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二次冷轧镀锡板及其生产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6506571发布日期:2019-01-05 09:04阅读:192来源:国知局
一种二次冷轧镀锡板及其生产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钢材制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二次冷轧镀锡板及其生产方法。



背景技术:

二次冷轧镀锡板是将退火后的镀锡原板进行二次冷轧后再通过连续电镀锡作业获得的在两面镀覆锡层的镀锡钢板或钢带。它具有强度高,厚度薄的特点,广泛应用于食品,饮料、化工等产品包装领域。

当前国内外对二次冷轧镀锡板和二次冷轧镀锡原板均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取得了一些成果。但是,现有技术中的二次冷轧镀锡板和二次冷轧镀锡原板均存在时效大的问题,同时在制备二次冷轧镀锡板和二次冷轧镀锡原板时,其加热温度高,能耗大,边部极易出现混晶缺陷,导致边中性能差异大。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提供一种二次冷轧镀锡板及其生产方法,解决了或部分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二次冷轧镀锡板和二次冷轧镀锡原板均存在时效大,能耗大,边部极易出现混晶缺陷,导致边中性能差异大的技术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二次冷轧镀锡板,所述二次冷轧镀锡板的化学成分质量百分比计为:c:0.002-0.004%,si≤0.03%,mn:0.40-0.60%,p≤0.015%,s≤0.012%,als:0.02-0.05%,ti:0.05-0.07%,b:0.0003-0.0010%,n≤0.0030%,其余为fe和杂质。

基于相同的发明构思,本发明还提供一种二次冷轧镀锡板的生产方法包括以下步骤:进行铁水预处理,转炉冶炼,精炼,连铸后得到铸坯,所述铸坯的化学成分质量百分比计为:c:0.002-0.004%,si≤0.03%,mn:0.40-0.60%,p≤0.015%,s≤0.012%,als:0.02-0.05%,ti:0.05-0.07%,b:0.0003-0.0010%,n≤0.0030%,其余为fe和杂质;对所述铸坯进行热轧,所述铸坯在热轧过程中的加热温度为1050-1150℃,所述铸坯在热轧过程中的终轧温度为780-820℃,所述铸坯在热轧过程中的卷取温度为690-730℃;对热轧后的铸坯进行酸洗、冷轧、连退、二次冷轧得到钢板;对所述钢板镀锡得到成品卷。

进一步地,所述铸坯的热轧分为粗轧和精轧;所述粗轧采用采用1+5或3+3道次;所述精轧采用铁素体轧制;所述精轧入口温度≤870℃。

进一步地,所述铸坯的连退的退火温度为710-730℃。

进一步地,所述铸坯的二次冷轧的压下率为20-40%。

有关成分和工艺的说明:

c作为强化元素进行加入,c元素与ti元素结合形成析出物,提高强度,为保证二次冷轧镀锡板的强度和硬度,同时为保证兼具良好的塑性,将c元素限定在0.002-0.004%,过高将易出现起棱,过低使得强度不足。

si为脱氧元素,在钢中固溶强化,控制在0.03%以下。

mn作为强化元素进行加入,mn元素为置换固溶强化元素,将mn元素限定在0.40-0.60%,过高导致成本增加,过低使得强度不足。

p容易使钢变脆,影响韧性,控制在0.015%以下。

s影响钢的低温韧性,控制在0.012%以下。

al脱氧的必用的元素,为n元素的固定元素,会形成aln析出物,用于固定钢中的间隙原子,提高强度,als控制在0.02-0.05%。

ti易与c、n结合,形成ti(c,n)的析出物,用于固定钢中的间隙原子,适量的ti可减少游离状态的c,n原子,从而降低强度。加入太少,起不到固c、n的作用,加入过多增加成本。所以控制在0.05%-0.07%。

b的微量添加容易在晶界偏聚,从而强化晶界,用于固定钢中的间隙原子,以弥补低c,n固溶情况下的晶界弱化和塑性降低,有效防止二次加工脆性,防止开裂发生。b添加过多则会引起钢板脆化。所以添加0.0003%-0.001%的b以提高塑性。

n固溶的n能提高强度,控制在0.003%以下。

本申请实施例中提供的一个或多个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技术效果或优点:

进行铁水预处理,转炉冶炼,精炼,连铸后得到铸坯,铸坯的化学成分质量百分比计为:c:0.002-0.004%,si≤0.03%,mn:0.40-0.60%,p≤0.015%,s≤0.012%,als:0.02-0.05%,ti:0.05-0.07%,b:0.0003-0.0010%,n≤0.0030%,其余为fe和杂质,采用超低碳成分,通过在钢中的添加适量c、mn元素以保证硬度和强度,添加ti、al、b元素以固定钢中c、n元素以改善成形性和耐时效性,同时b元素还可有效改善二次加工脆性,防止加工开裂,改善成形性。

对铸坯进行热轧,铸坯在热轧过程中的加热温度为1050-1150℃,铸坯在热轧过程中的终轧温度为780-820℃,铸坯在热轧过程中的卷取温度为690-730℃,可以避免常规奥氏体轧制时带钢边部因温降大导致的边部混晶问题提高性能均匀性,改善各向异性,同时,可以降低能耗,对热轧后的铸坯进行酸洗、冷轧、连退、二次冷轧得到钢板,对钢板镀锡得到成品卷,通过连退和二次冷轧的配合最终可获得具有低能耗,性能均匀,耐时效性能良好,各向异性小,成形性优良的dr-7m-dr-8m的镀锡板产品。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二次冷轧镀锡板的生产方法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图1,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二次冷轧镀锡板,所述二次冷轧镀锡板的化学成分质量百分比计为:

c:0.002-0.004%,si≤0.03%,mn:0.40-0.60%,p≤0.015%,s≤0.012%,als:0.02-0.05%,ti:0.05-0.07%,b:0.0003-0.0010%,n≤0.0030%,其余为fe和杂质。

采用超低碳成分,通过在钢中的添加适量c、mn元素以保证硬度和强度,添加ti、al、b元素以固定钢中c、n元素以改善成形性和耐时效性,同时b元素还可有效改善二次加工脆性,防止加工开裂,改善成形性。

基于相同的发明构思,本发明还提供一种二次冷轧镀锡板的生产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进行铁水预处理,转炉冶炼,精炼,连铸后得到铸坯,所述铸坯的化学成分质量百分比计为:c:0.002-0.004%,si≤0.03%,mn:0.40-0.60%,p≤0.015%,s≤0.012%,als:0.02-0.05%,ti:0.05-0.07%,b:0.0003-0.0010%,n≤0.0030%,其余为fe和杂质。

步骤2,对所述铸坯进行热轧,所述铸坯在热轧过程中的加热温度为1050-1150℃,所述铸坯在热轧过程中的终轧温度为780-820℃,所述铸坯在热轧过程中的卷取温度为690-730℃。

步骤3,对热轧后的铸坯进行酸洗、冷轧、连退、二次冷轧得到钢板。

步骤4,对所述钢板镀锡得到成品卷。

详细介绍步骤2。

铸坯在热轧过程中的加热温度为1050-1150℃,铸坯在热轧过程中的终轧温度为780-820℃,所述精轧入口温度≤870℃,铸坯在热轧过程中的卷取温度为690-730℃,主要目的是避免常规奥氏体轧制时带钢边部因温降大导致的边部混晶问题提高性能均匀性,同时改善各向异性。

铸坯的热轧分为粗轧和精轧。

粗轧采用采用1+5或3+3道次。

精轧采用铁素体轧制,由于精轧在铁素体区进行,因此在生产薄规格产品时可有效避免边部进入两相区而避免混晶问题,并通过铁素体轧制还可改善成品各向异性。

详细介绍步骤3。

铸坯的连退的退火温度为710-730℃,连退过程中为促进{111}织构的形成和生长,限定退火温度为710-730℃,以保证钢中具有合适的织构和晶粒尺寸,退火温度过低导致组织再结晶不完全,退火温度过高导致晶粒粗化。

铸坯的二次冷轧的压下率为20-40%,采用20-40%的二次冷轧压下率即可达到dr-7m-dr-8m的级别,二次冷轧压下率过低将导致硬度强度低,二次冷轧压下率过高将导致各向异性增大。

通过连退工艺和二次冷轧工艺的配合最终可获得具有低能耗,性能均匀,耐时效性能良好,各向异性小,成形性优良的dr-7m~dr-8m的镀锡板产品。

为了更清楚本发明实施例,下面从本发明实施例的使用方法上予以介绍。

方法一

采用常规连铸方法形成化学成分质量百分数分别为c:0.0025%、si:0.01%、mn:0.45%、p:0.010%、s:0.005%、als:0.036%,ti:0.055%,b:0.00004%,n:0.0020%,其余为fe和杂质的板坯。然后,令板坯经过热连轧机组即依次经过加热、粗轧除鳞、粗轧、切头尾、精轧除鳞、精轧、层流冷却、卷取进行热连轧,其中,加热炉加热温度为1120℃,粗轧采用1+5道次,所述精轧入口温度862℃,精轧机组终轧温度为811℃,卷取温度为721℃。这样,经过粗轧、精轧、层流冷却后,经过卷取机卷取;然后,令热轧卷经过酸轧联合机组、连退机组和镀锡机组即依次经过开卷、切头、酸洗、切边、冷连轧、连退、二次冷轧、镀锡进行冷轧退火镀锡,其中,连退退火温度为725℃,二次冷轧率20%,成品厚度为0.17mm。这样,经过酸洗、冷轧、退火、镀锡后,经过卷取机卷取,最后获得化学成分质量百分数分别为c:0.0025%、si:0.01%、mn:0.45%、p:0.010%、s:0.005%、als:0.036%,ti:0.055%,b:0.00004%,n:0.0020%,其余为fe和杂质的dr-7m硬度级别二次冷轧镀锡板,其硬度hr30tm为69,屈服强度为502mpa。

方法二

采用常规连铸方法形成化学成分质量百分数分别为c:0.004%、si:0.015%、mn:0.56%、p:0.012%、s:0.007%、als:0.045%,ti:0.066%,b:0.00007%,n:0.0025%,其余为fe和杂质的板坯。然后,令板坯经过热连轧机组即依次经过加热、粗轧除鳞、粗轧、切头尾、精轧除鳞、精轧、层流冷却、卷取进行热连轧,其中,加热炉加热温度为1070℃,粗轧采用3+3道次,所述精轧入口温度841℃,精轧机组终轧温度为785℃,卷取温度为691℃。这样,经过粗轧、精轧、层流冷却后,经过卷取机卷取;然后,令热轧卷经过酸轧联合机组、连退机组和镀锡机组即依次经过开卷、切头、酸洗、切边、冷连轧、连退、二次冷轧、镀锡进行冷轧退火镀锡,其中,连退退火温度为718℃,二次冷轧率30%,成品厚度为0.18mm。这样,经过酸洗、冷轧、退火、镀锡后,经过卷取机卷取,最后获得化学成分质量百分数分别为c:0.004%、si:0.015%、mn:0.56%、p:0.012%、s:0.007%、als:0.045%,ti:0.066%,b:0.00007%,n:0.0025%,其余为fe和杂质的dr-8硬度级别二次冷轧镀锡板,其硬度hr30tm为72,屈服强度为554mpa。

方法三

采用常规连铸方法形成化学成分质量百分数分别为c:0.0031%、si:0.008%、mn:0.55%、p0.013%、s:0.005%、als:0.043%,ti:0.061%,b:0.00005%,n:0.0031%,其余为fe和杂质的板坯。然后,令板坯经过热连轧机组即依次经过加热、粗轧除鳞、粗轧、切头尾、精轧除鳞、精轧、层流冷却、卷取进行热连轧,其中,加热炉加热温度为1102℃,粗轧采用3+3道次,所述精轧入口温度850℃,精轧机组终轧温度为801℃,卷取温度为715℃。这样,经过粗轧、精轧、层流冷却后,经过卷取机卷取;然后,令热轧卷经过酸轧联合机组、连退机组和镀锡机组即依次经过开卷、切头、酸洗、切边、冷连轧、连退、二次冷轧、镀锡进行冷轧退火镀锡,其中,连退退火温度为722℃,二次冷轧率40%,成品厚度为0.15mm。这样,经过酸洗、冷轧、退火、镀锡后,经过卷取机卷取,最后获得化学成分质量百分数分别为c:0.0031%、si:0.008%、mn:0.55%、p0.013%、s:0.005%、als:0.043%,ti:0.061%,b:0.00005%,n:0.0031%,其余为fe和杂质的dr-8m硬度级别二次冷轧镀锡板,其硬度hr30tm为73,屈服强度为588mpa。

采用超低碳、高锰强化,间隙原子采用ti,b,al元素进行固定的成分设计配合热轧铁素体轧制,采用高温连续退火,二次冷轧压的生产工艺,可生产低能耗,性能均匀,耐时效性能良好,各向异性小,成形性优良的镀锡板。

最后所应说明的是,以上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实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