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管件抛光的震动磨光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731693发布日期:2019-01-25 18:04阅读:268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管件抛光的震动磨光设备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震动磨光设备,更具体地说,尤其涉及一种用于管件抛光的震动磨光设备。



背景技术:

震动磨光就是通过驱动电机驱动与驱动电机动力输出轴连接的偏心轮快速旋转并撞击震动筒使得震动筒持续震动,震动筒带动震动筒内的五金零件和磨料进行摩擦从而对五金零件达到去除漆面污染、氧化层和划痕的效果,在现有的技术中,震动磨光设备的震动强度是相同的,这样不仅使磨光效率低且耗费的时间也长。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紧凑且使用效果良好的用于管件抛光的震动磨光设备。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用于管件抛光的震动磨光设备,包括底座,所述底座底部设有缓冲垫圈。在底座上设有第一升降调节机构,在第一升降调节机构上设有缓冲机构,在缓冲机构上设有震光筒,在震光筒内底部中心设有安装孔,在安装孔处的震光筒内设有开口朝向安装孔的震动筒,震动筒外围的震光筒内沿周向间隔均布有若干固定待抛光管件的定位柱,在定位柱外围的震光筒内填充有磨料;

所述震动筒内倾斜且相对设置有两组震动传导槽,两组震动传导槽分别通过对应的震动传导固定架与震动筒内壁连接;在震动筒内设有震动座,震动座通过震动杆与震动传导槽连接;所述震动传导槽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α为65-80°;所述震动座连接有第二升降调节机构;

在底座上设有支座,在支座上设有驱动电机,在驱动电机动力输出轴自由端连接有与震动座相配合的偏心轮。

上述的一种用于管件抛光的震动磨光设备中,所述第一升降调节机构由若干个沿支座周向间隔均布的升降调节组件构成,各升降调节组件由沿竖直方向设置在底座上的升降气缸、设置在升降气缸活塞杆自由端的升降座、沿周向设置在升降座外壁上的导向环及一一对应穿设在各导向环内的导向柱组成;所述导向柱下端与底座固定连接;所述缓冲机构设置在升降座上。

上述的一种用于管件抛光的震动磨光设备中,所述升降座为朝上单边敞口的筒形结构;所述缓冲机构由与各升降座一一对应的缓冲组件组成,所述缓冲组件由设置在震光筒外底部且与各升降座一一对应的安装套及设置在安装套和对应的升降座之间的缓冲弹簧组成。

上述的一种用于管件抛光的震动磨光设备中,所述震动传导固定架由与震动传导槽固定连接的水平固定梁及呈放射状固定在震动筒内壁与固定梁之间的震动传导杆组成。

上述的一种用于管件抛光的震动磨光设备中,所述第二升降调节机构主要由设置在震动筒内壁上的导向座、活动穿设在导向座上的第一导向杆、与第一导向杆上端铰接的调节丝杆、设置在调节丝杆上端的外六角操作螺帽、设置在第一导向杆下端的安装座及设置在安装座底部的联动机构组成;所述联动机构与震动座连接。

上述的一种用于管件抛光的震动磨光设备中,所述联动机构由水平架设在震动座内壁上且与震动杆平行的两个转动轴、套设在各转动轴上的链轮、与两个链轮啮合的联动链条、与联动链条相啮合的第一齿条、与联动链条相啮合的第二齿条、设置在安装座底部的第二导向杆及通过滑座与第二导向杆活动连接的牵引滑块组成;所述第二导向杆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β为5-15°;

所述震动座上成形有第一斜面,该第一斜面与联动链条相对,所述第一齿条设置在该第一斜面上;所述牵引滑块上成形有第二斜面,该第二斜面与联动链条相对,所述第二齿条设置在该第二斜面上;所述第一、二斜面倾斜方向与震动传导槽的倾斜方向相同且倾斜角度相同。

上述的一种用于管件抛光的震动磨光设备中,所述安装座上设有安装架,在安装架上沿竖直方向间隔设置有上限无源接近开关和下限无源接近开关;在上、下限无源接近开关之间设有感应转盘,所述感应转盘通过转轴与驱动电机动力输出轴固定连接;所述上、下限无源接近开关与第二升降调节机构连接。

上述的一种用于管件抛光的震动磨光设备中,所述外六角操作螺帽侧壁上设有第一固定环,在震动筒顶部外壁上沿外六角操作螺帽的周向设有若干个与第一固定环相对应的第二固定环,在震动筒上设有与各第二固定环相配合的通孔,外六角操作螺帽通过固定销插设在第一固定环与对应的第二固定环和通孔内固定。

上述的一种用于管件抛光的震动磨光设备中,所述震动座与偏心轮相对的端面为内凹的球面,所述偏心轮与震动座相配合的端面为与震动座上内凹的球面相配合的外凸的弧面。

本实用新型采用上述结构后,通过驱动电机动力输出轴上的偏心轮与震动座配合产生震动,再由震动座与震动杆配合跟震动杆与震动传导固定架的配合将震动传导给震动筒,由震动筒带动整个震光筒震动,从而使套设在定位柱上的待抛光管件与磨料相互摩擦,达到震动磨光的目的。进一步地,为了使设备可以适应不同打磨要求的管件,在震动筒内设置与震动座连接的第二升降调节机构,并通过第二升降调节机构调节震动座与偏心轮之间的间距,从而使震动强度实现可调,达到根据不同氧化程度的管件进行有效抛光的目的。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中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但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任何限制。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A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3是图1中B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4是图3中C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5是图1中D-D向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6是图5中E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安装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底座1、第一升降调节机构2、升降气缸2a、升降座2b、导向环2c、导向柱2d、缓冲机构3、安装套3a、缓冲弹簧3b、震光筒4、磨料4a、震动筒5、定位柱6、震动传导槽7、震动传导固定架8、水平固定梁8a、震动传导杆8b、震动座9、震动杆10、第二升降调节机构11、导向座11a、第一导向杆11b、调节丝杆11c、外六角操作螺帽11d、安装座11e、联动机构11f、转动轴11g、链轮11h、联动链条11i、第一齿条11j、第二齿条11k、第二导向杆11l、滑座11m、牵引滑块11n、安装架11o、上限无源接近开关11p、下限无源接近开关11q、感应转盘11r、支座12、驱动电机13、偏心轮14、第一固定环15、第二固定环16、固定销17、缓冲垫圈18。

具体实施方式

参阅图1至图7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用于管件抛光的震动磨光设备,包括底座1,在底座1底部设有缓冲垫圈18。所述底座1上设有第一升降调节机构2,在第一升降调节机构2上设有缓冲机构3,在缓冲机构3上设有震光筒4,具体地,所述第一升降调节机构2由若干个沿支座12周向间隔均布的升降调节组件构成,各升降调节组件由沿竖直方向设置在底座1上的升降气缸2a、设置在升降气缸2a活塞杆自由端的升降座2b、沿周向设置在升降座2b外壁上的导向环2c及一一对应穿设在各导向环2c内的导向柱2d组成。所述导向柱2d下端与底座1固定连接。所述缓冲机构3设置在升降座2b上。

优选地,所述升降座2b为朝上单边敞口的筒形结构;所述缓冲机构3由与各升降座2b一一对应的缓冲组件组成,所述缓冲组件由设置在震光筒4外底部且与各升降座2b一一对应的安装套3a及设置在安装套3a和对应的升降座2b之间的缓冲弹簧3b组成。通过缓冲机构,可以抵消设备震动,避免震动传导至升降座。

在震光筒4内底部中心设有安装孔,在安装孔处的震光筒4内设有开口朝向安装孔的震动筒5,震动筒5外围的震光筒4内沿周向间隔均布有若干固定待抛光管件的定位柱6,在定位柱6外围的震光筒4内填充有磨料4a。磨料颗粒度根据待打磨工件的要求而定。

在震动筒5内倾斜且相对设置有两组震动传导槽7,两组震动传导槽7分别通过对应的震动传导固定架8与震动筒5内壁连接;在震动筒5内设有震动座9,震动座9通过震动杆10与震动传导槽7连接;两组震动传导槽7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α为65-80°。合理的夹角,可以有效与震动座配合产生、传导震动。所述震动座9连接有第二升降调节机构11。

优选地,所述震动传导固定架8由与震动传导槽7固定连接的水平固定梁8a及呈放射状固定在震动筒5内壁与水平固定梁8之间的震动传导杆8b组成。通过呈放射状的震动传导杆,可以将震动座产生的震动,更加均匀地传导至震动筒,不仅使震动筒受力更加均匀,而且震动频率更加稳定。

在底座1上设有支座12,在支座12上设有驱动电机13,在驱动电机13动力输出轴自由端连接有与震动座9相配合的偏心轮14。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升降调节机构11主要由设置在震动筒5内壁上的导向座11a、活动穿设在导向座11a上的第一导向杆11b、与第一导向杆11b上端铰接的调节丝杆11c、设置在调节丝杆11c上端的外六角操作螺帽11d、设置在第一导向杆11b下端的安装座11e及设置在安装座11e底部的联动机构11f组成;所述联动机构11f与震动座9连接。优选地,所述联动机构11f由水平架设在震动座9内壁上且与震动杆10平行的两个转动轴11g、套设在各转动轴11g上的链轮11h、与两个链轮11h啮合的联动链条11i、与联动链条11i相啮合的第一齿条11j、与联动链条11i相啮合的第二齿条11k、设置在安装座11e底部的第二导向杆11l及通过滑座11m与第二导向杆11l活动连接的牵引滑块11n组成;所述第二导向杆11l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β为5-15°。

所述震动座9上成形有第一斜面,该第一斜面与联动链条11i相对,所述第一齿条11j设置在该第一斜面上;所述牵引滑块11n上成形有第二斜面,该第二斜面与联动链条11i相对,所述第二齿条11k设置在该第二斜面上;所述第一、二斜面倾斜方向与震动传导槽7的倾斜方向相同且倾斜角度相同。

同时,为了实现偏心轮可以随震动座的升降而自动升降,在安装座11e上设有安装架11o,在安装架11o上沿竖直方向间隔设置有上限无源接近开关11p和下限无源接近开关11q;在上、下限无源接近开关11p,11q之间设有感应转盘11r,所述感应转盘11r通过转轴与驱动电机13动力输出轴固定连接。所述上、下限无源接近开关11p,11q与第二升降调节机构11连接。所述上、下限无源接近开关9p,9q与第二升降调节机构10连接,即与控制升降气缸的电磁阀连接。

进一步地,为了避免调节丝杆在震动过程中发生转动从而使震动强度发生变化,在外六角操作螺帽11d侧壁上设有第一固定环15,在震动筒5顶部外壁上沿外六角操作螺帽11d的周向设有若干个与第一固定环15相对应的第二固定环16,在震动筒5上设有与各第二固定环16相配合的通孔,外六角操作螺帽11d通过固定销17插设在第一固定环15与对应的第二固定环16和通孔内固定。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震动座9与偏心轮14相对的端面为内凹的球面,所述偏心轮14与震动座9相配合的端面为与震动座9上内凹的球面相配合的外凸的弧面,采用这种结构后,可使整个震光筒在高速震动的过程中还可以任意摆动,并使整个待抛光管件的抛光效率更高。

工作时,先将待抛光管件套在各定位柱内,然后根据待抛光管件的不同氧化程度,通过拧动外六角操作螺帽,并带动与外六角操作螺帽连接的调节丝杆跟连接调节丝杆的第一导向杆和联动机构进行调整,当待抛光管件氧化程度较轻时,调整外六角操作螺帽,使牵引滑块往上移动,通过链轮和链条跟第一、二齿条的配合,带动震动座往下移动,同时下限无源接近开关检测到感应转盘靠近,下限无源接近开关给出信号,控制第一升降调节机构带动震动座下降,使偏心轮始终与震动座相对。

当待抛光管件氧化程度较严重时,调整外六角操作螺帽,使牵引滑块往上移动,通过链轮和链条跟第一、二齿条的配合,带动震动座往下移动,同时上限无源接近开关检测到感应转盘靠近,上限无源接近开关给出信号,控制第一升降调节机构带动震动座上升,使偏心轮始终与震动座相对。当调整好震动座跟偏心轮的间距时,将固定销插入第一、二固定环内,使调节丝杆不会因为震动而发生转动从而使震动强度发生变化;调整好震光设备的震动强度后,通过开启驱动电机,使得与驱动电机动力输出轴连接的偏心轮撞击震动座,进而使穿设在震动座上的震动杆撞击与震动杆两端连接的震动传导槽,使得与震动传导槽固定连接的震动传导固定架震动,最后带动与震动传导固定架固定连接的震动筒震动,通过震动使得在震光筒内的磨料和套在定位柱上待抛光的管件进行摩擦,最终起到对待抛光管件抛光的效果。

以上所举实施例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方式,仅用来方便说明本实用新型,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任何所属技术领域中具有通常知识者,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所提技术特征的范围内,利用本实用新型所揭示技术内容所作出局部更动或修饰的等效实施例,并且未脱离本实用新型的技术特征内容,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特征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