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封件飞边处理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654590发布日期:2018-10-12 23:40阅读:402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飞边处理设备,具体涉及一种密封件飞边处理设备。



背景技术:

橡胶行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基础产业之一。它不仅为人们提供日常生活不可或缺的日用、医用等轻工橡胶产品,而且向采掘、交通、建筑、机械、电子等重工业和新兴产业提供各种橡胶制生产设备或橡胶部件。

以往的橡胶飞边的处理工艺,一般采用手工处理,或者冷冻处理。由于使用在智能设备上的密封件,体积较小,纯手工或者冷冻处理均难以处理,容易因处理不当而造成局部破裂、容易泄漏和局部溢料偏大等问题,不能达到对制品的要求。目前市场长也存在将密封件置于容器中进行研磨的设备,但是由于密封件本身与研磨颗粒的大小相近,直接将部品倒入容器内两者无法区分出来,另外每次研磨后的产品的筛选也很繁琐。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不足,而提供一种可以高效处理飞边以避免局部溢料问题、大大提高生产效率的密封件飞边处理设备。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超精密级密封件飞边处理设备,包括容器和可转动地设于所述容器内的转动组件,所述转动组件包括搅拌轴、固定定位圈、支撑骨架和分量载台;所述搅拌轴可转动地设于所述容器内,所述固定定位圈套设于所述搅拌轴外侧并与所述搅拌轴固定连接,所述分量载台通过支撑骨架固定在固定定位圈上。

进一步地,所述分量载台包括凸模、凹模和芯棒;所述凸模和凹模相配合固定住芯棒,所述芯棒用于串联待加工产品。

进一步地,所述凸模和凹模中间均设有一个零件安置通孔,且凸模上的零件安置孔和凹模上的零件安置孔的大小相对、位置相对应;所述零件安置通孔周边设有若干芯棒定位槽;所述芯棒两端分别卡入芯棒定位槽内,横跨整个零件安置孔设置;所述凸模和凹模之间通过螺钉固定连接;所述凸模上还设有定位导柱,所述凹模上设有定位孔,所述定位导柱与定位孔相配合。

进一步地,还包括固定用圆环;所述固定用圆环固定在支撑骨架上,所述分量载台通过固定用圆环与支撑骨架形成固定连接。

进一步地,还包括橡胶连接束;所述橡胶连接束分别缠绕在固定用圆环和分量载台上,将固定用圆环和分量载台连接在一起。

进一步地,还包括分流圈;所述分流圈与固定定位圈同心设置;所述支撑骨架一端与固定定位圈固定连接,另一端与分流圈固定连接。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和效果:本实用新型可以将待处理的密封件固定到分量载台上,再置于容器内进行处理,通过研磨颗粒对密封件的碰撞摩擦,将密封件的毛边处理干净,实现了自动毛边处理的目的,解放了人力,提高了处理效率和处理质量;其次,待处理密封件通过分量载台进行固定,而分量载台又通过支撑骨架固定在固定定位圈上,每个分量载台之间的相对位置不会发生变化,因此也避免了在研磨的过程中,由于分量载台乱动而导致待处理的密封件之间发生碰撞的可能性,降低了出现残次品的可能,提高了产品处理合格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密封件飞边处理设备的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密封件飞边处理设备的一实施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未装分量载台);

图3为本实用新型密封件飞边处理设备的一实施例的分量载台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密封件飞边处理设备的一实施例的凸模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密封件飞边处理设备的一实施例的凹模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各附图标记为:1、支撑骨架,2、固定定位圈,3、分流圈,4、固定用圆环,5、分量载台,51、凸模,52、凹模,53、芯棒,54、零件安置孔,55、芯棒定位槽,56、定位导柱,57、定位孔,6、橡胶连接束,7、容器,8、搅拌轴。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以下实施例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而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以下实施例。

参见图1-图5,本实施例为密封件飞边处理设备,包括容器7和可转动地设于容器7内的转动组件。转动组件包括搅拌轴8、固定定位圈2、支撑骨架1、分量载台5和分流圈3。

搅拌轴8可转动地设于容器7内,固定定位圈2设于搅拌轴8外侧并与搅拌轴8固定连接,分量载台5通过支撑骨架1固定在固定定位圈2上。

搅拌轴8可与外部电动机的转动轴固定连接,在电动机启动时,搅拌轴8可以在电动机转动轴的带动下发生转动。

分流圈3的内径大于固定定位圈2的内径。分流圈3与固定定位圈2在同一平面上,且呈同心同轴设置。

在固定定位圈2的外侧,均布有若干根支撑骨架1。支撑骨架1一端与固定定位圈2固定连接,另一端与分流圈3的内侧固定连接,呈中心辐射状分布。分流圈3的设置可以使得支撑骨架1的两端均得到了固定,有效地加强了支撑骨架1的强度,减少了支撑骨架1在使用的过程中出现断折的概率。

在每根支撑骨架1上均固定有一个固定用圆环4,供于穿接分量载台5,分量载台5通过固定用圆环4与支撑骨架1形成固定连接。

分量载台5设置在相邻的两根支撑骨架1之间,与固定用圆环4呈间隔设置。在分量载台5与固定用圆环4之间采用橡胶连接束6进行连接。橡胶连接束6通过不断缠绕绑紧相邻的分量载台5和固定用圆环4,从而将分量载台5连接固定。

分量载台5包括凸模51、凹模52和芯棒53。凸模51和凹模52相配合固定住芯棒53,而芯棒53则串联待处理的密封件。

凸模51和凹模52均呈长方体型,且中间均设有一个零件安置通孔54,凸模51上的零件安置孔54和凹模52上的零件安置孔54的大小相等、位置相对应。零件安置通孔54为长方体状通孔,使得凸模51和凹模52的整体轮廓呈“回”字型。零件安置通孔54的周边设有若干芯棒定位槽55,具体为在零件安置通孔54的两个长边沿线上,分别设有一排相对应的芯棒定位槽55。芯棒53两端可以分别卡入一对左右相对应的芯棒定位槽55内,横跨整个零件安置孔54设置。凸模51和凹模52之间通过螺钉固定连接。

凸模51上还设有一对定位导柱56,凹模52上设有一对定位孔57。定位导柱56与定位孔57相配合,从而在凸模51和凹模52安装的时候进行定位,便于安装。

在开始处理前,首先将待处理的密封件串联固定在分量载台5的芯棒53上,然后将分量载台5用橡胶连接束6与支撑骨架1上的固定用圆环4连接固定。固定完毕后,将研磨颗粒倒入容器7中,确保研磨颗粒与待处理密封件可以充分接触。最后打开电机,通过电机工作,将转动传递到搅拌轴8上,带动固定定位圈2转动,从而带动支撑骨架1转动,故而与支撑骨架1固定连接的分量载台5即可绕搅拌轴8转动,最后达到固定在分量载台5上的待处理密封件与研磨颗粒相互碰撞摩擦的目的,从而将待处理密封件上的飞边毛刺都处理干净,处理过程无需手动研磨,处理效果好,效率高。

虽然本实用新型已以实施例公开如上,但其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任何熟悉该项技术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和范围内所作的更动与润饰,均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