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瓷插芯的倒角加工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320053发布日期:2018-09-01 02:51阅读:307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陶瓷插芯加工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陶瓷插芯的倒角加工设备。



背景技术:

陶瓷插芯是光纤通信网络中最常用的精密定位件,常用于光纤连接器的制造、器件的光耦合等。陶瓷插芯在加工完成之后需要压入金属尾座以方便下游客户装配使用,为了使得压入过程具有良好的导向性,同时防止陶瓷插芯端部的锐边铲起金属屑而堵塞内孔,如此则需要在陶瓷插芯的端部进行倒角加工,以避免前述情况的出现。

授权公告号为CN102240938B(申请号为201110198862.6)的中国发明专利《光纤陶瓷插芯的自动倒角机及其自动倒角加工方法》,其中公开的自动倒角器中除了包括工作台、振送识别机构、自动倒角机构外,还包括搬送机构、夹持机构,其中搬送机构用于将光纤陶瓷插芯送入到夹持机构中,夹持机构用于夹紧陶瓷插芯,进而配合自动倒角机构进行倒角加工。该过程中,使用搬送机构对陶瓷插芯一个一个分别进行搬送,并由夹持机构进行夹持,增加了倒角加工时间,加工效率较低,并且由于机构数量多,增加了机构出现故障的几率。

授权公告号为CN205008988U(申请号为201520711455.4)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陶瓷插芯倒角加工装置》,其中公开的装置中陶瓷插芯通过送料管进入到送料台上的V型槽中,通常陶瓷插芯是通过吹气机构被吹入至送料管内的,在将陶瓷插芯自送料管出口送至倒角加工工位的区间没有设置对陶瓷插芯的驱动机构,特别是在陶瓷插芯移动路径较长的情况下,陶瓷插芯容易出现停顿而影响正常送料的情况。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第一个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提供一种能够有效保证顺利送料的陶瓷插芯的倒角加工设备。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第二个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提供一种能够避免将未进行倒角加工的陶瓷插芯误下料的陶瓷插芯的倒角加工设备。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第一个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陶瓷插芯的倒角加工设备,包括

料斗,下端连接有送料管,所述料斗用于盛放待加工的陶瓷插芯并将陶瓷插芯按照设定的方向的送入到送料管内;

工作台,具有加工工位,所述工作台上还设置有供陶瓷插芯移动至倒角加工工位的导槽,所述导槽的入口端与送料管的出口对应连接;

拨料机构,对应于所述加工工位设置,用于将加工好的陶瓷插芯拨离加工工位;

磨削机构,对应于加工工位设置,用于对陶瓷插芯进行倒角加工;

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送料机构,所述送料机构包括第一驱动器以及连接在第一驱动器的驱动端的轮盘,所述轮盘位于所述导槽的上方并能与导槽内放置的陶瓷插芯相接触,所述第一驱动器驱动轮盘转动,进而通过轮盘与陶瓷插芯间的摩擦力带动陶瓷插芯向加工工位方向移动。

为了方便调节轮盘的位置,以方便轮盘对应压在陶瓷插芯上,所述送料机构还包括第一驱动座,所述第一驱动器安装在第一驱动座上,所述第一驱动座能够带动第一驱动器沿导槽设置方向前后移动以及左右移动。

作为改进,所述拨料机构包括第二驱动器以及连接在第二驱动器的驱动端的拨料盘,所述拨料盘上安装有至少一个拨料件,所述拨料件的外端凸出于所述拨料盘的周缘,所述拨料盘位于所述加工工位的上方并能够在第二驱动器的驱动下进行转动,所述拨料盘的周缘能够与加工工位上的陶瓷插芯相接触并能通过拨料盘与陶瓷插芯间的摩擦力带动陶瓷插芯沿轴向转动,所述拨料件能够在转动至加工工位时推动加工工位上的陶瓷插芯离开加工工位。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第二个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还包括有在拨料机构进行拨料时用于阻止未加工的陶瓷插芯继续向加工工位移动的压紧机构,所述压紧机构能够压紧在导槽内的至少部分陶瓷插芯上。

作为改进,所述压紧机构包括:

轴杆,设置在工作台上;

触发件,能转动连接在所述轴杆上并对应于所述拨料件设置,所述拨料件转动至加工工位时能够推动触发件水平转动,所述触发件和所述轴杆之间连接有能够使触发件复位的扭簧;

联动件,弹性连接在所述工作台上,所述联动件与触发件联动设置,所述联动件能够将触发件的水平运动转化为竖直方向上的运动;

压紧件,连接在所述联动件上并位于所述导槽的上方。

简单地实现水平方向至竖直方向上移动的转换,所述触发件的底部设置有凸包,所述联动件的顶部设置有能供所述凸包匹配置入的凹坑。

可选择地,所述拨料件凸出设置在所述拨料盘的侧面上以能推动所述触发件动作,或者所述拨料件上连接有能够推动所述触发件动作的推动件。

为了方便调节轮盘的位置,以方便有效的进行拨料动作,所述拨料机构还包括第二驱动座,所述第二驱动器安装在第二驱动座上,所述第二驱动座能够带动所述第二驱动器沿前后方向和上下方向移动。

优选地,所述工作台上的加工工位为板体,所述板体的前端边缘向上弯曲设置,所述板体的弯曲处开设有开孔;

所述磨削机构包括第三驱动器以及连接在第三驱动器的驱动端的磨削头,所述磨削头对应于所述开孔设置,所述磨削头能够在第三驱动器驱动下进行转动进而对露出在开孔处的陶瓷插芯端部进行倒角加工。

为了方便调节磨削头的位置,进而方便进行对陶瓷插芯的倒角加工,所述磨削机构还包括第三驱动座,所述第三驱动器安装在第三驱动座上,所述第三驱动座能够带动第三驱动器进行三维方向上的运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本实用新型中的陶瓷插芯的倒角加工设备中增加设置了送料机构,如此当陶瓷插芯自送料管中进入到导槽中后,送料机构能够继续为陶瓷插芯继续提供前进的动力,使得陶瓷插芯能够更加顺利的到达加工工位。如此,即使在陶瓷插芯的导槽距离较长的情况下,也能避免陶瓷插芯卡顿的情况,保证陶瓷插芯都有足够的动力到达加工工位,降低了陶瓷插芯加工过程中的故障率,提高了加工效率。

另外,本实用新型中的陶瓷插芯还增设了压紧机构,该压紧机构能够在拨料机构进行拨料的同时实现对导槽中陶瓷插芯的压紧,阻止导槽中的陶瓷插芯继续向加工工位移动,如此避免了位于最前端的陶瓷插芯过快进入加工工位,进而避免拨料机构在拨料的过程中误将未进行倒角加工的陶瓷插芯也拨离加工工位。如此可以有效降低陶瓷插芯倒角加工的废料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陶瓷插芯的倒角加工设备的侧视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陶瓷插芯的倒角加工设备的俯视示意图。

图3为图1中压紧机构部分的放大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压紧机构中触发件和轴杆的配合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如图1至图4所示,本实施例中的陶瓷插芯的倒角加工设备,包括料斗1、工作台2、拨料机构3、磨削机构4、送料机构5以及压紧机构6。

其中料斗1设置于工作台2的上方,该料斗1用于盛放待加工的陶瓷插芯。本实施例中的料斗1采用现有技术中的料斗1,该料斗1中设置有用于识别陶瓷插芯的方向的部件以及用于调整陶瓷插芯方向的部件。料斗1的下方连接有送料管11,陶瓷插芯在料斗1内进行方向调整后被送入到送料管11中。该送料管11上还连接有气缸,通过气缸的作用,将送料管11内的陶瓷插芯向工作台2上的加工工位21吹送。

工作台2上用于实现对陶瓷插芯进行倒角加工的加工工位21设置在工作台2的前端边缘,本实施例中该加工工位21为连接在工作台2前端边缘的板体,该板体的前端边缘向上弯曲设置,如此当陶瓷插芯移动到加工工位21后,在板体前端弯曲部分的阻止作用下,避免陶瓷插芯自工作台2上掉下。另外,板体的弯曲处开设有开孔211,下述的磨削机构4中的磨削头42对应于该开孔211设置在板体的下方。陶瓷插芯的端部能够自该开孔211中露出,磨削头42则恰好能够与陶瓷插芯的端部相接触,进而实现对陶瓷插芯的倒角加工。

工作台2上设置有导槽22,本实施例中的导槽22为开设在工作台2上表面上的V形槽,该导槽22的入口端与送料管11的出口对应连接,导槽22的出口端与加工工位21相连接。如此在送料管11中吹出的陶瓷插芯能够在导槽22的导向作用下移动至加工工位21。工作时,导槽22中布满紧密排列的陶瓷插芯,前端的陶瓷插芯在后端陶瓷插芯的推动下不断前进,进而移动至加工工位21。

送料机构5包括第一驱动座53、第一驱动器51以及轮盘52,其中第一驱动座53可以固定设置在工作台2上,或者第一驱动座53独立设置在工作台2的一侧。第一驱动器51连接在第一驱动座53上,轮盘52则连接在第一驱动器51的驱动端。其中第一驱动座53采用能够带动第一驱动器51沿导槽22设置方向前后移动以及左右移动的二维方向的驱动座。该第一驱动座53可以采用现有技术中的结构,根据实际需要,该第一驱动座53也可以设置为能实现一个方向上移动的驱动座,或者能够实现三维方向上的驱动座。第一驱动器51采用电机,该第一驱动器51能够驱动轮盘52进行转动。该轮盘52的中心轴线与导槽22的轴线相互垂直设置,轮盘52能够与导槽22中的至少部分陶瓷插芯相接触。使用前,可以通过第一驱动座53的操作调整轮盘52的位置,使得轮盘52恰好能压在导槽22内的陶瓷插芯上。在轮盘52的转动过程中,通过轮盘52与陶瓷插芯之间的摩擦力,为导槽22中的陶瓷插芯提供动力,进而向加工工位21方向移动,如此对导槽22前的陶瓷插芯具有足够的推动力,使得陶瓷插芯移动至加工工位21。为了增加轮盘52与陶瓷插芯之间的摩擦力,轮盘52的周缘还设置有一圈橡胶圈。该送料机构5的设置,能够解除对导槽22设计长度的限制,即使较长的导槽22距离也能保证陶瓷插芯到达加工工位21,并且陶瓷插芯在运动过程中更加顺畅,避免陶瓷插芯在导槽22出现卡顿而影响,提高了整个设备工作的可靠性。

拨料机构3用于将加工好的陶瓷插芯拨离加工工位21。该拨料机构3包括第二驱动座34、第二驱动器31、拨料盘32以及至少一个拨料件33。其中第二驱动座34可以固定设置在工作台2上,或者第二驱动座34独立设置在工作台2的一侧。第二驱动器31连接在第二驱动座34上,拨料盘32则连接在第二驱动器31的驱动端。其中第二驱动座34采用能够带动第二驱动器31沿前后方向和上下方向移动的二维方向的驱动座。该第二驱动座34可以采用现有技术中的结构,根据实际需要,该第二驱动座34也可以设置为能实现一个方向上移动的驱动座,或者能够实现三维方向上的驱动座。第二驱动器31采用电机,第二驱动器31能够驱动拨料盘32进行转动。

本实施例中拨料件33设置有两个,两个拨料件33均匀的连接在拨料盘32的周缘,并且各拨料件33凸出于拨料盘32的侧面,各拨料件33的外端凸出于拨料盘32的周缘。拨料盘32的周缘上设置有橡胶圈以增大摩擦力。拨料盘32的周缘能够与加工工位21上的陶瓷插芯相接触,在拨料盘32转动过程中,拨料盘32与陶瓷插芯间的摩擦力带动陶瓷插芯沿轴向转动。而当拨料件33转动至加工工位21时则能够通过凸出于拨料盘32周缘的部分推动加工工位21上的陶瓷插芯离开加工工位21。如可以在加工工位21的下方放置用于收集完成倒角加工的收料筒,被拨料件33拨离加工工位21的陶瓷插芯则落入到收料筒中。本实施例中的拨料盘32的轴线与加工工位21上陶瓷插芯的中心轴线相平行,在拨料盘32转动过程中,拨料盘32可以带动加工工位21上的陶瓷插芯进行转动,在陶瓷插芯转动的过程中,磨削机构4对加工工位21上的陶瓷插芯进行倒角加工,待拨料件33转动至加工工位21位置时,则加工工位21上的陶瓷插芯完成倒角加工。

压紧机构6用于在拨料机构3进行拨料时阻止未加工的陶瓷插芯继续向加工工位21移动,如此可以避免陶瓷插芯过快的移动至加工工位21而被拨料件33一起拨离加工工位21,相应也不会引起未进行倒角加工的陶瓷插芯混入到进行了倒角加工的陶瓷插芯中的情况。该压紧机构6包括轴杆61、触发件62、联动件63、压紧件64。其中轴杆61竖立设置在工作台2上,并位于导槽22旁。本实施例中的触发件62采用曲臂,该触发件62转动连接在轴杆61上并对应于拨料件33设置,该触发件62与轴杆61之间设置有扭簧(图中未示出),该扭簧能够作用在触发件62上而使得触发件62复位至原始位置。该触发件62的一端伸至拨料盘32的侧面,并与拨料件33在拨料盘32的侧面的凸出部分相对应,使得拨料件33转动至加工工位21时,拨料件33在拨料盘32的侧面凸出部分恰好能够拨动触发件62进行转动。

联动件63弹性连接在工作台2的上表面上,如联动件63和工作台2之间可以通过设置弹簧连接,弹簧的轴线相对于工作台2的上表面垂直设置。当联动件63向下移动后,在弹簧的作用下还可以复位至原始位置。压紧件64连接在联动件63上,进而随着联动件63的运动而运动。并且该压紧件64位于导槽22的上方,当联动件63向下移动时,压紧件64随着联动件63向下移动,进而压在导槽22内的陶瓷插芯上,阻止轮盘52继续带动导槽22内的陶瓷插芯向加工工位21运动。

联动件63与触发件62联动设置,联动件63能够将触发件62的水平运动转化为竖直方向上的运动。本实施例中,触发件62能够在水平转动过程中使得联动件63向下移动,具体结构为:在触发件62的另一端的底部设置有凸包621,联动件63的顶部设置有能供凸包621匹配置入的凹坑631。当拨料盘32带动加工工位21上的陶瓷插芯转动而进行倒角加工的过程中,触发件62始终位于原始位置,则触发件62上的凸包621位于联动件63的凹坑631内。当拨料件33到达加工工位21后,则拨料件33带动触发件62进行转动,进而使得触发件62的凸包621滑出联动件63的凹坑631,进而压迫联动件63向下移动,此时连接在联动件63和工作台2之间的弹簧相应压缩。压紧件64也相应压在导槽22内的陶瓷插芯上。如此,在拨料件33进行拨料的过程中,可以避免导槽22内的陶瓷插芯向加工工位21移动,也相应避免了拨料件33将未加工的陶瓷插芯拨离加工工位21。当拨料件33转过加工工位21后,即拨料件33在完成拨料后,释放对触发件62的推动,则触发件62在扭簧的作用下复位至原始位置,则触发件62上的凸包621重新复位至联动件63上的凹坑631内,此时在弹簧的作用下,联动件63带动压紧件64向上移动进行复位。

磨削机构4包括第三驱动座43、第三驱动器41以及磨削头42。其中第三驱动座43独立设置在工作台2的前侧。第三驱动器41连接在第三驱动座43上,磨削则连接在第三驱动器41的驱动端。本实施例中的第三驱动座43能够带动第三驱动器41进行三维方向上的运动,进而调整磨削头42的位置,使得磨削头42能够与露出在开孔211处的陶瓷插芯端部相接触,在工作时,第三驱动器41带动磨削头42进行转动,磨削头42的转动方向与拨料轮带动陶瓷插芯转动的方向相反,如此磨削头42实现对对露出在开孔211处的陶瓷插芯端部进行倒角加工。

在工作过程中,拨料机构3带动加工工位21上的陶瓷插芯运动时,在该陶瓷插芯的阻挡作用下,虽然送料机构5保持工作,但是导槽22中的陶瓷插芯无法向前运动。当拨料机构3在拨离加工工位21上的陶瓷插芯的瞬间,位于导槽22最前端的陶瓷插芯在送料机构5的作用下具有向加工工位21运动的趋势,但是在压紧机构6的作用下,避免位于导槽22最前端的陶瓷插芯移动至加工工位21以被误拨离。当拨料机构3上的拨料件33转过加工工位21后,则送料机构5的作用力发挥作用,推动位于导槽22最前端的陶瓷插芯移动至加工工位21上,进而在拨料盘32和磨削机构4的共同作用下进行倒角加工。如此循环实现多个陶瓷插芯倒角加工的连接性。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