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T/P92钢管δ铁素体控制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7069704发布日期:2019-03-08 23:12阅读:615来源:国知局
一种T/P92钢管δ铁素体控制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一种t/p92钢管δ铁素体控制方法,主要是超超临界高合金锅炉钢管生产领域。



背景技术:

由于在奥氏体晶粒内部或板条马氏体上形成的δ铁素体周围会引起nb元素大量聚集,降低材料韧性,也消耗大量nb元素,减少mx相的生成,从而δ铁素体形成会降低钢的持久强度、冲击韧性等性能。

t/p92铁素体型耐热钢应用于超超临界制造锅炉过热器、再热器和大口径集箱管道、主蒸汽管道、再热蒸汽热段管道等部件。该类钢中cr含量较高,且添加w、mo、v和nb等强化元素,也是铁素体稳定化元素,增加了钢的铬当量(creq),会使钢中形成δ铁素体。δ铁素体形成会降低钢的持久强度、冲击韧性等性能,所以应避免钢中δ铁素体形成。减少δ铁素体量能提高组织稳定性和持久强度,对电站安全运行具有重要意义。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针对上述缺陷,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工艺合理,能有效提供钢管质量的一种t/p92钢管δ铁素体控制方法。

为此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t/p92钢管δ铁素体控制方法,包括有以下步骤:

1)穿孔加热温度在1180~1200℃的温度下进行:

2)正火工艺之前进行预处理工艺,在1000~1100℃的温度下进行等温退火,然后降温至750~800℃的温度下进行保温;

3)正火工艺在1040-1070℃的温度下进行;

4)回火工艺在750-770℃的温度下进行。

在1050℃的温度下进行等温回火。

所述2)步骤中,等温退火后随炉冷却至750~800℃的温度下进行保温,然后出炉空冷。

优化的,所述2)步骤中,等温退火后随炉冷却至770℃的温度下进行保温。

优化的,所述3)步骤中:钢管成品热处理正火温度控制在1040-1070℃,然后出炉空冷。

优化的,所述4)步骤中:回火温度控制在750-770℃,然后出炉空冷。

本发明的优点是:本发明通过实施该控制方法可以有效消除或明显减轻t/p92钢管中δ铁素体含量,达到标准规定的要求,有效的提高了钢管的质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穿孔加热工艺坐标图。

图2为本发明预处理工艺坐标图。

图3为本发明正火工艺坐标图。

图4为本发明回火工艺坐标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一:

一种t/p92钢管δ铁素体控制方法,包括有以下步骤:

1)穿孔加热温度在1190℃的温度下进行:

2)正火工艺之前进行预处理工艺,在1050℃的温度下进行等温退火,然后降温至770℃的温度下进行保温,然后出炉空冷。

3)正火工艺在1060℃的温度下进行;然后出炉空冷。

4)回火工艺在770℃的温度下进行,然后出炉空冷。

实施例二:

一种t/p92钢管δ铁素体控制方法,包括有以下步骤:

1)穿孔加热温度在1180℃的温度下进行:

2)正火工艺之前进行预处理工艺,在1080℃的温度下进行等温退火,然后降温至750℃的温度下进行保温,然后出炉空冷。

3)正火工艺在1050℃的温度下进行;然后出炉空冷。

4)回火工艺在750℃的温度下进行,然后出炉空冷。

下面对本发明做出进一步说明,以更好了解本发明:

本发明控制方法:(一)通过控制钢管坯料的加热穿孔温度,使其不超过1200℃,以及合适的保温时间,使钢管穿孔减少产生δ铁素体的数量;(二)对已产生δ铁素体的t/p92钢管进行正火前预处理即1050℃等温退火,并随炉冷却至770℃左右保温,使钢管形成平衡相组织;(三)钢管成品热处理正火温度控制在1040-1070℃,并按合适的时间保温,然后出炉空冷;正回火温度控制在750-770℃,并按合适的时间保温,然后出炉空冷。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一种T/P92钢管δ铁素体控制方法。包括有以下步骤:1)穿孔加热温度在1180~1200℃的温度下进行:2)正火工艺之前进行预处理工艺,在1000~1100℃的温度下进行等温退火,然后降温至750~800℃的温度下进行保温;3)正火工艺在1040‑1070℃的温度下进行;4)回火工艺在750‑770℃的温度下进行。本发明通过实施该控制方法可以有效消除或明显减轻T/P92钢管中δ铁素体含量,达到标准规定的要求,有效的提高了钢管的质量。

技术研发人员:尤凤志;史善淼;赵汉英;夏魁;刘成;范元林;徐荣升;莫根源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扬州龙川钢管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8.12.21
技术公布日:2019.03.08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