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减小钛合金零件离子氮化变形的退火工艺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7396948发布日期:2019-04-13 00:53阅读:578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钛合金热处理技术,具体涉及一种减小钛合金零件离子氮化变形的退火工艺方法。



背景技术:

非对称回转薄壁钛合金零件离子氮化的工艺温度多在750~900℃高温下进行,由于离子氮化的温度多在再结晶温度以上,在氮化过程中会因再结晶释放应力,并诱发变形,这种变形对于一些需要进行精确变形控制的零件极为不利。为了降低非对称回转薄壁钛合金零件高温离子氮化变形,在离子氮化前增加一道540~650℃消除应力退火,但这种消除应力对高温离子氮化变形的改善幅度不大。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有效降低钛合金零件内部残余应力,进而减小离子氮化过程中的变形的退火工艺方法。

本发明的技术解决方案为:一种减小钛合金零件离子氮化变形的退火工艺方法,在离子氮化前,对钛合金零件采用900±50℃的高温退火处理,并在该高温下保温2~8h,然后以30~80℃/min速率降温至200℃以下出炉。

从室温以阶梯升温的方式达到900±50℃℃的高温退火温度。

从室温开始,以50~150℃/min速率升温至400~650℃,并等温保持0.5~4h后,仍以30~100℃/min速率升温至900±50℃的高温退火温度。

所述退火工艺在不大于1.33×10-3~1.33×10-2pa的真空炉内实施。

所述钛合金零件为薄壁回转类零件。

所述钛合金牌号为ta系列。

本发明的技术效果是:本发明工艺方法通过抬高退火温度,可以提高氮化前组织热稳定性,并进行阶梯升降温控制,可以减小升降温过程中的热应力变形,有效改善后续钛合金零件氮化变形,经实验证明,处理后的变形量可以比常规工艺减少50%,具有较大的实际应用价值。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

以某规格钛合金轴承衬套为例,该衬套材料为ta7,该零件离子氮化温度为840℃,其退火工艺制度如下所示。

1.退火温度选取为900℃;

2.退火时间为8h;

3.室温升到550℃时等温停留1h,然后继续升温至900℃,升温速率为100℃/min,保温结束后,炉冷至150℃出炉。

通过上述工艺处理,该零件在840℃离子氮化处理后的零件变形量由之前的0.06μm减小至0.04μm之内。

实施例2

以某规格钛合金轴承衬套为例,该衬套材料为ta7,该零件离子氮化温度为900℃,其退火工艺制度如下所示。

1.退火温度选取为950℃;

2.退火时间为6h;

3.室温升到550℃时等温停留2h,然后继续升温至950℃,升温速率为60℃/min,保温结束后,炉冷至200℃出炉。

通过上述工艺处理,该零件在900℃离子氮化处理后的零件变形量由之前的0.08μm减小至0.04μm之内。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属于钛合金热处理技术,具体涉及一种减小钛合金零件离子氮化变形的退火工艺方法。本发明减小钛合金零件离子氮化变形的退火工艺方法,在离子氮化前,对钛合金零件采用900±50℃的高温退火处理,并在该高温下保温2~8h,然后以30~80℃/min速率降温至200℃以下出炉。本发明工艺方法通过抬高退火温度,并进行阶梯温度控制整个退火过程,可以有效改善后续钛合金零件氮化变形,经实验证明,处理后的变形量可以比常规工艺减少50%,具有较大的实际应用价值。

技术研发人员:孙振淋;辛玉武;师玉英;曾西军;何培刚;周动林;张琼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国航发哈尔滨东安发动机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8.11.21
技术公布日:2019.04.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