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擦片磨床和用该摩擦片磨床加工洗衣机制动带的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6551210发布日期:2019-01-08 21:07阅读:173来源:国知局
摩擦片磨床和用该摩擦片磨床加工洗衣机制动带的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工业制动带加工领域,尤其是一种摩擦片磨床和用该摩擦片磨床加工洗衣机制动带的方法。



背景技术:

洗衣机制动带的摩擦片表面都要进行磨削加工,现有技术中在摩擦片加工时多采用平面磨床,在对摩擦片进行磨削时,多需要将摩擦片固定在平面磨床的工作台上,因为摩擦片易损坏且不便于固定,所以多在平面磨床工作台安装专用工装,把制动带(即摩擦片与背板粘接后的产品)固定在工装上,启动机床对摩擦材料表面进行磨削,磨削到产品要求厚度。传统的加工工艺方式:通过混料、捏合工序把原材料压制成材料块;然后通过压片工序,加工成留有加工余量的大摩擦片,然后将大摩擦片裁成长度和宽度符合成品的摩擦片,再在摩擦片和背板上涂粘接胶,粘接结合成制动带后,再将制动带安装在平面磨床的专用工作上,对制动带的摩擦片工作面进行表面磨削。

上述加工方式存在以下问题:

a)由于背板形状复杂,所以需要专用辅助工装,加工成本高,操作复杂。

b)平面磨床砂轮的旋转主轴在自转的同时还需沿摩擦片往复移动,由于摩擦片固定,为了防止砂轮在磨削到摩擦片内纤维时损坏摩擦片或砂轮所以粗磨时砂轮转速和进给量受限,往往需要粗磨两遍再精磨一遍后才能达到要求,生产效率低。

c)在磨削加工的过程中,摩擦片内的应力集中点和物质硬点无法得到释放和软化,

摩擦片的韧性和弹性不足。

鉴于上述的加工现状和所存在的问题,迫切需要设计一种摩擦片磨床,并提供一种用该磨床加工洗衣机制动带的方法来解决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鉴于以上所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摩擦片磨床和用该磨床加工洗衣机制动带的方法,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制动带摩擦片加工工艺复杂,摩擦片内的应力集中点和物质硬点无法得到释放和软化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及其他相关目的,本发明的一个方面在于提供一种摩擦片磨床,包括架体、弹性输送轮、输送轮驱动装置、磨削轮、磨削驱动装置、调节装置;所述架体上设有工作台;所述输送轮驱动装置和所述磨削驱动装置安装在所述架体上,且两者的旋转输出轴间距可调的竖直设置在所述工作台上方;所述调节装置安装在所述架体上用来调节所述输送轮驱动装置和所述磨削驱动装置旋转输出轴之间的轴间距;所述弹性输送轮和所述磨削轮分别套装固定在所述输送轮驱动装置和所述磨削驱动装置的旋转输出轴上,且所述弹性输送轮和所述磨削轮间形成一个能够允许摩擦片打磨通过的磨削间隙。

优选地,所述弹性输送轮包括滚筒和固定套装在所述滚筒上的弹性套,所述弹性套的材质为聚氨酯。

进一步地,所述弹性输送轮的外径大于所述磨削轮的外径的0.8倍,所述弹性套的壁厚m=0.12-0.17倍的滚筒外径。

优选地,所述架体上安装有导轨,所述输送轮驱动装置的底座上安装有滑块,所述滑块滑动安装在所述导轨上;所述调节装置包括丝杠、手轮和螺栓,所述手轮与所述丝杠相固连;所述丝杠螺纹配合安装在所述架体上且其轴线与所述导轨相平行,所述丝杠背离所述手轮的一端抵靠在所述底座上,所述螺栓旋拧在所述工作台上的螺纹通孔内,所述螺栓的小端可将所述底座顶紧沿所述导轨锁定。

优选地,所述摩擦片磨床还包括至少一个从动轮组,所述从动轮组包括两个从动轮,所述从动轮可转动的安装在所述工作台上,且主轴均沿竖直方向设置,同一所述从动轮组内的所述从动轮间距可调的设置在所述摩擦片的移动方向两侧。

进一步地,所述从动轮组为两个,且分别设置在所述磨削间隙的前侧和后侧。

优选地,在摩擦片移动通道下方的所述工作台面上设置有多个助力滚轮,多个所述助力滚轮所组成的托举面高于所述磨削轮的下端面。

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是提供一种利用上述磨床加工洗衣机制动带的方法,主要包括如下步骤:

1)通过混料、捏合工序把原材料制成材料块;

2)通过压片工序,将步骤1)中所得的材料块加工成大块摩擦片,其中所述大块摩擦片的长度方向是压片送料方向;

3)检查步骤2)中所得的大摩擦片,把表面粗糙度好的面确定为磨削面,并做好标记,并将大摩擦片上的顺纹方向确定为磨削时大摩擦片的送料方向,所述顺纹方向为顺着步骤2)中压片送料的方向;

4)测量大摩擦片的厚度,并调节所述磨床的磨削间隙比所述大摩擦片的厚度小0.1-0.5mm;

5)启动所述磨床的输送轮驱动装置和磨削驱动装置,并将所述大摩擦片表面粗糙度差的一面朝向所述弹性输送轮,沿所述大摩擦片的顺纹方向将所述大摩擦片推至所述弹性输送轮和所述磨削轮之间的磨削间隙内,所述大摩擦片在随所述弹性输送轮移动的同时,被另一侧的磨削轮打磨,直至磨削完成后关闭所述输送轮驱动装置和所述磨削驱动装置;

6)测量步骤5)中磨削所得的大摩擦片厚度,并调节所述摩擦片磨床的磨削间隙比所述大摩擦片的厚度小0.05-0.1mm;

7)重复步骤5);

8)采用切片机将步骤7)所得的大摩擦片切片成成品摩擦片,并对各成品摩擦片的非加工面进行标记;

9)将步骤8)所得的成品摩擦片的非加工面粘接在背板上,粘接固化后即得所述洗衣机制动带。

优选地,在步骤5)中所述磨削轮的轮缘切线速度比所述弹性输送轮的轮缘切线速度大15-22m/s,所述磨削轮加工后的所述摩擦片粗糙度为ra1.6。

优选地,在步骤7)中所述磨削轮的轮缘切线速度比所述弹性输送轮的轮缘切线速度大25-29m/s,所述磨削轮加工后的所述摩擦片粗糙度为ra0.8。

如上所述,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发明可以直接对摩擦片进行加工,无需将摩擦片固定,无需使用专用工装和夹具,提高了磨削效率,解放了人力。本发明中由于摩擦片一直处在行进状态,当磨削轮磨削到摩擦片表面内的纤维时,既可以通过弹性输送轮变形来进行避让,也可以通过摩擦片在移动方向上的移动进行避让,因此在粗磨的时候,磨削轮的转速和进给量不受摩擦片装夹方式的限制,只需要进行一次粗磨即可完成摩擦片的粗加工工序,简化了工序,提高了生产效率。另外本发明在利用磨床对摩擦片进行磨削的过程中,摩擦片需要弹性输送轮与磨削轮之间辊压两次,摩擦片内的应力可以有效释放,并且摩擦片内的纤维材料硬点可以有效软化,摩擦片的韧性和弹性得到了很大程度的提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磨床的主剖视图;

图2为图1的俯视图。

图中:1、架体;2、磨削轮;3、弹性输送轮;4、磨削驱动电机;5、输送轮驱动电机;6、调节装置;7、螺栓;8、从动轮组;9、助力滚轮;10、尖头螺栓;11、工作台;12、主调节孔;13、调节孔;14、开口;31、滚筒;32、弹性套;51、底座;52、滑块;53、导轨;61、丝杠;62手轮;63、尖头螺栓;81/82、从动轮

具体实施方式

说明书附图所绘示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可实施的限定条件,故不具技术上的实质意义,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发明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发明所揭示的技术内容所能涵盖的范围内。同时,本说明书中所引用的如“上”、“下”、“前”、“后”、“中间”等用语,亦仅为便于叙述的明了,而非用以限定本发明可实施的范围,其相对关系的改变或调整,在无实质变更技术内容下,当亦视为本发明可实施的范畴。

如图1-2所示,本实施例的一个方面是提供一种摩擦片磨床,包括架体1、弹性输送轮3、输送轮驱动电机5、磨削轮2、磨削驱动电机4、调节装置6;架体1上设有工作台11;磨削驱动电机4通过螺栓7固定安装在架体1上并且其旋转输出轴竖直向上伸出至工作台11上方,工作台11上设置有主调节孔12,输送轮驱动电机5安装在底座51上,底座51上安装有滑块52,滑块52安装在导轨53上,输送轮驱动电机5的旋转输出轴也竖直向上从主调节孔12内伸出至工作台11上方;调节装置6包括丝杠61、手轮62和尖头螺栓63,手轮62转动丝杠61可将底座51沿导轨53推动,尖头螺栓63旋拧在工作台11上的螺纹通孔内,旋拧尖头螺栓63,尖头螺栓63的小端可将底座51顶紧沿导轨53锁定;弹性输送轮3和磨削轮2分别套装固定在输送轮驱动电机5和磨削驱动电机4的旋转输出轴上,且弹性输送轮3和磨削轮2间形成一个能够允许摩擦片10打磨通过的磨削间隙t。

本发明摩擦片磨床可以直接对摩擦片10进行加工,无需将摩擦片10固定,无需使用专用工装和夹具,提高了磨削效率,解放了人力。由于摩擦片10一直处在行进状态,当磨削轮2磨削到摩擦片10表面内的纤维时,既可以通过弹性输送轮3变形来进行避让,也可以通过摩擦片10在移动方向上的移动进行避让,因此在粗磨的时候,磨削轮2的转速和进给量不受摩擦片10装夹方式的限制,只需要进行一次粗磨即可完成摩擦片10的粗加工工序,简化了工序,提高了生产效率。另外在利用本实施例中的磨床对摩擦片10进行磨削的过程中,摩擦片10需要弹性输送轮3与磨削轮2之间辊压,摩擦片10内的应力可以有效释放,并且摩擦片10内的纤维材料硬点可以有效软化,摩擦片10的韧性和弹性得到了很大程度的提高。

本发明中的弹性输送轮3只要能具有一定弹性,能在预压力的作用下发生弹性变形,并在弹性变形摩擦力的作用下带动摩擦片10一起移动即可,其结构形式不受限制,但考虑到弹性输送轮3为易损件,为了节省成本,便于更换,本实施例中弹性输送轮3包括滚筒31和固定套装在滚筒上的弹性套32,弹性套32也可为橡胶等能够产生弹性形变的材质,但考虑到橡胶的老化速率较快,而聚氨酯不仅结实耐用而且具有一定的粘弹性和硬度所以本实施例中弹性套32的材质为聚氨酯。

考虑到弹性输送轮3对摩擦片10的同步输送不仅与预压力有关也与弹性输送轮3与摩擦片10之间的接触面积有关,为了在较小的预压力下也能实现输送,本实施例中弹性输送轮3的外径大于磨削轮2的外径的0.8倍,弹性套的壁厚m=0.12-0.17倍的滚筒外径,这种设置方式既可以防止弹性套壁厚较薄时弹性形变不够不能产生足够摩擦力,又能防止壁厚太大时变形量太大影响磨削精度。

本实施例中磨削轮2为金刚石砂轮,金刚石砂轮散热较快,能够减少瞬间高温所造成的摩擦片10内的摩擦材料灼烧碳化,影响使用性能。

为了解放人力,自动纠正摩擦片10的行进方向,本实施例中摩擦片磨床还包括两个从动轮组8,两个从动轮组8分别设置在磨削间隙的前侧(即摩擦片10行进方向的前方)和后侧(即摩擦片10行进方向的后方)。从动轮组8包括从动轮81和从动轮82,从动轮82的主轴竖直向上固定安装在工作台11上,从动轮82能相对其主轴转动,从动轮81的主轴下部设置止挡台(图中未显示),止挡台下部的主轴上设置有螺纹(图中未显示),从动轮81的主轴下部的螺纹穿过调节孔13与螺母(图中未显示)连接,从动轮81也能相对于其主轴转动,在磨削间隙前侧的从动轮之间的间隙等于磨削后的摩擦片10的厚度,在磨削间隙后侧的从动轮之间的间隙等于磨削前的摩擦片10的厚度。

为了减少摩擦片10下部与工作台11之间的摩擦阻力,本实施例中在摩擦片10移动通道下方的工作台11面上设置有多个助力滚轮9,多个助力滚轮9从工作台11上的开口14内露出至工作台11上方,多个助力滚轮9可转动的安装在工作台11上,多个助力滚轮9所组成的托举面高出磨削轮2的下端面h,h的具体数值可根据切边的余量进行确定。

本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利用上述磨床加工洗衣机制动带的方法,主要包括如下步骤:

1)通过混料、捏合工序把原材料制成材料块;

2)通过压片工序,将步骤1)中所得的材料块加工成大块摩擦片10,其中大块摩擦片10的长度方向是压片送料方向;

3)检查步骤2)中所得的大摩擦片10,把表面粗糙度好的面确定为磨削面,并做好标记,并将大摩擦片10上的顺纹方向确定为磨削时大摩擦片10的送料方向,顺纹方向为顺着步骤2)中压片送料的方向;

4)测量大摩擦片10的厚度,并调节磨床的磨削间隙比大摩擦片10的厚度小0.1-0.5mm;

5)启动磨床的输送轮驱动电机5和磨削驱动电机4,并将大摩擦片10表面粗糙度差的一面朝向弹性输送轮3,沿大摩擦片10的顺纹方向将大摩擦片10推至弹性输送轮3和磨削轮2之间的磨削间隙内,大摩擦片10在随弹性输送轮3移动的同时,被另一侧的磨削轮2打磨,直至磨削完成后关闭输送轮驱动电机5和磨削驱动电机4;

6)测量步骤5)中磨削所得的大摩擦片10厚度,并调节摩擦片磨床的磨削间隙比大摩擦片10的厚度小0.05-0.1mm;

7)重复步骤5);

8)采用切片机将步骤7)所得的大摩擦片10切片成成品摩擦片10,并对各成品摩擦片10的非加工面进行标记;

9)将步骤8)所得的成品摩擦片10的非加工面粘接在背板上,粘接固化后即得洗衣机制动带。

优选地,在步骤5)中磨削轮2的轮缘切线速度比弹性输送轮3的轮缘切线速度大15-22m/s,磨削轮2加工后的摩擦片10粗糙度为ra1.6。

优选地,在步骤7)中磨削轮2的轮缘切线速度比弹性输送轮3的轮缘切线速度大25-29m/s,磨削轮2加工后的摩擦片10粗糙度为ra0.8。

本加工洗衣机制动带的方法,在加工过程中无需将摩擦片10固定,无需使用专用工装和夹具,提高了磨削效率,解放了人力。同时本方法只需要进行一次粗磨即可完成摩擦片10的粗加工工序,简化了工序,提高了生产效率。另外本方法在利用磨床对摩擦片10进行磨削的过程中,摩擦片10需要弹性输送轮3与磨削轮2之间辊压两次,摩擦片10内的应力可以有效释放,并且摩擦片10内的纤维材料硬点可以有效软化,摩擦片10的韧性和弹性得到了很大程度的提高。

综上所述,本发明有效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制动带摩擦片加工工艺复杂,摩擦片内的应力集中点和物质硬点无法得到释放和软化的问题。所以,本发明有效克服了现有技术中的一些实际问题从而有很高的利用价值和使用意义。

上述实施方式仅例示性说明本发明的原理及其功效,而非用于限制本发明。本发明还有许多方面可以在不违背总体思想的前提下进行改进,对于熟悉此技术的人士皆可在不违背本发明的精神及范畴下,可对上述实施例进行修饰或改变。因此,举凡所属技术领域中具有通常知识者在未脱离本发明所揭示的精神与技术思想下所完成的一切等效修饰或改变,仍应由本发明的权利要求所涵盖。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