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输出数控外圆磨床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480212发布日期:2019-01-03 00:06阅读:214来源:国知局
双输出数控外圆磨床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磨床,特别涉及一种双输出数控外圆磨床。



背景技术:

由于某些特殊的工件,如同一工件最大外圆直径与最小外圆直径相差较大时,若使用传统的单砂轮磨架,无法磨削靠近最大直径处的外圆,磨架将与工件最大直径处干涉。若要完成磨削,工件必须掉头进行二次装夹,这样两端外圆的加工精度就无法保证。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弥补以上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双输出数控外圆磨床,该双输出数控外圆磨床在中凸型工件的两端外圆磨削时无需掉头,加工精度高,加工效率高。

本发明为了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双输出数控外圆磨床,包括磨架、头架侧砂轮、尾架侧砂轮、砂轮主轴组件和砂轮驱动装置,所述砂轮主轴组件固定安装于磨架靠近工件一端上,砂轮组件朝向磨床头架一端形成有第一动力输出端,砂轮主轴组件朝向磨床尾架一端形成有第二动力输出端,砂轮驱动装置驱动砂轮主轴组件的第一、二动力输出端旋转,头架侧砂轮能够拆卸的固定安装于砂轮主轴组件的第一动力输出端上,尾架侧砂轮能够拆卸的固定安装于砂轮主轴组件的第二动力输出端上。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砂轮主轴组件上的第一动力输出端与第二动力输出端集成在一起形成双输出电主轴。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双输出电主轴包括外壳、滚动轴承、空气密封环、第一轴、第二轴和传动机构,滚动轴承安装于外壳内,空气密封环外侧密封固定安装于外壳上,空气密封环内侧与滚动轴承外侧壁密封连接,第一轴和第二轴同轴能够转动的插设于滚动轴承内,第一轴和第二轴向背端分别伸出外壳设定长度形成第一动力输出端和第二动力输出端,传动机构安装于外壳内,传动机构与第一轴和第二轴相对的一端相连。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外壳上还设有冷却流道,冷却流道与冷却水供水管道连通。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外壳内还设有速度传感器和温度传感器,速度传感器能够感应第一、二轴的转速并传信于磨床的控制系统,温度传感器能够感应第一、二轴的温度并传信于磨床的控制系统。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磨架靠近工件一端上形成有高度降低的台阶面,双输出电主轴的外壳恰容纳与该台阶面上,且双输出电主轴的外壳各个侧面与磨架外侧面对齐衔接共同形成一长方体结构,所述双输出电主轴的外壳侧壁上形成有若干个沿双输出电主轴轴向间隔排列的凹槽结构,且各个凹槽结构下侧面上形成有与磨架上台阶面连通的开口部,所述磨架上台阶面上固定设有若干螺柱,各个螺柱恰能够对应的插设于双输出电主轴外壳上的开口部内,所述螺柱上螺接有螺母,螺母紧抵双输出电主轴外壳上凹槽结构下侧面。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模架朝向磨床头架的外侧壁上还固定设有头架侧砂轮罩壳,模架朝向磨床尾架的外侧壁上还固定设有尾架侧砂轮罩壳,头架侧砂轮和尾架侧砂轮背向工件一侧恰分别容纳于头架侧砂轮罩壳和尾架侧砂轮罩壳内,头架侧砂轮和尾架侧砂轮朝向工件一侧恰经缺口结构伸出头架侧砂轮罩壳和尾架侧砂轮罩壳外侧。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头架侧砂轮罩壳和尾架侧砂轮罩壳均包括罩壳主体、罩壳门和罩壳门回转轴,所述罩壳主体包括缺圆形安装底板和圆弧形侧板,所述侧板与底板圆弧形的侧壁固定连接,罩壳门为与罩壳主体的安装底板外形一致,罩壳门通过罩壳门回转轴铰接设于罩壳主体的侧板上,罩壳门与罩壳主体恰能够形成缺圆形的开口腔体结构,砂轮恰能够转动的容纳于该开口腔体结构内。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罩壳主体的侧板上端还铰接设有一呈u形的挡片,所述挡片侧壁恰分别能够与罩壳主体的安装底板和罩壳门对齐衔接,还设有定位把手,定位把手能够将挡片与罩壳主体的侧板固定定位。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头架侧砂轮罩壳和尾架侧砂轮罩壳上还分别设有用于喷射冷却液的砂轮喷嘴。

本发明的有益技术效果是:本发明通过在磨架上设置具有朝向头架方向和朝向尾架方向的第一、二动力输出端,加工中凸型工件的两端外圆磨削时,只需通过第一、二动力输出端上砂轮的切换即可实现中凸型工件的两端外圆磨削,工件无需掉头重新安装,工件只需一次装夹定位即可,保证了工件的加工精度,且大大提高了加工效率,降低了加工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原理主视图;

图2为图1中a-a向剖视图;

图3为本发明的结构原理俯视图;

图4为图3中b-b向剖视图;

图5为本发明的结构原理右视图;

图6为本发明的双输出电主轴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一种双输出数控外圆磨床,包括磨架1、头架侧砂轮2、尾架侧砂轮3、砂轮主轴组件4和砂轮驱动装置19,所述砂轮主轴组件4固定安装于磨架1靠近工件一端上,砂轮组件朝向磨床头架一端形成有第一动力输出端5,砂轮主轴组件4朝向磨床尾架一端形成有第二动力输出端6,砂轮驱动装置19驱动砂轮主轴组件4的第一、二动力输出端旋转,头架侧砂轮2能够拆卸的固定安装于砂轮主轴组件4的第一动力输出端5上,尾架侧砂轮3能够拆卸的固定安装于砂轮主轴组件4的第二动力输出端6上。

磨床对中凸型工件的两端外圆磨削时,先将砂轮主轴组件4的第一动力输出端5安装头架侧砂轮2,对工件朝向尾架一侧的外圆进行磨削加工,加工完成后,将头架侧砂轮2拆卸下来,然后将磨架1移动到工件另一端,将尾架侧砂轮3安装在砂轮主轴组件4的第二动力输出端6,通过尾架侧砂轮3对工件朝向头架一侧的外圆进行磨削加工,这样就实现了中凸型工件两端外圆的磨削,加工过程中工件无需掉头,一次安装定位即可,同时,通过在磨架1两侧拆卸和安装砂轮实现了对工件中凸部位的避让,保证了加工精度,提高了加工效率,降低了加工成本。

所述砂轮主轴组件4上的第一动力输出端5与第二动力输出端6集成在一起形成双输出电主轴。通过双输出电主轴实现砂轮主轴组件4上两端动力的输出,结构简单,便于安装,此外也可以在磨架1上两侧面分别设置一个单独的动力输出端,此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本专利很容易想到的等同替换结构。

所述双输出电主轴包括外壳7、滚动轴承8、空气密封环、第一轴、第二轴和传动机构,滚动轴承8安装于外壳7内,空气密封环外侧密封固定安装于外壳7上,空气密封环内侧与滚动轴承8外侧壁密封连接,第一轴和第二轴同轴能够转动的插设于滚动轴承8内,第一轴和第二轴向背端分别伸出外壳7设定长度形成第一动力输出端5和第二动力输出端6,传动机构安装于外壳7内,传动机构与第一轴和第二轴相对的一端相连。

所述外壳7上还设有冷却流道,冷却流道与冷却水供水管道连通。冷却流道对双输出电主轴工作时进行充分冷却,避免过热损伤。

外壳7内还设有速度传感器和温度传感器,速度传感器能够感应第一、二轴的转速并传信于磨床的控制系统,温度传感器能够感应第一、二轴的温度并传信于磨床的控制系统。通过速度传感器和温度传感器实现双输出电主轴工作时温度和速度实时监控和调节,保证加工精度和使用稳定性。

所述磨架1靠近工件一端上形成有高度降低的台阶面,双输出电主轴的外壳7恰容纳与该台阶面上,且双输出电主轴的外壳7各个侧面与磨架1外侧面对齐衔接共同形成一长方体结构,所述双输出电主轴的外壳7侧壁上形成有若干个沿双输出电主轴轴向间隔排列的凹槽结构9,且各个凹槽结构9下侧面上形成有与磨架1上台阶面连通的开口部,所述磨架1上台阶面上固定设有若干螺柱10,各个螺柱10恰能够对应的插设于双输出电主轴外壳7上的开口部内,所述螺柱10上螺接有螺母11,螺母11紧抵双输出电主轴外壳7上凹槽结构9下侧面。通过螺母11、螺柱10和凹槽结构9配合实现双输出主轴在磨架1上固定安装,安装拆卸方便,定位精准。

所述模架朝向磨床头架的外侧壁上还固定设有头架侧砂轮罩壳12,模架朝向磨床尾架的外侧壁上还固定设有尾架侧砂轮罩壳13,头架侧砂轮2和尾架侧砂轮3背向工件一侧恰分别容纳于头架侧砂轮罩壳12和尾架侧砂轮罩壳13内,头架侧砂轮2和尾架侧砂轮3朝向工件一侧恰经缺口结构伸出头架侧砂轮罩壳12和尾架侧砂轮罩壳13外侧。通过砂轮罩壳实现对砂轮的遮盖和保护,避免砂轮发生碰撞损伤,同时避免磨削时粉尘飞扬,对粉尘起到遮挡效果。

所述头架侧砂轮罩壳12和尾架侧砂轮罩壳13均包括罩壳主体14、罩壳门15和罩壳门回转轴16,所述罩壳主体14包括缺圆形安装底板和圆弧形侧板,所述侧板与底板圆弧形的侧壁固定连接,罩壳门15为与罩壳主体14的安装底板外形一致,罩壳门15通过罩壳门回转轴16铰接设于罩壳主体14的侧板上,罩壳门15与罩壳主体14恰能够形成缺圆形的开口腔体结构,砂轮恰能够转动的容纳于该开口腔体结构内。通过罩壳门15打开和闭合,便于砂轮的安装和拆卸,使用方便。

所述罩壳主体14的侧板上端还铰接设有一呈u形的挡片17,所述挡片17侧壁恰分别能够与罩壳主体14的安装底板和罩壳门15对齐衔接,还设有定位把手,定位把手能够将挡片17与罩壳主体14的侧板固定定位。通过挡片17实现对砂轮磨削时粉尘的进一步遮挡。

所述头架侧砂轮罩壳12和尾架侧砂轮罩壳13上还分别设有用于喷射冷却液的砂轮喷嘴18。通过砂轮喷嘴18对工件和砂轮磨削位置进行冷却,避免工件过热发生变形。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