸机,包括机台及合模机构,所述合模机构包括调整板、活动板及固定板,所述调整板、活动板及固定板通过杠柱串联,所述机台上设置有如上述所述机座组,所述合模机构设置于所述上机座上且随所述上机座运动而运动;所述落料上口及落料下口对应设置于所述活动板及固定板之间。

通过应用有所述机座组,满足所述合模机构的工作应用前提下,使所述合模机构传动稳定、精确度高。

进一步地,所述上机座上部对应所述调整板的两侧位置对称设置有竖向侧板,所述竖向侧板上端可拆卸装接有横向设置的调整板压板,所述竖向侧板与所述调整板压板组合形成有调整板导槽,所述调整板与所述调整板导槽活动连接。

通过可拆卸的调整板压板组合而成的调整板导槽,满足所述调整板活动的需求的前提下,加工简单且便于拆装维修。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所述机座组通过分设有上下机座及驱动机构组合应用的设置,使所述机座组能高效平稳地进行往复运动,并结合落料孔的应用,满足现有技术中压铸机的合模机构的传动调整需要。

2、所述机座组中的驱动机构内置于下机座的安装设置,结合安装腔与各部分加强筋支撑筋的应用;能有效控制所述机座组的体积的同时,进一步满足机座组稳定传动的需要。

3、所述压铸机通过应用所述机座组,满足所述压铸机中合模机构传动的精确平稳应用的同时,通过驱动装置的内置应用,而使该压铸机的结构更紧凑,更有效减少压铸机的占用空间。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压铸机的整体装配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机座组的组合结构侧视图;

图3为本发明的机座组的组合结构正视图;

图4为本发明的上机座的结构平面图;

图5为本发明的下机座的结构平面图;

图6为本发明的a位置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的b位置局部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上机座1、落料上口11、竖向侧板12、调整板压板13、支撑台14、落油凹位15、废油槽16、排油孔161、连接面板17、下机座2、落料下口21、导向槽3、驱动机构4、联动轴41、镶条5、调节螺栓51、竖向螺栓52、安装腔6、安装调整块61、第一支撑筋71、第二支撑筋72、第一加强筋73、第二加强筋74、第三加强筋75、第四加强筋76、第五加强筋77、调整板81、活动板82、固定板83、杠柱84、挖空部9。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技术方案、目的及其优点更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的解释说明。

如图1至图7所示,一种压铸机,包括机台及合模机构,所述合模机构包括调整板81、活动板82及固定板83,所述调整板81、活动板82及固定板83通过杠柱84串联,所述机台上设置有一种用于合模机构传动的机座组;所述机座组包括用于安装所述合模机构的上机座1及下机座2,因实际应用需求,该下机座2上部相对水平面倾斜设置且呈前高后低的趋势,令所述调整板81、活动板82及固定板83的高度依次下降,满足压铸机传动需要,具体而言,其倾斜方向的角度优选设置为5度。

所述下机座2上部沿倾斜方向设置有导向槽3,所述下机座2内部设置有驱动机构4,所述驱动机构4为液压油缸,所述下机座2内设置有安装腔6,所述下机座2上设置有与所述安装腔6连通的前开口;所述安装腔6对应所述前开口设置有安装调整块61;所述安装调整块61倾斜设置,且所述安装调整块61的倾斜方向与所述下机座2上部的倾斜方向垂直;所述驱动机构4安装于所述安装腔6内;所述驱动机构4的输出端设有可沿下机座2上部的倾斜方向作往复运动的联动轴41,所述联动轴41通过所述前开口延伸至所述下机座2外并通过设置有连接面板17与所述上机座1连接,所述上机座1下部配合所述导向槽3滑动连接于所述下机座2上部,所述上机座1在所述驱动机构4的作用下带动所述合模机构沿倾斜方向作往复运动,以满足所述上机座1传动的需求。

所述下机座2设置有落料下口21,所述上机座1匹配所述落料下口21设置有落料上口11,所述落料上口11及落料下口21对应设置于所述活动板82及固定板83之间,以满足压铸后落料的需要;所述下机座2包括加强筋组及对称设置于所述下机座2的左右两侧的支撑筋组,所述支撑筋组包括第一支撑筋71及第二支撑筋72、第三支撑筋711及第四支撑筋721,所述第一支撑筋71及第二支撑筋72设置于所述前开口与所述落料下口21之间,以对应加固支撑所述合模机构中的调整板81及活动板82位置;所述第三支撑筋711及第四支撑筋721设置于所述安装调整块61的前后两侧;所述加强筋组包括第一加强筋73、第二加强筋74、第三加强筋75及第四加强筋76,所述第一加强筋73及第二加强筋74设置于所述下机座2的前后两侧,所述第三加强筋75及第四加强筋76设置于所述落料下口21的前后两侧;所述第一加强筋73及第三加强筋75的共同作用下,进一步满足支撑稳固所述合模机构中的调整板81及活动板82应用的需求,所述第二加强筋74及第四加强筋76的共同作用下,满足支撑稳固所述合模机构中固定板83的需求。

而进一步地,所述下机座2内还设置有第五加强筋77以进一步满足安装调整块61的固定需要;而在不影响所述下机座2的结构强度的前提下,所述两侧的第一支撑筋71及第二支撑筋72之间设置有挖空部9,以节约所述下机座2的加工用料;所述上机座1及下机座2均一体铸造成型。

作为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上机座1下部呈燕尾榫状;沿导向槽3导向方向,所述导向槽3的一侧与所述上机座1下部相接并呈与所述上机座1下部相配合的半燕尾槽状,所述导向槽3的的另一侧与所述上机座1下部之间预设有空位,所述空位内设置有镶条5,所述镶条5设置有与所述上机座1下部外轮廓相匹配的压合面,所述下机座2外侧对应所述镶条5设置有多个朝向导向槽3内的调节螺栓51,所述镶条5设置有多个朝导向槽3底部设置的通孔;所述通孔穿接有竖向螺栓52,且所述竖向螺栓52与所述下机座2螺纹连接。

所述上机座1上部的两侧对称设置有用于承托所述合模机构的支撑台14,所述两侧的支撑台14之间形成有落油凹位15,所述上机座1上部两侧设置有废油槽16,所述废油槽16与所述落油凹位15相连通,所述上机座1后端设置有排油孔161,所述废油槽16与所述排油孔161连通,结合所述上机座的倾斜设置,在重力作用下,废油由落油凹位15经所述废油槽16至排油孔161排出,以满足所述合模机构的废油排放需要。

所述上机座1上部对应所述调整板81的两侧位置对称设置有竖向侧板12,所述竖向侧板12上端可拆卸装接有横向设置的调整板81压板13,所述竖向侧板12与所述调整板81压板13组合形成有调整板导槽,所述调整板81与所述调整板导槽活动连接,以满足所述合模机构中调整板81的活动应用,并具有加工简单、便于拆装维修的优点。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实施原理前提下,依然可以对所述实施例进行修改,而相应修改方案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