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生产模具用的内表面抛光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480199发布日期:2019-01-03 00:06阅读:184来源:国知局
一种生产模具用的内表面抛光设备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模具生产领域,具体为一种生产模具用的内表面抛光设备。



背景技术:

抛光在模具制作过程中是很重要的一道工序。模具抛光有两个目的:一个是增加模具的光洁度,使模具出的产品的表面光洁、漂亮、美观;另一个是可以使模具很容易脱模,使塑料不被粘在模具上而脱不下来。模具抛光一般先使用粗的油石对机械加工的模具型腔表面进行粗的打磨,打磨去机加刀具的刀痕,然后再使用细的油石打磨去粗油石打磨的痕迹,然后再用细的砂纸对细油石打磨过的表面进行打磨,最后再使用抛光膏或研磨膏对模具的型腔表面进行最后的精抛光打磨,从而达到光亮如镜的效果。这就是一般对模具进行抛光的全过程。当然了,如果有可能的话,可以使用超声波抛光机来对模具进行抛光,这样效率更高,也比较省劲。

模具铜管的抛光位置除了模具的外表面还有模具的内表面。由于模具的外表面易于接触,所以对模具外表面的打磨比模具的内表面的打磨容易很多。而对模具内表面的打磨常常由于模具内径和深度等受到很大的限制。但是对于模具内部的打磨又是模具加工必不可少的一个步骤,它直接影响模具的质量。现有的对模具内表面的打磨最常用的方式是手动打磨,不但效率底下,而且抛光的效果并不理想。

例如,申请号为201620929387.3,专利名称为一种水壶壶体内部抛光装置的实用新型专利:

其壶体夹筒中设计的挡轮可以有效防止壶体在抛光打磨时被甩出的可能性。同时顶出轴可以方便水壶壶底的取出。实用新型中的挡轮结构设计简单精巧,操作使用方便灵活,运行安全可靠,具有很好的实际应用及推广价值。

但是,现有的利用拉伸膜包装货物的方法存在以下缺陷:

(1)一些管壁较小的管状模具,长度却很长,很难通过人工的方式对其内表面进行抛光,而且抛光效率底下。有些模具的内表面具有轻微的弯曲,使模具内部抛光变得困难重重;

(2)有些铜管的管壁内部不但结构复杂,口径多变,制作不便,不便于推广,对异径管状模具的内壁的抛光常常需要使用不同的打磨工具,浪费成本。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方案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生产模具用的内表面抛光设备,能有效的解决背景技术提出的问题。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生产模具用的内表面抛光设备,包括操作平台,所述操作平台的上方安装有移动打磨装置和模具调节装置,所述移动打磨装置上设置有抛光装置与驱动移动打磨装置的抛光驱动装置,所述模具调节装置上设置有磨具夹紧装置和驱动模具调节装置的模具驱动装置,所述移动打磨装置和模具调节装置相互配合使用。

进一步地,所述移动打磨装置包括所述操作平台上活动设有的水平滑槽,所述水平滑槽上安装有水平滑块,所述水平滑块的一端安装有第一电机,垂直于所述水平滑块的上表面设有垂直滑槽,所述垂直滑槽上活动安装有承物平台,所述承物平台的一端安装有第二电机,所述承物平台的上表面安装有抛光装置。

进一步地,所述抛光装置包括安装在所述承物平台上的设有若干轴承的轴承座,若干所述轴承的朝内一侧安装有抛光转轴,所述抛光转轴的一侧设置有刚性联轴器,所述刚性联轴器与抛光转轴连接成一体结构,所述抛光转轴的另一侧安装有可以更换的抛光头。

进一步地,所述抛光驱动装置包括固定安装在承物平台上的机座和安装在轴承座上的若干皮带涨紧轮,所述机座的外侧安装有第三电机,所述皮带涨紧轮、第三电机和抛光转轴之间连接有v带。

进一步地,所述模具调节装置包括安装在所述操作平台上的旋转平台、第一丝杆和第四电机,所述旋转平台的一侧面设有圆弧齿条,所述圆弧齿条与第一丝杆的螺纹轴啮合,所述第四电机驱动第一丝杆,所述操作平台的上表面垂直安装有贯穿旋转平台中心的旋转轴,所述旋转平台绕着所述旋转轴做旋转运动。

进一步地,所述夹紧装置包括固定安装在旋转平台上的夹持座,所述夹持座上安装有若干夹持转轴,若干所述夹持转轴的一端安装有固定法兰,所述固定法兰一侧连接有夹具底座,所述夹具底座上设置有夹具盖体,所述夹具底座与夹具盖体内部是与异径管相配合的形状,所述夹具底座与夹具盖体的内侧外端均设置有圆弧形结构的卡台,所述夹具盖体的一侧与夹具底座的一侧相铰接,所述夹具盖体与夹具底座的另一侧分别设置有螺栓卡槽与羊角螺栓,所述羊角螺栓与夹具底座相铰接。

进一步地,所述模具驱动装置包括安装在所述操作平台下方的电机固定座和活动安装在其上的电机支架,所述电机支架的底部一侧设置有电机调节丝杆,所述电机支架上固定安装有驱动夹持转轴的第五电机。

进一步地,所述圆弧齿条一侧的操作平台上设有角度标尺。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本发明使用机械实现对管状模具的抛光,大大节约了人力劳动成本。克服了管径过小或者管道过长模具人工抛光困难的瓶颈,可以通过模具调节装置对管状模具的打磨角度进行微调,实现对管壁轻微弯曲的模具的打磨;

(2)本发明的移动打磨装置上的抛光装置和固定模具的夹紧装置都可以根据不同的模具的大小进行更换。一套内表面的抛光设别可以用于多种不同管径的模具的抛光,节约了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左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右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的模具调节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的移动打磨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的夹紧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号:

1-操作平台;2-移动打磨装置;3-模具调节装置;4-抛光装置;5-抛光驱动装置;6-夹紧装置;7-模具驱动装置;

201-水平滑槽;202-水平滑块;203-垂直滑槽;204-承物平台;205-第一电机;206-第二电机;301-旋转平台;302-圆弧齿条;303-第一丝杆;304-第四电机;305-旋转轴;306-角度标尺;

401-轴承;402-轴承座;403-抛光转轴;404-刚性联轴器;405-抛光头;501-机座;502-皮带涨紧轮;503-第三电机;504-v带;

601-固定法兰;602-夹具底座;603-夹具盖体;604-螺栓卡槽;605-羊角螺栓;606-卡台;608-夹持座;609-夹持转轴;

701-电机支架;702-电机调节丝杆;703-第五电机;704-电机固定座。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如图1至图6所示,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生产模具用的内表面抛光设备,包括操作平台1,操作平台1的上方安装有移动打磨装置2和模具调节装置3,模具调节装置3用于调节模具的打磨角度。移动打磨装置2上设置有抛光装置4与驱动移动打磨装置2的抛光驱动装置5,模具调节装置3上设置有磨具夹紧装置6和驱动模具调节装置3的模具驱动装置7,移动打磨装置2和模具调节装置3相互配合使用。

移动打磨装置2包括操作平台1上活动设有的水平滑槽201,水平滑槽201上安装有水平滑块202,水平滑块202的一端安装有第一电机205。第一电机205驱动水平滑块202在水平滑槽201上做水平位移。垂直于水平滑块202的上表面设有垂直滑槽203,垂直滑槽203上活动安装有承物平台204,承物平台204的一端安装有第二电机206,承物平台204的上表面安装有抛光装置4。第二电机206驱动承物平台204在垂直滑槽203上做垂直运动。移动打磨装置2可以实现对抛光设备的左右和上下微调。

抛光装置4包括安装在承物平台204上的设有若干轴承401的轴承座402,若干轴承401的朝内一侧安装有抛光转轴403,抛光转轴403的一侧设置有刚性联轴器404,刚性联轴器404与抛光转轴403连接成一体结构,抛光转轴403的另一侧安装有可以更换的抛光头405。抛光转轴403上可以根据被抛光模具的尺寸和规模选择不同的抛光头405,从而使一台抛光设备同时适用于多种模具的内表面的抛光。

抛光驱动装置5包括固定安装在承物平台204上的机座501和安装在轴承座402上的若干皮带涨紧轮502,机座501的外侧安装有第三电机503,皮带涨紧轮502、第三电机503和抛光转轴403之间连接有v带504。皮带涨紧轮502可以用于对v带504松紧的调试。

需要补充说明的是,移动打磨装置2的运行方式:当模具调节装置3固定好模具的角度之后,驱动电机将抛光装置4调节到上下左右与之对应的合适角度。最后第三电机503带动抛光转轴403前端的抛光头405实现对模具内表面的抛光。

模具调节装置3包括安装在操作平台1上的旋转平台301、第一丝杆303和第四电机304,旋转平台301的一侧面设有圆弧齿条302,圆弧齿条302一侧的操作平台1上设有角度标尺306。可以从角度标尺306上知道模具调节的角度。圆弧齿条302与第一丝杆303的螺纹轴啮合,第四电机304驱动第一丝杆303,操作平台1的上表面垂直安装有贯穿旋转平台301中心的旋转轴305,旋转平台301绕着旋转轴305做旋转运动。

优选的是,夹紧装置6包括固定安装在旋转平台301上的夹持座608,夹持座608上安装有若干夹持转轴609,若干夹持转轴609的一端安装有固定法兰601,固定法兰601一侧连接有夹具底座602,夹具底座602上设置有夹具盖体603,夹具底座602与夹具盖体603内部是与异径管相配合的形状,夹具底座602与夹具盖体603的内侧外端均设置有圆弧形结构的卡台606,夹具盖体603的一侧与夹具底座602的一侧相铰接,夹具盖体603与夹具底座602的另一侧分别设置有螺栓卡槽604与羊角螺栓605,羊角螺栓605与夹具底座602相铰接。可通过拆卸更换不同规格的夹持装置6,以满足不同规格异径模具内侧的抛光需要。卡台606的厚度不大于模具管径的厚度,卡台606用于固定异径模具,避免异径模具在抛光的过程中发生晃动。螺栓卡槽604外侧设置与凸起结构,当羊角螺栓605安装在螺栓卡槽604内部时,避免羊角螺栓605滑出。

模具驱动装置7包括安装在操作平台1下方的电机固定座704和活动安装在其上的电机支架701,电机支架701的底部一侧设置有电机调节丝杆702,电机支架701上固定安装有驱动夹持转轴609的第五电机703。第五电机703和夹持转轴609之间连接有轮带。电机调节丝杆702可以通过手摇轮或者电机驱动,使电机支架701上的第五电机703做上下运动,用于调节轮带的松紧。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发明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发明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发明。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发明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