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手持式研磨抛光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480203发布日期:2019-01-03 00:06阅读:156来源:国知局
一种手持式研磨抛光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属于工件表面处理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手持式研磨抛光装置。



背景技术:

现代工业的飞速发展对工件的表面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表面质量不仅影响工件的外观,还直接影响工件的使用性能和寿命,表面质量的好坏对模具来说尤其重要。在现代制造行业中,模具制造举足轻重,成为一个国家工业水平的重要标志。模具是以复制方式进行零件制造的一种工具,近年来,模具制造业的发展日趋迅猛,在机械工业中的应用非常广泛。随着科学技术发展,国内外市场竞争的加剧,对模具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目前,表面粗糙度已成为衡量模具产品质量的重要标志,只有模具表面的粗糙度低,才能使得用其加工的产品的粗糙度也低。因此表面抛光处理己逐渐成为模具、工程机械、医疗设备和航空航天工业中某些关键零件表面加工的重要手段。

现在,模具型腔表面的形状加工基本上实现了自动化。为了去除机械加工或电火花加工在模具型腔表面留下的刀痕或硬化层,在几何形状加工后必须对模具型腔表面进行研磨抛光加工,以期获得所要求的尺寸、形状、位置精度和表面粗糙度。研磨抛光作为模具型腔加工的一道重要工序,其加工时间占整个模具制造时间的30%~50%,成本占全部制造成本的5%~30%。研磨抛光已成为模具制造过程中的瓶颈。

目前最常用的研磨抛光方法是手工研磨抛光,即操作人员用手持式研磨抛光装置对模具型腔进行抛光作业。研磨抛光装置按照打磨轴的运行轨迹分为前后往复移动和左右往复移动(左右摆动),需要将两种运行轨迹结合才能使抛光研磨效果达到最好。

因此有必要设计一种手持式研磨抛光装置,可以同时实现打磨轴左右摆动往复运动和前后移动往复运动的功能。



技术实现要素:

为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本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手持式研磨抛光装置。

为实现上述目的及其他相关目的,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手持式研磨抛光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打磨轴和轴套,所述轴套可前后滑动地套设在所述打磨轴外部;所述轴套顶部开设有一固定槽,在所述固定槽内插入第一连杆,所述第一连杆另一端连接第一可左右摆动装置,所述第一可左右摆动装置横向放置;所述打磨轴尾部开设有一通孔,在所述通孔内插入第二连杆,所述第二连杆的另一端连接可前后伸缩装置,所述可前后伸缩装置横向放置。

优选的,所述通孔内插入的第二连杆可替换成杆套,所述杆套套设在第三连杆外部,所述杆套上设置有左右对应的圆孔,所述第三连杆端部左右两侧对应设置有卡钩,所述卡钩卡设在所述圆孔内,所述第三连杆另一端连接第二可左右摆动装置,所述第二可左右摆动装置竖向放置。

优选的,所述打磨轴外表面和所述轴套套孔内表面均为光滑面;所述打磨轴截面外径与所述轴套套孔内径相等。

优选的,所述固定槽内表面为螺纹面,所述第一连杆插入所述固定槽内的部分外表面设置有与所述螺纹面配合固定的螺牙。

优选的,所述第一连杆、所述第二连杆、所述杆套形状都为l型。

优选的,所述第一可左右摆动装置、所述第二可左右摆动装置以及所述可前后伸缩装置具体为电动或者气动的往复锉。

优选的,所述手持式研磨抛光装置还包括研磨头,所述打磨轴头部设置有夹头,所述研磨头插入所述夹头内部,所述夹头上设置有固定螺丝,所述固定螺丝卡设在所述研磨头的上端面。

针对上述方案的结构特征,相对应的解释如下:

本方案设计手持式研磨抛光装置,在工作时可以实现研磨头左右摆动往复运动和前后移动往复运动的功能。具体原理为:左右摆动通过横向放置第一可左右摆动装置带动连杆左右摆动,而连杆的另一端插在轴套顶部的固定槽内,所以连杆作为一传递动力的装置使轴套和打磨轴整体做左右摆动往复运动;前后移动通过横向放置的可前后伸缩装置带动连杆,而连杆的另一端插入打磨轴尾部的通孔内,使打磨轴在可前后伸缩装置的驱动下做前后移动往复运动,由于轴套是可移动地套设在打磨轴外部的,在打磨轴前后运动的同时不会带动套杆运动,两者是相对滑动的状态;所以打磨轴的前后往复运动和左右往复运动两者的运行轨迹不会相互干扰。

上述所说的是一种方式,另一种方式是在打磨轴前后往复运动上做了相应的改变,具体原理为:将插入通孔内部的第二连杆替换成杆套,将杆套套设在第三连杆的外部,在杆套上设置左右对应圆孔,在第三连杆上对应设置卡钩,将卡钩卡设在圆孔内,第三连杆另一端连接竖直放置的可左右摆动装置,所以当可左右装置左右摆动时,可以将左右摆动转换成第三连杆和杆套的前后运动,从而带动打磨轴前后做往复运动。

设置打磨轴外表面和轴套套孔内表面均为光滑面,两个相互接触的面为光滑面,这样可以使打磨轴在前后移动时所受到摩擦阻力更小,同时设置打磨轴截面外径与轴套套孔内径相等,这样可以保证打磨轴插入轴套套孔内时,两者之间不会产生空隙,防止打磨轴在前后移动时抖动。

设置固定槽内表面为螺纹面,第一连杆插入固定槽内的部分外表面设置有与螺纹面配合固定的螺牙,由于第一连杆与轴套、打磨轴做左右往复运动,第一连杆和轴套不能存在相对运动,所以需要设置螺纹和螺牙形成固定配合,使第一连杆固定在槽内。

设置第一连杆、第二连杆形状以及杆套的形状为l型,这样更方便连杆和驱动装置的连接。

第一可左右摆动装置、第二可左右摆动装置以及可前后伸缩装置具体为一种电动或气动的往复锉,例如日本uht的tls-03左右摆动式超声波锉刀,台湾keni的kis098气动超声波打磨机,日本nakanishi的sls-16。

在打磨轴的头部设置研磨头,研磨头用于打磨和抛光效果更好,研磨头的材质具体为锉刀、油石、软木、硬木以及铜片等材料,可以根据不同的情况做出选择。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本方案设计手持式研磨抛光装置,在工作时可以实现打磨轴左右摆动往复运动和前后移动往复运动的功能,打磨轴往复运动的次数高达10000/分钟,从而使研磨抛光效果更好,操作快捷方便。

附图说明

图1为第一种方式的手持式研磨抛光装置整体结构主视图。

图2为第二种方式的手持式研磨抛光装置整体结构主视图。

图3为手持式研磨抛光装置整体结构俯视图。

以上附图中,打磨轴1、轴套2、固定槽3、第一连杆5、第一可左右摆动装置6、通孔7、第二连杆8、可前后伸缩装置9、研磨头10、夹头11、固定螺丝12、杆套13、第三连杆14、卡钩15、第二可左右摆动装置16。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由特定的具体实施例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熟悉此技术的人士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发明的其他优点及功效。

请参阅图1~图3。须知,本说明书所附图式所绘示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可实施的限定条件,故不具技术上的实质意义,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发明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发明所揭示的技术内容得能涵盖的范围内。同时,本说明书中所引用的如“上”、“下”、“左”、“右”、“中间”及“一”等的用语,亦仅为便于叙述的明了,而非用以限定本发明可实施的范围,其相对关系的改变或调整,在无实质变更技术内容下,当亦视为本发明可实施的范畴。

如图1~图3所示,一种手持式研磨抛光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打磨轴1和轴套2,轴套2可前后滑动地套设在打磨轴1外部;轴套2顶部开设有一固定槽3,在固定槽3内插入第一连杆5,第一连杆5另一端连接第一可左右摆动装置6,第一可左右摆动装置6横向放置;打磨轴1尾部开设有一通孔7,在通孔7内插入第二连杆8,第二连杆8的另一端连接可前后伸缩装置9,可前后伸缩装置9横向放置。

通孔7内插入的第二连杆8可替换成杆套13,杆套13套设在第三连杆14外部,杆套13上设置有左右对应的圆孔,第三连杆14端部左右两侧对应设置有卡钩15,卡钩15卡设在圆孔内,第三连杆14另一端连接第二可左右摆动装置16,第二可左右摆动装置16竖向放置。

本方案设计手持式研磨抛光装置,在工作时可以实现研磨头10左右摆动往复运动和前后移动往复运动的功能。具体原理为:左右摆动通过横向放置第一可左右摆动装置6带动连杆左右摆动,而连杆的另一端插在轴套2顶部的固定槽3内,所以连杆作为一传递动力的装置使轴套2和打磨轴1整体做左右摆动往复运动;前后移动通过横向放置的可前后伸缩装置9带动连杆,而连杆的另一端插入打磨轴1尾部的通孔7内,使打磨轴1在可前后伸缩装置9的驱动下做前后移动往复运动,由于轴套2是可移动地套设在打磨轴1外部的,在打磨轴1前后运动的同时不会带动套杆运动,两者是相对滑动的状态;所以打磨轴1的前后往复运动和左右往复运动两者的运行轨迹不会相互干扰。

上述所说的是一种方式,另一种方式是在打磨轴1前后往复运动上做了相应的改变,具体原理为:将插入通孔7内部的第二连杆8替换成杆套13,将杆套13套设在第三连杆14的外部,在杆套13上设置左右对应圆孔,在第三连杆14上对应设置卡钩15,将卡钩15卡设在圆孔内,第三连杆14另一端连接竖直放置的可左右摆动装置,所以当可左右装置左右摆动时,可以将左右摆动转换成第三连杆14和杆套13的前后运动,从而带动打磨轴1前后做往复运动。

优选实施方式如下:

打磨轴1外表面和轴套2套孔内表面均为光滑面;打磨轴1截面外径与轴套2套孔内径相等;设置打磨轴1外表面和轴套2套孔内表面均为光滑面,两个相互接触的面为光滑面,这样可以使打磨轴1在前后移动时所受到摩擦阻力更小,同时设置打磨轴1截面外径与轴套2套孔内径相等,这样可以保证打磨轴1插入轴套2套孔内时,两者之间不会产生空隙,防止打磨轴1在前后移动时抖动。

固定槽3内表面为螺纹面,第一连杆5插入固定槽3内的部分外表面设置有与螺纹面配合固定的螺牙;由于第一连杆5与轴套2、打磨轴1做左右往复运动,第一连杆5和轴套2不能存在相对运动,所以需要设置螺纹和螺牙形成固定配合,使第一连杆5固定在槽内。

设置第一连杆5、第二连杆8形状以及杆套13的形状为l型,这样更方便连杆和驱动装置的连接。

第一可左右摆动装置6、第二可左右摆动装置16以及可前后伸缩装置9具体为一种电动或气动的往复锉,例如日本uht的tls-03左右摆动式超声波锉刀,台湾keni的kis098气动超声波打磨机,日本nakanishi的sls-16。

打磨轴1头部设置有夹头11,研磨头10插入夹头11内部,夹头11上设置有固定螺丝12,固定螺丝12卡设在研磨头10的上端面,使研磨头10固定不动;研磨头10用于打磨和抛光,效果更好,研磨头10的材质具体为锉刀、油石、软木、硬木以及铜片等材料,可以根据不同的情况做出选择。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本方案设计手持式研磨抛光装置,在工作时可以实现打磨轴1左右摆动往复运动和前后移动往复运动的功能,打磨轴1往复运动的次数高达10000/分钟,从而使研磨抛光效果更好,操作快捷方便。

上述实施例仅例示性说明本发明的原理及其功效,而非用于限制本发明。任何熟悉此技术的人士皆可在不违背本发明的精神及范畴下,对上述实施例进行修饰或改变。因此,举凡所属技术领域中具有通常知识者在未脱离本发明所揭示的精神与技术思想下所完成的一切等效修饰或改变,仍应由本发明的权利要求所涵盖。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