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球墨铸铁坯件铸造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6506116发布日期:2019-01-05 09:02阅读:232来源:国知局
一种球墨铸铁坯件铸造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球墨铸铁铸造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球墨铸铁坯件铸造方法。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球墨铸铁的铸造原料多是采用生铁、废钢和回炉料为主要原料,生产成本相对较高,而铁屑由于为粒状,因此氧化快,如果采用铁屑为原料,直接氧化很少能产生铁水,通常还需要加入边角料废钢等材料,但即使这样铁屑所占比重也很有限,如公开日为2010年11月24日,专利号为201010231762.4的中国发明专利:一种利用废铁屑废钢生产铸件的方法,其中介绍了一种利用废屑生产铸件的方法,但废铁屑所占质量百分比只有30%~55%,其他部分依然采用回炉料和废钢,如果能以铁屑为主体生产铸件,无疑将大大降低生产成本,且符合国家环保节能要求。技术实现要素: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球墨铸铁坯件铸造方法,铸造原料中的铁屑质量百分比达75~90%,且能够生产出合格的铸造坯件,生产成本大大降低。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一种球墨铸铁坯件铸造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1:按组成原料重量配比铁屑75~90%、废钢5~18%、增碳剂1.5~2%、硅铁1.5~2%、锰铁1~1.5%和硅钡孕育剂1~1.5%,合计100%,控制其化学成分c:3.5~3.9%,si:2.0~3.1%,mn:0.3~0.8,p含量小于0.08%,s含量小于0.03%,残余mg:0.03~0.06%,残余re::0.02~0.06%;步骤2:第一次向熔炼设备中加入原料,且所加原料质量为步骤1中原料总质量的35%~45%,再将增碳剂一次性加入,然后熔炼设备开始加热;步骤3:在所述熔炼设备加热至1400~1500℃的过程中,分3~5次向熔炼设备中添加步骤1中剩余的原料,且每次添加的原料质量相同,直至将步骤1剩余原料全部加入熔炼设备;步骤4:熔炼设备内金属全部熔化成金属液,检测化学成分含量,并在上述金属液中加入相应缺乏的元素金属,混合均匀形成浇注液;步骤5:将一部分浇注液倒入铁水包中,所述倒入铁水包中的浇注液占步骤4中浇注液总质量的40~50%,然后加入球化剂进行球化反应,所述加入的球化剂质量为倒入铁水包浇注液质量的1.0~1.2%,使铁水包中的金属液充分球化3~7分钟,再将球化好的浇注液分小包进行砂型浇注,并在砂型保温12~20小时,自然冷却成型。步骤1中原料所用锰铁含75%mn、硅铁含75%si、增碳剂含95~96%c、硅钡孕育剂含75%si和8%ba。所述球化剂为qrmg8re5。所用熔炼设备为电炉。本发明的优点与积极效果为:1、本发明与生铁球墨铸件相比较,机械性能满足生产要求,但生产成本大大降低。2、本发明利用废铁屑生产球墨铸件,充分利用废屑等资源,符合国家环保节能要求。附图说明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1的检验金相图,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1的检验标准图,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2的检验金相图,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2的检验标准图,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3的检验金相图,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3的检验标准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述。一种球墨铸铁坯件铸造方法,包括有以下步骤:步骤1:按组成原料重量配比铁屑75~90%、废钢5~18%、增碳剂1.5~2%、硅铁1.5~2%、锰铁1~1.5%和硅钡孕育剂1~1.5%,合计100%,控制其化学成分c:3.5~3.9%,si:2.0~3.1%,mn:0.3~0.8,p含量小于0.08%,s含量小于0.03%,残余mg:0.03~0.06%,残余re::0.02~0.06%;步骤2:第一次向熔炼设备中加入原料,且所加原料质量为步骤1中原料总质量的35%~45%,再将增碳剂一次性加入,然后熔炼设备开始加热;步骤3:在所述熔炼设备加热至1400~1500℃的过程中,分3~5次向熔炼设备中添加步骤1中剩余的原料,且每次添加的原料质量相同,直至将步骤1剩余原料全部加入熔炼设备;步骤4:熔炼设备内金属全部熔化成金属液,检测化学成分含量,并在上述金属液中加入相应缺乏的元素金属,混合均匀形成浇注液;步骤5:将一部分浇注液倒入铁水包中,所述倒入铁水包中的浇注液占步骤4中浇注液总质量的40~50%,然后加入球化剂进行球化反应,所述加入的球化剂质量为倒入铁水包浇注液质量的1.0~1.2%,使铁水包中的金属液充分球化3~7分钟,再将球化好的浇注液分小包进行砂型浇注,并在砂型保温12~20小时,自然冷却成型。其中步骤1中原料所用锰铁含75%mn、硅铁含75%si、增碳剂含95~96%c、球化剂为qrmg8re5、硅钡孕育剂含75%si和8%ba。实施例1按质量百分比,分别取75%的铁屑、18%的废钢、2%的增碳剂、2%的硅铁、1.5%的锰铁和1.5%的硅钡孕育剂,其化学成分控制如下图所示:化学成分csimnps残余mg残余re含量%3.83.00.60.050.020.040.05原料分四次加入到熔炼设备中,其中第一次加入原料总质量的40%,再将增碳剂一次性加入,熔炼设备加热至1400~1500℃的过程中,随着铁屑的不断熔化,逐步添加铁屑,第二次加原料总质量的20%,第三次加原料总质量的20%,第四次加原料总质量的20%,直至将熔炼设备填满,金属熔化成金属液,浇注炉前样件,由化验室检测化学成分的含量,然后加入相应的缺乏金属元素,并混合均匀,形成浇注液。将熔化好的浇注液总质量的50%倒入铁水包中,然后向铁水包中放入球化剂进行球化反应,所述球化剂质量为倒入铁水包浇注液质量的1.2%,让金属液充分球化7分钟后,再将球化好的浇注液分小包进行砂型浇注,在砂型保温12~20小时,自然冷却成型。后续热处理采用自然失效。本实施例所用熔炼设备为ld500/350kw电炉。本实施例产品检测的机械性能如下:而正常工艺生产的生铁球墨铸件机械性能如下:由上两图对比可知,本实施例产品的机械性能满足要求。本实施例产品的金相组织检验图如图1和图2所示,检验项目为球墨铸铁金相-球化分级和评定(gb/t9441-2009),通过比较法(此为本领域公知技术)判断,其中图1为本实施例图,图2为标准图,产品合格。实施例2按质量百分比,分别取90%的铁屑、5%的废钢、1.5%的增碳剂、1.5%的硅铁、1%的锰铁和1%的硅钡孕育剂,其化学成分控制如下图所示:化学成分csimnps残余mg残余re含量%3.52.30.40.060.020.050.05熔化工艺步骤:原料分四次加入炉中,第一次加入原料总质量的40%,再一次性加入增碳剂,熔炼设备加热至1400~1500℃的过程中,随着铁屑的不断熔化,逐步的添加铁屑,第二次加20%,第三次加20%,第四次加20%,直至将熔炼设备填满,熔化成金属液,浇注炉前样件,由化验室检测化学成分的含量,然后加入相应的缺乏金属元素,并混合均匀,形成浇注液。浇注过程:将熔化好的浇注液总质量的40%倒入铁水包,放入球化剂进行球化反应,所述球化剂质量为倒入铁水包浇注液质量的1.0%,让金属液充分球化5分钟,再将球化好的浇注液分小包进行砂型浇注。在砂型保温12~20小时,自然冷却成型。热处理:自然失效。使用设备:ld500/350kw电炉。本实施例产品检测的机械性能如下:本实施例产品的金相组织检验图如图3和图4所示,检验项目为球墨铸铁金相—球化分级和评定(gb/t9441-2009),通过比较法判断,其中图3为本实施例图,图4为标准图,产品合格。实施例3按质量百分比,分别取84%的铁屑、10%的废钢、1.5%的增碳剂、1.8%的硅铁、1.2%的锰铁和1.5%的硅钡孕育剂,其化学成分控制如下图所示:化学成分csimnps残余mg残余re含量%3.72.60.60.05<0.020.050.05熔化工艺步骤:原料分四次加入炉中,第一次加入原料总质量的40%,再加入增碳剂,所加入的增碳剂占第一次加入原料质量的4%,熔炼设备加热至1400~1500℃的过程中,随着铁屑的不断熔化,逐步的添加铁屑,第二次加20%,第三次加20%,第四次加20%,直至将熔炼设备填满,熔化成金属液,浇注炉前样件,由化验室检测化学成分的含量,然后加入相应的缺乏金属元素,并混合均匀,形成浇注液。浇注过程:将熔化好的浇注液总质量的45%倒入铁水包,放入球化剂进行球化反应,所述球化剂质量为倒入铁水包浇注液质量的1.1%,让金属液充分球化6分钟,再将球化好的浇注液分小包进行砂型浇注。在砂型保温12~20小时,自然冷却成型。热处理:自然失效。使用设备:ld500/350kw电炉。本实施例产品检测的机械性能如下:本实施例产品的金相组织检验图如图5和图6所示,检验项目为球墨铸铁金相—球化分级和评定(gb/t9441-2009),通过比较法判断,其中图5为本实施例图,图6为标准图,产品合格。实施例4按质量百分比,分别取80%的铁屑、13.6%的废钢、1.8%的增碳剂、1.8%的硅铁、1.3%的锰铁和1.5%的硅钡孕育剂,合计100%,其化学成分控制如下图所示:化学成分csimnps残余mg残余re含量%3.62.60.50.05<0.020.050.05工艺步骤与实施例2相同。本实施例检测机械性能和金相组织合格。实施例5按质量百分比,分别取87%的铁屑、7.5%的废钢、1.5%的增碳剂、1.2%的硅铁、1.3%的锰铁和1.5%的硅钡孕育剂,合计100%,其化学成分控制如下图所示:化学成分csimnps残余mg残余re含量%3.62.60.50.04<0.020.050.05工艺步骤与实施例3相同。本实施例检测机械性能和金相组织合格。当前第1页12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