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丸料分离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531510发布日期:2018-09-25 21:34阅读:280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铸造设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丸料分离装置。



背景技术:

几乎所有的铸钢件、灰铸件、玛钢件、球铁件等都要进行抛丸处理。这不仅是为了清除铸件表面氧化皮和粘砂,同时也是铸件质量检查前不可缺少的准备工序,比如大型气轮机机壳在进行无损探伤以前必须进行严格的抛喷丸清理,以保证探伤结果的可靠性。在一般铸件生产中,抛喷丸清理是发现铸件表面缺陷如皮下气孔、渣孔以及粘砂、冷隔、起皮等的必不可少的工艺手段。有色金属铸件,如铝合金、铜合金等的表面清理,除清除氧化皮、发现铸件的表面缺陷外,更主要的目的是以抛喷丸来清除压铸件的毛刺和获得具有装潢意义的表面质量,获得综合效果。

在抛丸工艺中,需要用到回收装置将抛丸介质回收,现有的回收装置无法实现碎丸和粉尘有效回收。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丸料分离装置,其结构简单,能够有效分离碎丸。

为实现上述目的,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丸料分离装置,包括倾斜布置的筛筒,所述筛筒由驱动电机驱动转动,筛筒的圆周面上具有筛孔,在所述筛筒的高端设置进料口和风机,所述风机朝向筛筒内吹风,在所述筛筒的正下方设有细料接盘,所述筛筒的低端出口处设有粗料接盘。

进一步的,在所述筛筒的低端设有粉尘通道,在该粉尘通道内设有水雾喷头。

进一步的,所述筛筒设置在一密闭的箱体内。

进一步的,所述粉尘通道的前端底部为倾斜坡板。

进一步的,所述细料接盘和粗料接盘的出口伸出所述箱体外。

本实用新型在工作时,将分离的丸料从进料口倒入筛筒内,同时向筛筒内吹风。筛筒不断转动,体积较小的碎丸经过穿过筛筒的筛孔向下落入到细料接盘内,体积较大的丸料从筛筒的低端滑入到粗料接盘内,灰尘则被吹入到粉尘通道内,从而实现了碎丸、整丸和粉尘的有效分离。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在所有附图中,类似的元件或部分一般由类似的附图标记标识。附图中,各元件或部分并不一定按照实际的比例绘制。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实施例进行详细的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因此只作为示例,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如图1所示的抛丸机丸料分离装置,包括倾斜布置的筛筒1,所述筛筒由驱动电机驱动转动,筛筒1的圆周面上具有筛孔,在所述筛筒1的高端设置进料口2和风机3,所述风机3朝向筛筒1内吹风,在所述筛筒1的正下方设有细料接盘4,所述筛筒1的低端出口处设有粗料接盘5。

在所述筛筒1的低端设有粉尘通道6,所述粉尘通道的前端底部为倾斜坡板,倾斜坡板可避免轻质的碎料被吹入到粉尘通道内,在该粉尘通道6内设有水雾喷头7。

所述筛筒1设置在一密闭的箱体8内,以防止粉尘被吹入到外界。

所述细料接盘4和粗料接盘5的出口伸出所述箱体外。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和说明书的范围当中。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